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849400000063

第63章

英雄格萨尔

千年以前,岭国有个名叫觉如的孩子,在奇异环境中长大成人。当他12岁,在岭国英雄云集、赛马争夺王位时,觉如力战群雄,得胜称王,尊号格萨尔。也有说,格萨尔是天神白梵王之子,因人间多有不平之事,便投生在岭国一个有钱有势的头人家里,长大后骑术超人,武艺高强,在赛马会上得胜而受拥为岭国君王。

公元11世纪前后,强大的吐蕃政权瓦解,多康(即安多、康巴地区)一带恢复到大小氏族、部落割据的混乱局面。其中,由昌都至青海玉树一带兴起的岭国在格萨尔的统领下不断壮大,但内奸晁同十分嫉恨格萨尔,他暗中私通魔国、霍尔国,这两国的国王派人到岭国施妖术,屠杀牲畜,掠夺牧民,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格萨尔为抗敌报国,亲率以甲察、丹玛为首的30员大将和岭国将士,多次远征,直到81岁,终使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定的日子.

不管人也好,神也好,格萨尔在民间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人物那么简单,他代表一种远古的自天而下的荣耀。这种荣耀最初来自天上的神,因为当时的岭国以及周边地区混战不堪,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格萨尔的神奇降生便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随着格萨尔英雄事业的不断扩张,这种荣耀变成了一桩桩的事实:赛马夺冠扬名,迎娶娇妻,平定内乱,征讨霍尔三王,维护佛教之尊及众生之需等等。这一时期,荣耀的创建者除了格萨尔外,还有他的战马、妻子、众多爱将以及善意的天神。当格萨尔完成人间神圣使命重返天堂(通常被认为是神秘的香巴拉)后,荣耀成为一种传奇,由代代说唱艺人向更广大的民间传播,并最终脱离格萨尔个人的限制成为整个藏民族的集体荣耀。

《格萨尔王传》

作为藏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格萨尔的无数传奇故事广为人知,史诗《格萨尔王传》便是依据格萨尔的传说而形成的。《格萨尔王传》从结构上讲,分3个部分,即格萨尔的诞生,格萨尔率领岭国百姓降妖伏魔,抑强扶弱的降魔史,以及安定三界后返回天国的尾声。

史诗一开始便展现了一幅备受部落战争之苦的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图景:“不知从什么地方刮起了一股罪恶的妖风,这股风,带着罪恶,带着魔鬼刮到了藏区这个和平安宁的地方。晴朗的天空变得阴暗,嫩绿的草原变得枯黄,善良的人们变得邪恶,他们不再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瞬间,刀兵四起,烽烟弥漫。”大慈大悲的观世音为了普度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主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原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

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郭姆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时,格萨尔在岭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珠姆为妃。

史诗第二部分“征战”内容最丰富,篇幅也最宏大。故事的主要框架是降伏四魔(即《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和18大宗、18中宗、18小宗(多讲的是部落间的战争故事),这也是格萨尔的主要业绩。

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在降伏了人间妖魔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珠姆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到此结束。

格萨尔故里

《格萨尔王传》中关于格萨尔出生地有这样的描述:“莲花生大师想着,大睁双眼,向藏区上、中、下三个地方望去。上面的阿里,普让为雪山围绕,古格为岩石围绕,茫玉为冰川围绕,这就是所谓阿里三围。中间的卫藏四部落是玉日、卫日、耶日和元日。下面的朵康六岗,是玛扎岗、波博岗、察瓦岗、欧达岗、麦堪岗、木亚岗,此外还有黄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四条大河。他看了又看,竟没有看到适合神子推巴噶瓦降生的地方。莲花生大师叹了口气,闭上眼睛,怎么办呢?他又睁开眼睛,从上到下细细地察看起来。突然发现,在朵康六岗的中心,有一个叫岭的地方,岭又分上、中、下三部,上岭地域宽阔,风景秀美,草原上花红草绿,色彩缤纷;中岭丘陵起伏,常被薄雾笼罩,像仙女头上披着薄纱;下岭平坦如冰湖,在阳光下反射着夺目的银光。在中岭和下岭交界处,有一个十善俱全叫吉苏雅格康多的地方,雨水交汇潺潺响,两岩相对如箭羽,两个草坪如铺毡。前山大鹏凝布窝,后山青岩碧玉峰,右山如同母虎吼,左山矛峰是红岩。这正是幸福的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推巴噶瓦在人间的出生地。”描叙与现实中的阿须草原(阿须乡熊坝吉苏雅格康多)名称、地貌皆相契合。

早在20世纪初,便有专家提出,格萨尔的家乡在甘孜州境内的阿须草原,相传这里即是格萨尔时期的岭国中心地带。该区有关格萨尔的遗迹特别多,当地藏族人也以格萨尔后代自居。

近日,格学专家经过考察后正式提出,格萨尔故里就在甘孜州德格县阿须草原。

(摘自《四川画报》200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