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975000000002

第2章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药师傅

○相思豆治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xié,音鞋),此物最相思。”唐代着名诗人王维留下的这首诗歌,使得后世的人们纷纷把红豆作为相思之物,以表达对远方情人的思念。然而,红豆是否真的能治疗相思病?这还得从一个传说讲起。

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个壮年男子被官府强行抓走戍边。家中娇妻天天望眼欲穿,盼望着自己的夫君能够早日归来。几年之后,被征走的同村人都回来了,唯独她的丈夫不见踪影,问遍其他人,都没有打听到丈夫的丝毫音讯。

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天天独守空房,这样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她每天都要站在村子前面路口处,向着丈夫远去的方向张望。朝思暮想,昼思夜盼,树上的叶子绿了又黄,田地里面的庄稼收了又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不见丈夫归来的影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的面容已经被岁月雕刻得愈加沧桑。每一天,她都在村口的树下哭泣张望,最后却是哭断了柔肠,泣血而死。直到她生命的尽头,也没能够再看上自己的丈夫一眼。

后来,就在她苦等丈夫的村口那棵树上,竟然结出了一种荚(jiá,音夹)果,它的籽半红半黑,晶莹剔透。人们都认为这是贞洁妻子的血泪凝结而成的,所以纷纷称之为“红豆”,又叫“相思子”。也许诗人王维正是听到了这个传说,才会有感而发写出了美妙的诗句。

自此以后,红豆才成为了人们表达相思的一种寄托。

【闲话养生】

虽说相思豆能寄托彼此之间的相思情,但是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拿来食用以解相思之苦的!北京曾有一个24岁的女孩因为好奇,外加她真的相信了红豆可以治疗相思的传说,竟然一口气吃下了10颗相思豆。刚吃下去并没有感觉异样,然而3个小时之后出现了恶心、疼痛等中毒的症状,并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后来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才保住了一条性命。吃相思豆中毒的状况,诊治的医生也是第一次遇到。

原来,这相思豆就是传说中的红豆,竟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其种子更有剧毒。由于种子外壳较硬,误食无破损的种子不易中毒,但是倘若误吃一粒果仁即可使人致死,60克的红豆籽就可以毒死一匹高头大马。中毒人的人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瞳孔放大等危险症状,因此是绝不可以小视的。

中医讲,是药三分毒。正是这以毒攻毒的道理,使红豆成为了传统医学中的一味药材。红豆的根、藤、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根、藤则能用于治疗咽喉肿痛以及肝炎等症状;叶子可以用于支气管炎,并作凉茶配料;其种子能够起到催吐和杀虫的功效。并且,红豆还可以作为外敷药剂,治疗疥疮、湿疹等皮肤病。如此说来,红豆的医药作用主要是能够清热解毒,驱热消炎。夫妻或者情人分居两地的时候,相思之情难免会引起内火上升,红豆并不能解决彼此之间的相思,互赠红豆倒可以向对方传达自己万般的爱恋,何乐而不为呢?

有专家介绍说,在我国分布的4种相思子中,有3种是有毒或者有剧毒的。万一误食,民间的解救法是用甘草3钱、金银花4钱、清水2碗煎至1碗饮。最后要提醒你的是,千万不可以把红豆等同于赤小豆,它们只是字面上雷同罢了,误食之后后果不堪设想!

【杏林拾遗】

什么是杏林?

相传三国时期,有一位叫董奉的郎中,为人治病不取分文,只要求病人在自家屋前栽上几棵杏树。几年后,董奉屋前的杏树已经郁郁成林。每年杏子成熟之后,董奉便把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救济附近的穷苦百姓。后来,董奉得道成仙,人们便在他居住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杏坛以表纪念。后来,“杏林”变成了医家的专用名词。“杏林春满”、“董仙杏林”等词语则多用来夸赞医生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清热解毒金银花

金银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味中药。在2003年抗击非典,包括抗击甲流的关键时期,金银花一直都是中成药的首选。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头疼感冒的症状,经常服用的银翘片,其主要原料就是金银花。虽然是一味十分平常药材,但其背后,还蕴含着一段十分动人的传说。

古时候,在一个山村里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妇,他们膝下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大女儿名叫金花,小女儿名叫银花。两个孩子活泼可爱,深得父母亲的欢心。并且两人之间也是姐妹情深,私底下还许下了“生愿同床,死愿同葬”的誓言。转眼间,两人到了18岁,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是如花似玉的两个女孩子却都不愿意出嫁,生怕从此之后姐妹分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姐姐金花偶然间得了重病,浑身发热,皮肤上起了不少红斑。请来医生诊治,医生把脉之后直摇头,说:“这是患了热毒症,无药可医。并且这病还会传染,还是早早准备后事吧。”话一说完,妹妹银花便放声大哭。自此,妹妹天天守在姐姐床边,送汤送水昼夜不离。姐姐劝妹妹离自己远一点儿,万一自己把病传染给妹妹怎么办?可是妹妹却劝慰姐姐,说:“姐姐忘记了我们当初的誓言了么?如果姐姐有个好歹,我也绝不会单独活在人间。”病重的金花被妹妹感动地涕泗横流。

没过几天,银花也染上了相同的病症。姐妹俩对父母说道:“我们死了之后,希望可以变成专治热毒症的药草,不能再让乡亲们也受这种病的折磨了。”几日之后,姐妹俩便相继去世了。父母遵照他们生前的遗愿,把金花和银花埋葬在了一座坟里面。

第二年春天,在姐妹俩的坟头上长出了一种奇怪的花。这花到夏天盛开的时候,先白后黄,金银相间,煞是好看。人们都认为这是金花和银花的化身,联想起了姐妹俩临死时说的话,就把这种小花采下来给患热毒症的人服用,结果病没几天就好了。

从此以后,人们为了纪念金花和银花姐妹俩,便把她们坟头上长出的这种花命名为“金银花”。

【闲话养生】

金银花是一味极为重要的中草药,采摘新鲜的金银花晾晒之后可以泡茶喝,其功效在于清热败火。我国自古以来,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习惯:在炎夏到来之际,给儿童喝几次金银花茶,可以预防夏季热疖(jiē,音皆)的发生;在盛夏酷暑之际,喝金银花茶又能预防中暑、肠炎、痢疾等症。可以说,金银花是一种居家必备的良药。并且它的价格还十分便宜,用途也很广泛,是盛夏时期人们饮茶消暑的佳品。

生活在都市中的人,长时间望着电脑屏幕,难免会产生疲劳感,长期的辐射也会使免疫力降低。工作之余,泡上一杯金银花茶,不但可以缓解疲劳,而且可以预防季节性感冒,提高自己的免疫力,甚至在应对一些新型流感病毒时也不用感到害怕。一朵小小的金银花,就可以为你筑起一道防御的屏障,让你远离病毒的侵扰。同时,金银花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但是,金银花药性偏寒,并不适合长期饮用,请您尽量在炎热的夏季饮用,以防治痢疾等季节性疾病,或者需要败火的时候饮用。但值得提醒的是,虚寒体质的人以及月经期内的女士不能饮用,否则,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杏林拾遗】

岐黄的来历

相传,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二人都懂医术,时常坐在一起谈论和医学相关的问题。后来,二人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保存成书,这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黄帝内经》。据考证,《黄帝内经》是后人假托黄帝、岐伯之名所写,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为了表达对黄帝和岐伯二人的敬重,便将岐黄之术用来指代中医医术,“岐黄家”指的是中医大夫、中医学家,而“岐黄书”则指中医医书,“岐黄业”就是中医行业了。

○治好乳腺炎的蒲公英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的大小姐得了乳疮,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乳腺炎,整个乳房又红又肿,疼得坐立不安。可是在那个毫无人性可言的封建礼教下,这样的病又是怎么能够说出口的呢!所以,这位大小姐就一直强忍着,不敢声张,更不敢找医生来医治。

直到有一天,因为疼痛难忍而被其母亲发现。这一下可不得了了,母亲破口大骂:“你这个不要脸的丫头,竟然得上了这种见不得人的脏病,真是丢祖宗的脸啊!”大小姐一听,知道母亲误会了自己做了偷情越轨的事,自己纵有千百张嘴也辩解不清了。于是一天夜里,她独自来到江边,投江自尽了。

然而也是她命不该绝,当时正好有一对打渔为生的父女趁着月色在撒网捕鱼。看到有人投江自尽,心地善良的渔家姑娘二话没说就跳进了江水中救起了这位大小姐。再三询问,大小姐终于说出了实情。渔家姑娘把大小姐患乳腺炎的事情告诉了老爹爹,老爹爹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对女儿说:“你明天上山去采点药回来给这位姑娘喝。”第二天,渔家姑娘就按照老爹的指示,到山上挖回一种带有锯齿形长叶、长着白绒球的野草药,熬成汤给大小姐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几天的时间,这位大小姐的病就好了。

再说大小姐的父母亲这边,听人说自己的女儿投江自尽,这才明白了当初是自己冤枉了女儿,不禁后悔不已。于是,花重金请人打捞小姐的尸体。谁知,竟然在江边见到了貌美如花的大小姐,这可把一大家子人高兴坏了。问清原委后,大小姐的父母拿出重金感谢渔家父女,父女俩却分文不收。临别的时候,大小姐对着老渔翁叩了三个响头,才含泪随着自己的父母离开。

此后,这位大小姐为了纪念自己的救命恩人,便在自家花园里面种满了这种不知名的草药。因为小姐只记得老渔翁好像姓蒲,而那位跳进江水中救自己的姑娘叫英子,于是她便给这种草药命名为“蒲公英”。从此以后,蒲公英能够治乳腺炎的疗效由这里传播开去。

【闲话养生】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开放、文明的时代,女性患者再也不用对妇科病难以启齿了,但是对于蒲公英能够治疗乳腺炎,有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医临床证明,蒲公英对很多种病菌都有抵抗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抗生素来使用。所以,故事中渔家老翁用蒲公英来治疗大小姐的乳腺炎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蒲公英,大家的脑海里可能会立刻浮现出它在天空中随风飞舞的浪漫印象,却不知它还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美食。《本草纲目》中曾提到:“蒲公英嫩苗可食用,生吃治感染性疾病尤佳。”蒲公英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可以生吃、炒食、做汤,不论哪种做法都别具一番风味。蒲公英还可以做成饺子馅来包饺子吃。

另外,蒲公英熬成的粥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喝蒲公英泡的茶还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所以,这不起眼的蒲公英不仅看起来养眼,还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呢!

蒲公英更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药用价值早已经载入了各种医书。伤风感冒、各种炎症、痔疮出血、便秘、小便淋涩、包括故事中提到的急性乳腺炎以及跌打损伤等症状,都可以用蒲公英来治疗。它不但可以内服,外敷也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蒲公英又被称作“尿床草”,对于利尿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各种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它的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部还能够起到消炎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治疗胆结石和风湿,它的花朵煎成药汁之后可以祛除雀斑。因此,蒲公英可说是医用范围极广的一种药草。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野生的蒲公英,但这样极易采摘到的野生药材,却以出产于江浙地区的为上。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的。因此在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游玩的时候,顺手收集一些蒲公英回来,说不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还能派上大用场呢!

