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933800000037

第37章 卯卷 酒雄 (4)

”做完茅台酒的表演后,周恩来端起了服务员新换上的酒杯,茅台酒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已扬名四海,但是,1972年2月21日,星期一的晚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宴上,电视摄像机拍下了周恩来与尼克松满脸喜悦地用茅台干杯的镜头,并向全世界播送,更使茅台酒伴随着这个历史性的“干杯”而名震世界。尼克松一次又一次朝周恩来的酒杯投去目光,终于问了一句:“我听说您的酒量很大?”周恩来笑了笑,带着回忆的神情:“过去能喝。红军长征时我曾经一次喝过25杯茅台。”周恩来把酒杯捏在手指间,注目着转动酒杯,“比这个杯子大。”尼克松吃了一惊,继而疑惑地问:“可是今天你没喝?”周恩来点头:“年龄大了,医生限制我喝酒,不能超过两杯,最多三杯。”尼克松说:“我在书里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故事,说红军长征途中攻占生产茅台酒的茅台镇,把镇里的酒全部喝光了。”周恩来眨动双眼,目光里流露出对往昔的眷恋,说:“长征路中,茅台酒是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让我们用这‘万灵良药’干杯!”尼克松倏地站起举杯……

在周恩来担任长达半个世纪的领导人期间,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几乎都在和茅台酒打着交道。他的酒量被认为是需要多大的酒量,就有多大的酒量。

解放后,上将许世友曾因强要部下喝酒也被周总理用别人无与伦比的酒量“整治”过。50年代在欢迎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的庆祝宴会上,他连喝37杯茅台酒后照样能轻松自如地与将士们亲切交谈。他曾评价茅台酒“比伏特加好喝”“喝时喉咙不疼,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不论是毛主席在重庆谈判,张治中宴请毛主席和周恩来以及中外人士,朋友和敌人都想让毛主席多喝;还是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前夕,苏联人要和毛主席碰杯喝干茅台酒;以及建国后的若干宴会,周总理都不离左右地巧妙周旋保护毛主席,他都不让不胜酒力的毛主席出面,一切国宴接待外宾都由总理挡驾或代为碰杯,喝干茅台酒,因此被人称为攻不破的“周恩来防线”。

这称呼,最先缘自重庆谈判。

还是在1945年的10月8日晚,张治中将军隆重设宴款待参加重庆国共谈判的中国中央主席毛泽东。宴会上,毛泽东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欢迎,各界名流众星捧月般围住毛泽东,在提出一个又一个关于中国革命命运问题的同时,有不少人要用茅台酒与毛泽东干杯。

眼看不善饮酒的毛泽东陷入酒阵之中,周恩来机智沉着,左右周旋,巧妙地代毛泽东饮了许多杯的敬酒。对此,当时一位肩扛两朵金梅花的国民党将军当场发出惊人之语:“各位,各位请注意,我现在发现了一个秘密,一个重要的军事秘密:今天晚上周先生在为毛先生把守着前沿阵地,我们敬的酒,很难冲破周先生这道坚固防线,大都让周先生给代劳了。”

对此,作为这次宴会的东道主的张治中将军感慨道:“周恩来先生既是诸葛亮,又是赵子龙,他的忠心与勇气无与伦比!”

读罢“新闻”笑赋诗

琚敬斋

1944年寒秋。是夜,当周围渐渐归入寂静,延安枣园窑洞,毛泽东的办公室依然有亮光。

像往常一样,毛泽东在案头潜心处理着各类文件。当他看到有关蒋介石双十节演说的报道,不禁凝神沉思起来。

作为跟蒋介石交锋多年的对手,毛泽东对老蒋的底盘可谓了如指掌。毫不夸张地说,蒋介石那边打一个小喷嚏,他这边都能知晓。蒋介石在双十节发表所谓的“演说”,其居心何在?还不是想坚持其独裁统治的一贯图谋?

