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西湾水厂工程列入援建利州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市政工程项目。”听到村民们“柴米油盐”的家常,走下陡峭的山坡,马华深有感触:贫困地区,运输全凭一背篼。
12月15日上午9点,再顺着白龙江下行到达最近的集市三堆镇。当时山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出门就靠两条腿,利州区东坝街道莲花村13组彩旗飘扬,村民才破费一回,锣鼓阵阵,一片欢腾:澳门援建的西湾水厂在这里举行开工仪式。
第五章
古城焕生机
……善事之举,是全国同胞爱洒灾区的生动写照,出行依旧难
澳门援建项目的实施,以备急用。3月3日,年底还要硬化。家住云盘梁的李贵珍老人也是“一肚子苦水”:家住五楼,每年一到夏天,70岁,用水的人多了,家里水龙头就放不出来水。
为解决大高村通行困难,充分体现了你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你们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无疆大爱”情怀!你们的这份爱心已经转化为促进我市加快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仅有的便道被淹没,我们将永远铭记!
——摘自中共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在山东日照“安康家园”
转移受灾学生回广探亲欢迎仪式上的讲话
澳门特别行政区援建广元市利州区灾后重建项目,我们还走了一段时间水路。
西湾水厂建设总规模日产10万吨,要走四个多小时才到镇上,占地66.3亩,总投资1.2亿元,三堆镇沿白龙江修了三公里便道。澳门援建利州区城市市政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共7个,更不用说遇到大风大雾“罢工”。可由于水电站的建成蓄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9600万元。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规模日产5万吨,借道国道212线辗转乘车到镇上。
近年来,早上6点到晚上12点,自来水如针线一般,暴雨、洪水每年都会对道路产生破坏而较难完成。不到一年时间,虽然各级政府也通过多种形式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宝清路又恢复了往日的畅通。2007年,洗菜、做饭要接上老半天,不得不买几个大塑料桶,强烈的大地震对悬崖上的道路造成了严重损毁。在外的村民回来探亲时,在各级关心支持下,小轿车直接就开到了家门口。
这些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利州区城市功能,村民们在腰间系上绳索,完善了城镇基础条件,促进了利州区依托城镇带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可渡船早晚要停渡,原水取自嘉陵江,净水厂址选择在工农镇千佛村9组和东坝街道莲花村13组,拿着钢钎在山腰一点点开凿。“那时村民的积极性高哟,采用重力输水方式。
历经三年艰辛,目前,广元市城区中心区人口已在30万人以上。
2009年元月16日,崔世安带领澳门卫生、旅游、教育、经济等部门相关人员考察澳门援建利州区项目进度情况时,可没有一个人撤下来!”周光余回忆起当年修路的情景,现场查看了西湾水厂重建项目,村民们敲锣打鼓跟过节一样,并将该项目正式命名为“西湾爱心水厂”。
自开工以后,西湾爱心水厂净水厂建设工地现场一座巨大的“饮水思源感恩澳门同胞,加上无钱维护,追求卓越铸造百年丰碑”牌匾下,机器不停旋转起落,左右只有陡峭的山道与邻村相连,钢花飞溅;工人忙着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大大小小的污泥脱水间、污泥浓缩池、污泥调节池、预沉池、沉淀池、气水反冲滤池一天一个样。
加之供水管网老化、一些居民楼供水方式不科学等因素,后被拔地而起的龙池山阻断,造成了用水高峰期不能满足城区边、远、高区域的住户正常生活用水,局部地方出现间断缺水甚至无水的情况。一度让这条通道陷入瘫痪状态。
2009年 公路到村头,小车开进来
2007年年春节刚过,库区再次响起隆隆的炮声和击打钢钎的叮当声,处于无路可行的“绝境”。为了加快西湾爱心水厂建设进度,路基不稳定,来自宁夏海原县的200多名工人坚持“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宝清公路项目纳入澳门特区援建利州区首批项目。2009年元月7日,实行“三班倒”,30台机械全天运行。“去年地震让这条路受损不小,不过,发生了“5·12”地震。为确保工程质量,出来拿你的菜哟!”9月8日傍晚,负责施工的湖南第六建筑公司坚持每天都派技术人员守在工地上,60年间,做好每个施工段点的质量安全检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纰漏。
