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933800000060

第60章 巳卷 酒功之二 (5)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作为第一个出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礼遇。在当晚的欢迎宴会上,电视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了他和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先生,满怀喜悦,用茅台酒干杯的镜头。当然,对于一九一五年即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摘得金冠,名扬四海的中国名酒茅台,尼克松并不陌生。可当晚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点燃茅台酒的举动,却让尼克松深深着迷。

当晚的国宴上,尼克松看到服务员当场打开了一个古朴、典雅的,水白色陶瓷酒罐,据说那是一瓶已储藏了三十年以上的贵州茅台酒,酒瓶打开,一股奇异的醇厚绵长的芳香随之缓缓溢出,缭绕开来。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酒精含量在50度以上”,周恩来总理举起面前的酒杯向客人们介绍。

当晚的宴会上,宾主尽欢。周恩来总理还告诉客人们:“长征路中,茅台酒是被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

后来,在客人有关酒精度数的玩笑中,总理当真拿起火柴,点燃了自己杯中的茅台酒。蔚蓝色的火苗闪烁着,大家注视的目光也随之闪烁。酒杯里的火苗越来越小,终于慢慢燃尽。宾主共同目睹了那杯茅台酒整个儿的,神奇的燃烧过程。

周恩来总理点燃茅台酒的举动给尼克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据尼克松的女儿特里西娅回忆说,后来父亲每次出访中国归来,家里都会多出几瓶茅台酒。而最让特里西娅记忆深刻的,则是父亲在回到华盛顿后,曾得意地向他的女儿表演茅台酒的利害。可是,那一次,当尼克松把一瓶儿茅台倒到碗里点燃时,却导致烧炸了碗,并让吐着火苗的茅台酒呼呼呼流满了桌面……全家人赶紧手忙脚乱地奋力扑救,幸好烧着的只是一张桌子,经过全家人一番忙活,才终于控制住了局面。

事后,当晚国宴同样也在场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教授在自己的回忆录《白宫岁月》中曾幽默地提及此事,“美国第一家庭的成员奋勇协力,慌忙救火,才把火扑灭,防止了一场国家的悲剧。否则的话,尼克松政府会自作自受地提前收场,比实际发生的会更早些。”

两年后的一九七四年,联大特别会议期间,基辛格在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先生的会谈中,曾重提这件事:“你知道吗……你们差点烧掉白宫。”

时隔二十年后,同样是在国宴上,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与国酒茅台的相遇也“点得着火”。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江泽民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首次访华的叶利钦。性情豪放的叶利钦表达了自己对中国茅台酒的喜欢,并说在莫斯科,只有在中国大使馆才能喝上茅台酒。席间,江泽民总书记向客人介绍茅台酒的度数有五十三度。叶利钦兴致极高,他说,俄国有句谚语,叫“检查以后才能相信”。说着,他即拿起一根足有二寸多长的特大号火柴棒,燃着后放在酒瓶口,可火柴燃尽了也未见有任何反应,他不解地摇摇头。江泽民总书记笑着示意将酒倒在开口大点的烟缸内,于是叶利钦又划着一根火柴,烟缸口随即跳跃起一束幽蓝的火焰。

由此,叶利钦颇为内行地解释道:“判断酒度数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五十三度以上的发出蓝火,五十三度以下则为红蓝色相间的火焰;四十度以下的则全发出红色火焰。”叶利钦性格豪爽,很喜欢烈性酒,事后,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晚的国宴,主桌儿喝了至少两瓶茅台酒,而叶利钦一人就足足喝了半斤。验过方识真金,这以后,叶利钦又在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连续三次访华,延续了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火焰。

