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是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于1953年9月下山定居时,由政府出资建设的。
民族乡定居时有546口人,一些老人至今还保留着鄂伦春族古老的生活习俗。
图腾是鄂伦春人的求神宝物,他们信奉多神萨满教。
鄂伦春人崇拜图腾,旨在神圣的信仰中,去顺利地实现追求的目标、体验生活的快感。假如把人生比做茫茫大海,把生命化做一叶小舟的话,那么,信仰无疑是人生的导航。鄂伦春人需要一个外在的确定而永恒的价值来支撑、把握自己的每一个可消逝的生存瞬间,这个价值就是图腾。在他们看来,一旦生活中的经验和教训,不足以支持人们做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有心中的信仰在起作用。事实也让他们体会到,有信仰与无信仰的人,其生活状态和心理承受力是大不一样的。
进入民族乡的民族展厅,山神“白那查”非常引入注目,据说,他是鄂伦春人最敬畏的神之一。萨满教崇拜大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日、月、风、雷、山、水等,都成了他们崇拜的对象。传说,从前有个叫基才其的鄂伦春猎户,因为祖父、岳母和妻子被恶魔害死了,他放声大哭,哭声震天动地,更出自真心真情,没想到哭声惊动了到“天池”沐浴的“白衣仙姑”,“仙姑”用“天池”的水把他的亲人全都救活了……
这个故事诠释了鄂伦春人崇尚自然,向往幸福和光明的心愿。
住在山岭上的人
“鄂伦春”的汉语意思是,“住在山岭上的人”和“使用驯鹿的人”。
鄂伦春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之中。解放前,他们以狩猎、捕鱼和自然采摘为生。从1950年以后开始,陆续下山定居,从事定居的农耕生活。
如今,在我国境内的鄂伦春族仅有8000多人,大兴安岭现在分布着3000多人。正因为人少,所以鄂伦春族更显得有些珍贵与神秘,而鄂伦春族是何时起源的,其祖先是谁,谁也说不很确切、很清楚,至今还是个谜。
当我一次次听到鄂伦春人那种亲近大自然、依附大自然和靠大自然为生的奇迹与执著时,我也陷入了一阵阵的迷津,这个“问号”的巨大书写,成了一种为当地人、当代人甚至人类自己都感到迷惘的“艺术品”。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处,站在社会的高处,站在人类的高处,才得以领略它的神奇,才能沉浸在一种无比好奇与欣赏的喜悦里。
难忘赫哲风情园
赫哲族民俗风情园,地处乌苏里江西岸,远处山上耸立的塔架,是俄罗斯士兵的观察哨所。站在江边一眼望去,曲曲弯弯的乌苏里江清澈而平缓,幽雅而宁静。
那年八月,我所供职的省中行在同江支行召开一个东部片区工作会。会后,我们应邀有幸乘船从同江市沿江而下,来到赫哲族民俗风情园,欣然饱览了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园。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曲调儿,总会让人想起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同胞。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
赫哲族生活居住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来描述这里的富庶。勤劳的赫哲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不仅以鱼肉、兽肉为食,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用鱼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妇女的一大特长,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部”。
位于饶河县东北部的四排乡,又是仅有的三个赫哲族聚居地之一。著名的赫哲族民俗风情园就坐落在这里,风情园与俄罗斯拉青磋夫乌礁石山隔江相望。
园内建有度假区、钓鱼娱乐区、观光冰雪文化区等四个功能区。步入园区,可以欣赏到赫哲族人飞叉捕鱼的绝技、巧手制作的鱼皮衣、桦皮船和工艺品,赫哲族民俗风情园充分展示了赫哲族的历史、文化、说唱、舞蹈、民俗和人文景观。
此次游览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赫哲人用马哈鱼皮精心制作的鱼皮衣。在风情园展馆里,我们看到了展出的两套用熟好的大马哈鱼皮缝制的男女鱼皮套装,做工考究,款式古朴大方。冷眼看上去,针线似乎粗糙,但穿在身上,冬防寒冷,夏抵炎热,雨天出去打鱼身上也淋不透,备受赫哲族渔民的喜欢。这正验证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谚。
在参观赫哲族民俗风情园时,我和几位同事盘腿坐在赫哲人住过的火炕上,围着八仙木桌,端起赫哲老人用过的酒壶酒盅等传统而珍贵的酒具,仿佛也回到了当年赫哲渔民的火热生活,顿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们的模仿举动和发出的一阵阵爽朗笑声,引来了摄影师那一个个闪光的镜头,为我们留下了这珍贵而难忘的美好记忆。
难忘之旅
那次西藏旅行,是我有生以来最为难忘的旅行。因为,那是让我洗涤精神、净化心灵的一次旅行啊!
