书城文化天下蜀道
848900000012

第12章 雄关要隘遍蜀道 (1)

人人都说蜀道险,险在何处?险在处处关隘水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自然的神工妙手,造就了蜀道沿途山高谷深、关津重重。据初步调查,蜀道沿线有千奇百怪的关隘、要塞、水津渡口100余处,这是蜀道线路独特的内涵和重要载体。

第一节 蜀道关隘几多类

蜀道沿线凭险设关,雄关要隘,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水津关口。即以渡口设关,如金牛道上的桔柏渡,系白龙江和嘉陵江两江交汇处,金牛道上的必经之地。在古代,谁控制了渡口,谁就占领了制高点。

第二类是以城为关。如金牛道上的昭化古城即葭萌关,原有四座城门及牢固的城墙。如遇紧急情况,关闭城门,十分安全。

第三类是择险地筑关。大多数关隘是这样,如巴利驿道上的木门,五座山峦起伏,三条河流在此交汇,形成“五山拱卫”、山环水抱的佳形胜势。古代有慧眼的谋士,曾在此筑四道关口,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第四类是复合型关隘。即水陆结合的关隘,如金牛道上的葭萌关,既有古城墙护围,又有白龙江、嘉陵江断路,层层把守,可谓“双保险”的安全防卫阵地。

第二节 重重关津锁蜀道

众多关隘、要塞、渡口,宛如散落在川陕山间古道沿线的重重铁锁,紧紧锁住悠悠蜀道。

排排关隘,形成川陕古道间的天然界碑。川陕交界的七盘关、潭毒关,以险奇著称。七盘关在四川朝天与陕西宁强接壤处,是秦岭南段余脉,盘山小道窄而陡。潭毒关在川陕边境的故道上,位于潜水之北,百丈悬崖伴深谷。山中唯一通道即潭毒关,山下有潭,水深难测。七盘、潭毒两座关隘一字排开,像卫士守护着川陕边界。

金牛道上座座关隘,筑起古道南栈中南部屏障。金牛道朝天至梓潼段沿线有洪督关、石峡关、七盘关、得胜关、永宁寨、望云关、渡口关、天雄关、梅岭关、汉王寨、仙峰关、小剑戍、剑门关、苦竹隘、瓦口关等40余座关隘。这些关隘一座比一座险峻。朝天境内麻柳乡大光坡山顶上的洪督关,上下7.5公里,岭上一年四季大风不息,更增加了关隘的神奇感。牛头山腰之天雄关,“关之地势雄险而又扼古道要冲,峰连玉垒,地接锦城,襟剑阁,距嘉陵(江)而枕清水(江),诚天设之雄也”(清道光《重修昭化县志》)。华夏久负盛名的剑门关,“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杜甫《剑门》),被称为“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七曲山之南山梁上有一座古道分水岭瓦口关,关之北,崇山峻岭;关之南,一马平川。漫漫的金牛道,座座关隘,筑起一道长长的铜墙铁壁。

阴平道上的关隘,组成蜀道南栈西部的链条。阴平道江油至平武段沿线有江油关、七里关、涪水关、石虎关、北熊关、大印隘、龙门关、白草寨、马蹄关、陈塘关等10多个关隘。这是蜀道上的一段绝境,如地处高山四围的涪江南坝、扼明月峡之险的江油关,蜀汉丞相诸葛亮看中这里,进可攻曹魏之阴平,守可保蜀汉边防,在此设关防守,30年关口平安无事。

陈仓、褒斜道上的关隘形成古道北栈西部堡垒。陈仓道上的关隘有:大散关,秦岭南北交通孔道;阳平关,汉中西部之门户,依山傍水的战略宝地;留凤关,刘邦暗度陈仓安营扎寨的军事要地。褒斜道上的关隘有:斜谷关,三国时期蜀汉的后勤供应地;鸡头关,上边刀砍斧削,下边谷底河水滔滔。