炳公杯酒忆茅台

王琼华

王炳南是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在外交界更是大名鼎鼎,颇具影响。

1977年,秘鲁—中国文化协会主席奥尔维戈索和秘书长阿尔赛应邀前来访华。奥尔维戈索在王炳南会长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兴奋地介绍了秘中文协自1959年成立以来,开展友好活动所取得的巨大进展。阿尔赛说,中国的迅猛发展,给秘鲁友好人士以巨大的鼓舞和无比的信心,我建议:为秘中友好事业的蒸蒸日上而干杯!王炳南正准备干杯时,奥尔维戈索说:“王会长先生,我要补充一句。秘鲁的对华友好人士在举行集会或活动时,茅台酒是饮用酒,因为她是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所以,我们希望今天也用茅台来干杯。”王炳南听后笑着说:“您说得对!酒文化的确早已融入世界各国的政治生活中。在中国古代,宋太祖就曾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他两次宴请高级将领,用什么酒我们没有考证,也许就是类似于茅台的白酒吧,喝下几大杯后,并以高官厚禄为诱饵,解除了几位地方将领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不过,与今天的我们不同,我们是为了中秘友好事业的繁荣发展,更应该用茅台来庆贺。你们尝一口如何?”没等王炳南把话说完,阿尔赛急不可耐的举杯一饮而尽。这个秘鲁朋友中的“品酒专家”一饮,马上称赞起来:“好酒!好酒!这才是纯正的茅台酒!”接着,他又示意服务员赶紧给自己再满满地添上一杯。见此情景,王炳南高兴地说:“让我们为中国和秘鲁人民的幸福再干一杯!”大家边说边喝着茅台,宴会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王炳南介绍说,在他从事外事活动的几十年里,凡是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安排对外宴请,或是他结交朋友、进行友好联络而举行的宴席上都用茅台。茅台是中国酒文化的代表,她为新中国外交航船的开启立下了汗马功劳。奥尔维戈索和阿尔赛见王炳南这么一说,基于他们记者职业的本能,请王炳南讲讲有关这方面的新闻故事。王炳南停顿片刻,理了理思路,讲述了一段关于茅台酒的有趣故事。

1954年,周恩来总理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美国代表团团长由国务卿杜勒斯带领。这位国务卿一贯反共反华,一到日内瓦就再次公开叫嚣中国代表团不能和其它代表团平起平座,还亲自下令,不准美国代表团人员和中国代表团人员握手。杜勒斯以为,这样就可以孤立中国代表团。但事与愿违,愿与中国代表团接触、交往的各国各界友好人士大有人在。其中有一位曾长期留居美国的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就不听杜勒斯的。他不仅对中国代表团表示友好,而且还应周恩来的邀请,带着夫人到中国代表团的驻地作客。

中国代表团精心安排了那天的宴会,饮用酒自然是茅台酒。席上,周总理提议:为有幸结识卓别林夫妇,并祝愿他们健康长寿和家庭幸福而干杯。卓别林当即对刚刚饮下的茅台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我喜欢这样的烈性酒,因为这是真正男子汉喝的酒!”这话说得在座的人都大笑不止。周总理立即让服务员拿一瓶茅台酒赠送给他。卓别林高兴得站起来,蹬起他独特的滑稽步,向主人表示感谢,又一次引起哄堂大笑。

当主菜北京烤鸭上来时,卓别林又说:“我这个人对鸭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我创造的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态流浪汉夏洛尔,就是从鸭子走路的神态中得到的启发。为了感谢鸭子对我艺术创作的启迪,所以我从此就不吃鸭肉了。”“不过,这次是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啊!而且,有这么好的佳肴美酒,那一定要好好品尝品尝。”卓别林的幽默风趣很快又给宴会带来了轻松的气氛。酒席上,卓别林向周总理频频举杯,一边喝着茅台,一边吃着香脆可口的烤鸭,夸奖宴席的美酒佳肴令他终生难忘。

奥尔维戈索和阿尔赛听王炳南讲完这段历史非常激动,立刻站起来向王炳南表示敬意,举起酒杯说,“我们应该为茅台酒完成了光荣的友好使者的使命而干杯!”

从宴请秘鲁客人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王炳南具有一位优秀外交家的智慧,不仅能热诚接待,而且从他身上体现出优秀品德与敬业精神。

国酒溢香话友情

宓可红

中国和澳大利亚自1972年建交,直至80年代末,是两国关系最好的时期。尤其是80年代早、中期,甚至可以说是两国政府的“蜜月”期。这是双方高层相互信任的结果,尤其与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澳建交13年时作为中国国家元首对澳首次国事访问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胡总书记对澳紧张而卓有成效的国事访问中,国酒茅台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1985年4月13日,胡耀邦总书记乘坐的专机降落在珀斯机场,特地从三千公里之外的首都堪培拉赶来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西澳州总理伯克、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阿尔高、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聂功成及大使馆其他外交官员均到机场迎接。

