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天堂
966400000008

第8章 “苏”是邓小平梦中的“小康”(3)

“我们说没问题是有根据的,因为当时苏州的社队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心里有底。”戴老说,“在十二大提出‘翻两番’的目标后,当时社会上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经济底子薄的地方再用近二十年的时间,在世纪末实现翻两番是可能的,因为他们基数低,而像我们苏州地区这样经济总值相对较高的地区有难度。可我们经过讨论和研究的结果是,经济基础较好、基数大的地方反而可能会更好地实现翻两番,理由是:块头大,翻起来更有劲,所以可能好翻番。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次*同志听了苏州人对“翻两番”表示没问题后,似乎兴致分外浓,便不时地问苏州人:“你们靠什么呢·”

苏州人:“我们靠一些小企业。”

“我们当时都不敢说社办企业,因为*遗毒还在,社会上对我们苏州地区搞乡镇企业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戴老书记回忆说。

*好像也是第一次听说,“小企业·”

苏州人:“就是公社和生产队办的一些小企业。”

*:“噢,这就是社队企业。”

苏州人:“我们苏州靠近上海、无锡,好发展。”

“我们告诉小平同志:在五六十年代,城市有一批下放人员,苏州地区就接受了十万人左右。这些人员与上海、无锡、常州等城市的各个单位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靠这些人打通与上海等城市的关系,办些加工企业就比较容易。”戴说。

*:“那这样做你们花钱多不多·”

苏州人:“不多。社队企业就是利用这些人的关系,到上海请师傅来当指导,他们也是利用星期天,我们只要给他们一点小钱,有的就干脆不给钱,师傅们临走时给一点农副产品带回去就算回报了,而且上海人还挺高兴。”

*笑了,说:“我在上海住过,上海人喜欢要你们‘乡下人’的农副产品。”

“你们的社队企业现在有多大规模·”*问。

苏州人:“已经占有全地区工业产值50%以上了。”

*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苏州人,说:“半壁江山了嘛!”

苏州人开心地说:“对对,半壁江山了!”

*转而问:“你们发展社队企业对农业有影响吗·”

苏州人:“发展这些企业不但没有影响农业生产,相反有很大的支持和促进。”

*:“为什么·”

苏州人:“因为一是我们这里农村剩余劳力较多,办社队企业可以分解一部分剩余劳力。二是办小企业后有了一些资金积累,可以搞水利工程和对社队的一些仓库、道路等等进行改造。而且我们还提出了进社队企业的每个职工每月拿出10元钱来支援农业。”

“办社队企业积累起来的钱,能够办化肥厂、农具厂。那个时候我们全苏州办了不少这样的厂子,非常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生产。”戴说。

*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好事嘛!”

“我们那时有个口号,叫做‘为了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办社队企业后,不仅农民获得了多一层的收入,而且农业产粮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平常一般年份,我们全苏州上缴粮食在18亿—20亿斤,那些年我们最高时达到了24亿斤。后来成了中央领导的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来我们苏州参观,我陪他参观我们的一个农具厂,他看后很震惊,说:这就是社队办的农具厂·我说是。这个省委书记回去后,包了一架飞机,将全省的县委书记都拉到我们苏州来参观社队企业。”戴老对那段辉煌历史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