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
904000000001

第1章 保持沉默,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做人智慧 (1)

沉默并不是简单的指一味的不说话,而是一种沉着冷静、成竹在胸的姿态,它的力量要远远大于讥讽和嘲笑。尤其在为人处世时,保持沉默者更会在神态上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势和感觉。沉默是一种处世的修养,一个有高深修养的智者,往往会像美玉一样韬晦藏拙,轻易不散发光彩。

沉默是最有力量的武器

不懂得沉默的人,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人,也就永远不能实践重大的事情。有人曾说:“保持沉默要比疾言厉色说出真相好,否则,就会如同不好的的调味品败坏了一道精美的菜肴。”喋喋不休,只能给自己带来伤害。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教育家说:沉默是一种智慧,哲学家说:沉默是一种深刻,文艺家说:沉默是一种魅力,心理学家说:沉默是一种悟性。

山上的寺院里住着两个和尚,师兄博学多闻,师弟则生性鲁钝,而且瞎了一只眼睛。

一天,有个僧人要来寺院参访,师兄云游外出,师弟接待了他。没想到,师弟在法战中居然获胜了。这是为什么?原来,师兄临走告诉他:“如果有人来法战,你只要不说话,就一定能获胜!”于是,师弟便用此法与僧人斗法。

一开始,僧人竖起一指,师弟则竖二指;僧人竖起三指,师弟啧握紧拳头。僧人无话可说,低头认输,满脸都是敬佩的神色。师兄回来,师弟告知法战之事:“一开始,他竖起一指,讽刺我只有一只眼睛,我竖起两指,说他有两只眼睛,实在幸运;他竟然举起三指,暗示们两人加起来只有三只眼睛!”

师弟越说越气:“我实在忍无可忍,举起拳头正要揍他,他却莫名奇妙地说:“大师高明!”看他这样说,我也不好为难他,只好放他走了。”

师兄便去向那僧人讨教。僧人说:“我竖一指,是说‘大觉世尊,人天无二’;他竖两指,表示‘佛法二者,一体两面,是二而一’;我竖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宝,和合而往,缺一不可’;他捏起拳头,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只好认输。”

师兄听罢,不禁哈哈大笑……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与这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人的本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其背后那错综复杂的关系,与其说是与一人斗,不如说是与其背后的关系斗。斗争就需要武器,武器大家都喜欢厉害的,威武的,气派超酷的,就像打架斗殴一样,他拿把刀你就想拿把枪,他拿起枪你就想开个坦克。好大喜强几乎是所有人的嗜好。然而事实上,这都不够境界,真正厉害的人不是言语上的气势,不是武力上的狠毒,而是于无声之处,以沉默杀人的智者。

愚蠢的人喜欢用嘴斗争,喜欢用自己过高的分贝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恰恰相反,过高的声音只能证明其内心的软弱,而聪明的人一言不发,却威慑四方。你看,当一个执法者长时间沉默对视犯人时,犯人会把其所有的行为想几遍,想会如何处理他。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遇到被别人指指点点的各种评论,有的人喜欢你,可能对你美言甜语,有的人也许因为嫉妒你的能力而对你妄加评论。面对这些是是非非评论,你纵有千张嘴万条舌,又怎能敌得过众人“一传十,十传百”的流言蜚语?这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沉默胜过口若悬河的辩解!沉默,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世事有时就像一潭被搅浑的水,保持沉默就是等待是非沉淀的过程,否则,你会越搅越浑浊!面对是非纷争,你的言语要么是扬汤止沸,要么是火上浇油,而适当的沉默则会釜底抽薪!沉默是防卫的最好武器,所以,当武则天弥留之际,吩咐后人为她立无字之碑。是非功过,任人凭说!武则天用无字丰碑选择了死后的沉默。然而,这无字丰碑,这死后沉默,却让千秋万代更加敬佩她的伟大睿智。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里所说的“大音”即是“道”,指音乐的本源,是自然界存在的真正的音乐,而“希声”是说最完美的音乐是人们听不到的音乐自身;而所谓“大象”,是指形象本身,也即是“道’,而“大象无形”,就是说最大的形象是人们看不见形迹的“道”。既有大智若愚,便有大愚若智,这便是程度和境界的问题。

大智若愚的人有再多的聪明都不随便显摆,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意自身修为,对很多事都有着大度开放的姿态,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大智若愚,大智无语。

偶尔沉默,糊涂一下也无妨

糊涂是一种心态,一种做人的智慧。世上许多事,本没有搞那么清楚的必要,得过且过,偶尔糊涂一下又有什么大碍呢?

人们一向认为混沌就是世界的本源。在东方,中国有盘古开辟天地之说,有夸父身化万物之说,说明世界原本是混沌一片,无所谓天与地,亦无所谓有真假;现代科学也论证了,最初的地球上没有空气与生命,最原始的生命体在雷电中产生,在海洋中生存发展,尔后才进化成现在这样的大千世界。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从混沌空间走向明晰和精确:数字逻辑的严密、物理化学的缜密实验和论证、仪器仪表的精确完美。但是就在这精确与严密中,人们发现了人生的苍白与无奈,连人也成了一部精确的机器,凡事斤斤计较,凡事追求因果必然。

一切都清楚明白使事实反而更加苍白无力,雾里看花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在艺术审美中,所谓的“神秘”和“空灵”,所谓的“尽在不言中”,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正是模糊朦胧产生的巨大效果。

