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2020,期盼中国
942800000010

第10章 过半的大时代(下) (5)

灰色的含义,在于它的隐晦性,在于我们已经经历,并且还要经历一个不可言说的灰色过程,更在于我们做过,并且还要做一些不可言说的灰色行为。

在我们从计划经济中走来,走向市场经济的当口,在这个制度渐变的时刻,任何对旧制度的打破、任何对旧观念的创新,任何对旧思路的背离,任何对旧伦理的无视,都意味着冲突与矛盾的出现。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企业也好,个人也罢,在原始积累的阶段,在事业突破的阶段,无不存在着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

一个极端事例发生在2003年10月,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当主持人发出“没有行过贿的请举手”的提问时,在座的数百位企业家面面相觑,最终迟疑地举起手的,只有寥寥的五六位。

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当这些企业家的心目都默认了一点——有灰色行为是正常的,没有反而是不正常的。

另一个典型的事例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为稻梁谋,不得已参加这样那样考试、选拔的时候,也许我们已经具备了获得机会的资格,但为了通过所谓的选拔机制,最终不得不以种种作弊手段攻城拔寨。

我们经历着这样的过程,做出这样的行为,然而我们却绝少有人为此感到羞愧难当,我们为何如此?

因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在这样做。

因为即便我们不做,其他人也会这样做。

因为如果我们不做,那么便会落败于他人。

这种从众的心态与未来的欲望挑逗,构成了这个时代中最有趣的风景线之一。

这是一个变革时代中的必然现象,当我们的时代处在转型当中时,任何的墨守成规都意味着未来的落后,而任何的尝试与变革,都意味着对现有规则、现有体制的挑战与突破。

4.2:公民不服从

当绝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刻意地去突破体制,挑战规则的时候,实际上就意味着,这样的体制与规则已经出现了缺陷,所谓的灰色行为,就不仅仅是社会成员的问题,而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问题。

在这方面的一个极端事例与自行车有关,在上海的一个本不应有红绿灯的路口,却不知为何设置了红绿灯,于是许多市民行至此处时,往往会用违章来换取时间,为此宁愿接受交警的处罚。

这其实是社会学中一个典型的“公民不服从”现象,当某一条或是某部分法律、行政指令不合理时,社会成员主动对现行法律或政策拒绝遵守或执行的”违法”行为。

可以说,我们所谓的“灰色行为”,其实正是这一现象的又一表征。

我们无意于评价这一现象本身合理与否,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其背后的规律是中国文化中权谋思想的映射。

正如一位文学家对中国历史所观察的那样——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所以才会有种种妄度与猜测。

当我们对一切都不再信任时,自然也就不存在简单而普适的商业逻辑,不存在公平透明的游戏规则,不存在符合人性的商业道德。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每时每刻的活动中,让我们的时代蒙上了一层灰色。

在这个意义上,“灰色时代”的存在,固然成为了中国成长的阴暗面,然而,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要放弃一些东西,被放弃的东西固然可惜,但这却正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代价。

4.3:新伦理,新信仰

我们有过自己的伦理标准,但现在我们似乎已经抛弃了它。

我们从未有过全民族的信仰,但现在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它。

在过去的10年里,当自由经济的浪潮开始冲击我们的旧体制时,也将一个困扰了我们千年的社会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就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所谓的无限欲望,乃是基于社会资源共享所产生的不满心态。假如一个人处于资源与财富极其丰富的富庶社会中,哪怕他占有了较多的份额,只要看到其他人也在均沾资源,自己并没有掌握全部资源,那么他势必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心态,认为自己的生活还不够好。

欲求不满,永无止境,这是人性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占有少数资源时,希望占有更多的资源,占有多数资源时,希望占有全部资源。

然而,在现代的商业社会中,正是人性的贪婪,才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我们对于金钱的渴望,更是构成了这个社会前进的助推燃料。

当这种贪婪被冠以进取心、事业心的名义登堂入室的时候,我们的伦理观念就因此而遭到动摇,直至最后的颠覆。

正如我们在前面说到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财富堆积起来的时代,这并非是指我们的眼睛里只有钱,而是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与金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们靠着金钱取食,我们靠着金钱穿衣,我们靠着金钱行动,我们靠着金钱住宿,无钱不饱暖,无钱不安心,靠着一张张货币所换来的服务与物质供应,我们维持着自己的生命。

可以想象的是,假如明天我们变得身无长物,那么在这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无异于堵死了求生之路。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费尽心思地求财,才将我们人生的成功定位在收入的多少,而工作恰恰是决定我们收入的唯一因素,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职场的成就,代表了人生成功与否的指标。

当我们升职加薪的时候,当我们创业成功的时候,就代表我们不虚此生;反过来,当我们降职降薪、失业离职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是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人生也变得再无意义。

唯有事业上的成功,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与成就感,唯有我们的事业才是需要竭尽心血的唯一对象,在这样的逻辑下,旧的伦理标准已经悄悄地被颠覆,取而代之的是以事业为核心的新社会道德。

