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933700000032

第32章 父亲为媒——毛岸青与邵华的恋情 (2)

岸英回国,收到你的信,知道你的情形,很是欢喜。看见你哥哥,好像看见你一样,希望你在那里继续学习,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你妹妹(李讷)问候你,她现在已五岁半。她的剪纸,寄你两张。

祝你进步,愉快,成长!毛泽东一九四六年一月七日毛泽东是一位极富人情味的父亲,他给毛岸青的这封家书短短几个字,却意味深长。其中饱含着多少沧桑多少爱啊!尤其是当他从毛岸英那里听到岸青的一些情况之后,“很是欢喜”,并告诫儿子“将来学成回国,好为人民服务”。话语中一片温情,呵护之情力透纸背。

“女儿气要少些”1960年,毛岸青在大连疗养,由于毛泽东一直关心毛岸青的婚事,而在大连疗养期间,毛岸青的病情又多有反复,身边叉没有一个照料的人,使毛泽东更加为此而着急。当毛泽东从刘思齐口中知道毛岸青和邵华已有交往的时候,非常高兴,便托付刘思齐带邵华到大连看望毛岸青,使两个人增进了解,增进感情。也希望在邵华的关心和帮助下,使毛岸青尽快恢复健康。

当毛泽东知道毛岸青和邵华两人开始谈恋爱时,毛泽东又去信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商量口气,问毛岸青:“听说你同邵华通了许多信,是不是?你们是否有做朋友的意思?邵华是个好孩子,你可好好同她谈一谈。”可见,毛泽东没有家长制.他对儿子的爱情婚姻采取非常民主的作风,只提参考意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这样,在毛泽东的关心和支持下,1960年下半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结为了一对伴侣。当时毛岸青37岁,邵华22岁。

青年时代的邵华,聪慧活泼,感情细腻,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和浪漫的色彩。然而生活中的现实却和她的理想存在着较大的距离。由于在大连陪伴毛岸青,学业被迫中断了,毛岸青的病情也恢复得不是很快,使邵华的情绪比较低落,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这时有人劝她转学大连,但是她自己又舍不得离开北京大学;回北京去学习呢,这边又舍不得毛岸青,一时间左右为难。她把这种苦恼的心情写信告诉了毛泽东,很快,毛泽东给懂事的邵华写了一封信:

你好!有信,拿来,想看。要好生养病.立志奔前程,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企予望之。《上邪》一篇,要多读。余不尽。

父亲六月三日上午七时毛泽东在信中所说的《上邪》,是乐府汉《铙歌》十八曲之一,写了一个女子表示坚决跟她的情人相爱的真实感情,全词如下: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词句将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现的五种现象作为假设,发誓只有这五种现象出现的时候才敢与她的情人断绝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忍和决心。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人,但是首先他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父亲,自己的孩子对家庭、生活、爱情等问题感到困惑的时候,写信给他,这是对父亲的一种极大的信任,而对这样一些问题,毛泽东毕竟不是母亲,和儿媳沟通这些问题感觉有很多不便之处,所以毛泽东在此利用自己和对方共同感兴趣的一种方式,以诗示意,表达了自己对子女的关怀和爱护之情。

邵华读了毛泽东的信,温习《上邪》这首词篇,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也对爱情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心情也变得豁达起来,对毛岸青也更加关心,彼此的感情有了新的发展。不久,经过和毛岸青商量,她又回到北大继续学习,最终完成了学业。使爱情、家庭、事业、学习都获得了满意的收获。

幸福晚年<<<长期以来,毛岸青和夫人邵华怀着对父亲毛泽东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先后共同主编了纪念文集《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大型纪实文学丛书《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参与策划摄制了《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纪念文章。多年来出版文学作品和研究专著六十余部一千八百余万字,出版摄影专辑、影视作品二十余部。

毛岸青与邵华台写的散文代表作《我爱韶山红杜鹃》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曾被列入中学生教科书;《毛泽东之路》荣获中国图书奖;研究专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的妈妈——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诗人毛泽东》和大型邮册《人民领袖毛泽东》、《毛泽东诗词手迹珍藏邮册》等,都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和收藏价值。《我们的父辈》丛书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和首届“青年优秀图书奖”;摄影专辑《菊影》、《荷》、《娇杨》、《邵华将军舞蹈摄影艺术》等,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同仁的好评。大型风光摄影专辑《我的祖国》荣获首届冰心摄影文学奖。毛岸青和邵华也是毛泽东子女中回韶山最多的。

邵华历任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副部长(正军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少将军衔。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巾帼英才”。

晚年的毛岸青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祖国统一,拥护改革开放,热心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多次和邵华、儿子毛新字重走长征路,到革命老区、工厂、农村调研,并以多种形式帮助失学儿童,支持创办了多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2月22日,毛岸青一家三口在湖南省委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又一次回到韶山。

原来,毛新宇于2月8日刚刚从韶山回去,他向父母兴奋地讲诉了韶山的新变化,毛岸青听了非常激动,铁了心非要回韶山不可。这一年,毛岸青已经72岁了。回到家乡,毛岸青非常高兴,所看都感觉非常新鲜。在韶山欢迎他的晚宴上,他的眼睛多次望着桌上的烟酒出神。邵华叹了一口气,说:“岸青过去对烟酒都有瘾,可因为身体原因,医生早让他戒了。今天他高兴,想开戒。”韶山的领导同志都抢着说:“高兴,那就开戒吧。”韶山的乡亲们举起酒杯欢迎他们一家三口回到家乡,并热情地为毛岸青的健康干杯。毛岸青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也举起只有几滴酒水的矿泉水酒杯,慢慢地一饮而尽。

毛岸青这次回韶山因行动不便,天气冷,只参观了故居和毛泽东铜像广场。当邵华介绍铜像高10.1米的寓意时,毛岸青久久地望着铜像上江泽民书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大字,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如今,斯人已去。毛岸青于2007年3月23日凌晨4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邵华于2008年6月24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9岁。

如今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已经长大成人,在中国军事科学院工作。他继承了爷爷愿意读书的习惯,酷爱学习历史,酷爱研究毛泽东的历史,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