子午关、黄金戍、石佛堡、阳岭寨建起古道北栈东部的岗哨。

水津渡口筑起水上长城。嘉陵江流经古道朝天区,广元市利州区、元坝区,沿岸水津渡口、水陆关隘有朝天关、飞仙关、石柜关、葭萌关、桔柏渡等。飞仙关,三面环水,峭壁千仞。石柜关,上负悬崖,下瞰江流,高险奇绝。葭萌关,素有“全川咽喉”、“川北锁钥”之称。这些关津渡口,从水上筑起另一道防线。

重重关隘,层层屏障,使蜀道险峻益增。

第三节 蜀道关隘天工铸

蜀道沿线关隘的形成,据考察,既有特殊的自然因素,也有历史社会背景。

蜀道沿线地质构造特殊,江河横截山体,造成河谷深切,因而褶皱紧密,断裂较多,裂隙发育,出现众多悬崖绝壁,这是关隘发育的自然条件。地壳运动是关隘形成的重要原因。以剑门关为例,剑门山区原是海洋,距今18000多年前和7000年前两次发生巨大的构造运动,海洋变成陆地。露出地面的岩层系白垩系剑门关组的底部砾岩,构成剑门山数百里陡峭石壁,受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强烈影响,形成了雄奇的剑门关关口。地面江河的沧桑巨变也是关隘形成的原因之一,如朝天关水栈,是大自然神工妙手的杰作。远古,朝天一带大山横亘,嘉陵江水从北滚滚而来,一泻千里,历经千万年的冲刷,终于冲出一个缺口,形成一条水道,即今之朝天峡。

从自然形态的关隘到科学意义上驻兵守卫作为军事阵地的关口有个发展过程。剑门关、朝天关等自然形成的关隘,处在古道交通线上,属于战略要地,又兼关隘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可凭险固守,与敌人周旋。古代有远见的军事家十分重视对关隘的开发、经营和利用。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看中了蜀道要冲剑门雄关,为了北伐曹魏,在此凿石修阁道15公里,筑关楼驻兵,作为五出祁山的根据地。朝天关,南宋名将曹友闻为了抗元,在此重建了关楼、军营。许多关隘,历经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蜀道关隘。

明清以后出现了民用关隘。中国有藏兵于民的传统,宋代置寨,明代设堡。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纷纷进入川陕,许多平民百姓,为了避战乱,保自身平安,受古代军事上设关防卫的影响和启发,利用山区地形的有利条件,以村寨为单元,在险峻要道的山垭或洞穴建一些山寨,打石条,砌寨门、寨墙,修碉堡。民国时期,川北、陕南蜀道沿线山区土匪横行,农民又利用山寨藏身、藏粮食,所以说山寨是特殊历史时期关隘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节 北栈线上说名关

蜀道北栈干线、支线上有鸡头关、大散关、斜谷关、武休关、留凤关、骆谷关、子午关等关隘。

一、“南口锁钥”鸡头关

鸡头关在褒斜道上,位于陕西褒城北,连城山东麓,褒河西岸。岸边刀砍斧削,谷底河水滔滔,系秦岭南北交通要隘。道光版《褒城县志》云:“县北十里曰七盘山,上为鸡头关。有大石自麓至顶,层棱突兀,状如鸡头,故名。”相传古时赵巧儿和师傅鲁班在石门比赛,以鸡叫天亮为止,谁先完工谁就赢。巧儿提前学鸡叫,弄得石门公鸡错报时辰,受到玉皇大帝的惩罚,鸡头关就是金(宝)鸡受罚后化成的巨石。

鸡头关北连连云栈道,南接金牛、米仓古道,又是蜀道北栈中最险的一个关口,故有“南口锁钥”之称。

鸡头关以险著称于世,有对联云:“怒水盘根迅;雄关立壁危。”栈路依山临水,蛇径一线,羊肠而上,人行石中,蜿蜒回旋,七盘至顶,如登云梯。故诗人云:“不度鸡头险,谁知鸟道难?”(吴崇文《鸡头关》)

鸡头关险峻复杂的地形,使兵家在此导演了绕道迂回、腹背夹攻的典型战例。

二、“铁马秋风”大散关

陈仓道上的大散关位于陕西宝鸡与凤州之间的大散岭上,因此地原为古散关的地盘,故名。大散关又名散关、二里关,地处秦岭南北交通孔道,被誉为“关中西大门”。它和潼关、武关、萧关并称为“秦之四塞”。

