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国家日记
966300000046

第46章

开始我很奇怪,问何海美、冯爱借他们,为什么你们放着自己的买卖不做而专为别人在忙乎?她们告诉我,市场发展大了,每天有几万经营者和几十万客户,而买卖之间既有合同协议一类的大事,又有缺斤少两一类的鸡毛蒜皮小事,光靠工商和市场管理部门就管不过来,所以我们这些积极分子就把这些事都揽了下来。一方面我们本身是经营者,熟悉和了解经营者之间或经营者与顾客之间的问题,加上我们又都是市场的元老,处理啥事时大伙容易听得进。

我在与何海美、冯爱倩谈访时,正好有两个经营者为了摆放货物发生矛盾而来到市场办公室论理。快嘴利牙的冯爱倩几句话就将两个刚刚还像斗鸡一样的小老板说得无话可言地低着头出了门。虽然在短暂的采访中我无法获悉更多的相关事例,但从义乌市场管委会场所中不时出现冯爱倩、何海美、龚辉潮他们这些人的身影中,引起了我无限的思索:义乌市场之所以能够与众不同、之所以不断地繁荣,它有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就是充分发挥和依靠了冯爱倩、何海美等一大批积极分子,这些创业者的勤业精神与无私奉献,是义乌市场闪闪发光的基石,它支撑着这座五彩缤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

在第二代市场建立不久,原设计的1800多个摊位在开业不到一个月里由于经商人员猛增,市场管理部门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利用可利用的一切办法,使场内摊位扩至2800多个,但参与经商的人员依然如潮水般的涌来。经历当时这一幕的义乌人都还清楚记得,新市场开业时,大伙对当时全省第一大室内市场叹为观止,可转眼间竟然被挤得无立足之地,别说远道而来的客商们进不了市场,就是本地的摊主进出都成问题。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猾好市场,因此几度出现摊位租赁费猛增,有人看着摊位抢手,便干脆倒腾起摊位来,这更加剧了市场的吃紧与混乱。1985年4月下旬,已经从谢高华手中接任的新一代县委领导现场办公,在征求工商户的意见基础上,决定为适应市场需要提出了再建一个市场的方案。

然后令决策者意想不到的是此次再建方案一传出,冶即引起了另一种反响,客观上是这新方案中必须占用一定数贽的良田,因此一部分人就借此向省里甚至向中央写信说:这么好的田毁掉建市场太可惜了,光靠市场能吃饱饭吗?一句直截了当的话是:你们这么干,既毁田,又盲目,不要被眼前这些自发的又自由散漫的个体户、小商小贩们所制造的某种不正常的现象所迷惑!在当时,这种意见不是没有社会基础,而且从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多数干部的心态来看,对搞市场到底能不能持久和能不能成为义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导产业打了问号。怎么办?路只有两条:或者再建,或者不建。再建就是把市场向前推,不建就是让市场发展至此为止。两种泾渭分明的意见都集中在县委身上。那时的县委书记是赵仲光,此次拍板得靠他。赵仲光书记处理此事既简单又不简单,他叫上县委五套班子人员,跟着他来到实地考察,最后来了个集体表决的方式把再建市场的事定了下来。有意见只听不改,定下来就快上,明年国庆节前开业时我来剪彩!赵仲光书记最后特意指示道。正是快刀斩乱麻,而义乌的决策者们从谢高华开始就一直做着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那便是顺应市场发展的自身规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蓬勃向前。

1986年9月26日,仅用了10个月时间,一个更大规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义乌内建成。

形势依然出乎想象。开业之初呈现的欣欣向荣景象,令义乌人自己都无法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市场之好连经营者都有些弄不明白了。时隔仅半年,在1987年春季到来之时,义乌的第三代新市场再度告急:经营场地爆满不说,整个义乌城内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市场一由于室内场地的不够用,许多经营者和客商只能见空地方就凑在一起买卖交易起来,曾出现过有人什么生意都不会做,就在火车站旁边租了一栋楼给外地人提供进货发货中转,结果此人一年下来轻轻松松赚了100多万元!义乌人太精明呀,有人听说出租房屋赚大钱,于是便掀起了在县城内大兴新宅基的热潮,哎,这一热,连一向头痛如何把城市建设赶上去的城建干部都没想到的事出现了:搞了几十年却从没多少改观的义乌城市建设在一夜之间楼群遍地,马路一新,整个城区面积一下扩大了好几倍!叫人兴奋的是政府没掏多少钱,仅仅多拿了几套规划而已。

