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援建
849000000025

第25章 迷彩之师 (24)

2008年12月,营盘乡中心小学开工建设,由于营盘乡的轮渡被调往井田坝断桥保障105省道交通,第一批五车钢筋和水泥只能运到沙州镇码头。为防止建材丢失,办公室副主任徐世卿一边冒着严寒守护,一边与当地对口办联系,希望能借到轮渡运送材料。但由于人地生疏,他只能同交通、水运、海事等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联系,一直守护了三天三夜,终于从利州区的金洞乡借来轮渡,将材料运到对岸。又包了六辆小车再转运到工地。三天三夜,徐世卿就靠吃点干方便面、喝河水支撑,寸步不离护守着材料。晚上河风吹来,看着天上的星星,像飘忽迷离的眼睛,仿佛在见证着这夜空下的一切。徐世卿说,有一刻,还真有想流泪的感觉。

伴随着轮渡抢运的艰难日子,12月16日,营盘乡中心小学顺利开工,是台州市最早开工的援建项目,也是浙江省学校、卫生院类援建项目中破土动工的第一批项目。12月20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应义淼带队和青川县质量监督站的高级工程师一行6人,前来营盘乡中心小学验槽。这是39个指挥部第一个验槽的学校工地。营盘乡中心小学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3470平方米,全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5度,为重点设防类建筑。学校教育功能设施齐备,有多媒体电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以及标准6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等,可容纳260名学生就读和住宿。

营盘乡中心小学重建在最艰难的运输条件下,创造了浙江省援建青川县49所学校项目中的两个第一:2009年4月15日,学校主体工程在全省所有援建学校中第一个全面结顶;6月20日,第一批竣工落成。

学校画面作为浙江省援建成果,在2009年2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

营盘乡是个移民乡,主要人口是1996年宝珠寺水电站建设时,从山下移民上来的。有些群众连那时建房的贷款还没有还清,加之建筑材料的大幅上涨和对余震的担忧,重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农房重建指导组采取逐村走访的方式加以引导,有针对性地消除群众的疑虑,增强信心,提高建房积极性。地震中,营盘乡房屋垮塌603户,3015间,严重受损1230户,10900间,农房重建成了最为紧迫的民生工程。

临海市的农房指导员2008年9月18日就到位工作,是各指挥部中最先到达的。指挥部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着重打造江岸、永红两个农房重建示范村和新南二社示范点。投资250万元(其中省援建指挥部补助100万元)用于示范村(点)的改路、改水、改厕、改线、改房,治污、治乱,道路硬化、四周绿化、污水净化、村庄序化、环境美化,以示范村(点)带动全乡农房重建。

2009年6月下旬,指挥部重点打造的江岸村率先完成农房重建工作。7月底,营盘乡农房重建提前两个月顺利完成。11月,江岸村在省援建指挥部与青川县共同组织的首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十镇示范、百村整治“十百工程”验收中得了97.5分。12月,江岸村被命名为广元市生态村,成为营盘乡的一张名片。

临海市援建指挥部还建起了青川县36个乡镇中独一无二的梯步工程。梯步用料采用广元市本地的小青石,并在梯步中间的绿化带和场镇主道路上布置43盏海鸥式路灯,为营盘乡的夜色增添了温馨和情趣。入夜,星罗棋布的灯光闪烁在山间,乡亲们开始享受属于自己的这一片夜色,仰望星空,营盘乡的夜空,竟是如此的美丽迷人!仿佛是在为援建者谱写的壮丽凯歌而闪耀……

盼路、盼桥是营盘乡人数代人的梦想,而刘家河大桥的立项,必将圆了这一个梦。临海市援建指挥部为争取大桥的立项倾注了大量心血。

刘家河大桥位于白龙湖库区,最高水深50米,水位变化30米,建设难度大,桥梁设计技术复杂。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为该桥编制了连续钢构桥、钢管砼拱桥和悬索桥等三个备选方案。经过专家的评审,一致认为钢管砼拱桥为最佳方案。它不仅造价低,施工难度小,而且造型美观,犹如长虹卧波,又能很好地与白龙湖风景区的环境相协调。大桥计划于2011年1月全面开工建设,至2012年8月建成通车。预计造价5500万元,由浙江全额投资援建。

