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听朱光潜讲美学
964400000007

第7章 美的剖析 (1)

佛家有参悟一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后刻苦修行六年未果,当他意识到当时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能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道理,自己一味的苦行只是徒劳无益的时候便舍此而去,独自南行。他先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他身上六年的积垢,随后接受了河边牧羊女赠予的牛奶,恢复了体力。做完这些便独自一人走到一棵枝叶繁茂的毕钵罗树下,自敷吉祥草座,面向东方,盘腿静坐,并在当时发下誓愿:“我如不证菩提(自性正觉)不起此座!”他静思冥索,苦苦参悟,总结过去修行的经历,重新调整思维方法,深究宇宙间一切现象的规律和人生解脱之道。最后终于彻底觉悟,修成正果。

佛的境界是超然的境界,是大美的境界,而一切大美境界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朱光潜先生曾举孔子与其弟子子贡的对话为例: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 ”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借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朱先生想要表达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完全可以言达的意思。因为他认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继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美的境界当然如此。

美,始终具有其神秘的一面,非平常人士所能领会,非普通言语可以具述。因此我们需要有释迦牟尼那样的心境和毅力,去思考、去感悟,一步一步,拨开朦胧的纱雾,层层探寻,守得云开见月明。

事物的真谛非用心参悟是不能得之甚解的。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虽然虚无缥缈,但也不至于让人不知其味,让我们静下心,坐下来,透过一系列的现象去剖析,去联想,去感悟吧……

饮食如此,其他方面也一样。从衣服器物到言行习惯,都各有不同的特色。

在文艺作品里,这一区别就表现得更明显了。首先说戏曲,流行在北方的京剧是刚性的,如《空城计》(诸葛亮)、《李陵碑》(杨继业)、《朱仙镇》(岳飞),演女性的也是《杨排风》、《穆桂英挂帅》,内容多表现征战,总能使人闻到些硝烟的味道,它的伴奏主要用音色高亢激越的京胡,唱腔也明显的刚劲有力,17岁的女孩子李铁梅的一句“提起敌寇心肺炸,强忍仇恨咬碎牙”,那真是凝聚了演员的全部力量,让敌寇听了要心惊胆战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京剧,就连旦角也由男演员来演(最有名的如梅兰芳),从某种意义上更显出了京剧的阳刚之气。

而南方人喜欢的越剧则是柔性的。多为才子佳人戏,人们耳熟能详的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碧玉簪》等,其中情节都能让观众肝肠寸断。其音乐唱腔也尽显柔性,伴奏主要是用音色柔和动听的二胡,演员唱得也是委婉缠绵。你看一心要报深仇大恨的阳刚男人沙漠王子,他一开口是“手抚琴儿心悲酸,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听起来不也带点儿脂粉气吗?另一个与京剧相反的方面是,传统越剧是女子越剧,所有的男角色都由女演员来演,徐玉兰、范瑞娟、尹桂芳,都是著名的生角女演员,这就更显出越剧阴柔之美的特点了。到后来越剧有了改革,也有男演员上场了,有名的如赵志刚,但他们的唱腔也都还是软绵绵的。

从古代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以脍炙人口的乐府双璧为例,翻开那产生于燕山头黄河边的《木兰辞》,你看,“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刀光剑影。再读一下描写江南故事的《孔雀东南飞》,从“哽咽不能语”到“涕落百余行”,从“结发同枕席”到“二情同依依”,还有“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还有“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通篇不是悲就是情,无不给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再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人”,而是一个爱国、孝亲、勇武的“女孩子”。作品将“女孩子”的文章做得很足,使她的品质凸显了出来。这在文中的体现不少,取其中两处为例:

木兰的出征根本没有依依惜别的场景。“万里赴戎机”,说走就走,似乎连头也没回过。可是,当她“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时,她却想家了——“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是啊,木兰虽然武艺高强、心气高昂,但她毕竟是一个从未离开过爷娘呵护的女孩子啊!乍离家,宿营在这萧瑟、苍凉的黄河边黑山头,能不想念温馨的家吗?能不想念可亲的爷娘吗?也正因如此,才体现出木兰离家的不易;正因为想家而不归家,才体现出木兰的意志坚强、心气高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英雄功成业就了,木兰终于回家了!这当然也是充满豪气的事。

但是她回到家,未抱住慈祥的妈妈絮絮叨叨,未拉住亲爱的姐姐唧唧喳喳,更不想发表英雄的豪言壮语。她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为什么木兰在这些事上是如此的急不可耐呢?木兰出外征战多年,女扮男装、出生入死多年,她何曾忘却自己是个女儿身?她何时不想还她女儿装?现在总算回家了,赶快走进闺房体味自己的女儿感觉,赶紧打扮自己的花容还我女儿本色!这才是花木兰,这才是食人间烟火的花木兰!而当木兰“出门看伙伴”时,不但“伙伴皆惊忙”,就连我们读者也不由得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她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嘛!她的调皮可爱的模样跃然纸上了。我们可以看出,木兰显然更愿意做一个普通女孩子,而不是浴血沙场的女英雄。

所以说,《木兰诗》虽然是北朝民歌,征战题材刻画的是北方人的豪迈气概,比起南方的诗歌和南方人来,自然更显出一点“刚”,但它刻画的人物性格是立体的,具有其柔的一面,而且写她的柔更反衬了她的刚。

我们再来看《孔雀东南飞》。这是一个世代传诵的封建家庭的悲剧,人们从中看到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也赞美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诚,更传达了人们追求婚姻自由的愿望。整个作品是凄惋动人的,作品的主人公刘兰芝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聪明美丽、勤劳能干、贤惠多情的。然而,刘兰芝之所以这么让人难忘,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她的反抗性。正是她的反抗才更让人们痛恨封建礼教,才更凸显了故事的壮美。

从诗中我们可以多处看出,刘兰芝本来就是个勤劳孝顺温柔的女子。她干活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侍奉公婆“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但是当她的美德换来的却是“吾已失恩义”,“便可速遣之”时,我们却看到刘兰芝特有的反抗。首先,她在得知婆婆要驱遣她的意图时,不等对方开口,自己先提出“遣归”的要求:“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这是反抗的第一步,以主动出击来避免耻辱。

其次,兰芝知道就这样离开焦家是很不体面的,所以她以“精妙世无双”的打扮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表明自己是不可以随便欺负的、落荒而逃的。当“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时,她既不是苦苦哀求,也不是破口大骂,而是镇定从容地告别,举止得体,语言含蓄,不但显得既有道理又合礼节,还不露声色地驳斥了焦母的蛮横指责。她的眼泪可以对小姑倾泻,却不在婆婆面前流下一滴。这是兰芝的第二步反抗。

但她毕竟是被休了。在她回家后,她是那样的“进退无颜仪”,当母亲问到她的未来时,她又是含泪回答与仲卿“结誓不别离”。由此可见她到底是个女人,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的柔弱,也有和大多数女人一样的感情。但是,当利欲熏心而又毫无兄妹感情的、“性行暴如雷”的阿兄逼嫁时,她又不得不进行反抗了。面对这样的哥哥,她是既不屑于哀求,也不屑于争辩,她的“仰头答”使她的坚强性格跃然纸上,而“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几句话则正是她对兄长的蛮横专制和对封建家长制的残酷无情所作的强烈讽刺和愤怒控诉,这和她对焦母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兰芝的最大反抗是以死殉情。“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生人作死别”,那是多么凄惨的场面!但她是决不屈服的。她和仲卿密定死计,而在表面上又表示顺从,以自做嫁衣来瞒过所有的人。她能做到这样,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这里,兰芝的柔中之刚达到了极点。