对于如何回应蒋的演说,毛泽东已胸有成竹。于是,他奋笔疾书,很快就写好了一篇名为《评蒋介石的双十节演说》的时评。

此时,夜已很深了。外间的勤务员打着盹,传来的鼾声忽轻忽重。毛泽东伸伸腰身,笑笑摇头,这毛娃子,到底经不起瞌睡虫的折腾啊!瞌睡虫似乎是不敢侵扰他毛泽东的。他丝毫不觉倦怠。

瞧着桌上刚写完的时评,毛泽东余意未了。他点上一支烟,在屋里来回地踱着步。突然间,他想起那张剪报。虽然他已记不清剪报是什么时候送来的,但他记忆犹新,当初他看到剪报上那则有关红军的消息,不禁感叹其荒谬至极,只因当时他有诸多紧要事务要处理,无暇顾及此类无稽之谈。不过,这件事他始终没忘记,总想找机会直抒胸臆。

眼下他似乎有了点“闲情雅兴”,产生再翻阅剪报的冲动。他急忙来到书桌边,趁着昏黄的烛光,在一堆资料中找寻着。

翻来找去,他终于找到那张剪报,那是一张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借着烛光,他又把那发黄的剪报浏览了一遍,目光又定格在那则消息上。消息说,红军经过茅台时,不识茅台酒的名贵,下酒窖,用酒洗脚。

毛泽东将剪报往书桌上一拍,哈哈大笑。他在长沙读书时,即闻茅台酒的大名,曾听喝过茅台酒的墨客渲染此酒滋味如何无穷,并叹其为“天下第一酒”,他不觉也对此酒神往之,倘若有朝一日能亲饮此酒,以饱口福,也不失为一乐事。而这国民党的日报上竟宣称他麾下的红军不识茅台的名贵,用茅台洗脚!此等“咄咄怪事”,又从何说起?

想当年,红军于长征途中攻下贵州仁怀县的茅台镇,整个镇上酒香扑鼻,人闻之欲醉。为了避免茅台酒厂遭受损失,红军政治部奉军委指示,分别在镇上三家酿造量最大的成义、荣和、恒兴酒厂门口张贴告示,明文规定保护酒厂。将士们也有幸借茅台酒来消除(连日作战所带来的)极端疲乏。喝上几口茅台酒,顿感全身轻松。更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具有奇特的药效,比如它能消毒镇痛,可以用它来清洗伤口;它还能治腹泻,能舒筋活血。红军将士们没有不为茅台酒啧啧称奇的。他们焉能不识茅台酒的名贵?焉能做出“下酒窖,用酒洗脚”的愚妄之举?毛泽东越想越觉《中央日报》上的消息可笑,他以浓郁而富有特点的湘音自言自语:“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洗脚就洗脚!”

笑罢,毛泽东正色而又陷入沉思。当时《中央日报》为何要歪曲事实,作如此杜撰?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嘛!这些年来,蒋介石集团为了铲除“共匪”,除了多方实行军事围剿,还处心积虑地利用《中央日报》作为其喉舌,常常捏造不实之辞,隐瞒事实真相,大肆对我方进行蓄意的诽谤与攻击,以混淆民众之视听。他们之所以发布此类消息,无非是污蔑红军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群无知之徒,以宣泄他们对红军的嫉恨。遗憾的是,他们杜撰的水平委实有些低级。这种低水平的杜撰居然还在他们大名鼎鼎的党报上登载,委实有失斯文啊!毛泽东忍不住又轻蔑地笑了。

他的目光落在正墙上的一幅名画上,顿时诗兴大发。他从书桌上拿起毛笔,在墨砚里蘸蘸墨,疾步走到正墙边,在那名画上龙飞凤舞地书写起来:

“相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吾不管,天寒且饮二三杯。”

写毕,他将笔往砚台上一掷,直觉胸中出一口浊气。又觉室内似飘溢着绵绵酒香,他不经意地抿抿唇,真想开怀畅饮几杯。无奈,此不过为一时之臆想。天尚未明,室内无酒,更无名品“茅台”!他只得悻然作罢。

茅台酒是用什么神水搞成的

曹征路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会议期间,时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长的周林有一天陪毛泽东去杜甫草堂。正是桃红柳绿时节,春意萌动万类争艳,毛泽东兴致勃勃,谈古论今,忽然话头一转,问身边的周林:“你是贵州仁怀人,你说说,茅台现在生产情况怎么样?茅台是用什么神水搞的哟,那么香,那么美!”