按日程行进,我们在林芝地区的大柏树景点返回八一镇的路上,有位年已古稀的藏族老阿妈,领着一位小姑娘,在蜿蜒的山路上认认真真地做朝拜。她俩身材矮小单薄,身着无袖皮衣,背着干粮和水,艰难地在山路上行走。时近黄昏,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我打开相机,赶在了她们面前拍照,想留下这珍贵的镜头。
蓝色的大山下,油黑的公路上。她们的身影显得很是弱小,就像河边的一棵草儿。然而,为了那一刻的庄严,那一刻的赐福,那一刻的诵经,那一刻把洁白的哈达捧给心中最神圣的大昭寺的微笑,她们总是锲而不舍、俯伏前行。这时,我发现,镜头前的两位朝拜者,由于一路艰辛的煎熬,身上沾满了灰土,脸上、手上都是灰黑黑的,她们完全成了流浪奔波的“土”人!令人不解的是,尽管满身尘土、一脸倦容,可从她们的目光里,却透出执著、欣慰和幸福的神情。朝拜的路途长有多长?好走难走?啥时能到?她们不管,反正往前走就是了。
在她们看来,走是行动,走是证明,走是唯一,走是必然……哪怕历尽艰辛,何惧风雨阻挡?!是信仰的召唤,使她们走到最向往、最神圣的地方啊!我被感动了:“苦苦追寻的朝圣者/我看见你心中的光芒/当木制手套叩响铺地的石条/血痂结砚的额头/再一次染上尘土/白云蓝天下/谒诚的光芒蓦然绽射”!我顿悟:眼前的母女俩并非是普普通通的人,她们能在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崇尚神圣、追求理想、热爱生活,是那样的感悟人生与生命的真谛!她们分明是高原的冬草、是山顶的松树、是站立在最高岩石之上的盘羊、是雪山之巅的野牦牛、是山口的经幡、是俯冲的鹰、是真正的强者啊!谁的天空能高过她们?
此时,我情不自禁地从衣兜里掏出几十元零钱,用力塞到老阿妈手里,既是对两位朝圣者执著精神的一种敬佩、一种鼓励;也能给俩人买点干粮和水,以了结朝拜路上的燃眉之急。我的这点轻易之举,却感动得藏族老阿妈眼含热泪久久地望着我,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我站在她面前,没有做声,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以示让她接受我的诚意,便转身离开。我那颗被感动并激跳不已的心,似乎平静了许多,也似乎幸福了许多。看见我的同事正有说有笑地在不远的山坡上选景拍照,我无意参与,静静地站在公路旁,望着眼前的一棵高耸云天的大柏树。我越望得入境、望得入神,就越感到这棵大树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正直高耸,英俊潇洒,伟岸动人……灵感上来了,一首小诗油然而生:“树木的胸膛/比我们挺得/更加自信/四季风雨无阻/直到永恒。”我快步走到大树跟前,仰头望着树冠,双手轻拍树干,那种感觉就像跟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的亲热。
人们常说:西藏保存了地球上最原始的生态;西藏是地球上最后的一块净土。西藏的山美丽,水美丽,石美丽,树美丽……美丽得被人所赞扬所颂唱。这种奇异的美丽,让我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不可思议。西藏是一种神仙的歌,拉萨是一幅流动的画!西藏复苏了我们与外界密切关系的完美感觉,进而使我们更加认识了自己。西藏是神奇的,西藏是让人回归的。能在这个处处令我心生感动的佛国净土上停留数日,是我的善缘,是我的福分。
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到西藏旅游真好。在西藏旅游的路上,真的比我停留在任何地方都好。因为,路上的人是真实的,包括路上的风、路上的雨、路上的雪,甚至还有路上的山石树木、荒漠沙丘。它们都可以亲近,可以进行情感乃至心灵上的交流,可以成为洗涤心灵、感悟人生的朋友。当然,旅游的路上也有艰辛甚至风险,路上有时也让你的眼里充满着泪。但那决不是忏悔的泪、自私的泪,而是真诚被感动时才涌出来的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