4月14日,胡总书记一行在霍克总理和西澳州总理伯克的陪同下,乘坐专机分别参观了西澳州北部的钱纳铁矿、帕拉布杜矿区、南澳州怀阿拉市BHP钢铁厂等处。当晚,胡总书记一行抵达首都堪培拉。翌日下午,胡总书记同霍克总理进行会谈,双方发表了《关于中澳经济合作的新闻公报》。至此,胡总书记访澳获得圆满成功。

为感谢澳方参与接待中国代表团的有关人员,中国驻澳使馆决定以聂功成大使名义当晚就举行答谢宴会,邀请澳方总理府、外交部等有关官员参加。

按照惯例,使馆对外宴请一般不上国酒茅台。当晚的答谢宴会,澳方霍克总理的高级顾问,外交部常务副部长,主管中国事务的司长、处长以及礼宾司官员等重要客人均出席,规格甚高,大使馆请示胡总书记后决定上茅台酒款待贵宾。

是夜,宴会大厅灯火通明。圆柱形白色茅台酒瓶,配上红色瓶盖,瓶颈处束两条红绸带,分外耀眼,为宴会厅平添了更多欢乐气氛。

宴会开始,聂成功大使致祝酒辞。聂大使高度赞扬了中澳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对澳方朋友接待胡总书记来访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最后,他提议:“为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在座各位朋友的健康,干杯!”

与中国驻澳使馆一秘、研究室主任陈文照同桌的澳大利亚朋友约翰先生,头一仰,一饮而尽。约翰以前曾多次到中国使馆做客,对酒味芬芳、酒质醇美、酒色晶莹的茅台酒一直仰慕不已。约翰放下酒杯,连声说:“好酒,好酒。”坐在身旁的夫人提醒他:“茅台酒好,可不要贪杯,以免喝醉。”约翰笑笑说:“今晚我已经交权了,可以尽兴品尝茅台酒。”听他这么一说,陈主任一时不解。约翰又笑了,说:“交权嘛,就是把车钥匙交给夫人了,回家由夫人掌握方向盘。”另两位澳方朋友闻听此言,也不约而同地拿出钥匙,说:“我们也交权了。”话音刚落,便引来宾主一阵欢快的笑声。

服务员过来把酒斟上,约翰端起酒杯,显得有些激动地说:“为我们之间真诚愉快的合作,干杯!”大家知道约翰指的是澳方为代表团安排参观牧场的事。澳大利亚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方为胡总书记一行安排参观了美利努羊育种公司下属的福克斯洛山庄。那里牧草青青,羊群如云,风车悠然转动,尽显一派美丽闲适的田园风光。胡总书记参观时兴趣颇浓,大家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宾主畅叙,互相祝酒,颇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感。陈文照主任站起来向约翰提议为他们之间的“一件小事”干杯。约翰先是一愣,继而爽朗地大笑。原来白天胡总书记与霍克总理举行会谈时,由于双方参加人员较多,而会议室略小。陈主任作为记录员,一时没有合适的座位。约翰发现后将陈主任安排在靠近胡总书记的后排位子坐下,使得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约翰喝了数杯茅台后,已脸色红润,渐入酒喝微醺的佳境。而满座皆是欢声笑语,茅台酒香在大厅里洋溢,散发出友谊的芬芳。

国宝

中学

提起国宝,好多人会想到“大熊猫”或《清明上河图》,我说的国宝可不是什么珍稀动物或古玩字画,而是一种饮品。您可别小瞧她,她的名气可不小。既然是国宝嘛,当然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的,而且是享誉全世界的。没错,我说的是我们国家的国酒——茅台。

话说早在四十多年前(20世纪60年代),由于我驻外使馆工作人员的出色工作,我国的外交官给驻在国的首脑及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58年11月1日,我国与摩洛哥王国正式建交。当时,杨琪良先生任中国驻摩洛哥王国大使馆大使,江康先生在大使馆主管礼宾工作。在杨琪良和江康等人的努力下,我驻摩洛哥使馆的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当时摩洛哥的国王哈桑二世及其家人与使馆的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