【杏林拾遗】

悬壶济世的来历

东汉时期,一个名叫费长房的人偶然在街上遇到一老翁,他正在兜售自己葫芦里面的药。费长房感到好奇,就想与这位老翁交流一下医术。可是,在人们都纷纷散去之后,老翁却化成一缕青烟钻进葫芦里面去了。费长房大为诧异,于是他准备了好酒好菜恭敬地等着老翁出来。等老翁再次出来时,费长房向他表明了自己想要向老翁学习仙术的心意。老翁遂带他一起化成青烟钻进了葫芦里面。后来,费长房跟随老翁学到了起死回生之术。

于是,后世的医生在腰间悬着葫芦来表示自己是郎中,屋子前面挂着葫芦就表示是行医问诊之处了。

○补肾养肝女贞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女贞子:“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也就是说,这种植物在冬天的时候还依然无比青翠,就好像是女人不畏艰难,永远保持着自己的贞洁一样,所以才取名叫“女贞子”。

相传在秦汉时期,在江浙地区有一个老员外,膝下只有一个年方二八的女儿,该女子品貌端庄,身材窈窕动人。老员外自然把其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如此疼爱自己女儿的老员外竟然贪图钱财,把年轻貌美的女儿许配给了“门当户对”的当地县令。这让所有当地的年轻人心都凉了一半,更是对这个见钱眼开的老员外恨之入骨。

老员外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却不知道女儿早已经与府中的教书先生私定了终身。在得知爹爹把自己许配给了县令之后,心气高傲的女儿在出嫁之日,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以此来表明自己非教书先生不嫁的志向。教书先生闻听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雳,忧郁成疾,茶饭不思,不过几日便形如枯槁,须发变白。

数年之后,教书先生对小姐的思念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淡。为了寄托自己的哀思,他在小姐祭日这一天来到小姐的坟前凭吊。但见坟土之上长出一株枝叶繁茂的女贞子,果实乌黑发亮。教书先生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道甜中带有一点苦涩,直沁心脾,他马上想到这是泉下有知的小姐在用这种方式和自己互诉相思之苦。从此,教书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饥,他的病竟然奇迹般地日趋见好,头上的白发也渐渐地变得乌黑。

于是,他深情吟道:“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意思是说“这棵女贞子树就是你的化身吧!大概是要我们永不分离吧!”

从此,女贞子便开始被人们作为一种药草而写进了中医字典。

【闲话养生】

故事中提到了教书先生因为吃了女贞子之后满头白发全都变黑,原本形容枯槁的一个人也变得精神饱满了。也许你会问,女贞子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药草呢?

女贞子本身就具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的功效。经常用于肝肾不足、头晕、耳鸣、两目昏糊、头发早白等症,但是因为其药力平和,所以取效缓慢。

同时,女贞子对治疗老年性便秘还有着特殊的疗效。作为子女,可以适当地给家中老人服用一些女贞子,不但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对冠心病、高血压等老年人常患的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而食用女贞子,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有强心、利尿以及保肝、止咳、抗菌的功效,甚至对抗癌还有一定的作用。

逢年过节,当回家看望父母及长辈的时候,不妨带上自己泡制的女贞子酒,尽显孝心的同时还能为老人们带去一份安康。女贞子酒可以补益肝肾,抗衰祛斑,可以很好地治疗老年脂褐质斑。

当然,心里面除了挂念了父母,也不能忽略了自己的身体,毕竟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整天在为生活奔波的男士们,当感到腰膝酸软、神经衰弱的时候,服用女贞子酒可以起到滋阴补肾、行气化痰的功效。对于女士们来说,一杯清香的女贞子茶入口,在保证你正常身体机能运转的同时,更相当于是为自己身体上的各个配件上了润滑油,保证身体可以长期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更好地享受美好生活。

【杏林拾遗】

中医为什么又叫“青囊”?

东汉名医华佗行医游走于各地时,常会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行医笔记装到一个青色的布袋里面,带在身边以备查阅。后来,华佗为曹操治病反倒遭到了曹操的杀害。行刑前的晚上,华佗把自己毕生心血汇集成的着作装进这个布袋子里面交给狱吏,希望他能够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流传于世。可是阴差阳错,这本医书最后还是被烧毁了。

后世为了纪念华佗,便借他装医书的布袋子来代称中医医术,称之为“青囊”。

○可安胎、疗烫伤的南瓜蒂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老年人爱吃的南瓜,你一定不会相信它还具有安胎的功效吧?

相传,江南名医叶天士来到东阳、磐安的大盘山区一带,在弯曲僻静的山道上,遇到一女子。但见这女子脸色苍白,眼睛无神,柴担重压一旁,双手捧着凸起的小肚,斜躺在地,嘴里轻轻地呻吟着。叶天士上前询问,得知她家就在山下,男人还在山上砍柴,自己怀孕已有几个月了,为了让丈夫在劳作的时候有个人陪伴而来到此处,现在感到胎位不稳,恐有不测,正处于万分痛苦的处境。

其实,这女子只是不小心动了胎气。治病先要治心,叶天士为了安定女子的情绪,便说:“大嫂,心要宽,神要安。本人略通医术,采些药草给你吃下便无大碍了,你只管放心吧!”

“这深山野岭到哪里去采药啊?”这女子叹息了一声,便又哼哼起来。

这时,叶天士环顾四周,眼睛最后落在路旁地里长着的一只只大南瓜上。这些大南瓜,小则七八斤,大则十多斤,一只只连在一条条的南瓜藤上。叶天士心想:“南瓜藤上长南瓜,靠的就是南瓜蒂。这南瓜蒂从根藤那儿一点点地吸取营养,一点点地输送给南瓜,让南瓜从小长到大,从青变成黄……这瓜熟蒂落,岂不正是十月怀胎吗?”想到这里,叶天士高兴起来,说道:“对!我何不拿这南瓜蒂来安胎呢?”

只见叶天士摘下三只大南瓜,取下南瓜蒂,用自己随身带的药钵,架起一个炉灶,拾来枯树枝,煎起了南瓜蒂汤来。不大一会儿,叶天士就把南瓜蒂汤送到女子的面前,那女子喝了下去之后,很快便有了效果。只见这位女子不但小肚子不痛了,而且还能站起来走路了。于是,她赶紧拜倒在地,感谢在这深山遇上的“神仙”。

【闲话养生】

很多时候,越是简单普通的事物越容易被我们所忽视。就像这普普通通的南瓜蒂,硕大的南瓜就是靠它孕育而成,叶天士也正是看到了其和女人十月怀胎的同理同源之处,才想到了用南瓜蒂给这名女子安胎的奇招。

南瓜蒂是指结南瓜时连结藤蔓上的那个掰儿,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只要稍微用心就会发现,很多南瓜上面都还带有这个掰儿呢。看了这个故事之后,你千万别顺手就把它掰下来给扔了,这可是一个宝贝啊!正如故事中叶天士的方法一样,取其熬成汤,然后内服,便可以起到安胎的作用。除此之外,南瓜蒂还有一些其他的功效。

如果得了口疮,可以用南瓜蒂碾成的粉末伴以茶油涂抹,很快便会收到效果,不必再受难以开口说话、进食的痛苦。烫伤之后,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涂抹,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若伴以香油调适,涂抹于溃疡的地方,不但可以起到软化溃疡组织的作用,还能很好地促进溃疡处复原。相信得过口腔溃疡的朋友都明白那种痛苦,尤其是整天上班,吃饭更是没有固定的时间,稍微一不注意,口腔溃疡便如串门儿一样不请自来了,而南瓜蒂可以帮你摆脱溃疡的苦恼。

南瓜蒂这个神奇的宝贝内服外用都有着神奇的功效,而且它并不是什么皇家秘方,原材料简单易得,尤其是对寻常百姓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毛病都有着神奇的功效。

了解南瓜蒂的这些用处之后,自己也可以做自己的养生大师了!

【杏林拾遗】

“大夫”原来是个官职名

古时候,黄河以北的人们通常把看病的医生叫做“大夫”。其实,大(音dà)夫最初的时候是一种官职的名称。秦汉时期,在朝廷中始设大夫一职。隋唐以后,大夫成了高级官员的称谓。等到宋朝的时候,医官也开始被列入大夫的行列。再之后,人们便开始把医生叫做“大(音daì)夫”,以区别去对官员的称呼,而这种称呼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流传了下来。迄今为止,北方人大多依旧把医生称做是“大夫”。

○痢疾拉肚,就吃石指甲草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平常过日子头疼脑热也是常事,不过最让人难受和尴尬的就是得了痢疾拉肚子了。平时在家还好,万一哪天被挤在肉夹馍一般的公共汽车上,或者是在人潮汹涌、地势复杂的公众场合,那可真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啊!在清代的时候,还曾有人因为痢疾拉肚子差点送命。

清代时候,在维峰脚下,有一个曾姓的农民,40岁左右,家中有子女各一个,虽说不是达官显贵,但是男耕女织的生活也是别有一种幸福的滋味。有一天,这位曾姓的农民突然肚子痛,大便粘稠带血,一天上了20多次茅房。妻子一看着了慌,于是赶紧请来当地的赤脚医生。大夫来了之后,按照常见的痢疾处方给开了几服药,谁知吃下去之后并不见效。这时,全家可都着急了,这样下去还不得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给折腾死啊!

第二天日落时分,这家女儿从山坡上割了一篮猪草回来,其中有很多的石指甲草。这位曾大哥突然间想到了石指甲草可以治疗猪的腹泻症状,于是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叫妻子用此草也给自己熬了一碗汤喝。就在大家都认为他是在瞎胡闹的时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刚刚喝了两次他肚子就不疼了,连服三天之后,他不但痢疾痊愈,而且还能下地干活了。这可成为了村子里面大家伙经常提起的话题了。

后来,同样得了痢疾的乡亲们也照此法服用石指甲草,结果也全都病好如初。从此,石指甲草可以治疗痢疾拉肚子的奇方便流传开来。

【养生闲话】

石指甲草,学名叫垂盆草,又名佛甲草,主要的功用就是清热解毒、利胆,可以用于痈(yōng,音拥)疽(jū,音居)、疮疡、毒蛇咬伤、烫伤、喉痹及湿热黄疸等病症。这位曾大哥也是命不该绝,能够想到吃治疗猪腹泻的草药也确实需要有一番难得的创新精神。只要能治好了咱身上的病,那就是好东西,就是可以力荐给亲朋好友的良药啊!

在关于石指甲草的方子有如下几种,在这里列出来,没病的咱当一个参考,有病的就不妨试一试。这些民间流传的方子如下:

治疗黄疸性肝炎:千万别一听肝炎就把你给吓跑了,肝炎有很多种,而黄疸性肝炎只在发作前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肝炎虽然很难治愈,但是你可以尝试用100克的石指甲草煎出来的汤汁煮大米粥喝,连续服用7天之后,可视病情再决定是否继续服用。

治疗急性肠炎:其实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和上面的方子差不多,只是用量少一点,服用的时间比较短罢了。

治疗肺痈:还是和上面的方子一样,只是这一次加进去了一味新的中草药——苡(yǐ,音以)米。更大的区别是,这次需要病人正儿八经地按疗程服用了。每6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之后,才能见到显着的疗效。

你可瞧好了,这些方子确确实实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但是你同时也不能忽略了一点,这世界上并不存在包治百病的万能药。

【杏林拾遗】

医生为什么又叫郎中?

