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海放歌
963900000046

第46章 欣游珍宝岛 (1)

珍宝岛,中俄界河乌苏里江主航道我方一侧的一个小岛,名气很大,全世界都知道它。

出名的原因是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领土冲突,两个大国在这里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战斗。否则,珍宝岛便会同乌苏里江的其他岛屿一样,只能以美丽的风光昭于世人了。

记得,珍宝岛战斗是发生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小学生同全国公民一样上街游行,愤怒谴责入侵者,表达了捍卫我国领土的决心。从此,珍宝岛便铭刻在我的记忆里了,也萌发了有机会登上珍宝岛看看的念头。

遗憾的是,我在部队工作20多年,部队驻地还是在黑龙江境内,却一直没有机会去珍宝岛。想去珍宝岛,是被那里发生的战斗故事所吸引。记得在那场战斗中,有位名叫孙玉国的战斗英雄,因为指挥果敢,表现突出,事迹感人,很快便成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不久,又受命担任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要职。十年后,因历史事件等政治原因,他又从“神坛”上跌落下来,降职到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任副局长。因为我曾供职过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哈尔滨分局办公室主任,期间,孙玉国几次到哈尔滨检查指导工作,我也有幸和他近距离接触过,并与孙老结识。他虽已年过六旬,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他身着便衣,举止文雅,给人以和蔼可亲的印象。见到我们员工,都微笑着和我们一一握手,问寒问暖,体贴入微。孙老晚年的一大爱好,就是喜欢喝酒。出于对孙老的敬重,晚上分局领导在省军区八一宾馆宴请他,特意为他准备了茅台和五粮液等珍贵名酒,可没想到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说那酒太贵重,就喝“古井贡”吧。他酒量不小,凡敬酒的来者不拒,还主动提议回敬大家,半斤八两后也没有异样的感觉。高兴之际,我提议让他讲讲当年参加珍宝岛时的战斗故事,可他笑了笑说,“那是过去的事啦,抗击侵略,保家卫国,那是解放军的职责,没啥好讲的。”当年的战斗故事没听着,有朝一日去珍宝岛看一看的想法,便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直到前不久,我随黑龙江省金融学会组织的边境县域经济金融经济考察团,曾踏上了珍宝岛,了却了久盼的心愿。

“看,那就是珍宝岛”。开船的师傅边说着边用手朝前一指。我们乘坐的船是一条快艇,只用50多分钟就到珍宝岛了。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珍宝岛吗?真难以想象,这个一眼便能环顾全境的小岛,能够承受了几千发炮弹轰炸?如今,硝烟早已散去,岛上草树蓊郁,显得分外宁静,只见几只白色的江鸥从眼前掠过。

岛上有驻军,当地政府同驻军联系过了,我们一行顺利地上了岛。一个解放军战士走过来迎接我们,我问:“咋就你一个人在岛上?”“只留我一个人留守,其他战士都上岸训练去了。”战士轻声回答。这时,我们看见一条黑狗静静地卧在墙边睡觉。战士说,这条黑狗蓝眼睛,它的家乡在对岸异国俄罗斯,是双方会晤时对方送的一条小狗崽,如今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那不,那三条小花狗就是黑狗的孩子。”小战士还饶有趣味地告诉我们,黑狗的丈夫在我方岸上,是当地老乡的一条白狗。黑狗思念丈夫时,便不惧水深水凉泅渡上岸同白狗会面。

令我十分感兴趣的是,珍宝岛几代驻军样式不同的营房仍然完好地保留着,墙上写着“保卫祖国”四个醒目的大字。战士提醒我们,不能进入那片空旷荒地,当年埋下的地雷还没挖光呢。岛子确实很小,循着岛上的石路,我们几分钟就穿越了全岛。我们又走过战壕,来到英雄树下。英雄树是一棵普通的山榆树,也是一棵极不平凡的树。英雄树身上布满了弹痕。我们还在树旁作合影留念,以表对英雄和烈士的尊重与感怀。

据介绍,当年面对入侵者气势汹汹的坦克和装甲车,战士杨林不畏强敌,以山榆树为依托,击毁敌人一辆装甲车,在左手已经负伤,右手被打断3个指头的情况下,忍着剧痛,用血肉模糊的双手继续操炮射击,又击毁了敌人的一辆装甲车。然而,不幸被入侵者坦克炮击中,牺牲在山榆树下……

时光荏苒,昔日的小山榆树已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了。人们没有忘记英雄,在英雄树下雕塑了英雄杨林架炮射击的塑像,每年清明节,当地的少先队员们来到树下缅怀烈士,把红领巾系在英雄树的树干上,宛如系在英雄杨林的脖子上……

该下岛了,我们每个人都包了一把土,带回家放到花盆里,让花儿得到染满英雄鲜血的土壤滋养,开得更美艳。这时我想:黑蜂采蜜,野猪满坡,黑狗招亲,比当年那穷凶极恶的炮火硝烟,不知要好多少倍。

我心中的哈达

飞机从成都机场起飞,在万米的幽蓝天空中,经过近三个小时的飞行,安全抵达拉萨机场,梦寐向往的西藏终于呈在了眼前,我迈着急切的脚步向机舱外走去。一下飞机,西藏中行的李副主任一边热情地打招呼,一边上前跟我拥抱。接着,他又双手捧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深情地给我披在脖子上,并熟练地系了个结。他说:“欢迎您到西藏来! 祝您吉祥如意!”这一刻骨铭心的感人场面,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可至今总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让我难以忘怀……

