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好身体离不开养生学
975000000005

第5章 传世金方治病强身

○乌鸡白凤丸:皇家御用调经秘方

《济阴纲目》

乌鸡白凤丸,对于大家来说并不算陌生,可是却少有人知道它的来历。乌鸡白凤丸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济阴纲目》中就有记载,算起来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乌鸡白凤丸顾名思义其中的成分含有乌鸡,过去乌鸡很珍贵,非皇家宫廷不能用。所以才把“乌鸡”两字放在前面,凸显其药品珍贵。

明朝时期,万历皇帝身边有一位貌美如仙的郑贵妃,容貌娇好的她深得万历皇帝的宠爱。俗话说“母以子贵”,但凡生下皇子之后,贵妃们的身价都会随之倍增,但是郑贵妃在生了孩子之后却是整天犯愁。为什么呢?难到是她失去了皇帝的宠爱?原来问题出在了郑贵妃自己身上,原本国色天香的郑贵妃在皇子降生之后,却患上了气血两虚、腰膝酸软的病症,更令她不能容忍的是自己竟然长出了黄褐斑和满脸的皱纹,这对一个宫廷贵妇人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皇上又怎么会喜欢自己这样一个黄脸婆呢?日思月想,再加上产后身体上出现的一系列转变,使得原本性格开朗的郑贵妃竟然患上了现代人常说的抑郁症。

万历皇帝可是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这一年春天,皇帝就想带着郑贵妃出宫走走,陪自己的爱妃散散心,病症也许能够减轻。纵然郑贵妃因为自己的模样而不愿意出门,但是依旧驳不过皇帝的面子,只得用浓妆艳抹来遮掩自己日渐憔悴的容颜。当浩大的车队经过河北安国的时候,万历皇帝意外发现这里的医药业特别兴盛,便起了为爱妃治病的念头。当地官员奉旨召来了当地有名的郎中邳(pī,音批)承祖。这位郎中比皇宫里面的御医的医术还真高明不少,他给郑贵妃开出了一方乌鸡白凤丸。服用月余,郑贵妃脸上的黄褐斑全都消失了,甚至比产下皇子之前还要艳丽几分。

万历皇帝一看,自然是喜上眉梢。于是,皇上就要重金赏赐邳承祖。谁知,邳承祖不要皇上一分一厘的赏赐,却希望当朝圣上能够从国库里面拨出一部分钱,用来修建安国城外失修多年的危桥。皇帝被邳承祖一颗赤诚之心感动了,便下令在安国城外风光旖旎的磁河上修建一座五孔石桥,而为了纪念邳承祖大夫,就把这座桥命名为“贵妃桥”。

其实,本方起源于明朝《普济方》,后改进处方称之为“乌鸡丸”,近代多以“乌鸡白凤丸”命名。

【闲话养生】

乌鸡

贵妃桥也许已经残破不堪,邳承租的名字也许已经被人们淡忘,但是那味乌鸡白凤丸却一直流传了下来。从邳承租为郑贵妃治好病之后,乌鸡白凤丸便成为了历代宫廷后妃们养颜健体、补身调经的良药,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皇家御用之物。那么,乌鸡白凤丸作为宫廷调经秘方,它的神秘之处又在那里呢?

乌鸡白凤丸对于女性因血虚引起皮肤干涩萎黄、黄褐斑、面黄唇白,腰腿酸软、头晕眼花、睡眠不好、月经不调、经期腹痛、赤白带下、久不受孕、保产安胎等,都有显着的疗效。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乌鸡白凤丸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在人流之后用来调理身体是再好不过了。即便电视广告中把人流的过程说得天花乱坠,可它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再加上来自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压力,术后常会出现面色苍白、心慌、疲乏无力等贫血症状。在多休息的同时,服用乌鸡白凤丸可以起到帮助身体恢复的效用。但是需要注意,乌鸡白凤丸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所以应该在出血停止之后再服用,否则可能会延长出血的时间或增加出血量,如此不但起不到恢复身体的作用,还会造成更加虚弱的后果。