北方人把医生叫做“大夫”,南方人则把医生称之为“郎中”。

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于宋代。当时,有一位叫做陈亚的郎中令(官职名)在路上看到一位和尚正在求雨。陈亚不自觉地讽刺了两句,与之随行的朋友蔡襄反唇相讥道:“陈亚有心终归恶。”陈亚却答道:“蔡君除口便成衰。”古时,“变成衰”是“腹泻”的雅称。人们不知就里,以为身为郎中令的陈亚也懂医术,后来便用他的官职名来称呼行医的人们。原来,“郎中”的称谓也同样来自于官职的名称。

○浮小麦可治夜间盗汗

浮小麦

夜间盗汗真是让人辛苦让人烦,最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就是用浮小麦。这一点,你可能没有想到吧?不仅是你,连北宋时期的名医王怀隐都感到意外。

北宋时期,名医王怀隐有一天到自己的药店查看正在晾晒的中药材,却发现其中的小麦大多都空瘪不饱满,后来追问伙计才知道其中的原委。原来,这些质量不好的小麦都是从一个叫何大户的药商那里购得的,于是王怀隐便叮嘱伙计日后不要再与何大户做买卖。王怀隐正要查看其它药材的时候,忽然听得药店里面传来一阵喧哗,他忙回到前堂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正见几名大汉推着一名妇女走了进来。其中一人看见了王怀隐,急忙上前说:“大夫啊,她近来经常无故发怒、无端啼哭,还出现了神情恍惚的症状。整天喜怒无常,胡言乱语。你看她是不是……是不是精神上出了什么问题。我这才叫了几个人一起把她带了过来,生怕路上出什么差错。”王怀隐一听便觉得症状不轻,忙问发病多久了。那人回答道:“已经有半个月了。”王怀隐忙边安抚家人边忙着给病人诊治。王怀隐认定该妇女是患上了“脏躁症”,他便根据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中的记载的甘草大枣汤开了处方:炙甘草3钱,小麦1两,大枣3钱。据说这个是一个专门治疗妇女更年期神志异常的方子。

抓好药之后,病人家属又加了一句:“大夫,她夜间还经常盗汗,总是把衣衫都湿透了。”王怀隐就告知对方先治好“脏躁症”再说其他事情。数天后,那妇女和家属又来了,不过这一次他们是来登门道谢的,声称吃了大夫的药之后不但神志清醒了,而且晚上再也没有盗过汗,可以睡一个安稳的囫囵觉了。王怀隐觉得奇怪,自己明明没有开治疗盗汗的药,她的病怎么就好了呢?难道甘草大枣汤对盗汗也有功效?随后,他又在为其他患有盗汗的病人开的药方中加进去了甘草和大枣,但并不见有显着的功效。

这一天,王怀隐又到后院翻看药草,正好碰上了伙计和送小麦的何大户争论。王怀隐突然意识到可能是那些干瘪的小麦起到了治疗盗汗的作用。经询问,何大户不好意思地说:“我给大夫您送的小麦都是干瘪的,这些都是在清洗的时候飘在水面的小麦。我舍不得扔,就拿来以次充好当药材卖了。”事实已经查清楚了,但是王怀隐却并没有责怪何大户,而是吩咐伙计把何大户送来的干瘪小麦照单全收。

此后,再遇到有盗汗症状的患者时,王怀隐都会用这干瘪的小麦做药,结果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从此,在中药里面又多出一味药材——浮小麦。

【闲话养生】

小麦穗

所谓浮小麦,就是能漂浮在水面上的小麦。在我国产小麦的地区,很容易就能够得到浮小麦的原料。在拣去杂质,筛净灰屑,漂洗后晒干,就可以当药材使用了。具体方法是:取浮小麦适量,炒焦后研成粉末,每次服用6克,以米汤送服。每日仅需4~5次,就可以治愈盗汗的问题。

浮小麦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分以及淀粉,因此并没有什么毒副作用,对于治疗盗汗及虚汗不止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你身居在大城市里面,不是很容易取到“原生态”的浮小麦,不同担心,在一般的中药店里面都有销售。

要注意,浮小麦虽然有止汗的作用,但是因为虚脱而汗流不止的人是禁用的。

【杏林拾遗】

草药的起源

早在几十万年前,华夏民族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升息。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靠围猎很难填饱肚皮,因此食用野草充饥便成了一种无奈的流行之举。由此难免会产生中毒事件,但同时他们也发现,很多野草可以缓解自身的病痛。后来,他们便把这些经验口口相传,直到有文字出现的时候,才借用这种新的记载方式,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中药药理知识。

○神奇止血的仙鹤草

仙鹤草

仙鹤草,单听这么一个名字,就可以断定其背后必然隐藏着非同一般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在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上的一座楼内住着一位老人。老人一边行医,一边修仙,很受乡亲们的尊重。一日,一只黄鹤落在楼前,发出哀哀的叫声。乡亲们争先恐后前来围观,老人看到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也想出楼看个热闹。当见到一只流血的黄鹤卧在地上时,老人话没多说就去采来一把草药,将拧出的草药汁滴于黄鹤的伤口处,很快就止住了血。之后,在老人的精心照顾下,黄鹤不久就康复了。

也许是这位老人的修行的机缘到了,一日清晨,老人向乡亲们辞行后,乘着黄鹤飞往天上去了。乡亲们才知道这位老人已经成仙,而黄鹤则是仙界派来迎接老人的使者。

虽然老人已经乘着黄鹤飞远,但乡亲们依然十分怀念老人。后来,乡亲们把老人称为仙人供养了起来,把老人住过的楼称为“黄鹤楼”,把老人乘坐的黄鹤称为“仙鹤”,把老人给黄鹤治病的草药称为“仙鹤草”。

唐代大诗人崔颢有诗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中的主要故事,就是在描写老人和乡亲们之间的思念之情。当然,老人驾鹤成仙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诗中更多地表达了诗人感叹自己的境遇之情。但是“仙鹤草”确确实实有其实物,并且也对止血有着神奇的作用。

【闲话养生】

在诗歌的熏陶下,我们记住了那个久负盛名的黄鹤楼。而因此流传开来的仙鹤草,却鲜为人知。真正的仙鹤草不仅具有止血的作用,而且还能够用于扭伤肿痛。内服可以用于血热出血,外敷则可以养伤退肿,真不愧是仙人的发明。

仙鹤草大多生长在荒地、山坡、路旁或者草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夏秋季节,在其枝繁叶茂还没有开花的时候,割下全草,除净泥土,晒干之后就可以入药了。仙鹤草的主要功效是止血、健胃。胃口好了,身体才能好。并且,其不论熬汤内服还是捣成汁液外敷都能起到一定的功效。中医认为,仙鹤草性味苦涩而平,有收敛止血,补虚杀虫,解毒消肿等功效,甚至对于神疲乏力、面色萎黄也有比较好的疗效。无论身体上哪一个部位出血,也不论病情是寒是热、是虚是实,均可以应用。一般用量为10~15克,最大量可用到100克左右。

近年来,随着医术的不断发展,仙鹤草制成的止血粉常常被用于外伤出血,甚至在外科手术的时候都有应用,包括颅内手术以及胸腹部手术这样的大手术。根据临床观察,只要仙鹤草一上场,便能够在一两分钟之内止住出血。真正是外科手术时的灵丹妙药。居家过日子,偶有吐血、尿血、便血崩漏或者月经不调等症状,都可以用仙鹤草来应急。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仙鹤草还有着败毒抗癌的功效,可用于癌瘤积毒的清除,对于胃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等现代人群中常见的几种癌症,都能够起到改善症状、增加病人饭量和体力的作用。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以仙鹤草为主要原料的中草药,便有获得痊愈的可能。同时,仙鹤草还能起到缓解白血病的作用。由此来说,这可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草药。

需要提醒你的是,仙鹤草在服用时忌吃酸、辣和蛋类食品,并且仙鹤草最好不要生吃,以免引起其他的不适情况。

【杏林拾遗】

茶——神农尝百草的意外收获

传说中的神农氏,是我们华夏子孙的另一个祖先——炎帝。据说有一次,神农氏为了给人治病,历经万千险阻到深山里面去采集药草。为了鉴别草药不同的药效,他还得一一亲自品尝。这一天,神农氏不幸尝到了一种有毒的野草,顿时感到头晕目眩。正在他闭目休息的时候,风从树上吹下来几片叶子,神农氏出于本能把它放进了嘴里面,令他顿感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刚才的不适一扫而空。经过仔细研究,神农氏将这种可以制作成饮品的树叶命名为“茶”。

○“桑树皮”误治风湿病

桑寄生

“桑树皮”这个标题被我打上了引号,说明要讲述的这味药材必有隐情。你先别惊讶,听我把这个故事讲完。

从前,有个财主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痛,行动十分不便,后来便瘫痪在床不能动弹了,请了许多医生也没有治好。财主听说20里外南山有个药农,善治此病,就指派一名小长工,每隔两天进山取一次药,但连服了多种草药,仍不见效。

这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又连降了几天大雪。这天小长工刚上路,由于衣着单薄,就已经被冻得浑身打颤,实在无法进山了。在村外来回徘徊的小长工干脆把心一横,反正吃什么药也不见好,那就随便弄回去一点枯枝野草权当草药吧。四处看了看,他便把老桑树枝叉上长的一种小枝条折下来,冒充草药送给东家,财主不知内情,照常按照平时的方子配好药煎给儿子喝。小长工见瞒过了财主,便每天都去掐那枝条充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财主儿子的病却逐渐地好了起来。药农得知消息后,觉得很奇怪。心想,整整一个冬天没来取药,他到底吃了什么药治好了病呢?于是就亲自下山来想要探个究竟。

哪知药农刚迈进财主家的院门,就碰到了小长工。小长工怕露了“馅儿”挨打,只好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药农,并央求药农为其保密,药农答应了小长工的要求,但是小长工必须把他的“秘方”告诉药农才行,也算是一个公平的交易吧。于是,小长工领着药农来到村外老桑树下,折了一些树上的小枝条。药农回去用这些小枝条,先后治愈了不少风湿病患者。因为这些小枝条寄生在桑树上,药农就给它取名为“桑寄生”。

【闲话养生】

采摘下来的桑寄生

原来,这“桑寄生”并不是桑树的树皮,只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野生植物,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小长工一时的偷懒竟然治好了少爷的病。只是这桑寄生可不简单,它不但能够补肝肾、强筋骨,还能够祛风湿、安胎气,对习惯性流产还有一定的作用。这真是一味多功能的良药。

你要是喜欢喝上两口,在阴雨天里想要借着酒气驱寒保暖,那么把桑寄生浸泡在白酒里面若干天之后,每次喝上那么一两杯尽尽兴,长此以往不但能够治好你的老风湿,而且还能起到强筋健骨、补肝养肾的作用。腰膝酸痛的老毛病就在三五好友的推杯换盏中解决了,岂不是比吃什么药都强!