据史料记载,哈达早在我国清朝时,就作为礼品广为传用了。“哈达”为藏文音译,是礼帛之意。据史籍记载,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于公元1264年返藏时带回一条丝织哈达,哈达上有长城的图案和吉祥如意的字样。此后,哈达遂成礼品流传于西藏。哈达多用麻为原料织成,看上去好似漂白了的纱布,两端均有穗头。哈达是藏族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无论婚丧嫁娶、节日庆贺、拜会师长、书信往来、乔迁新居等,都可作为礼品。故其有祝福、庆贺、尊敬、友谊等意。

在最具藏族风情与特色的西藏宾馆就餐时,我们像欣赏宫殿里的古典图案似的,欣赏着色彩鲜艳的藏族壁画。席间,两名身着民族特色服装的藏族姑娘,为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了一曲最具藏族特色、最表藏民深情的歌儿,歌中唱道:“手捧洁白的哈达噢,这是一条天上的白云,这是林中鲜花,湖边的清泉哟,这是我们的真诚,这是新西藏的祝福;我们把哈达献给朋友,祝福朋友吉祥,祝福朋友欢乐吉祥。 手捧圣洁的哈达哟,这是一朵高山的雪莲,这是洁白羊群啊,雪山的江河哟,这是我们的颂歌,这是新时代的祝福;我们把哈达献给祖国,祝福祖国繁荣,祝福祖国繁荣富强。”这首宏伟大气、悠扬动听的歌声,这种庄重热烈、神圣浑厚的歌唱,仿佛从那久远的年代穿过长长的岁月足迹,越过沧海桑田的故事,回荡在那座座高山、茫茫苍穹。那情景,那场面,那种穿透时空具有巨大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歌唱,让人感悟到的不只是歌声,更是藏族同胞那神圣的亘古日月、永久的山河,不变的大地和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呀。

西藏,位于祖国的西部高原,她高得神奇,高得像一幅诺大流动的风景画,让整个世界都瞩目与敬仰;高到可以触摸到太阳和月亮的故乡,是藏族同胞世代繁衍生息永远怀念的家园,也是令世人魂牵梦萦,心驰神往的人间香巴拉。在这片神奇美丽的高天厚土上,金色的阳光和圣洁的雪山,滋养了藏族儿女的生命,孕育了藏族灿烂的文化。岁月的风雨虽然剥蚀万物和改变大地的外相,但是人类智慧的火花依然闪烁在流逝的时光和历史的长河中。茫茫雪原一望无际,西藏人民在离太阳最近的地方采撷阳光的热情,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走进多彩美好的时代,展示生命的伟大和当代高原人新的精神风貌,西藏人民欢乐的舞步惊天动地,西藏人民悠扬的歌声沁人心田。尤其是那举世闻名的具有西藏建筑艺术特色的英雄史诗布达拉宫,代表着绚烂多彩的阿里古格文明,博大深邃的藏传佛教,浩瀚如海的民间传说…… 汇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耀眼的奇葩,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递给世界认知中国的一张名片!这不正是雪山儿女献给祖国母亲乃至世界人民,最为深情最为珍贵的哈达吗?

雁窝岛上听雁鸣

金秋八月的雁窝岛,水清、草绿、鸟鸣,天蓝如镜胜水洗,白云片片似棉桃,无不让人感受着世外桃源的那种绚美与宁静。

三三两两的野鸭和一群群叫不出名的鸟儿,在我们的头上盘旋着飞来飞去;几只白鹭或觅食或散步,自由自在,悠闲自得;听见有人走动的脚步声,离我们的不远处,突然飞起一群野鸭,那成百上千的队伍,一会排列成行儿,一会簇拥成团儿,远远望去,似烟雾似云霞,飞到远处,又闪电般地落入草丛,转眼间已经踪影全无了……

这是我们一行从内地赶来的游客,初踏雁窝岛时,在欣然饱览这闻名遐迩的迷人景色,所留下的一个个美好难忘的景象。

雁窝岛,方圆30万亩,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境内,它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岛中天鹅湖、落马湖、五星湖、镜面湖、雁窝湖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像一串明珠被川流不息的挠力河贯穿其中。当年的电影《老兵新传》、《北大荒人》都是取材在这里发生的故事。有一句台词,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随着开发耕作,如今虽说不是这样了,但这里仍然物产丰富,蓝天旷野间水草连天,淡绿色的浮萍在宽阔水面上竞相开放,天鹅、大雁等珍禽随处可见。

置身雁窝岛,岛内水天碧蓝,植物郁郁葱葱,到处是清新空气和醉人的草香。仙鹤、白鹭等鸟禽不时地自由展翅,随处可见的野鸡野鸭结对飞翔,偶尔还有“傻狍子”满塘追逐的迷人场面。

当地的一位领导陪同我们登上快艇游湖。快艇掀起白浪,飞速前进,像离弦的箭似的,沿着水线狂奔半个多小时,才返回岸边。头上蓝天白云,眼下水光湖色,涛声、鸟鸣和马达声,伴我们观湖赏景,不禁让人发出感叹:雁窝岛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