市场给义乌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短短几年间的市政建设使以往的一个小旧镇,瞬间里一跃嵋起在浙中的现代化城市。1988年,义乌正式由县变成了市。而这撤县改市的进程,如果没有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也许义乌的今天仍然是个县级建制的地方。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中指出,资本进人自由经济时,它的发展将常常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所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同样的道理,当它一旦进人良性状态后,它的发展将超乎我们想象,并对整个社会形态都将产生不同小可的影响。在第三代市场开业不久,摊位的紧张再度成了义乌市场的首要矛盾,而此时外地客商对义乌市场的热情则越来越高,故经营者纷纷向已经是市府的义乌领导们强烈要求再把市场扩大,其急切心情胜于火燎。看来第三代市场的决策过程又是短期行为了,别犹豫了,再扩吧!这回上下几级干部和大多数群众都看法一致,因为实打实的好处使义乌很少有人再对市场说三道四了。集体决策很快形成:在第三代市场后侧过稠州路向东延伸的120亩地作为第四代市场规划区。六月份决定,七月份就以市委办公室名义向全市发出了通告。

―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千千万万个经营者和六十多万义乌百姓都在企盼着更大更精彩更宏伟的中国小商品市场诞生。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暴从北京刮遍了中国大地,一时间神州大地上空乌云阵阵。中国人民陷人了痛苦和迷茫,未来的前途到底如何,成了每一个人重新期待的大课题。让义乌人感到最不可理解和难受的是社会上此时盛行个体户是动乱的根源!国家要继续举起红旗,就必须先得铲除私营经济!云云。义乌人和义乌市场此时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甚至是顶头悬下的利剑般的压力,虽然有些现象想起来是莫名其妙的,但在那些曰子里却被说成有彝子有眼的事,似乎个体经济就是产生动乱的土壤,个体户便是动乱的有力支持者,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最活跃,故而那里的政治问题就最值得关注。简而言之,义乌的人和义乌的事应当引起上面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什么,这个时候你们还要扩建市场?这不是火上浇油嘛?

先把个体经营行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给弄弄淸楚再说!

有人对义乌呈上的报告不屑一顾,拿着一副很政治味的官腔。更有令义乌人心寒的事:一向对义乌市场热心并常常喜欢将义乌市场发展的成就纳进自己成绩挎包里的某个别领导到了义乌市场却不敢往里走一步,好像走进一步就会把他的乌纱帽摘掉似的……那是一个令义乌人极其失望与期望并存的时刻,义乌人因此而更加不忘当时的市委书记郑尚金和他的一班人。在大风大浪面前,郑尚金等领导作出了果敢和负责的决策,两姓们因此而一直记着这些在义乌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性人物。虽然我没能有机会采访到现已是金华市市委书记的郑尚金等人,但他们在特殊时期为义乌所作出的功绩,在义乌人民心目中是座不火的半碑。

当时参与《关于扩建义乌小商品市场问题的论证报告》的现任市委宣传部朱连芳部长向我介绍说,当时整个义乌市场出现了人心浮动,其根本点是围绕着个体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问题,由此引发了义乌办小商品市场到底对不对、还要不要办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时由于动乱造成上面的声音一时不明的情况下,突然摆在了我们义乌决策者和广大群众面前,中国有许多事可以等着决议了再做,但我们是在办市场,当时义乌市场已在全国挂上名了,庞大的市场一天不经营就会影响几万、十万经营者的利益,几天不经营就可能使我们几年苦心经营和造就出的市场会一下垮了,所以那时我们市里领导急,市场管理者急,个体经营者更急,怎么办?那时每走一步都可能是要冒政治风险。

值得义乌人感到欣慰的,当时的义乌市委、市政府领导迅速作出了正确的决策,即坚定不移地肯定了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经营者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办义!乌市场昨天没有错,今天扩建它更没有错。为此,我们做了大量艰苦而有成效的稳定人心工作,如每天把市委市政府的意见用广播等形式,不时地向经营者们宣传,出动机关行政干部深人市场给群众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同时又专门配合中央电视台插出的反映义乌市场的专题片《独立的王国》宣传,使在义乌从商的全体经营者都明白,义乌走的路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没有,而且是更加完全正确地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搞个体经济光荣,参与办市场就是为社会主义办更好的事。认识清楚了,信心也就坚定了,我们的市场也就越办越好……

1990年10月5日,当时的浙江省省长沈祖伦大笔一挥:义乌市场扩建确有必要。于是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波之后,义乌人办市场、办大市场的决心更大了,这回他们是彻底要瞄准全国第一目标进军,因此第四代小商品市场的设计一出台就令人激动不已:义乌要建总面积达五万平方米以上的全国最大的室内商品交易市场!

第四代市场从提出到开工到正式营业,用了一年零10个月时间,这场决战义乌人非常难忘,它既使从商者完成了从商品交易的原始和简单的阶段到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色彩的整个过渡,也完成了什么是姓资什么是姓社的经营性质上的根本认识。几年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党正式得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1999年初的全国人大第九届二次会议上又把邓小平理论连同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组成部分一起写进了宪法。其实对义乌人来说,他们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和运用,与发展市场经济来推进社会前进的实践则早已开始并获成功。当义乌人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市场经济也真的像一只无形之手,帮助和促进着整个义乌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