只是,在采摘的时候千万别和桑树弄混了,否则治疗效果可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杏林拾遗】

先有“西药”,才有的“中药”

在流传至今的400多种医学典籍中,你却找不到“中药”一词,其中大都是用“本草”或“药”等词语代替了。明末清初,西药渐渐流入中国。鸦片战争之后,西药占领医药市场的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并且与中医形成了各占半壁天下的局面。后来,为了与西药、西医等区别开,人们也将中国的传统医药称之为中药、中医。因此,可以说“中药”是因为“西药”的产生而产生的。

○治咳嗽还得是甘草

甘草片

甘草,这样一味对治疗咳嗽有奇效的中草药,原名并不叫“甘草”,而是“干草”。这其中原来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一位草药郎中,他为人治病的时候总是很热心。有一天,郎中外出给一位乡民治病未归,家里却来了许多求医的人。郎中妻子一看这么多人急等着丈夫治病,而丈夫一时又回不来,便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药嘛,一把一把的草药,一包一包地往外发放,我何不替他包点草药把这些求医的人打发了呢?她忽然想起灶前的地上有一大堆草根,拿起来咬上一口,觉得甘甜怡口。于是,她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纸一包一包地包好,发给了那些病人,说:“这是我家郎中留下的药,你们赶快拿回去煎水喝吧。”

过了些日子,几个病愈的人特地登门来答谢郎中,说吃了他留下的药,病全都好了。草药郎中一听就愣住了,而他的妻子却心中有数,赶忙把他拉到一边,小声对他如此描述了一番,他这才恍然大悟。草药郎中又急忙询问那几个人的病情,方知他们分别患了咽喉疼痛、中毒肿胀之病。此后,草药郎中便在治疗咽喉肿痛和中毒肿胀时,均使用这种“干草”。由于该草药味道甘甜,郎中便把它称作“甘草”,并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甘草入药已有了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甘草在中医学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居家必备的药品中则必有甘草一项。

【闲话养生】

甘草

看着不起眼的一堆草根,竟然能治好病!甘草不仅味道发甜,而且其生长能力还特别强。它们多生长在荒漠地区,据有很高的抗旱能力,适应性很强,是植物界的斗沙先锋。

甘草不但能够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还能用于缓急止痛,更可以用来调和各种药物的药力,在缓解药物毒性方面也是一绝。

在咱们祖国传统的医学领域,甘草分为“生用”和“蜜炙”两种。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在治疗气喘咳嗽的时候,可以单单就用一味甘草,也可以配着其它的药物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甘草内服、外用的用法和用量你可以用心记一下。内服的时候,主要是煎汤,3~9克就足够了。外用时,取适量的甘草煎水来清洗患处,或者研成粉末外敷都可以。

但是,是药三分毒。甘草虽好,也不能过量服用。长期服用还有可能出现高血压的情况,严重者还会对视觉产生影响。而且,它也不能够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和海藻等一起使用。并且要记住,服用甘草之后有可能让你打盹犯困,不要在药后从事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或者工作,脑力不集中就很容易出问题。

【杏林拾遗】

为什么说“抓药”而不说“买药”?

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由于药材种类繁多,为了加以区别,他便随身带着许多小布袋,围成一圈系在腰间。需要用草药的时候,便随手从口袋里面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后世人们为了避免出现药物混杂的局面,便将药柜做成很多小抽屉的形式,而每个小抽屉里面还有许多方格用来存放各种药草。用的时候,总是伸手从抽屉里面抓出一撮,用戥(děng,音等)子称量。因此,直到今天,病人到中药店买药的时候仍说“抓药”。

○十月萝卜赛人参

莱菔子

萝卜是北方秋冬季节常见的菜肴,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是一味价值很高的中药!经常食用萝卜,可以起到促进胃肠蠕动的功效,消食除胀再也不用去吃这个丸那个丹的,只要一碟大萝卜,保证你会胃口大开。因此,在咱们民间,就有着“十月萝卜赛人参”的说法。

传说慈禧老佛爷有一年摆寿宴,御膳房的总管为了讨好老佛爷,就命人制作了各色精美的糕点。老佛爷这一天很高兴,于是就多吃了一些,然而正因为她贪那几口美食,结果大宴之后却病倒了,精力日渐衰退。这一下,可把御医们给急坏了。于是用上等的人参熬成参汤给老佛爷喝,然而喝下去之后,老佛爷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还出现了头胀、胸闷的症状,食欲更加不振,而且动不动就流鼻血。这一下,所有的御医都傻了。这可是犯了掉脑袋的罪啊!

无奈之下,发出诏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求能治太后老佛爷病的名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不知名的郎中竟然揭了皇榜。这皇榜一揭可就要到宫内给太后治病,治不好是一样要砍头的。谁知这位郎中自有妙招,他从药箱中取出三钱莱菔子,研成粉末之后再搓成药丸,嘱咐侍奉太后的太监一日分三次给太后服下。将信将疑的慈禧刚开始还害怕有毒,但是有病总不能不治吧,无奈之下闭着眼睛也就吃下去一个。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才吃了一粒鼻血就不流了,两粒之后胸闷憋胀的状况就消失不见了。慈禧非常高兴,于是就给这个郎中赐了一个官位。民间流传的“三钱莱菔子,换个红顶子”的故事就是由此而来。

其实,那味妙药灵丹“莱菔子”就是白萝卜籽,是中医里面常用的行气健胃、消食化痰的草药。慈禧太后本来就是因为贪恋美食而造成肠胃不健,再加以人参大补,哪里还能治好病?

【闲话养生】

白萝卜

古人对于莱菔子的作用十分推崇,有“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的美称。一句话就道破了莱菔子的神奇功效。其实,这常见的萝卜籽不仅仅能够祛痰止胀,同时还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且对老年性便秘也有一定的疗效。高血压、便秘等都是老年人常犯的毛病,再加上年老体弱,吃下去的东西未免会憋胀在肚子里面,这气顺不下去,肯定就会造成食欲不振。恰好,小小的莱菔子就是这些小毛病的克星。

把莱菔子炒熟了食用,可以消食化痰,使肠胃里面的气道顺畅了;生吃莱菔子用水服下,则能够治疗因痰多而上脑的毛病;用莱菔子300克研成末服用,可以催吐卡在嗓子眼的痰。但是这种疗法必须是体力强健的人才能使用,正气不足或者身体虚弱的人一定要慎重。

除此之外,这大萝卜远远不只有莱菔子能当成药材。“萝卜上了街,药铺不用开”。萝卜既是常见的蔬菜,又是一味上等的中药。它能够下气定喘、消食导滞,尤其是对因面食而造成的气血淤积在肠胃中有特殊的疗效。因为咱们平常吃的面粉都是具有高热量的,很容易造成肠胃不顺,而与萝卜同吃恰恰可以解决掉这一问题。用榨汁机做好的萝卜汁,关键时候还真能派上大用场。

更为奇妙的是,萝卜对煤气中毒也有疗效。用萝卜汁给煤气中毒的人连连灌服,可以为救护车的到来争取更多的时间。而萝卜汁加蜂蜜有治疗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且还能够防治胆结石,对抗癌还有一定的疗效。长期食用,可以治疗偏头疼,增加自身的体质。

总之,这样一个易得的中药是不是常常被你给忽视掉?所说这萝卜可以赛过大人参,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两样东西不可以一起服用。人参是补气,而莱菔子是顺气破气,两者之间药力互相抵消了,或者还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慈禧太后的故事就是一个药力相互抵消的实证。咱们可不能前面吃了人参,后面又吃大萝卜,如此一来浪费了好东西不说,万一再弄出个三长两短来不是自找苦处么?还要注意的是,莱菔子单独服用或者长期服用,终会伤气,气虚的人还是慎用为妙。

【杏林拾遗】

为什么会有“倒药渣”的习俗

俗话说“药渣倒出门,疾病不缠身”,在我国很多地区,现如今还保留着这样一种奇怪的“倒药渣”习俗,也就是将煎熬过之后的药渣倒在行人过往的大路上。据说,这么做能够借助于过路行人的力量,把病魔带到远离自己居所的地方,那么家中生病之人也会很快地康复起来。并且“倒药渣”还有让路人鉴别药品真伪的意味在里面,以起到对医生的一种社会监督作用。

○活筋疏血用川芎

川芎

在祖国的中医药中,还有一味药与仙鹤有关。并且这味药的名字还略有来历,它就是川芎(xiōng,音兄)。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四处云游,这一日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正当师徒二人在青松林内歇脚时,徒弟忽然看见林中山洞边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嬉戏。药王孙思邈也对眼前这一番天伦之乐的景象着了迷。正看得出神,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行医多年的药王一看就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孙思邈二话没说就要上前去给这只鹤治病,可是鹤妈妈看到有人接近,慌慌张张地带着孩子们飞走了。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药王师徒又来到了青松林。刚走到在离鹤巢不远的地方,巢内病鹤的鸣叫声就隐隐约约传了过来。又隔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这一次他们却没有听到鹤鸣的声音,于是二人不禁有些迷惑。抬头仰望,只见几只白鹤正在空中翱翔,其中一只不留神从嘴里掉下来一朵小白花,上面还有几片叶子,很像红萝卜的叶子。药王让徒弟捡起来保存好。

几天过去了,那只雌鹤的身体竟已完全康复了。药王观察到,白鹤爱去那峭壁上的古洞,在那里长着一种植物,开出的小白花样子与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模一样。药王本能地联想到,雌鹤的病愈可能与这种药有关。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这种植物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于是便让徒弟采集一些携带下山,用它去为病人对症治病,果然十分灵验。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这药就叫川芎吧!”。“川芎”由此而得名。

【闲话养生】

川芎种植地

千百年来,四川都江堰一带的人们广泛种植着这种被叫做川芎的植物。每年夏天,人们都会把它的根茎挖出来,洗净除泥、晒干之后,就能够入药了。并且这里生产的川芎质量上乘,早就已经远销海内外了。

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专着来论述这味神奇的草药了。据《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川芎可以治疗中风头疼,也可以当作金创药来使用,而且在妇女闭经无法生育的时候也可以使用。现代医学发展迅猛,用川芎作为原料制成的各种药剂有着抗菌和调经的功效,可以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对于缓解心绞痛、防止血栓形成也有一定的疗效。

接下来,你一定会问,川芎这么好,自己在家里面怎么样去用啊?川芎是药膳中常用的药材之一,和乌鸡一起食用,可以养阴活血,是女性滋补的佳品。所以,解馋又养生的这个法子最合我们的心意了。但是可要注意了,这个乌鸡川芎药膳,最忌讳的就是在食用之后喝绿茶了。因为绿茶性凉,会大大减弱川芎的功效。

最后再提醒你一下,孕妇或者月经量比较大的女性朋友们慎用。体质虚弱,阴亏火旺的人则千万不能用。

【杏林拾遗】

具有神话色彩的中医术语

在中医术语中,有很多具有浓重的神话传奇色彩。如“二龙戏珠”,在民间的传说不计其数,至今还有围绕这一主题所做的各种表演活动。同时,“二龙戏珠”又是中医推拿的专用术语之一,是指在推拿的过程中上下左右搓摆滚动的手法,其动作灵活自如,并且姿态各异,犹如两条神龙摆尾一般。类似这样具有神话传奇色彩的术语还有“水底捞月”,以及大小青龙汤剂,甚至连草药名称如天仙子、威灵仙等也能把你带入想像的幻境。

○催乳神药——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

去过妇产医院的人一定都对贴在墙上的“母乳喂养好”的标语印象深刻,不错,母乳具有的营养价值是任何奶制品都无法替代的。既然母乳是一个婴孩成长的必需品,那么很多女性朋友在生下孩子后会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没有奶水怎们办呢?