周林生在茅台之乡的仁怀县城中枢,少年时代就对清代著名诗人郑珍《茅台村》印象极深,吟唱过“酒冠黔人国”,醉饮过“荣和烧房”酒,1951年奉调回贵州参加领导工作时,正是茅台酒厂合并几家烧房,由人民政府接管之时,所以也很熟悉情况,毛泽东是问对了人。他回答主席说:“哪是什么神水,开始茅台酒是用杨柳湾的井水,后来水不够用,就用的是你长征四渡赤水的那个水搞的。”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嗬,原来有那么多的水。你何不搞它一万吨?人民需要嘛,国家需要嘛,还可以出口换钢材汽车,但是要保证质量啊!”

那时,正是毛泽东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发扬敢想敢说敢做创造精神的1958年。毛泽东的这一番话,后来竟成了周林心中一生的牵挂。

在大炼钢铁的1959年,他到茅台酒厂说:“对于你们来说,钢铁是元帅,茅台酒是皇上。”他在贵州工作了13年,无论是公开的讲话、插话,还是私下的聊天闲谈,都少不了“你们要注意哩,可不要粗心大意挂歪了茅台酒这块外国人都晓得的牌子啊”这类的嘱托。60年代初,周林亲自送自己的爱人宗英(时任贵州轻工业厅副厅长)到茅台酒厂工作了半年多。据老职工回忆,宗英一进厂就全身心投入了工作,参与政策决策,调整供需关系,优化领导班子,规范职工队伍,创办职工食堂,走家串户结交朋友,甚至带领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清扫厕所、道路、场坝,给干部职工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说,“共产党的大官就是不同。”

后来,周林离开贵州后,不管是在哪里任职,也无论个人沉浮进退荣辱处境如何艰难,他都一直以满腔的热情注视着茅台酒的事业。从强调质量、扩大生产、开发新品种,到办子弟学校、修厂志、办报纸、建宾馆和国酒文化城,乃至茅台的“打假”,都倾注过他的心血和遐思。他深知,茅台酒确实不是什么神水搞成的,但要把他搞成神水确实需要用心,需要整整一代人的赤诚和奉献,掺不得半点假。

周林留下的墨宝不多,但对茅台的征诗索墨作序赋诗等要求总是爽快应承,从不推辞。1985年退居二线时,留下“昔日茅台酒三家,路人闻香醉篱下。美酒自有高人评,何许赛评第二名。欣闻酒厂要修志,堪称国宝第一名。若问总理评酒事,万国齐呼来茅台。”不久又续:“低度美酒新酿成,酱香不减色味醇。借问酒香何处是,赤水河畔茅台村。”

1996年5月,已经84岁的周林不顾年高体弱,再次来到茅台,写下了:“高楼林立茅台城,十年改革面貌新,唐汉明清酒文化,中外游人绝口称。”直到周林同志1997年6月去世,他还念念不忘茅台人。茅台人也对这些往事历历在数,每每唏嘘。

毛主席卧室里的茅台酒

宋华亭

1973年9月的太阳早早地洒进丰泽园里,大玻璃窗上红黑相迭的线绒窗帘反射着耀眼的金光,随着一声门响,毛泽东主席烦燥地走出了他的菊香书屋。

一夜未眠,早餐也没用就去游泳,这能行吗?值班卫士长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了主席的保健医生,可是等医生赶到的时候,毛主席已经游完了。见医生走来毛主席从躺椅上侧过头来,无奈地说出了《西厢记》里张生的一句台词:“捣枕捶床,无法成眠哪。”

看着主席一脸的疲倦,医生忧心重重地说:“主席,要不要试试水合氯醛?”

主席笑呵呵呵地说:“嘴郎中没好药,拿来试试吧。”

医生知道主席一向不吃水剂药,赶紧补充了一句:“主席,这可是水药啊,味道很不好,又苦又涩,而且还有一点麻一点辣。”

主席说:“我爱吃辣,这不相干,拿来试试。”

医生回去拿药了,步履沉重,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