事业意味着一切,财富意味着信仰,工作定义了人生,岗位界定了生活环境,当我们的伦理道德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限定我们几千年的伦理轰然倒塌。

4.4:夺食的群狼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传说中,狼都被刻画成狡诈、凶残、贪婪的形象,这样的结果固然与文学家的着力渲染有关,然而,最终决定这一切的,仍然要归结为狼的本性。

狼不是独来独往的动物,独狼的生存能力是有限的,在围捕猎物的时候,狼群所表现出的高度协作性,在自然界中唯有蜂蚁堪于比拟。

狼群懂得照顾弱小,懂得最合理的分工,在抗击强敌,抵御天灾的过程中,狼群的集体意识令人赞叹。然而,狼又是性情至残的动物,这并非指它们对待猎物的态度,而是它们在对待同伴时所表现出来的冷酷与残忍。

在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当集体向人类发动进攻的狼群中有牺牲者的时候,群狼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同伴的尸体啃食一光;

当狼群中的首领年暮力衰,为后来者取代的时候,群狼总是任由其落魄出群,潦倒致死。

这种看似残忍的狼群文化,其实与我们的伦理观并无不同。

当我们无视亲情的时候,当我们将物质生活为主体的生存看做人生目标的时候,当我们将个人事业成长定义为一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全社会逐利时代的来临,其最终结果无外乎全社会成员的互相碾压,最终使社会观念偏离了人类的道德情操。

在通往2020年的后半程中,这样的情势未必会有多大的改变,这并非是一个悲观的论断,而是因为我们已经在商业社会文明中浸淫太久,为新伦理标准影响太深,断然不可能在10年的时间里完成伦理的重铸。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我们的思维无法加速转变的时候,就必须把这个任务交付给时间来完成。

(5)大时代规律:思维创新,引领新旧思维激烈碰撞

在地缘政治学的考量中,浓厚的地理性因素,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也决定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生存环境的区别。

正是中国独特的地理形态,才决定了中国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决定了中国的农业文明和经济可以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发展,直到历史条件与自然条件下所允许的最高高度。

主题介绍:历史中的思维病根——任人摆布的经济木偶——民众的守夜人

5.1:历史中的思维病根

关于大国崛起原因的讨论,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外向型思维。

所谓的外向型思维,即意味着国家的外向型战略,无论用和平的手段开拓世界市场,还是用坚船利炮来完成这一目标,其最终结果都是在金融和商业领域昂首而立。

当我们弄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意味着新问题的开端。

为什么我们从未有过外向型思维?

为什么我们出现过“走出去”的契机,却又无声无息地消弭?

以及,当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时,是否意味着我们的目光已经落在国门之外?在未来的10年里,我们究竟会走得更远,还是停留在原地踯躅不前?

有关这些问题的答案,远非只言片语所能够说清楚,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也不可能完全看清楚,因此,我们唯有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力量,从历史的雪泥鸿爪中寻找答案,

我们常常说,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点,殊不知性格与特点,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

在地缘政治学的考量中,浓厚的地理性因素,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也决定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生存环境的区别。

比如说,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一个单面临海的大陆性国家,而类似英国、美国,以至于更古老的罗马、无不是地处海岛、半岛、或双面临海的海洋性国家,地处欧洲大陆核心的德国,其生存环境则是诸国环抱,处于地缘政治学所称的核心地带。

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差异,才使得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具有了极大的地理特征。

比如说,在中国的东部是横无际涯的太平洋,西南方有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屏障,南方是人迹罕至的横断山脉与热带丛林,西北方有高寒的帕米尔高原,正北方则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西伯利亚荒原。

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形态,才决定了中国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决定了中国的农业文明和经济可以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发展,直到历史条件与自然条件下所允许的最高高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之所以在三千年内从未“走出去”,其原因就在于在独特的地理形态下,我们已经习惯于关起门来谋求发展,当这种习惯积淀日久,成为我们的民族性格时,也就意味着它从属于我们思维模式的一部分,任何离经叛道的企图,都会被视为洪水猛兽,遭到全社会的合力痛击。

5.2:任人摆布的经济木偶

当我们习惯于关起门来寻求发展的时候,一个令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了。

长时期的内部战略模式,使得我们的经济缺乏足够的抵抗能力,特别是当外部因素出现不利情况的时候,所导致的问题往往会更加严重。

当我们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感觉,对国际形势的环境去进行判断时,很难准确的形成对趋势前瞻性的判断与把握。

正如这一次经济危机中出现的情况那样,当欧美国家的危机恶化之后,我们不但未能做出有效的防范,甚至于还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然而,当危机进一步恶化之后,我们却惊讶地发现,我们所受到的危害,要远远大于身处危机策源地的欧美国家。

人人都知道的事实是,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处在价值链的最末端,所付出的辛苦与工作量最大,却有着最小的收益,与此正相反的是,整个美国却在此同时,静悄悄地消耗掉了本不属于他们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