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规矩和爱
966100000010

第10章 学做父母:做规矩的原则之二:情商先于智商

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根据儒家的这一基本思想,后来的三字经和弟子规都强调这一点: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用现代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情商先于智商。

一个人的成功至少70%归于情商,不到30%归于智商。这是《情感智力》一书的作者高尔曼(Daniel Goleman)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如果我们把一个人是否感受到幸福作为成功人生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核心,那么情感智力的重要性就更加清楚。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自杀者中不乏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的学生。他们自杀的原因成是学习压力过重、失恋,或是不适应环境等。悲剧发生后我们也在努力改善环境,但同时,更重要的是好好思考为什么这些自杀者自身抵抗挫折的能力会这么差。不少自杀者的父母面对这样的现实时,悲痛之余往往会发出这样的心声:早知道这样的结果,我情愿让孩子少读点书,情感上能更加健康。否则在崇尚物质和功利的现实社会中,你和孩子都很容易迷失方向。当悲剧发生时,一切都悔之晚矣。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但什么是优秀?这个问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上颇有一番争论。一开始,心理学家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智力上。特别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第一次用一个量表将人的智力用一个数字来表达时,各种各样的智力测验风行一时。但是不久,人们发现能被这样“客观”评定的素质能力还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哈佛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智力的多项元素说后,人们忽然发现所谓的智力还是不能概括一个人的素质。加德纳的理论其中一个重要的贡献是他把人际关系的能力和自我反省的能力作为两个智力的元素。在我看来这两个能力和他所提出的其他五项元素是不一样的。

后来麻省理工大学的学者高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力》一书,使公众对素质的理解有了重要的突破。沿袭IQ的概念,人们用EQ这个词来代表情商。情商是认识自我、控制情绪、激励自己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团队合作等相关的个人能力的总称。情商对一个人一生的成功比智商重要得多。世界上的人可以按情商和智商的高低不同分成四种类型:智商情商都高;智商情商都低;智商低情商高;智商高情商低。四种类型中最不幸福的要数最后的智商高情商低这一类型。下面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这类人最不幸福。

在美国我认识一对在学业上非常优秀的夫妻。先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村,靠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在国内读研期间,他的才华深得导师的欣赏,毕业时不仅拿了论文最高奖,还把导师唯一的千金娶走了。不久夫妻双双来到美国读博,然后就业。但是夫妻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常常吵架。只要妻子说话稍不注意,这位“于连式”的丈夫就觉得她看不起自己卑微的出身和尚在山村的父母。其实主要还是丈夫内心极度的自卑。这样的人常常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和极强的攻击性。因为没有发自内心的客观自信,就非常敏感于别人的评价,甚至常常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攻击他。一旦感觉别人在攻击他,他内心的防御机制马上启动,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先下手为强,攻击别人。最后,这对夫妻以离婚收场。这位先生不仅和妻子相处有问题,和朋友相处也常常莫名其妙地发生冲突。和朋友一起吃饭,如果别人埋单,他心里就嘀咕:“不就比我多挣点,就在我面前摆阔。”如果别人让他埋单,他更不舒服:“比我挣得多,还要吃我的,分明在欺负我。”由于自我认识不客观,对别人的行为和言语的评价就缺乏理性,情绪反应就偏激。这样的人即使学业优秀,但总没有幸福感。

可悲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大批量地生产这种类型的人。我发现很多好学校的好学生都特别自私。情商的培养从未真正落实到我们的学校课程中。所以孩子情感智力的培养不能依赖目前的学校教育,更不能等到那个年龄才开始情商的培养。情商的教育应该从一出生就开始。在第五章中,我们会讨论怎样在生命之初就开始规划生活,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古人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若是我们让孩子从小发展健康的情感模式,长大了孩子不仅能在环境中很好地适应,而且所思所行都会自然从容。

如何用规矩和爱来培养孩子的情商,我会在第六章、第七章中具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