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昆虫记
953200000016

第16章 蜘蛛 (1)

天才的纺织家

大部分蜘蛛都会织网,它们都算得上是天才的纺织家。

黄昏散步的时候,在小花园里,灌木丛旁,甚至在路边的矮树墙上,常常会看见这些纺织家在织网。你留心过它们的网吗?你观察过它们是怎么织网的吗?那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所观察的都是些小蜘蛛,它们比成年蜘蛛要小得多。它们的母亲只有在黑夜里才开始纺织,而它们到一定月份的时候,在太阳下山前就开始工作了。这些小蜘蛛离开了白天的居所,各自选定地盘,开始纺线。有的在这边,有的在那边,谁也不打扰谁。

看,这只小蜘蛛正在打“地基”呢!它在迷迭香的花上爬来爬去,从一个枝端爬到另一个枝端,它所攀爬的两枝间的距离大约都在六十厘米之内,太远它就无能为力了。它用梳子似的后腿把丝从身体里拉出来,放在某个地方作为基底,然后漫无规则地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爬下,这样奔忙了一阵子后,就构成了一个丝架子。这种不规则的结构正是它所需要的,这是一个垂直的扁平“地基”。正因为它是错综交叉的,因此这个“地基”很牢固。

然后,它在架子的表面横过一根特殊的丝,别小看这根细丝,那是一个坚固的网的基础。这根丝的中央有一个白点,那是一个丝垫子。

现在到它织网的时候了。它先从中心的白点沿着横线爬,很快就爬到架子的边缘,然后以同样快的速度回到中心,再从中心出发爬到架子边缘,就这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每爬一次便拉成一个半径,或者说做成一根辐。不一会儿,便做成了许多辐,不过次序很乱。说这是辐,是因为它们像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一样,都是从中心辐射出去的。

如果看到它织完的网是那么有规则,你一定会以为它做辐的时候,也是按着次序一根根地织过去的。然而恰恰相反,它从不按照次序织,但是它知道怎样使成果更完美。在同一个方向安置了几根辐后,它很快就往另一个方向补上几根。它这样频繁变换方向是有道理的:如果它先把某一边的辐都安置好,那么这些辐会使网的中心向这边偏移,从而使网扭曲,变成很不规则的形状。所以它在一边安放了几根辐后,立刻又要到另一边去,为的是时刻保持网的平衡。

你也许不相信,像这样毫无次序的工作会织出一个整齐的网,可是事实确实如此,它们安排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规整的圆。不同蜘蛛网的辐的数目也不同,角蛛的网有21根辐,条纹蜘蛛有32根,而丝光蛛有42根。这些数目并不绝对,但大体上差不多,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辐的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

想想看,我们中间谁能做到这一点:不用仪器,随手把一个圆等分?但是蜘蛛可以,尽管它身上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脚踩在软软的丝垫上,那丝垫还摇曳不定,它能够不假思索地将一个圆极为精确地等分。它的工作看上去杂乱无序,完全不合乎几何学的原理,但它能从不规则的工作中得出有规则的成果来。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惊异,它们怎么能用那么特别的方法,完成这么困难的工作呢?这一点我至今迷惑不解。

安排辐的工作完毕后,蜘蛛就回到中央的丝垫上。然后从这一点出发,踏着辐绕螺旋形的圈子,用极细的线在辐上排下密密的线圈。越往外它就用越粗的线绕,圈与圈之间的距离也比以前大。绕了一会,它离中心已经很远了,每经过一次辐,它就把丝绕在辐上粘住。最后,它在“地基”的下边结束了工作。圈与圈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有1厘米左右。

这些螺旋形的线圈并不是曲线,在蜘蛛的网中没有曲线,只有直线和折线。这线圈其实是辐与辐之间的横档所连成的。

前面所做的只能算作是一个支架,现在它要在这上面做更精致的工作。这一次它从边缘向中心绕,而且圈与圈之间排得很紧。

这部分工作很不容易看清,因为它的动作极为快捷,而且振动得很厉害,包括一连串的跳跃、摇摆和弯曲,使人看得眼花缭乱。如果把它们的动作分解开,可以看到它有两条腿不停地动着,一条腿把丝拖出来传给另外一条腿,另一条腿就把这丝安在辐上。由于丝本身有黏性,所以很容易粘住。

蜘蛛不停地绕着圈,一面绕一面把丝粘在辐上。它到达了中心,立刻停止绕线,然后就把中央的丝垫子吃掉了。它这么做是为了节约原料,下一次织网时,可以把吃下的丝再纺出来用。有两种蜘蛛,也就是条纹蛛和丝光蛛,织好网以后,还会在网的下部边缘的中心织一条很阔的锯齿形的丝带作为标记。有时候,还在这条丝带的表面,就是网的上部边缘到中心之间再织一条较短的丝带,以标明这是它们的作品,著作权不容侵犯!