西晋时期的大文学家左思曾经以一篇《三都赋》而闻名京都,“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三都赋》的热销的。相传,左思的夫人在生产之后没有乳汁来喂养孩子,刚刚生下来的小孩饿得直哭,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文学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束手无策。此时的左思,恨不得自己是个女儿身来喂养孩子。正当他急得团团转时,忽听外面传来叫卖的声音。“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一听,便知是在叫卖催生乳水的药物。左思忙奔向门外寻找这位卖药的郎中。

买下药之后,左思用甜酒给妇人冲服。不大一会儿,妇人的乳汁便如泉涌一般。左思大喜过望,忙把新生儿抱过来,给饿了很久的孩子品尝母亲鲜美的乳汁。

为此,左思还曾作诗一首:“产后乳少听我言,山甲留行不用煎。研细为末甜酒服,畅通乳道如井泉。”这味催乳的药名字就叫“王不留行”。然而,王不留行只是一种野草的种子,怎么起了这么个怪名字呢?

传说王不留行这种药是药王邳彤发现的,经实验,具有很好的舒筋活血、通乳止痛的作用,可是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邳彤想到了当年王莽、王郎曾来过这里起事的故事。

王郎率兵追杀主公刘秀,黄昏时来到邳彤的家乡,扬言他们的主子是真正的汉室后裔,刘秀是冒充汉室的孽种,要老百姓给他们送饭送菜,并让村民腾出房子给他们住。这村里的老百姓知道他们是祸乱天下的奸贼,便不理他们。天黑了,王郎见百姓还不把饭菜送来,不由心中火起,便带人进村催要,走遍全村,家家关门锁户,没有一缕饭烟。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要踏平村庄,斩尽杀绝。此时一参军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再说就是踏平整个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

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就给那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这个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让人们记住“得人心得天下”的道理。

【闲话养生】

没有母乳喂养,确实是一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毕竟,只有母乳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面的营养。王不留行,又叫“奶米”,就是专门解决这一让人头疼问题的良药。

王不留行生于山地、路旁及田间,很容易采摘。除华南地区外,全国各地均有出产。当夏季其果实成熟、果皮尚未裂开之时,割取整株晒干,使果实自然干裂,然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至足干,于干燥处放置,以备生用或者炒用。

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典籍中,王不留行能够催乳活血的奇效也得到了医药学家的肯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写到妇人在服用了王不留行之后,乳液常流的场景,还形象地说即便是当朝的帝王来了也不能阻止其乳液的流出,这成了王不留行名字的另一番来历。在现代医学中,王不留行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了治疗痛经、血瘀经闭以及产后乳汁不下等妇科疾病上。若要把王不留行与当归、川芎等配搭在一起使用,还有着活血化瘀的功效。

王不留行炖猪蹄是产后催乳的绝佳菜肴。其做法也非常简单,:取猪蹄3、4个,王不留行12克左右,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各种调味料。将王不留行用纱布包裹,和洗净的猪蹄一起放进锅内,加进去水和调味料,煮烂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当然,还要值得提醒的是,产妇喝汤,一般应在分娩1周之后逐渐增加。以适应孩子进食量渐增的需要。应多喝一些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锌等较丰富的汤,如精肉汤、鲜血汤、蔬菜汤和水果汁等以满足母体和婴儿的营养需要。同时,还可防治产后便秘。

但是,王不留行的副作用就是兴奋子宫,所以怀孕期间的妇女是千万不能服用的。另外,失血过多或者崩漏的患者也是不宜服用的。

【杏林拾遗】

功力胜过御医的僧医——洪蕴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所以僧人行医治病就不足为奇了。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叫洪蕴的僧医受到宋太祖赵匡胤的多次召见。洪蕴13岁出家,跟随师父学习医术。据传,他不但医术精湛,并且每年岁初的时候都会预言人的生死,没有一次不灵验的。后来,洪蕴成了京城的名医,当朝皇帝还赐予了他文臣武将都奢望的“紫金袍”,被尊称为“大师”。因为他开出的药方汤剂均能药到病除,以至于全朝上下文武百官都请其诊病,名声一度超过了皇宫里面的御医。

○能够防治感冒的柴胡

柴胡

感冒发烧对我们来说,似乎再寻常不过了。但是随着越来越严重的新型流感的频繁爆发,搞得大家都人心惶惶。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用于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柴胡。“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唐代大诗人杜甫偶感风寒时,他的好友给他寄来了中药柴胡,杜甫煎水服用之后频频发汗,伤寒之症竟然好了。有感于此,杜甫才写下了这首诗来感谢好友。

相传,唐朝有一位姓胡的进士,在他家里面有一个长工叫二慢。这一年秋天,长工二慢染上了寒热症,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儿力气,终致卧床不起。这胡进士一看就害怕了,心想你生病了我白养活你还不要紧,你要是万一把这瘟疫传染给我这一大家子人,那不是我们都要死在你身上吗?于是,也不管二慢病得有多严重,胡进士就硬是把他给赶了出去。

二慢被赶出来之后,漫无目的地走在荒野上,被瑟瑟秋风一吹更觉得全身寒冷,最后竟然晕倒在一片杂草丛中。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二慢由于腹中饥饿自己醒了,他抬头看了看四周发现并没有什么东西可用来充饥,无奈之下只好随便挖了一些草根来吃。然而,几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原本已经一脚踏进鬼门关的二慢,身体竟然逐渐好了起来。无家可归的二慢又硬着头皮又来到了胡进士家,想要继续在这里做长工。

谁知不久之后,胡进士的儿子也染上了和二慢当初一模一样的病,经过百般医治也不见起效。胡进士这才低三下四地来求二慢,想要从二慢嘴里面套出来他病好的缘由。这穷苦人家出身的二慢也不计前嫌,亲自跑到自己当初晕倒的地方为少爷挖回来了好些野草根。服用下去不久,卧病在床的公子又开始活蹦乱跳了起来。从此之后,胡进士也开始转变对二慢的态度。后来,胡进士因为自己姓胡,他就把这种如同用来烧火的柴禾一样的草根命名为“柴胡”。自此,柴胡能治疗寒热症的消息便传开了。

【闲话养生】

已经入药的柴胡

早在汉代的时候,我国的医药典籍中就有了对于柴胡的记载。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已经把柴胡列为了上等药材。《本草纲目》中说柴胡为“清气退热必用之药”。直到千年之后的今天,柴胡仍然是一味治疗寒热感冒的良药。

柴胡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热镇痛,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可以治疗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等多方面身体的不适。

你别听着柴胡的名字不常见,但是它能治疗的疾病还真是多种多样。各种发热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发热等,都可以以柴胡为主料,辅以甘草、连翘和黄岑等清热祛火的药物煎汤服用,患者常常发出通身大汗,随之体温下降或至正常。同时,柴胡还是治疗风湿病、慢性肝炎、低血压和顽固性头疼的良药。

我们经常见到有人这样说:感冒了不用吃药,抗一抗也就过去了。其实不然,生病了总归是身体上某些地方出了毛病,不论病的大小轻重,都是应该及时治疗的,否则,越是拖延就越可能引起更多的问题。据统计,一战时期爆发的流行性感冒远远比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要多。人活一世,健康为本,有个小病小灾的也不能不放在心上。体质弱的人如果因为感冒而不治疗,反倒引起了其他方面的疾病,这不是造成了更大的威胁吗?

关于柴胡这味中草药,可能不似咱们前面提到的几种草药容易采摘,所以,受到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去附近的药房买回来一些备用即可。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能顺便向大夫及时咨询病情。省时省力,还不耽误治病。

【杏林拾遗】

中药店为什么称“堂”

东汉末年,战乱瘟疫横行,生于乱世的张仲景立志从医来解决人间疾苦。在他任职长沙太守时,正好赶上当地瘟疫流行,许多百姓听说本地太守是一位名医,于是纷纷前来请他诊治。张仲景对每一位患者都极其耐心,从不拒绝对方的要求。为了给更多的人治病,他把所有的政务都暂时搁置起来,在公堂之上开始行医坐诊,并戏谑自己是“坐堂医生”。后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神医,便把药店称之为“某某堂”,将里面坐诊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

○清热止泻又排毒的苦黄连

黄连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一提到黄连,肯定所有的人都会首先想到它的苦,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苦,才使其成为了一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中草药。

据传说,清朝光绪皇帝有一次突然患了一种很奇怪的病,只是感觉到胸腹热胀、呕吐不止。几天汤水未进,看着日渐消瘦的龙颜,满朝大臣的心里面都似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

正在这危难的时刻,一位姓龚的御医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师父曾提到一种治疗这种疾病的药草,只是其长在巴蜀地区的深山中,一时无法取到。但是天子的性命危在旦夕,即便是拼了自己这条老命也得保住皇上的性命,于是龚太医就自告奋勇前去采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身前往深山采药的龚御医果真找到了这种开绿色小花的草药。带回来之后立即给皇帝煎服,不几天,光绪皇帝的病状便明显减轻。在御医们的精心照料下,一段时间过后光绪帝终于痊愈了。

这种神奇的草药就是黄连。在今天四川大巴山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良药苦口数黄连,绿花御用医皇帝。清热解毒除沉疴(kē,音科),苦尽甘来百年方。”可是这样一种味道如此之苦的药草又为什么叫黄连呢?