上面所说的兰芝的刚气,往往是大家都看到的,但她另一方面的刚气,也许人们还不十分注意。那是她作为一个女性,在仲卿面前所表现出的独立性。同样的,我们首先看到她对仲卿的绵绵情意。“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表达了她对丈夫的临别依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表明了她对仲卿的忠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她在仲卿面前又不是没有主见的。

当相对软弱的仲卿在不得不听命于母亲,对兰芝说出自己也没有把握的话语“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时,兰芝清醒地指出“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打破了仲卿的幻想;当仲卿误解了兰芝,以为她变了心,说出“贺卿得高迁……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样的讽刺话时,兰芝首先批评了仲卿“何意出此言”,又用“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向仲卿作解释,对他也表示同情,并提出了“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这一最后的抗争手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兰芝比仲卿沉着得多。你看兰芝不但是瞒住了所有人,在最后关头也是“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毫无牵挂,从容赴死。而仲卿则是先向母亲泄露了这个计划,在临死之前又徘徊瞻顾。据此可见,兰芝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她不但不是一个只依靠男人的柔弱女人,甚至比她的丈夫还强三分。

有人认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所以处世还是刚一点好,于是凡事争强斗狠、霸道蛮横,遇到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动肝火,甚至大打出手。有报载,某地街巷两辆相向行使的车辆因司机都不愿意退让,两人竟当街玩起了“顶牛”的游戏——都不让。这件事最后致使交通堵塞一个多小时,如此“刚强”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损人不利己,实属愚蠢之举。

有的人则认为还是以“柔”处世比较好,得缩头时且缩头,他们错在将柔与明哲保身、软弱可欺、苟且偷生画上了等号,因此出现当歹徒在街头公然抢劫,听到受害人呼救时,众人唯恐避让不及,祸及自身,任由歹者逍遥得逞的寒心一幕。由此看来“刚”不应是逞强好胜,“柔”也不应是懦弱无能。

朱光潜先生认为,刚性美是动的,柔性美是静的。动如醉,静如梦。二者各有特色,区别而又相生,所以不可偏废其一。

“刚”透射出的是做人的骨气。朱自清老先生身体瘦小,看起来可谓瘦骨嶙峋、弱不禁风,但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柔弱的身躯里折射出的却是坚毅刚强的民族气节。徐悲鸿先生说得好,“人不可有傲气,但是要有傲骨”,“刚”不是刻意树立威风凛凛、横刀立马的英雄形象,而是一种源于骨子里的高贵气节、坚定信念,是坚不可摧的意志、矢志不渝的毅力。

“柔”反映出的则是良好的涵养。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深情地吟诵诗句:“为什么我眼里总是噙满了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国家总理,他既要刚强地挑起国家发展富强的重任,又要对国家、对百姓充满无限的柔情。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不仅需要有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的作风,还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感恩的心去服务群众,为百姓造福。这种“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更能引起干部与群众情感的共鸣,更能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刚与柔,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个人性格的两种表现形式,只是成分不同罢了。

刚,属阳,铿锵强硬、雄劲粗犷。柔,属阴,和顺软弱,温雅柔美。刚与柔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作用,是相生相克的对立统一体,这是辩证发展的观点。刚能制柔,而柔也能克刚。刚与柔、强与弱只是从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去划分和看待,刚即柔,柔即刚;强即弱,弱即强。水滴石穿,风摧山崩就是例证。在现实生活中,阳刚令人尊崇,阴柔备受亲爱。

因此我们要认清刚与柔的辩证统一关系,正视刚与柔的地位和作用。以敏捷、刚毅的作风决断所遇到的问题,以柔和、耐心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刚与柔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作为矛盾,它们相互排斥,要刚就难柔,要柔就难刚;作为统一体,它们又相得益彰。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度。这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准确把握刚与柔的依据,这是充分发挥刚与柔作用的关键点。其次要牢牢抓住“三性”。准确性,就是要搞准具体问题的本来面目,不能大概、差不多、想当然;时间性,无论刚与柔,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做到既不早也不晚,既要施展及时又不过分提前;灵活性,无论刚与柔,都有一个灵活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