“两年来的援建生活值得回味。过程虽很艰辛,但很光荣!”蒋定森说,他援川时女儿才一岁多,家中一切事都托付给在临海市港航管理处工作的妻子张玲。

2010年春节,一位同事在寄给蒋定森的明信片中这样写道:“守望青川,改写营盘,艰苦岁月,豪迈人生!”

“这正是我的心境。”蒋定森笑呵呵地说。

浙江“飞地”落广元

受援县市都与对口支援省市建起了产业合作园区,引进了一批重要产业发展项目。飞地工业园区、产业合作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新的园区定位更加清晰、布局更加合理、区位更具优势。

——摘自刘奇葆2010年5月12日《这里正从悲壮中生长希望——

纪念四川“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一文

“飞地”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意思。其中之一是指位居甲地区而行政上隶属乙地区的土地。

“飞地”的建设模式在浙江已有多年实践。但在地震灾区广元、青川倒是闻所未闻的事。

“飞地”的创意从何而来?

最初的萌发是2008年6月19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第一次到青川,在谈及青川的产业特别是工业提升时,提出浙江要为青川建一个现代工业园区。

从那时起,“飞地”的理念开始融入青川,融入广元。

2008年8月中旬,《浙江援建青川地震灾后产业恢复重建方案》中,主要目标的第一条内容即是: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在广元市建立广元—浙江援建青川工业园。在主要任务的第四条中对主要目标的内容作了更进一步的解读。

以广元—浙江援建青川工业园建设为重点,增强青川灾后恢复重建的“造血”功能变“输血”为“造血”,把增强青川“造血”功能作为产业援建的重中之重,建设广元—浙江援建青川工业园。顺应浙江在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产业转移加快的趋势,引导浙江企业到园区投资办厂,打造浙江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产业转移的平台,重点发展食品、纺织、包装、建材、汽配和五金等产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工业优化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广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省市间产业发展优势互补,切实解决青川受灾群众安置就业和青川受损企业异地恢复重建,为青川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不仅如此,在保障措施的第五条中再次对加快园区建设提出意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引导浙江企业到广元及青川投资。指出:“一是配合当地政府,结合当地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制定针对浙江企业和浙江援建青川工业园的优惠政策,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浙江企业向广元市及青川县集聚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充分发挥当地招商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着重根据广元—浙江援建青川工业园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各分指挥部的招商引资任务,加快推进工业园建设步伐。”

在这份3000多字的产业恢复重建方案中,“工业园区”已被列入重要内容。

2008年8月21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来广元视察园区选址工作,要求尽快建设、早见成效。

罗强、马华、谈月明等多次前往调研,反复研究磋商,最终议定园区选址采取“园中园”的模式,将川浙合作产业园选址地点确定在袁家坝有色工业园区块,用三年时间完成园区建设。园区规划面积为两平方公里(实际可用面积2000亩左右),拟引进企业投资达20亿元。确定了利益分配,园区产生效益由青川县和广元经济开发区共享,引进项目增值税、所得税及增加值由青川县、广元经济开发区按6 ﹕4的比例分成。确定了园区管理体制,成立了广元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人员由浙江援建指挥部、广元市、青川县共同组成。

2008年10月15日,浙江省援建青川指挥部、省经贸委、广元市政府、青川县政府签订了《广元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投资合作协议书》,促进了园区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和快速推进。

在工业园区,“少讲办不成事的理由,多找干成事的办法”的标语格外醒目。这正是所有工业园区建设者的共同心声。

罗强、马华等隔三差五轮流到园区暗访督导,并分别作出了“少讲办不成事的理由,多找干成事的办法”、“争分夺秒、夜以继日、超常工作”的指示要求。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康明,副市长孙贤龙随时到园区现场办公,众人划桨开大船,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