很久以前,有一位姓陶的大夫带领着自己的小女妹娃居住在四川地区,他雇佣了一名叫做黄连的男帮工来替自己种植药草。这一年夏天,陶大夫外出就诊,妹娃突然得了一种流行病卧床不起了,妹娃的母亲忙派人去请来当地的另一名医生诊治。谁知这医生竟然起了歪念头,结果妹娃喝了他开的药之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了。这时,帮工黄连突然想到自己前些日子咽喉痛吃对了一种野草,便想要给妹娃试试看有没有效果。不料,歪打正着,妹娃的病竟然被这一味不知名的野草治好了。陶大夫回来之后,问清缘由,又亲自查看了妹娃吃下去的野草。原来这野草有清热止泻的功效,妹娃正好患的是肠胃湿热的疾病,这才从鬼门关拉回来一条性命。为了感激帮工黄连,陶大夫就把这种新的药草命名为“黄连”。

【闲话养生】

黄连的花朵

良药苦口利于病,用在这小小的黄连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不过黄连虽然很苦,它却是一味治疗眼疾和痢疾的良药。医学典籍中,对于它清热祛毒的功效都有记载。在现代的临床医学中,黄连的用途也是十分广泛,早就已经被应用于肠胃湿热所引起的腹泻、痢疾、呕吐,由热病导致的热盛火炽、烦躁等,以及痈肿毒疮、耳目肿痛等症状。

说白了,黄连的主要功效就是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抑制病菌。但是凡是败火的草药,基本都属于大苦大寒,过量服用或者长久服都容易伤脾胃,所以若是得了湿热之症,服用黄连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黄连是苦的,我想这一点是不用多说的。如果你感觉实在难以下咽,那就不妨加入一点蜂蜜或者冰糖。这几种物质之间一般不会产生冲突。不过正所谓有苦才有甜,正是因为品尝了黄连水的苦,才知道生病之后的苦,才会回忆身体健康时的甜。只有这样才能敦促自己更加去关注养生保健的问题,为以后的好身体打下基础。

【杏林拾遗】

“悬丝诊脉”能诊病吗?

有一次,太后老佛爷患病,但是老佛爷却不愿意外人看到自己面容憔悴的模样,一位陈姓的御医自告奋勇,单凭一条丝线隔着帷帐给太后诊脉。后来,慈禧喝了陈御医开的药,身上的病很快就好了。其实,陈御医在给太后诊脉之前,用重金贿赂了她身边的侍女,把老佛爷的情况早已经打探清楚,这才有了后来悬丝诊脉的传说。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不过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如果大夫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对方详细的病情,哪怕他有再高明的医术,光靠悬丝诊脉,也是看不好病的。

○三餐不可食无汤,百日不可无枸杞

枸杞子

北宋王怀隐在《太平圣慧方》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有一个因公赴银川的人,在路上看到了一个长相清秀的少妇在追着鞭打一个八九十岁的老人。这个官员当时心中便愤愤不平,大声呵斥住眼前不道德的行为。官员问那少妇为何不尊敬老人,那少妇的回答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她是我的曾孙。”少妇不紧不慢地说:“我们家有一祖传养生秘诀,这孩子不听大人的劝告,不肯吃祖传仙药,导致才50岁就已经老成这样。”官员听后忙问:“那么您老多大年龄?”少妇回答说:“大人,草民昨天刚过90大寿。”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全都目瞪口呆。后经仔细询问,才得知这家的祖传仙药就是枸杞。

古代养生家们推崇的延年益寿的方子中都有枸杞,历代的文人墨客也都留有诗篇来叙述枸杞的独特功效。并且,民间都把枸杞茎认作是仙人的拐杖。道家书籍中说:“前年枸杞,其根形如犬状者,方士称西王母杖。”白居易还因此而留下了“不知灵药根是狗,怪得时闻夜吠声”的句子。

当然,上面的小故事还是略带传说的色彩,但是自古以来常食枸杞而强身长寿的例子却是很多。相传蓬莱县南丘村各家各户都种有枸杞,村里人多长寿,活到一百岁的老人就有十几个,县令得知此事之后上报到皇宫,皇帝派人赐匾,称此村为“长寿村”。

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长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盘结粗壮。因为树上的枸杞时常掉到井里面,寺里人饮此井水,人人面色红润,至八十而头不白、齿不掉。唐代着名诗人刘禹锡为此做《枸杞井》一诗,诗中说:“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甃(zhòu,音咒),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诗中的“仙人杖”实指枸杞茎,民间传说中神仙的拐杖就是枸杞茎。

【闲话养生】

开花的枸杞树

枸杞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稀奇,平时喜欢喝两口的人,大概都有过在酒里面泡上几粒枸杞子的经历吧。枸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结出的果实一般只有枣核大小,呈鲜红色,被人们称之为“枸杞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看来这枸杞一年四季周身是宝,确实是不容多得啊!

枸杞在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它可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是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枸杞作为药品,其应用早已相当广泛。现代医学证明,枸杞具有调节免疫机能、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并且可以排毒养颜、保肝明目、降血压血糖,抗疲劳,是一味不折不扣的滋补品。

说到这里,又要提到枸杞子泡酒了。枸杞可以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所以,用枸杞子泡过的酒也就相当于半副中草药了,喝了之后不但可以滋阴补肝,而且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食疗本草》中记载:“和面拌作饮,煮熟吞之,去肾气尤良。又益精气。”平常在家熬粥喝时,放进去几粒枸杞子,不但颜色上看起来协调了许多,而且在享受了美味的同时还起到了保健的作用。最适合吃枸杞子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儿,才能见效。

不过,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现在,很多关于枸杞子毒性的动物实验证明,枸杞子是非常安全的食物,里面不含任何毒素,可以放心长期食用。

【杏林拾遗】

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强身健体的运动,它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人们大多认为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但是从《皇帝内经》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雏形很有可能来源于中医的治疗实践。东汉名医华佗就曾从《黄帝内经》中学习了这种健身强体之术,并由此创制了“五禽戏”。并且,五禽戏现在已经成为一些太极门派的内功训练项目。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有44幅图上描绘的动作和当今太极拳的动作十分相似。

○利尿明目车前草

车前草

“牛溲(sōu,音搜)、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是大文学家韩愈《进学解》里面的句子。大意是说,“车前草、马屁菌,坏鼓的皮,全都收集,储藏齐备,等到需用的时候就没有遗缺的,这是医师的高明啊!”这里,韩愈用了两味极其普通的中药来作比喻,说明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却各有各的妙用。牛溲,就是中医里面说到的车前草。

车前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民间就开始把车前草当作野菜采食。那么,这么平常普通的野菜又是如何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医殿堂呢?

这和西汉名将马武之间还有着一段渊源。西汉时期,马武将军奉上面的指令前去驻守边关。由于战事不利,马武将军的人马被敌人困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敌人封锁严密,长时间缺少饮用水的士兵们都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症。只见士兵一个个都是肚子胀痛,尿液中带有血红,甚至连部队中的马匹也没有逃脱厄运。随军的大夫判定是得了“血淋症”,但是部队已经被困多时,哪里来的药草治病啊?

有一天,马夫张勇意外发现有几匹马经常啃食地面上一种不知名的野草,后来这几匹本来已经得病了的马全都康复了。这一发现可让马武喜出望外,他忙让大夫把这种野草采集回来查看其药性。大夫昼夜未眠,终于用这种草熬出了给全军服用的汤剂。不出几日,将士们的身体都好了起来。为了纪念这种野草的莫大功劳,于是马武就把这种生长在马车前面的野草叫做“车前草”。

而此后,车前草能够治疗血淋症的美名也广为流传,被众多医家典籍所收录。

【闲话养生】

随便翻开一本古代中医书,里面都有关于车前草的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认为车前草有“利尿通淋、清热明目、镇咳祛痰”的作用。早在唐代时期,车前草就已经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以一首《枫桥夜泊》而闻名天下的落地举子张继自小就患有很严重的眼病,后来还是从韩愈处得到了车前草,配药服用后才治好了眼睛。假若没有车前草的功劳,那么若干年之后他又怎么能够在黎明时分看到月落乌啼呢?

然而,尽管车前草有止泻清肺、清肝明目的功效,却依旧有很多人弃之不用。北宋欧阳修曾患腹泻,因为看不起价钱便宜的车前草而不肯服用。后经其妻子的暗箱操作,他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下去,只服用了一次,他的腹泻便被治好了。

古代的医学家认为,服用车前子可以补五脏,有清热明目的作用,与菊花、决明子为伍,可以用来治疗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和视力减退的症状。《千金方》中记载,用车前草与菟丝子、熟地黄配伍为丸,可以治疗老年人眼花的毛病。现代医学研究得出结论,车前子中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1,这两种维生素对增强视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用车前子3两,粳米(大米)4两,熬粥服食,可以治疗老年人的小便不利,排尿涩痛的症状。用这种食疗方法之后,你再也不用为上厕所的问题而头疼了。身体上舒服了,才是最大的实惠啊!

车前草还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在我国东北地区被称为“车轱辘菜”。车轱辘菜一般是五月中旬到六月初味道最美。做法也很简单,将刚长出的车轱辘菜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煮上15分钟出锅,放入凉水中再清洗一下,用手拧净后就可以装盘了。当然,东北人吃的时候是一定要蘸着东北大酱吃才过瘾。

【杏林拾遗】

古代中医药的徽标——阴阳鱼

古时候,很多药店都会在门口挂上“阴阳鱼”的招牌。其实,所谓阴阳鱼又被称之为“太极图”,图案呈圆形,象征着万事万物循环往复的运动状态,其中蕴含了中国古代深奥的哲学思想。这与我国道家学说中的八卦和阴阳思想不谋而合,连图形的构图都是一致的。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只有保持了阴阳平衡,才能处于健康的状态。所以,阴阳鱼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在中医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何首乌——长出黑头发的秘诀

何首乌

中国人一向都以满头瀑布般的长发为美,而头发也是整个人精气神的外显。不论是头发干枯、开叉,还是头发泛黄等症状,都是生理病变的体现。科学研究证明:头发的颜色同头发里所含的金属元素的不同有关。黑发含有等量的铜、铁和黑色素,当镍的含量增多时,就会变成灰白色。如头发大量脱落,很明显就是一种病态,而且大多发生在有全身性疾病的情况下。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一头健康乌黑的长发呢?我们还是先来看故事,然后再去谈这个话题吧。

古时,有一个叫做能嗣的人,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年过半百了还没娶妻。为此常常郁闷不已的能嗣,在一个醉酒后的夜里独自睡卧在树林深处。待清早酒醒时,他发现自己一夜都是睡在两株缠绕在一起的藤蔓之间。由于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植物,他便将他们的叶子带回了村子里面,结果整个村子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什么植物。一个人苦熬了大半辈子的能嗣把这看成了是上天的旨意,认为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礼物。于是,他便把这奇怪植物的根捣成了粉末,每天用酒送服下去。谁知奇迹竟然真的诞生了,原本年老体衰的能嗣,日渐感觉神清气爽,而且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满头的白发也变得乌黑发亮了。不久之后,他还完成了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娶上了一房娇妻。

后来,能嗣便把自己发现的这种植物传给了儿子,儿子又传给了孙子。由于他孙子名叫首乌,而且这一家本姓何,这种植物也从此有了名字——何首乌。首乌按照爷爷和父亲的指导,每天服用何首乌,竟然活到了130多岁才驾鹤西去。而何首乌的神奇功效因为此事,才逐渐被人们所知晓。

【闲话养生】

稀有的人形何首乌

李时珍所着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何首乌原名“交藤”,后来由于一个叫何首乌的人服用之后而长寿,因此才把这种植物命名为何首乌。可见,上文中这个传说故事并不是完全杜撰。宋代有位文人曾写道:“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渐久觉服革,鲜润如凝脂。既已须发换,白者无一丝。耳目固聪明,步履欲走驰。”大致意思是在说,服用了这种草药之后,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皮肤开始变得滑润起来,满头白发也开始变黑,原本不太好用的耳朵和眼睛也变得耳聪目明起来,就连走路也变得像是飞奔一样了。

