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通过实践行动搞清楚主题非常重要。通过实习你知道,为什么要考公务员,是因为想通过公务员贪钱呢,还是想通过公务员为人民服务。其实我们国家的公务系统不像外国,基本上没有实习的机会。我是干公务员出来的,知道公务员绝对不适合我,,公务员非常重要的是公务机关有它自己的规矩。有的人非常适合干这个,像我就不适合,即使领导错了,我也要说出来,要是我以前有个实习机会,一开始就不到公务机关。其实我本来是被派遣到政法大学当行政诉讼法的老师,但是想教行政诉讼法不知道行政机关是什么。所以我是本着研究机关的目的进去司法部的,所以跟实习的心态是差不多的,那个时候领导说什么话都被我记下来,天天记,然后就发现其实领导讨论问题和我们群众讨论的问题都差不多的。等到干了五年的时候我离开了,走的时候所有人都为我惋惜,觉得再坚持两个月就可以分房子了,我说房子是能挣出来的,但再这样下去,人格受的损害就弥补不过来了。所以实习对我们真正要选择要做的东西,应该的行为模式是怎么样,包括如何形成这样的行为模式,要付出的代价,会有个评估。我从小就想当官的,但是真的去干之后发现那个不适合,实习对于我们来说,能找到真正适合的职业行为习惯。
在实习过程中,根据做一件事所需要的知识回头发现,这跟所学的专业没多大关系。比如管理学的管理理念大多都是管理知识,没有管理技能,很少有专门训练如何演讲、如何辩论、如何谈判、如何定价的,那么学校没有教授的话是不是应该到其他地方去听听。所以实习能够按照事物的本相对你提出要求。大家现在本身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因为要做事的原因,可能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学科,于是完全有可能是在跟其他学科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爱好。在做一个事情的过程中间整合知识,这个时候会有一个目标,非常像真实的商业。职业是以成效来评估,就是就这件事情能不能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怎么能获得资源,商业是文化、政治的资源,总目的是为了整合这些资源,完成这些事,这是一个真实的职业行为。实际上学什么一点都不重要,或许其实这件事需要四个学科的人完成,或者把四个学科很棒的人都整合到这里来,那就是一个经理了,可以整合团队来完成这个事。所以在实习的过程中再回来学习的话,学习方式就更加接近社会所需要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用老师安排好的方式。
真正的出发点是要做的事本身,如果找到要做的事,然后就找到了知识的价值。社会学里面有一个概念,一个命题,叫做”场景定义意义”,即一个人做的这件事情好不好,有用没用,不是一般性的评价,是要在一件事情的状况里面。有的人非常喜欢唠叨,在有的人听来不好,但是有的情况下唠叨非常的好。比如去陪伴老别人,这个时侯唠叨是有意义的。一个事情有什么意义,是在一个特定场景中间发挥作用。
实习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发展社会关系,充实社会资本。大部分学生的社会资本太单一: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最多加上一点老师,很多人跟老师也没什么交情。实习不一样,前面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在校园里的,而校园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基本上算是一个小圈子,但是每一个实习单位中间所获得的人是真实社会中的一个人际圈子,还可以借这个圈子去扩展圈子,小圈子和小圈子还可以互相叠加,可以滚动产生更多的社会关系。两个同学相比较,有实习的同学有双轨的社会关系,校园的和非校园的,没有实习的只有单轨的社会关系,找工作时有双轨社会关系的人所获得机会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只有单轨社会关系的人。实习使得你的社会关系多元化,而且这种社会关系更加真实。即使不考虑这些因素,仅仅在学校里面老师提问题,很多人是从作业或者书本里面本身找出来的问题,如果去实习的过,就能从社会的角度向老师提问题,这样的问题提出来以后可以促使同学或老师去反思,很多的同学在专业领域中间能够真正质疑老师的问题都会很少,因为没有另外的场景。
我在2001年的时候到哈佛去留学,哈佛告诉我的是世界上没有对和错的问题,只有可讨论不可讨论的问题,而所有的都是可讨论的,只要我们能讨论,这就是问题的价值所在。如果我们更加能讨论的是在真实的社会中找出来的问题,彼此都会有帮助,这比原来的只在课本上、课堂中间,只在自己作业发挥和考试要求的发挥内找这些问题和经营这些沟通更加具有社会价值,对未来会有造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成绩是可以或缺的,而实习是不可或缺的。