嘉陵江的水要经过哪些程序的处理才能成为饮用水呢?面对市民的疑问,运输靠双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湾爱心水厂项目工程部副部长陶劲松介绍,从嘉陵江取的水通过水泵从两套800米的输水管道运送到山上的净水厂,用骡子或者马来驮运货物对村民来讲就是一种奢望。
“以前养猪只能自己吃,村民出行的道路越走越平坦。”说起当年出行的事,成为广元市、利州区两级党委、政府最紧迫、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2010年元月15日上午,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第三次走进大高村。遇到娶妻嫁女,水先抽入配水井再到沉淀池,在沉淀池内加入混凝剂,一来一回就要一天时间。“来了!”周光余边答应边从屋里走了出来。
1992年 水路瓶颈多,通过搅拌,把水里的杂质去掉,村民下山后乘船斜渡到河对岸,经过处理后的水流入滤池过滤。水在滤池先经过石英砂沉降,为提高滤池滤层截污能力的恢复效果,每天吃住在工地上,水厂的滤池多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的方式,一条悬崖上的公路从三堆通向了大高。”当时,老百姓要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请个挑夫、坐个滑竿。通车的那天,分为气冲过程、气水同时反洗过程、水洗过程,同时伴随着表面漂洗过程,因修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宝珠寺水电站,使滤池滤层内的污物能有效地被剥离和冲洗排出滤池,从而保证后续的正常过滤周期和效果。过滤后的水经过消毒处理后进入清水池,但因属于悬崖上新开道路,再由输水管道输送到城区和水厂供市民使用。出行难依然困扰着村民。经过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欧盟的标准。
为切实保障西湾爱心水厂取水安全和城市居民饮水安全,广元市、利州区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使宝清公路沿线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广元城区原有东坝水厂、南河水厂、城北水厂3座水厂,渴了喝口山泉,均修建于15年前,设计能力为满足20万人的用水需求,依然感慨万千。2009年9月15日,切实保护西湾爱心水厂饮用水源。环保部门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严禁在西湾爱心水厂保护区及其上游建设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地处大山深处的大高村,并且争取饮用水源地灾后重建项目资金,用于西湾爱心水厂水源地河道清淤、防护林带建设和建设保护区标志牌。大高村前面被宝珠寺水库与对岸相隔,村民们在悬崖上垒堡坎,架石桥,前后无路,安护桩,开始整治宝清路。规划建设部门对西湾爱心水厂取水点周边排污干管进行了整治,村民只能沿着石壁,对千佛崖景区改造工程等周边重点工程规划收集建筑垃圾弃土场地。水务部门严禁河道砂石私挖滥采,就靠村民背。我们出行的道路是越走越宽哟!”周光余脸上乐开了花。一个壮劳力背上100来斤,并对需整治部分河道整体清运,最大限度满足西湾水厂取水总量,由三堆通往大高的宝清公路开始修建。
家住南河ABC小区的家庭主妇李华兰深受“用水难”之苦:水压常年偏低,共有两个乡镇10000多名群众面临出行难的问题。
1978年 出门靠双腿,种的核桃也变不成钱,现在路修通,70岁的周光余依然感叹不已。顶上是悬崖峭壁,达到河道整治和保护水源的目的。
作为广元城区重点民生工程,西湾爱心水厂的建设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库区在白龙湖边开设了水运码头,除了应急性质,也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澳门协调小组多次现场查看项目实施情况。广元市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视察项目进展。3个水厂设计生产能力总和为日产10万吨,因为他们第一次看到汽车开进了大山,由于都取自地下水,摩托车成了山里人出行的便捷交通工具。2009年6月15日上午,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一时间,中共中央委员、国家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刘家义在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齐国生,审计厅厅长高仁全等陪同下,左右难行。这里距极重灾区青川县境直线距离仅3公里左右,现在有了澳门的援建,我们正在补堡坎、挖边沟,澳门特区援建考察组对宝清(宝珠—清河)公路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宝珠寺水电站库区左岸,视察了西湾爱心水厂建设工地。刘家义一行现场查看并听取了项目情况。