那么,何首乌的保健功效到底有没有医学上的依据?很多医药典籍中都记载,何首乌能够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延年益寿,而使头发变黑的功效自是大家都已经知道的了。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何首乌中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降血压的作用,并且还有着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对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功效。并且,何首乌还可以治疗神经衰弱,能够起到保健心脏、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奇效。

何首乌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两种。生何首乌可以解毒消肿、润肠通便,但是吃起来味道似乎更苦。不过,为了治好病让身体康泰起来,吃这么一小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而制何首乌则恰恰相反,它的味道甘甜醇厚,具有补肝益血、乌须发、强身健体的功效。其实,所谓制何首乌就是经过人工的操作,用黑豆汁炮制过的生何首乌。不过可别小看这一道简简单单的工序,正是因为经此程序,我们才不用去品尝治病强身时的苦。而且,相比之下,制何首乌更加安全,药性也更好,在现代的临床应用中也更加地广泛。

在传统中药中,何首乌的根块被用作补益剂和抗衰老剂,常用于治疗脱发和头发早白。中国人都好喝茶,把制首乌加上熟地各25克,沸水浸泡,代茶饮,或煎汤饮,这叫做首乌熟地饮,可以治疗肝肾精血不足、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的症状。而用何首乌、枸杞子煎水取汁,再加进去一点黑豆,并加水适量煮至豆熟透、汁收尽,每日早晚食豆10克左右,一样可以起到补肝肾、降血脂的作用。长此下去,肝肾虚损、早衰发白、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等症状都会不治而愈。

如此悠闲的养生之法,想要获取原材料其实也并不难。何首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多生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及灌木丛中。在探幽寻宝的过程中,也一样可以享受到别致的人生乐趣。毕竟,心情好了身体才能好,身体好了自然就能长出乌黑亮丽的头发了。这就是传说中何首乌的“副作用”吧!

【杏林拾遗】

难得一见的“点穴神功”

点穴神功被武侠小说刻画得惟妙惟肖,但是这一神功真的存在吗?事实上,点穴法真的存在,只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医的经络学说之上,并不似小说中写的那么神秘。中医认为,人身上的经络和脏腑气血交汇的地方便会形成穴位,刺激这些地方就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严重的可能会致死。人身上共有720个穴位,其中有70个属于致命穴位。根据不同的疾病来击打这些穴位,能够起到通经活络、理气养血的神奇功效。

○活血调经凤仙花

凤仙花

凤仙花可不单单是一朵普通的花,它具有活血消肿的功效,在民间是妇科调经和治疗跌打损伤的一味有名的中草药。和很多知名的中草药一样,凤仙花的名字也同样有着一番不同寻常的来历。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凤仙的姑娘长得亭亭玉立,温柔善良的凤仙和一名叫做金童的小伙子坠入了爱河。这一天,当地县官的儿子路过此地,见到长得如此漂亮的风仙便心生了歹念。于是,狗仗人势,借助着他当县官的父亲的威风便斗胆前去调戏凤仙。可是,没想到凤仙这孩子也是一个烈女子,她不但没有顺从,还把县官的儿子破口大骂了一顿。这可了不得了,知道自己惹了“大人物”的凤仙决定和金童私奔。而县官的儿子受到了一个弱女子的反抗,又哪里肯善罢甘休,于是便命人连夜前来捉拿凤仙。

可是,凤仙和金童都是上有父母的人,逃跑的路上又怎么能走那么顺利呢?恰在这时,金童的母亲却因为闭经而疼痛得无法前行,可是荒山野岭又无处问药,几个人无奈只得停了下来。眼看着县令儿子的追赶队伍要赶上自己的时候,凤仙咬了咬牙,和金童耳语了一阵。随后,两人分别跪拜自己的爹娘,不等老人反应过来,两人便双双跳进了无底深渊,用死来表示自己的贞洁和对爱情的忠贞。

事后,两家老人和议将凤仙和金童合葬在一起。晚间,两位老人同时梦到凤仙和金童携手来看望自己。梦中,凤仙告知老人在他们跳下去的那个山涧中开放的花儿能治好金童母亲的病。次日醒来,老家老人互邀前去一探究竟。到了山涧才发现,原本荒草丛生的地方开满了鲜花,粉红、大红、紫色等各种颜色的花朵应有尽有。老人采花煎汤之后服用,果真药到病除。

从此之后,人们便把这种能调理女人经血的花叫做凤仙花,用来纪念那个宁死不屈的孩子,以及凤仙和金童之间忠贞的爱情。

【闲话养生】

全株凤仙花

凤仙花的种子又叫急性子,他的花茎又叫透骨草,凤仙花不论是花还是茎均可以入药,具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的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种子是一种解毒药,有通经、催产、祛痰、消积块的功效,但是孕妇还是在忌用的行列之类。全草捣汁,外用治跌打损伤。花瓣捣碎后加大蒜汁等粘稠物,可染指甲,染甲数次以后还可以起到根治灰指甲的作用。着名的印度身体彩绘,也是用它来染色的。

相信很多中老年朋友都一定为染发烦恼过。为了能够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各种染发剂换了不少,可是在用过之后不是掉颜色,就是染发剂里面含有致癌物质,怎么办呢?凤仙花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据记载,埃及艳后就是利用凤仙花来染头发的。

将热茶水、适量蜂蜜、1个鸡蛋,加入凤仙花粉,搅拌均匀,最好放一点橄榄油,然后按照平常的染发程序走一个过场,如此不但绿色天然,对头发和头皮没有一点儿损害,出来的结果还是比较时尚的红棕色,保准你喜欢得不得了。

下面,再介绍一些日常应用凤仙花的小窍门,通晓了这些简单实用的小窍门,包你远离各种疾病的困扰。用三五朵凤仙花泡茶喝,可以治疗妇女经闭腹痛;把凤仙花的根部研成粉末,用水酒冲服,可以很好地治疗跌打损伤;而凤仙花加冰糖炖食,对治疗小儿百日咳有奇效;空腹服用凤仙花研成的粉末,能够治疗腰肋疼痛;用凤仙花炖猪肉吃,可以治疗水肿。你要是喜欢吃鱼的话,用凤仙花来炖墨鱼吃,可以治疗白带异常,尤其是炖出来的鱼汤治病效果更好。治跌打损伤:方法一,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9~15克,水酒冲服,一日1剂;方法二,凤仙茎叶,捣汁,黄酒冲服。把凤仙花捣烂敷在被毒蛇咬伤的地方,能够很好地攻克蛇毒,是一味效果奇好的蛇毒药。

这小小的凤仙花,功能还真的不少!看来,我们有必要在自己家养几盆凤仙花了。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更宽阔、便利的环境里面的话,在每年的三四月份的时候,买上凤仙花的种子,就可以直接播撒在自己的庭院里。凤仙花生长速度极快,到了国庆时节就可以看到开出的美丽花骨朵了。这个时候,不论咱们是要自己摘花泡茶,还是要外敷治疗跌打损伤,再不用求医求人了,自己家长着这么好的药草,不用岂不是可惜了!

【杏林拾遗】

历史上第一份病历

汉文帝时,一位被称做“仓公”的官员精通医术,但是却被当地的巫医诬告,上级部门传令他到京城接受肉刑。临行前,他的女儿提萦决定卖身为奴随父亲进京,并向当朝皇帝上书为父亲申诉。汉文帝被她的一片孝心感动,遂召见仓公,想和他探讨医术的问题。仓公把自己几十年来治过的病例都能详细讲述出来,原来他把行医过程中病人的症状和自己的诊治方法都记录了下来,以备后用。当时,人们称之为“诊籍”,也就是今天病历的雏形。

○益肾固精吃桑葚

桑葚

什么是桑葚?桑葚又叫桑果,顾名思义就是桑树的果实,农家一般喜欢摘其成熟的鲜果食用,是日常食用水果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桑葚就已经是中国皇帝们御用的补品了。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相传在公元前两百多年,它还救过汉高祖刘邦的性命呢。

当时,刘邦与项羽打仗。在战场上,输赢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这一次,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军士们丢盔弃甲逃到了山里面。而刘邦因为惊吓过度,平时的头疼、头晕的症状也不失时机地变本加厉起来。痛苦异常的刘邦,几天之内竟然发现自己腰膝酸软,甚至连大便也解决不了了。可是,军队吃了败仗,这一时间又到哪里去寻医问药呢?

这个时候,山里面只有一片桑树林。又饥又渴的刘邦也不管卫生不卫生的问题,随手就摘了一把桑葚放到了嘴里面,然后就找了一处泉水喝了一个饱。如此几天,他头疼、头晕的症状竟然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而且自己的排便也顺畅了许多。刘邦于是便细细想来这到底怎么回事,自己这几天也没有吃什么草药,病又怎么会好了呢?突然,他意识到了自己吃的桑葚,后来经随军大夫鉴定,果真是这桑葚救了刘邦一命。

刘邦当上了大汉朝的开国皇帝之后,一直也无法忘怀那段经历。御医——当年的随军大夫知其内情,便差人采来桑葚,加进去蜂蜜制作成膏,专供汉高祖刘邦常年服用。

刘邦的病症很明显是战争过度劳累,导致了身体虚弱,才会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既可入药又可以食用的桑葚,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这正好和刘邦的病症走对了路子,因此,他才能在无意识之中治好了自己的病症。

【闲话养生】

经过加工的桑葚

祖国传统的中医认为,桑葚是一味十分理想的养肝益肾、滋阴补血的药食兼用之品。桑葚是桑树的精华所在,现代研究证实,桑葚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并且具有多种医药功效。于是,桑葚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在民间,桑葚有很多种不同的吃法。清代名医兼食疗专家王孟英在他的专着中曾经写道,桑葚可以生吃——最好是加进去一点调味品,可以吸取桑葚的汁液,也可以煮成膏,遇到了丰收不好的年景,还可以代替粮食来充饥。他还提出,采摘小满前后的桑葚——此时的桑葚味道最为纯正,压榨其中的汁液然后用瓷器熬成膏状,每天用白酒调服一小匙,老年人吃了可以助长精气神儿,并且能够起到去火的作用。长时间服用,还能够减少白发。而用桑葚煮粥服用则有着明目养肾的作用,这种粥属于补益粥,可以放心随便食用。但是,煮桑葚粥的时候一定要用砂锅,若没有也可以用搪瓷锅代替,万万不可以用铁锅去熬煮。

桑葚是中老年人健体美颜、抗衰老的佳果与良药。常食桑椹可以明目,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的症状。另一方面,桑葚还有预防动脉血管硬化的作用。老年人长吃桑葚,可以对心血管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现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在吃一些补阳用品的时候,往往带着许多盲目的色彩,结果却造成越补越虚的情况。桑葚有着很好的益肾固精的功效,夏天可饮用桑葚汁,不仅可补充体力,还可提高性生活质量。同时,桑葚还可以改善“生殖亚健康”的症状,能显着提高男性精子的成活率。

对儿童来说,很多家长都会责备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聪明。其实正是由于成长中缺乏锌和锰等微量元素,才导致了孩子的智力发育迟缓和嗜睡的毛病。桑葚中含有大量的锰,对改善儿童智力低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桑葚有黑白两种鲜食,其中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未成熟的桑葚是不能够吃的。虽说它可以改善智力低下,但是少年儿童还是不宜多吃,因为桑葚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容易造成营养不平衡。脾虚便溏者亦不宜吃桑葚。而且桑葚含有比较高的糖分,糖尿病人还是需要慎用。

【杏林拾遗】

中药店为什么要供獐狮?