浙江援建指挥部、青川县、广元经济开发区建立共同推进机制,又好又快加速园区建设。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罗成甲感慨地说:“在飞地工业园区,遇到难题,大家不再是去找理由推诿,而是主动出主意、想办法。”

第三章 (16)

“为了加快园区建设速度,机器昼夜不停,做不好工程,就对不起广元的发展。”永固建筑公司项目经理彭映青说:“我们很注意与老百姓和谐相处。当群众停水、缺水时,我们就积极想办法解决用水问题;当停电时,就给每户买蜡烛送去……但换来理解和支持,遇到麻烦老百姓都会来帮忙。”

征地拆迁安置被喻为天下“第一难事”,翻开园区拆迁记录和搬迁户的签字协议,一组数据跃入眼帘:仅在园区第一期工程中,两天就搬了40余座坟,一个月搬迁46户,无一人上访。

园区实现和谐拆迁的秘诀在哪里?“动足脑筋,磨破嘴皮,用尽脚力,变‘居高临下’为‘同坐一条板凳’。”开发区负责拆迁的牛新华说道,“过去拆迁与老百姓讲政策、法规多,现在是同坐一条板凳,换位思考多。”

“这个园区是广元和青川的飞地工业园,也是浙江省的飞地工业园。”来自浙江省的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陆铁掏出心里话,“为确保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入园,2009年春节刚过,我们就在广元组织39个援建指挥部召开了园区项目招商引资会;3月10日在杭州市召开了浙江全省的经贸招商引资会。潘晓波、孙贤龙带队昼夜兼程,跑遍了浙江省大部分市县的重点企业,寻得20多家有意向的企业,已经有10余家企业入园。”

为抢抓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青川县派驻干部李歆谦一直坚守在工地,晒成了日光性皮炎,磨破了十多双鞋子,没有休一个节假日,连父亲70大寿也未能参加。

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浙江省援建指挥部、经济开发区、青川县、施工队伍、老百姓五方联动、无缝对接,催生了园区“广元速度”。这是四川省、浙江省、广元市、广元经济开发区、青川县五方联动,五轮驱动创造出的奇迹。

2008年11月5日,广元青川—川浙合作产业园基础建设全面启动,涉及七大项基础建设工程。包括滨江大道工程、场地平整工程、道路工程、供水工程、输变电工程、供气管网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浙江省援建资金出资2亿元。

2009年5月6日,宁波华东物资城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钢结构件生产、广元泰力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电线制造(温州企业)、广元鑫旺铝带公司卷帘门生产加工等三个项目开工建设。

2009年7月28日,四川景兴纸业8000万平方米纸品纸箱项目开工。这是嘉兴市第一个落地川浙合作产业园的项目,也是目前浙江省入驻川浙合作产业园最大的开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新建8000万平方米纸品、纸箱生产线。

2009年11月4日,求精电器高低压电源开关生产项目、鑫旺铝带加工项目同时竣工投产。

2010年2月8日,建煌科技LED照明项目开工奠基,该项目填补了广元市及周边地区LED应用产品生产开发的空白;2010年2月8日,甬川钢结构生产项目正式竣工投产;2010年5月8日,总投资3.6亿元的五神娃新能源项目在广元川浙合作产业园举行盛大的开工仪式,四川五神娃有限公司是由浙江新豪吉电器有限公司和浙江家得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6亿元,分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万吨太阳能玻璃制品、3000万支集热管、40万台太阳能热水器规模的新能源及高科技企业。

考察、参观、洽谈、签约、奠基、开工……从最初的冷冷清清到如今的车水马龙,飞地工业园区“热”起来。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09年11月23日,浙江援建干部们请来了第一位“财神爷”,广元甬川钢结构有限公司的投资方宁波华东物资城市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竺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