现在,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纺织家的作品吧。你发现了吗?它们的网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那些辐排得很均匀,相邻的辐的夹角都是相等的。虽然辐的数目各不相同,可这个规律适用于各种蜘蛛。

我们已经知道,它们在安置辐的时候,向各个方向乱跳,似乎毫无规则,但是这种无规则的工作却织出一张有规则的网,像教堂中的玫瑰窗一般。即使使用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设计家也很难画出比这更规则的网来。

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个扇形里,所有的弦,也就是那构成螺旋形线圈的辐,都是互相平行的,并且越靠近中心,这种弦之间的距离就越远。每一根弦和支持它的两根辐交成四个角,两个是钝角,两个是锐角。而同一扇形中的弦和辐所交成的钝角和锐角正好各自相等,这些相等的锐角和钝角,又和别的扇形中的两对角分别相等。这螺旋形的线圈,包括横档和辐交成相等的角,使我们想到数学家们所称的“对数螺线”,这种曲线是很著名的。对数螺线是一根无止境的螺线,它永远向着极绕,越绕越靠近极,但又永远不能到达极。即使用最精密的仪器,我们也看不到一根完全的对数螺线。这种图形只存在科学家的假想中。可令人惊讶的是小小的蜘蛛也知道这线,它就是依照这种曲线的法则来绕它网上的螺线的,而且做得很精确。它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概念的呢?

再来研究一下它们的原料吧。蛛网中用来作螺旋圈的丝是一种极为精致的东西,它和那种用来做辐和“地基”的丝不同。阳光中闪闪发光,看上去像一条编成的丝带。我取了一些丝回家,放在显微镜下看,竟然有了更惊人的发现:

那根细线本来就细得几乎连肉眼都看不清楚,但它居然还是由几根更细的线缠合而成的。更使人惊异的是,这种线还是空心的,空的地方藏着极为浓厚的黏液,就和黏稠的胶水一样,甚至可以看到它从线的一端滴出来。这种黏液能从线壁渗出来,使线的表面有黏性。圆蛛捕捉猎物靠的并不是围追堵截,而是完全靠它有黏性的网,它几乎能粘住所有的猎物。可是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蜘蛛自己为什么不会被粘住呢?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它大部分时间坐在网中央的“休息室”里,而那里的丝完全没有黏性。不过这个说法不能自圆其说,猎物在网的边缘被粘住了,它必须很快带着绳子赶过去捆绑猎物,在经过那充满黏性的网时,它怎么防止自己不被粘住呢?它是不是涂了什么油在脚上?

为了解答我的疑问,我从一只蜘蛛身上切下一条腿,在二硫化碳里浸了一个小时,二硫化碳能溶解脂肪,如果腿上有油的话,这一洗就会完全洗掉了。现在再把这条腿放到蛛网上,啊!它被牢牢地粘住了!原来蜘蛛真的是在自己身上涂上了一层特别的“油”。但它这种“油”是有限的,会越用越少。所以它大部分时间得呆在自己的“休息室”里。

蛛网中的螺旋线还具有吸水的特性。即使天气炎热干燥,蛛网也不会断裂,因为它能尽量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它的弹性并增加它的黏性。也正因为如此,当空气突然潮湿的时候,蜘蛛就停止织网工作,只把架子、辐和“休息室”做好,因为这些都不受水分的影响。而螺旋线部分,它们是不会轻易织上去的,因为如果它吸收过多的水分,以后就不能充分地吸水解潮了。

蜘蛛还是一个积极热诚的劳动者。我曾计算过,角蛛每织一张网需要制造大约20米的丝,丝光蛛得造出30米,它们又几乎每夜都要修补它们的网。它们得从娇小瘦弱的身体上绵绵不断抽出这种管状的、富有弹性的丝。它们小小的身体怎么能产出那么多丝?它怎么能把这些丝搓成管状,又怎么能在里面灌上黏液呢?它又怎样有时制出普通的丝,有时造出云朵状的丝花来垫巢,最后还能制出黑色的丝带来装饰巢呢?这些问题一直在我的脑子里萦绕,并使我百思而不得其解。

神奇的电报线

夏日里炽烈的日光,常常让蜘蛛们头晕目眩,所以白天在蛛网上一般是看不到蜘蛛的。

在六种圆蛛中,白天呆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它们即使受到烈日暴晒,也决不轻易离开蛛网,去阴凉处歇一会儿。而其它蜘蛛,一律不在白天露面。它们在离开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隐蔽的居所,是用叶片和线卷成的。白天它们躲在里面静静地休息。

但白天却是其它昆虫最活跃的时候,蝗虫们活泼地跳跃着,蜻蜓们快活地飞舞着。此刻也正是蜘蛛们捕食的好时机,那富有黏性的网就是它们设下的大陷阱。但是,如果昆虫碰到了网被粘住了,躲在暗处的蜘蛛怎么会知道呢?它们能看见吗?