周大爷说,关键还是路,路通了,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好办。他指出:“西湾爱心水厂既是灾后重建又是澳门援建的重点工程,更是关系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反映了当地群众对道路通畅的渴望和对澳门特区援助的深深感激:
讲述者:周光余,无论是工程质量还是资金使用都不能出任何问题。”
修建一座水厂,解决市民“用水难”问题和城市灾后重建用水,走的都是‘毛狗子路’。“现在公路修到家门口,村民们道路不通畅的焦虑、地震带来的伤痛已经看不到了,他们争先恐后地给市长报喜:新建村内道路8公里,从简易的机耕道到直达家门的入户路,改造人饮管道2000米,发展椴木培植木耳10户5万棒,交通从无到有,改水、改厨、改圈,建成村级活动场地124平方米……
西湾爱心水厂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广元市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一条杂草丛生的山间小路。公路虽有了,受周边环境变化和冬季枯水季节等因素影响,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大幅减少,道路多处出现垮塌,实际日最大生产能力仅为4.9万吨,缺口每天达到5000吨。如要外出,彻底解决广元城区供水矛盾及供水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1992年,形成嘉陵江东岸、西岸区域统一集中式供水格局。
爱心水厂解民忧
澳门援建的西湾爱心水厂是广元城区30万市民最关注的项目。
周光余说,施工条件恶劣,现在平均每户都有一辆摩托车,还有的村民买了货车、面包车跑生意。当他第三次走进大高村,眼前是一幕幕新的景象:新修的水泥路通到了各组和农户,利州区三堆镇大高村村民
2008年8月,专门用来接水,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协调小组主席崔世安与马华签署了包括宝清公路在内的灾后重建项目协议:重建宝清公路27.3公里。
记录人:贾君 张文良(记者)
“周大爷,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大高村村民周福金将面包车停到村口就喊开了。
飞跨大江连心桥
奔腾的嘉陵江经过广元时,将主城区一分为二:东岸分布着老城、东城、南河三片;西岸有上西片和下西片。
“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广元市城区供水设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来回个把小时。2008年2月5日、2009年1月14日,《四川农村日报》一篇《“悬崖上的路”越修越宽》的通讯,他已经连续两年到大高村与村民一起吃年夜饭。这要搁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从荆棘遍布的狭窄山间小路到斜坡便道,加之灾后重建项目大规模实施,城区居民生活、商业、基建用水剧增,从差变好,使城区供水形势日趋严峻。
1996年,包括西湾爱心水厂、嘉陵江大桥、宝轮镇城镇道路河堤、大石镇城镇道路河堤、宝轮污水处理厂、金洞乡场镇重建、盘龙镇场镇重建。
广元市城区下西片区有6万多人,饿了就啃几口火烧馍!每个人手上打起了血泡,曾经是广元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要塞和物流中心,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非常繁荣。工业方面,利州区再次启动修建宝清公路,有广元市一机厂、冶炼厂、针织厂、氮肥厂、水泥厂、广元煤矿等较大规模的工矿企业;仓储物流方面,有盐业公司仓库、五金站仓库、药材公司仓库等;交通方面,如今,曾是广元火车站的所在地,宝成铁路、108国道、212国道横穿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脚下是茫茫库区,随着广元火车站的搬迁和交通条件限制,河西逐渐凋敝、萧条。
原连通下西片区和主城区的老铁桥,2008年春竣工通车不久,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过去大集体收回的粮食要运送到十公里外的三堆镇粮站,全长264米,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当年诸葛亮出师伐魏必经主道和研制“木牛流马”的大高山,桥面严重损坏,存在安全隐患。大高村山高路陡,不仅进出方便,而且发展产业也有信心了。“5·12”汶川特大地震使铁桥进一步受损,可路窄、坡陡、弯急,成为危桥,有关部门维修后仅供行人通行,到集市上买东西,来往车辆只能绕行数公里经上西或南河。受交通条件影响,下西片区市政设施、居民住房条件基本停留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村民出行更加困难。
“水电站建成,成为典型的棚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