假定同学有机会到一个单位去实习,建议大家遵循四条基本规则。很多去实习了,觉得实习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他必然违反这四条规则中至少一条,如果遵循实习中间这四个基本规则,实习对你的造就不同凡响。第一个规则:到了一个单位以后,一定要主动找活。其实你真正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单位的同事倒水。倒水也是主动的,所以我接下要说的是主动的精神。现在单位都有饮水机,倒不倒水这件事不一定会大的改变你在一个单位中的地位,但倒水是你到一个单位第一个人际的基础,其实倒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没有人在等着你倒水的,有的人根本不爱喝水,有的人一天只喝两杯水,但是倒水代表你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对大家表示姿态的人。但是真正的主动是表现在到了一个单位以后,大部分单位用实习生时没有很好的规划。这个时侯一定要自己给自己找出活来,主动地跟管理者沟通,一个人具备找出活来的能力,人们对你的印象就不止是倒水了,主动是实习中间非常重要的获取你要想尝试的这东西的很重要的一个形式。
第二件事情是到了一个单位之后,一定要留心找到良师益友,一个就够了。在一次实习中间,找到一个业务骨干作为良师益友,能学到他那一点独门秘籍之一小部分,意味着比一个普通的实习生,在很多方面上升一小截。实习时间都很短,长的话三个月,短的话一个月,一个月刚刚跟大家初步认识就不错了,要想学到一件事情怎么干不容易,良师益友是接近一个技能核心的捷径。
第三件事情到任何一个单位实习,千万不要传八卦,尤其是女同学。到了单位之后,就是要学习人际关系,我们讲的人际关系,或者人情世故分两大类:一大类叫厚黑学,有一位台湾的先生叫李宗吾,写了一本书叫《厚黑学》,但现在说的是桌面上的,有些规则是我们合意这些规矩后我们会对你比较认可,而这些规矩本身是正常的社会关系,它无关厚黑,不需要出卖人格,更不需要出卖肉体,它是一个在行为模式中间让我们能够接受的,在职场上面,无论是公务员面对服务的群众,或者面对顾客,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顾客是什么性格的,而有一些基本规则是使得你面对别人处理规则时总让别人感到比较舒服,还不违反原则,所以我们要去经常去锻炼这些规则。
最后,在实习过程间,多使用书面的方式。真正的知识分子重要的不是知和识,而是把所知所识的东西记述下来,把它记录下来。如果去实习的话,干了三天工作,把这三天看到的东西能够说用小文字写一个,做到书面化这一条给别人的感受就不一样。因为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是理性化,理性化的第一步是书面化。有一个人对你非常不满,让他把不满写成文字给你,会发现写成文字后不满可以减少一大半,能够写出来的东西都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我们平时很少真正用社会的方式去梳理自己的思维,去实习的时候,先来写一个纪要,写一个备忘录,领到的东西写一个领条,找不到的东西写一个丢条,书面化就是规范化的第一步,在实习的过程中如果什么都能够坚持书面,而大部分的情况下你是这个单位中间不多的一个员工这样做的,仅仅靠这一条就给老板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大部分同学是不会写条的,连借条都不会写,写借条第一个叫做”兹借到”,这个东西肯定不在考试范围内,但能写出”兹”来老板就很佩服,我在做一个管理培训职员培训的时候就让他们写借条,30个里面只有1个会用”兹”的,代表大部分人连基本的格式都不太知道。
综上,在实习的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找到了一个机会去切入到社会的一个口子,在一个小的场景里面去感受社会对我们的真实要求。如果在大学本科的四年中有三到五次这样的感受,会发现大学并不是生产天之骄子的地方,也不是真正人才荟萃的地方,从本质上是个肥料堆,在做事的时候回头从这个肥料堆里面找一点点有用滋养的地方,甚至会发现这个肥料堆里的肥力是不够的,然后你会思考是否需要增加新知识,结识新人脉,通过实习才会超脱大学。大学生真的是大学里面一学生的话,实习生这个词是指在社会里面尝试性的学习了解作为一个职业人所面临的境遇,所解决问题的方式,大家应努力在大学的四年中间,把自己由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变成一个实习生,而且要变成一个熟练的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