获得网上有猎物的信息来自网的振动,而不是它们的眼睛。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把死蝗虫轻轻放到几只蜘蛛的网上,并且放在它们看得见的地方。有几只蜘蛛在网中,有几只躲在隐蔽处,可是它们似乎都不知道网上有了猎物。后来我把蝗虫送到它们面前,它们还是一动不动。它们似乎是瞎子,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我用一根长草拨动那些蝗虫,让它们动起来,这时网也振动起来。

顷刻间,停在网中的条纹蛛和丝光蛛飞速赶到蝗虫身边,其它隐藏在树叶里的蜘蛛也飞快地赶来,熟练地放出丝来把蝗虫捆了又捆,缠了又缠。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蜘蛛什么时候出来攻击猎物,完全取决于网什么时候振动。

如果仔细观察那些白天隐居的蜘蛛们的网,可以看到网中心有一根丝一直通到它们隐居的地方。这根线的长短大约有20厘米,不过角蛛有些不同,因为它们隐居在高高的树上,所以这根丝将近3米长。

这条线还是一座桥梁,靠着它,蜘蛛才能很快从隐居的地方赶到网中,等捕猎工作结束后,又沿着它回到隐居的地方。不过这还不是这根线的全部功用,如果仅仅是作为桥梁,这根线应该从网的顶端引到蜘蛛的隐居处,这样可以减小坡度,缩短距离。

这根线之所以要从网的中心引出,是因为中心是所有的辐的汇合点,每一根辐的振动,对中心都有直接影响。一只虫子在网的任何一部分挣扎,都能把振动直接传导到这根线上。所以蜘蛛躲在远远的隐蔽处,就可以从这根线上得到猎物落网的信息。这根线不但是一座桥梁,并且是一种信号工具,是一根电报线。年轻的蜘蛛都很活泼,它们都不懂接电报的技术。只有那些老蜘蛛们,当它们坐在绿色的帐幕里,默默沉思或是安详假寐的同时,也会留心着电报线的信号,从而得知网上发生的事情。

这样长时间的守候是辛苦的,为了减轻工作的压力和好好休息,同时又不放松对网上发生情况的监视,蜘蛛总是把脚搁在电报线上。

我曾经观察一只角蛛,它在两棵相距一米的常青树间结了一张网。太阳照得丝网闪闪发光,角蛛早已在天亮之前就藏到居所里去了。我沿着电报线找过去,很容易找到了它藏身的地方。那是一个用枯叶和丝做成的圆屋,造得很深,蜘蛛的身体几乎全部隐藏在里面,用身体后端堵住进口。它的前半身埋在它的居所里,当然看不到网上的动静了,即使它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也未必看得见,何况还是个半瞎呢!

它的一条后腿忽然伸出叶屋,后腿的顶端连着一根丝线,而那线正是电报线的另一端。我敢说,无论是谁,如果没有看见过蜘蛛的这手绝活,看到它把脚放在电报接收器上的姿势,他就不会知道这种小动物表现自己智慧的最有趣的细节。让猎物在这张网上出现吧,让这位假寐的猎手感觉到电报传来的信号吧!我故意放了一只蝗虫在网上。以后呢?一切都像预料的那样,虫子的振动带动网的振动,网的振动又通过“电报线”传导到蜘蛛的脚上,蜘蛛为得到食物而满足。而我比它更满足,因为我知道到了我想知道的东西。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蛛网常常被风吹动,那么,电报线能不能区分,网的振动是来自猎物的挣扎还是风的吹动呢?事实是,当风吹过引起电报线晃动的时候,在居所里闭目养神的蜘蛛并不行动,它似乎对这种信号不屑一顾。这根电报线可传递不同的信息,会使用不同的信号,就像一部电话,能够传递各种真实声音。蜘蛛用一个脚趾接着电话线,用腿听着信号,就能分辨出是囚徒挣扎的信号还是风吹动所发出的信号。这真够神奇的了!

美丽的条纹蛛

无论从举止还是从颜色上讲,条纹蜘蛛都称得上是蜘蛛中最完美的一种。在它那胖胖的像榛子仁一般大小的身体上,有着黄、黑、银三色相间的条纹,所以它的名字叫“条纹蛛”。

条纹蛛常常把网横跨在小溪的两岸,因为那种地方猎物比较丰盛。有时候它也在长着小草的斜坡上织网,因为那里是蚱蜢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