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海放歌
963900000049

第49章 在高原挑战自我 (2)

在艰辛中体验祖国幅员辽阔的锦绣山河和几千年的灿烂辉煌文化,别有一番滋味。且不说藏羚羊、野驴、牦牛等高原灵的优雅美,油菜花、青稞麦、雪莲花的芬芳,就是那穿山越岭跨激流的青藏铁路,像传说的巨龙蜿蜒在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之间,也已令人心潮澎湃!

……是谁把西藏的蓝天清洗得这般净?净得让人看也看不够;又是谁将天边的云朵燃烧得这般红?红得让人赏也赏不完……这些奥妙与新奇,是西藏之行给我留下的,让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西藏有了人类地理上的高原,所以才有人类超凡的美丽,而人类有了精神的高度,才能越过艰难险阻,欣赏和感受到很多人无法欣赏、感受的美丽。

有一种感悟,你不去衡量就分享不到其中的幸福;有一种生活,你不去奋斗就感受不到其中的快乐;有一种挑战,你不去抗争就领会不到其中的意义;有一种旅游,你不去观光就领会不到其中的美景。

西藏的山,险峻得使我把自己往“小”里看,看的是那样的必要与真实;高原的水,清澈得让我只羞愧自己的“污浊”,羞愧的是那样的理性与客观!这,就是我在高原挑战自我、观赏美景的一个巨大收获!

走出城市“森林”

大自然的造化,只要你亲近它并用心欣赏,就会程程有胜景,步步能醉人,随时随地都是一首风景如画的绝妙诗。

市场竞争条件下,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繁闹、喧嚣加忙碌,常常让人身心疲惫得喘不过气来。然而,当你走出城市,或漫步在高山,或徜徉在河流,或席地在草原,尽享着大自然的风光美景,尽享绿色的意蕴深情时,便会感觉到格外地轻松,感到美妙仙境般地爽心悦目了。

诚然,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城市化打造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在给人类生活提供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五花八门的“城市病”,并由此引发“围城”效应:城外的人想要挤进来,城里的人渴望走出去的欲望。

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走出城市“森林”,已成为城内居民的一种时尚。举家出动来到郊外。在那里,人们或跑步、骑山地车、打滚球、垂钓,或在林间草地上聊天、野餐、慵懒地享受阳光。在他们看来,城里只是工作的地方,他们真正的生活点应是远离城市的乡间别墅。当然也有部分人购住流动房车,或者以一艘漂泊的游艇为家,更为时尚的一种是择林而栖,乐做“树上人家”。

发端于美洲的“树屋热”,现在似乎也成了欧洲爱好者们追逐的目标。远足山野、公园、森林,在离地面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空中,借助树枝树干巧妙搭建起“树屋”。

“树屋”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小环境,它能给人以快乐和满足感。据亲身体验的人说:生活在“树屋”里,如同住在一条小船上,风吹树动,屋子在空中荡漾,蓝天树荫下听鸟鸣虫叫,那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真是奇妙以极!

眼下城市迅猛扩张带来的问题成堆,拥挤、噪音、污染和疾病流行等等,对广大城市居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如何逐步清除城市中的“危险堆”,让城市回归绿色、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走出城市“森林”,走向自然界中的森林,置身“绿海”之中,不但绿色养眼,环境养神,而且简直不知道自己呼吸的是清风,还是净水,还是氧吧了。夜晚远眺繁星闪烁的夜空,更可使人心思崇高,默感苍穹之辽大……从城市走向森林,也许这只是人类一种被动的选择,但只有让森林走进城市,拥抱城市,人人爱绿、护绿,营造出绿色的家园,城市才会变得更加宜居,更加美丽。

走路不观景

游览黄山之行,令我终生难忘。

那是我作为《哈尔滨日报》“十名最佳通讯员”之一,参加报社举办奖励的一次活动——学习考察安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考察结束时,我欣然游览了黄山。此次之行,不仅绚美绝妙的景观让我大饱眼福,而且导游的“走路不观景”这句提醒话,也让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老天好像偏爱黄山这个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地貌特征,造就了群峰竞秀;漫长而奇妙的地质构造运动,孕育了奇山秀水。我有幸在一次游览这个号称“世界名胜”的景观时,被这琳琅满目的绝佳景色深深吸引。

“走路不观景”,这是导游在我们登山观景时,不时提醒我们的一句话。 乍听有些茫然,仔细一想,却让我恍然大悟。黄山地貌险峻,山路崎岖,稍有不慎,就会被旁逸斜出的岩石树枝磕伤碰倒,甚至跌下万丈深渊。走路不观景,为的是更好地集中精力欣赏美景,更为的是自身的安全。

比照现实生活,这句话也蕴涵着发人深思的道理。

人生如行路,每个人都是这条道路上的行者,不停地跋山涉水。在起伏不平、曲折多变的旅程中,多元的生活、激烈的竞争、动人的诱惑,有时慷慨地馈赠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机会。但也有时,在这些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美景”之下,可能潜藏着一个个或深或浅的“陷阱”,隐伏着一些或大或小的危机。在人生“苦旅”中,我们专心“走路”而不“观景”,是为了安全而顺畅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要我们处理好“走路”与“观景”的关系,专心走路。如,当领导干部就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不能总想着一己之私,聚敛财富;经商者就要合法经营,而不要见利忘义,总想着最大限度地打擦边球;白衣天使就要尽到治病救人的责任,而不要在与富商巨贾攀比时心理失衡,更不能因此乱收患者红包。每一个人,不管干什么,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做任何事情,都要潜下心来,踏踏实实。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个随就是心思杂乱,游移不定。任何在自己行业做出成绩的人,都有着心专意一的敬业品格。

人的欲望在有些时候,特别是在失去监督和制约时,容易膨胀,无所顾忌,什么好处都想得到。因此,在行旅般的生活之路上,也不管路有多窄,道有多险,忘却了种种规则和提醒,一些人被旁边不时闪过的“奇景异色”吸引住了,不停地东张西望,随心所欲,四处游荡,以至于失足绊倒,甚或跌落山崖!人世间,有多少人就是在这种心态支配下,摔了跟头。一些欲念极强的贪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一眼望着官位,总想拾级而上,步步高升,而另一眼则不停地逡巡,不择手段地搜罗各种不义之财。到头来,目光迷离,脚步飘摇,一失足成千古恨。

当然,我们也大可不必机械地把“走路”与“观景”完全对立起来。在一定条件下,两者也可以兼顾。在漫漫人生路上,会有各种坎坷曲折,走得太累了,也可以放慢匆匆脚步,静心欣赏美景胜色,体悟人生百味,梳理散乱思绪。这里需要把握的是,在一些法规失之不全的时候,在一些制度还约束不到的地方,需要在思想深处打牢一道防线,不要纵情山水而忘乎所以,不要目迷五色而失魂落魄,不要心猿意马而失去方向。要守住人生的底线,看准行走的方向,纠正走偏的脚步,时时处处恪守做人行事的道德准则。这样,我们才能走稳人生的每一步,在顺利地到达预设的目的地欣赏到美丽景观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旅途成为一道美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