上古时代,神农为了识别药性亲自品尝百草,但是经常误食毒草而产生危险。后来,他得到了一种叫做獐狮的奇兽,只见它周身透明,吃下各种药草之后可以通过它五脏六腑的变化来观察药性。从此神农再也不用亲尝虫草了。有一次,神农发现了一种黑色的虫子,它便要獐狮吃下去以看药效。獐狮闻了闻之后却不吃,神农就强行给它喂了下去。之后獐狮便通体发黑,口吐白沫而亡。后世医家为了警告自己不给病人开错药,就把獐狮供奉在药店里面,时时引以为戒。

○与人参、鹿茸齐名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提到冬虫夏草,你听说过吗?如此奇怪名字的药草可是一味“功同人参”的珍贵中草药。其实,冬虫夏草不但名字好听,关于它的传说也是一样美丽动听。

故事的主人公叫阿奇,阿奇从11岁的时候开始每天天不亮就要爬起来去放羊。虽然羊群看似乱哄哄的,但是阿奇知道只要看管好了头羊,其他所有的羊都会跟着这只头羊走的。然而,头羊是怎么产生的呢?当然不是投票选举,更不是由阿奇这一个小孩子来决定的,而是通过决斗来产生。而既然是决斗,就一定有输有赢。赢者当然可以担当起头羊的角色,成为带领整个队伍的王者。但输了的羊可就不是那么好受了,由于决斗时不但很容易被对方的羊角顶伤,而且失败之后连羊群里面最小的羊都会鄙视它。只有重新挑战直至成功才能获得相应的地位,但是想要东山再起几乎是不可能。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羊的体力也逐渐下降,年老体衰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阿奇闲得没意思时,就会坐在一边看公羊打架,而他也注意到一头被称之为大头的公羊,每次都是最终的胜利者。大头身强力壮,有一次,它竟然用角挑破了一匹狼的肚皮。而令阿奇感到奇怪的是,一般的头羊在任一两年之后便会被挑战者打败,而大头又是怎么样保持自己头羊的位置长达六七年之久呢?阿奇决定跟着大头,一探它神秘力量的来源。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一次羊群遭到突袭的时候。大头为了保护羊群自己受了重伤,而此时羊群中一些喜欢乘“羊”之危的角色终于找到了机会,把大头从头羊的位置上给拉了下来。然而令阿奇感到欣喜的是,大头在偷偷吃一种野草,不几天大头身上的伤就好了,而后又重新夺回了本属于自己的头羊的位置。阿奇终于发现了大头的秘密了,他急忙把这种野草挖出来去找爷爷,要爷爷告诉自己这是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让大头永远保持着充沛的体力。爷爷把阿奇挖回来的野草仔细看了看,笑着说:“好孩子。这可是咱们青海玉树地区的大宝贝——冬虫夏草。它冬天的时候是一条虫子,到了夏天就会变成草从地底下冒出来。没想到你的头羊还能找到这种宝贝东西,大头吃了它才能身强力壮战无不胜啊!”

冬虫夏草出产在我国西南高寒地区,随着西南边陲的开发,使深居内地的人,眼界为之一开,冬虫夏草的幻人耳目、秘不可测的生活习性,无疑更加引起了人们谈论的兴趣。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在中国采集生物标本时,发现了冬虫夏草,把它带回巴黎,以后又由英国人利维当作世外珍奇带往伦敦。直到1842年,经过真菌学家伯克利的研究,才发现所谓“冬虫夏草”,乃是一种叫虫草菌的子囊菌寄生于蝙蝠蛾的幼虫上所形成的,这才初步弄清虫草菌的庐山面目。

【闲话养生】

人们在青藏地区采集冬虫夏草

其实,冬虫夏草是一种十分神秘的生物。冬天的时候,它是一条虫;夏天的时候,它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就会长成一棵小草的模样。

很早以前,虫草菌就已成为颇负盛名的滋补药品,并且具有奇特的疗效。古籍中记载,某人曾大病三年,吃遍各种名药也不见好,后经人推荐,每日服用冬虫夏草,他的身子骨才又逐渐硬朗起来。《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用冬虫夏草三五枚,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其药气能从头中直贯鸭全身,无不透浃(jiā,音家)。凡病后虚损之人,每服一鸭,可抵人参一两”。现如今川菜中的名菜“虫草鸭子”仍然是在沿用这个法子来制作。

冬虫夏草可以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痰饮喘嗽、虚喘、痨嗽、咯血、盗汗、自汗、阴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多种病症。《现代实用中药》认为冬虫夏草适用于肺结核,老人衰弱之慢性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自汗,又用于贫血虚弱、阳痿遗精,老人畏寒、涕多泪出等症。冬虫夏草由于补益健身、应用广且疗效佳而驰名,已与人参、鹿茸齐名为我国三大补品。并且,现代医学更发现冬虫夏草具有明显保肝功能的同时,还有着抑制癌症的的神奇作用。

那么,购买冬虫夏草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正确服用冬虫夏草呢?

购买冬虫夏草时要注意外观色泽。有些空壳冬虫夏草,提取有效成分后再出售,这种补品内容物少,外观不饱满,掰开后也不难鉴别。此外,掰开细看,还可排除虫草中插入的铁丝等异物。

冬虫夏草虫体似蚕,长约3~5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足8对(中部4对比较明显)。子座细长圆柱形,长约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红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断面为白色,气微腥,味微苦。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色黄亮、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

服用冬虫夏草补虚,要因人因病而异,或单用或配合他药同用。可以煎汤口服,也可做成药膳服食:有腰痛虚弱、梦遗滑精、阳痿早泄、耳鸣健忘及神思恍惚诸症,可单用冬虫夏草每次3~5克,研末,淡盐水空腹送服,每日早晚各一次,也可用冬虫夏草6克,配杜仲12克,川断12克等,煎汤饮服。属病后体虚或平素体虚易感、畏寒自汗者,可常用虫草与鸡、鸭、牛、猪、羊肉等炖服。如选冬虫夏草5~8枚,老雄鸭一只,去除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头中,用线扎好,加少些黄酒,蒸烂食用,可增强体质。

【杏林拾遗】

偷药锅也是一种习俗?

陕西旬阳一带,若家中有人患病需要煎药,一般不开口向别人借药锅,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也会把别人家的疾病借来。所以,总是偷偷地把别家的药锅偷过来,用完之后再不知不觉地还回去。发现自己药锅不见的人家反而会很高兴,认为这样自家病人就会很快好起来,若是看到药锅被还了回来却会很生气。山西一带药锅被借走之后就不会还回去,等需要用的人家再从此处借走。时间一长,药锅也就不知道是属于谁家的了。也有一些地方在归还药锅的时候,在里面放上一些吉祥物,以示谢意和美好的祝愿。

○吃红薯治便秘

说到红薯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可是,红薯能治病你知道么?早在乾隆爷时期,这小小的红薯就给乾隆治过病。

大家都知道,乾隆爷活了89岁,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他是年岁最高的一位。乾隆50岁的时候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千叟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依旧有着难得的好身体。可是即便是贵为天子,乾隆也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据说,乾隆在晚年的时候患上了“老年性便秘”,太医百般诊治也不见疗效,而乾隆更是为此整日烦恼不已,以致茶饭不思。

这一天,心中憋闷已久的乾隆独自散步,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御膳房门口。正当乾隆还在为自己身体上的毛病郁闷发愁之际,一股甜甜的香味从御膳房里飘了出来,乾隆一下子就被这个香味勾起了难得的食欲,于是他就抬腿进了御膳房。走进去之后,乾隆叫住管事的,问到:“是什么东西如此之香?”正在烤红薯的一个小太监忙跪下回答道:“启禀万岁,您说的香味是奴才正在烤的红薯散发出来的。”

乾隆一听此言,再加上看到了正在烤的红薯,肚子里面竟然咕咕叫了起来。此时,哪里还管得了皇帝吃饭时候的礼节,抄起一块烤红薯放到嘴里面就吃了起来。很久没有好好吃过东西的乾隆,等这红薯一入口便连声称赞“好吃”。

自此之后,乾隆爷天天要吃这民间土法制作的烤红薯。时隔不久,久受便秘困扰的乾隆,身体竟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正是因此一段故事,红薯才得了一个“土人参”的美名。

【闲话养生】

红薯,又叫白薯、地瓜,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但是,不论在什么地方,红薯都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

乾隆爷吃红薯治好了令太医们抓耳挠腮的顽固性疾病——老年性便秘,其实并不新鲜,早在明朝时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对其有深刻的研究,称红薯能补虚,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当然,现代医学研究也早已证实,红薯含有大量纤维素,因此对老年性便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红薯中还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担心吃了营养价值这么高的红薯而发胖。其实,恰恰相反,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还能够减肥、健美、防止亚健康、通便排毒。在抗癌蔬菜排行榜上,小小的红薯却是名列榜首的。

吃红薯要讲科学,否则吃后难以消化,还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泛酸、排气等不适感。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一是因为红薯中淀粉的细胞膜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二是红薯中的“气化酶”不经高温破坏,吃后会产生不适感。秋天孩子应该多吃红薯,这样可以预防秋燥,但不要吃太多。现代医学也已经向我们提出警告:有消化道溃疡、腹胀等症状的患者不可多食。胃酸多的人也不宜多食,多食反倒会令人反酸。

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可用红糖来煮红薯,吃了之后对黄疸——病毒性肝炎有着特殊的疗效。而食用蜜蜂加上红薯研成的粉末,则可以治疗痢疾拉肚子。可以说,红薯在食疗领域中,不仅起着一味中草药的作用,更是能暂时充饥的好“干粮”。

不过,红薯功用如此神奇,您也不能拿它当“饭”吃,因为它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质。不过,你可以把牛奶和红薯调配在一起同时食用,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成分。这样一来,既补充了营养,又不会因为摄入过度的热量而导致身体走样,岂不是一箭双雕的美事!

【杏林拾遗】

“范仲淹年轻时,有一次到寺庙里面去求签。他把自己求到的签拿到解签处,问对方自己以后能不能成为当朝宰相,对方摇了摇头。范仲淹略微思索了一下,说:“既然做不了宰相来治理天下,那就做一个好大夫来为百姓治疗疾苦吧。”后来,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话成为了历代医者的座右铭。那些想要兼济天下的儒生们在政治理想实现不了的时候,往往都退而求其次,把行医问药当成了自己的终生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