追求精确是没有止境的,研究物质组成,人们发现了分子;深究分子组成,又发现了原子;分析原子结构,又发现了电子和原子核,今后还会有人继续研究下去,但世界的无极与太极,使人们犹如闻到香味而去追寻黄油一样,无休止地追求下去,但每前进一步都将显得更艰难和代价的昂贵,人们如一架精密仪器在为了寻求准确而工作。

但是,什么是“精确”本身就很模糊,人们认识到“精确”的无限,于是转而研究模糊,这反映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巨大转变和飞跃。混沌学、模糊理论产生了。人们高兴地发现,精确远不如模糊更符合事物的本原。而且这门科学亦开始应用于洗衣机、电脑信息产业等领域,前景广阔。

由此可见,人类的总体认知过程,包括世界本身恰似一螺旋:从混沌开始,归于混沌,中间走过了数字和精确。科学正返璞归真。

天道人事,从终极意义而言,无不归于混沌,归于糊涂。

自清朝文坛奇人郑板桥写下“难得糊涂”这一千古不朽的四字之后,“难得糊涂”便成了许多人的人生箴言、座右铭和行动指南。

历史发展到今天,呈现出纷繁复杂、变幻万千的万花筒般的景象,在这样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很多人处在事业未竟的悲哀、爱情失败的痛苦、人际关系复杂的苦恼与管理头绪的混乱之中,世界虽未走到尽头,但失望、沮丧的情绪却笼罩了这个纷乱的世界,于是乎,“难得糊涂”的书法作品四海泛滥,糊涂的学问五洲尊奉。然而对于糊涂学这一古老的命题阐释,正可谓百家争鸣、各有千秋。

其实,糊涂学并非神秘的高深莫测的学问,可以说,它是人生随处可见的学问,回望我们祖先所创造的灿烂的传统文化,他们早已为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惑,提供了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贯通的答案。

儒家说:“‘限我'是糊涂”。

道家说:“‘无我'是糊涂”。

佛家说:“‘忘我'是糊涂”。

兵家说:“‘胜我'是糊涂”。

每个人对于糊涂,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会悟到不同的真谛。

糊涂是大智若愚、宽怀忍让;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刚;是处事不悖,达观权变;是外乱内整,内精外纯;是有所不为,而后有为;是宠辱不惊,是非心外;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宽容忍让,不计前嫌;是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是乐天知命,顺应自然;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与世无争,宁静致远;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保静养神,清心寡欲;是沉默是金,寡言鲜过;是谤我容之,侮我化之……。

难得糊涂,人才会清醒,才会清静,才会有大气度,才会有宽容之心。说到这里,你总会明白了吧?我们说的“难得糊涂”就是不糊涂。所以,“难得糊涂”也是为人低调生存的一种艺术。

不要死盯对方的缺点不放

难得糊涂是一种为人之道,也是对生活所持的一种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凡事都去斤斤计较,凡事都要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凡事都要一是一,二是二。长此以往,这样做人就会感觉很累,就会深陷这烦恼人生中而不能自拔的。与其焦头烂额、身心疲惫,还不如中用一种难得糊涂的思维方式来坦然面对。

人们都有这样的毛病,在恋爱的时候总觉得对方的一切都是优点,一切都是独特的。瘦了那叫苗条,胖了那叫丰满,脸上长了一个小斑点,那叫美人痣。难怪有人说,恋爱中的人都是糊涂的。那么婚后就不一样了,日子越长,对方的缺点、错误也就暴露的越多了。原来自己魂牵梦绕的人躺在身边不停地说着梦话,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皮肤越来越粗糙。最受不了的是整天唠唠叨叨,啰里啰唆,反正怎么看都不顺眼,于是乎一场战争一触即发。其实自己可能也在对方心中大打折扣,如果对方从不说你的不是,那是对方懂得难得糊涂的道理。什么叫性格不合,什么叫没有基础,早干嘛呢,其实,就是彼此之间抓着对方的“辫子”不放,最后相持不下。这时,如用能像婚前那样,以难得糊涂的方式来经营家庭,一定会幸福。

经营家庭如此,经营事业也是一样的。有一位中学老师,他带的班级年年都被评为优秀班级,他个人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在记者采访时他说,老师谁不想自己的学生十全十美呀,可哪里有这样的学生呢?孩子总是在不停的奔跑,不停的犯错误。这时,你不能抓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天天这样,不气死也给累死了。有的老师说人家做生意的叫开门见喜,我们叫开门见“气”。如果你还未进教室就有同学跑来告诉你红墨水瓶翻了,教室讲台上一塌糊涂;或者你还没进教室门有的学生告诉你班里有好几个“调皮”正在校长室里告你状,这时,你一定要沉住气。更为关键的是你不能因为这次犯错就让他们万劫不复。

不要马上发火,静默十秒钟,对你和学生都有益处。不能一看见调皮的、成绩差的就气不打一处来,不能只盯着他们的短处和缺陷。不能把学生的不足、无能在全班抖搂,这样你就是用好心害了他们。对于学生的缺点我们应抱着难得糊涂的态度,不是不要他们改正缺点,而是为了彻底解决。任何一个人都应是扬长避短,只有充分发展了自己的长处之后,才能有力量弥补自己的不足。你对一位长跑拿了冠军的学生说:把这种精神放在学习上,你一定也会得第一。他听了会信心倍增。难得糊涂应是把学生的闪光点看得清清白白,无限夸大,让星星之火燎原。而对学生的缺点模糊一下,弱化一下,容忍一下,他们何尝不知自己的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