大散关关口,两座突兀峥嵘的山峰,宛如并肩而立的两个巨人。奔腾不息的清姜河横冲其间,激起万丈浪花。山崖上镌刻着四个苍劲的大字“古大散关”。爬上山顶,举目四望,关里关外“之”字形古道从上到下盘绕山腰,白云忽隐忽现,充满梦幻意境。

这大山深处,在古时的悠悠岁月里布满刀光剑影。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采用韩信声东击西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三秦”,逐鹿中原,最后成就了霸业,建立汉室天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实施北伐战争计划,领兵占大散关,围陈仓,开始第二次伐魏战争。

南宋时期,在国家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将士们赴汤蹈火,镇守边防重地大散关一带,与金兵对抗10多年,载入华夏史册,陆游赞颂宋军“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

第五节 南栈干线话名关

南栈干线金牛道上有五丁关、七盘关、天雄关、马鸣关、剑门关、瓦口关、白马关、绵竹关等多座名关。

一、天下雄险剑门关

金牛古道进入剑阁境内,但见大小剑山72座山峰,东枕滔滔的嘉陵江,西偕秀丽的五子山,危峦起伏,蜿蜒横亘百余里,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封锁川北。正面看,峭壁凌空,壁立千仞,好似一座铜墙铁壁。这一带的岩层奇峰幽谷相连,在大剑山一处突然断裂,“万丈削壁日月悬,昂头只见一分天”(杨瞻《剑阁天险》),形成了一条长500多米、宽20米、高150余米的槽口,峰如剑,关如门,这就是金牛道上久负盛名的军事要隘——剑门关。

剑门关是大自然神工妙手的杰作。历史上经过两次大的地质运动,又受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剑门关关口。底部砾岩,构成剑门山百里陡峭的石崖。风化剥落和流水冲蚀,形成剑门关一带众多的石洞、陡崖和沟壑。

剑门关开发历史悠久。秦时凿山为小石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苦心经营剑门关,“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在关口“倚崖砌石为门”(重修《剑州志》)。唐朝,始称剑门关。宋代,在剑门关特设兵马都监,直接管理剑门县。20世纪80年代,剑门关作为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列入国家级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剑门关地形险要。道光版《保宁府志》称其为“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杜甫赞云:“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剑门》)古代在关口修筑关楼,底楼是条石砌的拱形城洞,平时大门敞开,如铁门关闭,插翅难进,所以李白高歌“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有一副对联“矗立岗峦,起伏蹲踞如猛虎;迂回栈道,蜿蜒曲折似蛟龙”,以“蹲踞猛虎”比喻关口,“曲折蛟龙”比喻栈道,十分形象、确切。难怪历代军事家看中这块战略要地,你争我夺,不知上演了多少出壮怀激烈的活剧。史料最早记载的是公元前316年秦王伐蜀。影响最大的战事有: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姜维拒曹魏大将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民国时期,红四方面军攻克剑门关北上抗日。有人统计,剑门关一带历史上发生过大小战争上百次,难怪民间谚语云:“谁得剑门关,谁就有四川;守住剑门关,四川得安然。”

时代在发展,雄关已失去战略意义,但神韵尚存。关内关外天然生成的石笋、石猴、石锣、石胄、石剑栩栩如生。藤蔓生成,横贯峭壁的仙女桥,令人叹为观止。翠屏峰,青翠欲滴,使人流连忘返。相传为唐明皇避难藏宝的经皇洞、诸葛亮的兵书洞,诱人探奇。苍劲挺然、高拂云天的绿荫古柏长廊,天下古今奇观。战争遗迹,历历在目:大剑山绝壁处,是姜维安营驻兵的“姜维城”;剑门关后山,是姜维秘密开会、东山再起的“姜维洞”;剑门关外石庙子,是钟会屯兵的“钟会故垒”;关口为红军攻克剑门关的遗址。雄关以古、险、雄、奇、秀特色名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