男人也可以服用乌鸡白凤丸,你一定没有听说过吧!不错,乌鸡白凤丸虽然是常用的妇科药,但对于男子气血两虚症的治疗也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并且,男人服用乌鸡白凤丸之后,对前列腺增生、阳痿遗精以及精液不化等专属于男人的疾病有着不可思议的疗效,甚至比一些专病专治的男性药品还有明显疗效。

乌鸡白凤丸除了能够治疗和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之外,还能够起到治疗慢性肝炎、胃下垂、神经性耳鸣、脑中风后遗留的痴呆症以及秃发等常见疾病。唯一要注意的是患了伤风感冒或者是急性病的时候应停止服药,在服药期间还要注意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

乌鸡白凤丸是一味补气、养血、阴阳双补的中成药,涵盖了大多数的妇科病症,适用范围很广,算得上是妇科中药里的万金油、多面手。正因为如此,女性在得了妇科病时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它,一般都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杏林拾遗】

生死真由命,富贵不在天

俗话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其实所谓的“命中注定”,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来解释,就是遗传基因的问题。一个人生命的长短和身体的健康与否,是不是也受到先天的制约呢?在中医学里面存在一个古老的理论,“天人相应”。《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提出了人是包括天地在内的所有自然环境的总和产物,所以其生老病死都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调和,进而寻求到养生的妙法。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的绝佳良药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你也许不知道,这六味地黄丸的雏形原被称作“八味地黄丸”,也就是从八味药组成的药方中抽掉了两味药之后,才成为“六味”。那么,这两味又是什么药呢,它们又为何被抽掉了呢?

其实,六味地黄丸最初是用来给小孩治病的。北宋着名的儿科大夫钱乙因为治好了宋神宗儿子的疾病,被召进了宫中当起吃朝廷俸禄的御医。在他所撰写的儿科专着《小儿药证直诀》中,第一次出现了六味地黄丸的配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配制而成。然而最早的地黄丸是出自张仲景编写的《金匮要略》一书,该书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是由八味药材组成了的“八味地黄丸”,可是钱乙却减少了其中的两味温补药物而成“六味”。为此,钱乙还差一点被心怀嫉恨的御医抓住把柄。

钱乙出身贫贱,是一个在乡间被称作“土郎中”的儿科大夫,只因他治好了皇子的病才得以进身皇宫。可是,满是不齿加嫉妒之心的御医们处处和钱乙过不去。这一天,钱乙正在为患者诊治,一位御医拿着钱乙开的房子前来寻衅。面对患者,这位太医故意高声地说:“钱太医,我记得在先祖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是八味地黄丸,你这方子里面怎么只有六味药呢?你看是不是自己忘记了?没关系,下次你要是记不准的话可以前来问我,我一定竭力帮忙。”

面对言语中充满挑衅味道的太医,钱乙并没有生气,相反他却用不急不慢的口气说:“是的,我是从中去掉了两味药。小孩儿火气旺,不能够服用益火的药,否则就容易流鼻血。所以我从八味地黄丸中减去了肉桂和附子两味,从而制成了六味地黄丸。请问,有什么不妥之处吗?”这话使那位前来上门挑衅的御医一下子哑口无言了,原本以为可以借着张仲景的名号来羞辱钱乙,没想到最后却是自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人,真是羞愧难当。

自此之后,钱乙所开创的六味地黄丸成为了滋阴补肾、养生保健的千年良药。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六味地黄丸仍不失是一味滋阴补肾的上等良药。

【闲话养生】

六味地黄丸是一味补肾名方。肾是人的“先天之本”,明代着名的中医薛己认为,肾阴虚应该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应该用“八味地黄丸”。这一说,就把六味地黄丸和八味地黄丸之间的异同之处说清道明了。一阴一阳,切莫不分就里而随便用药。

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症状。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生殖器官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着名中医学者聂文涛先生曾指出二者最显着的差别:阳虚怕冷,阴虚发热。由此,你是需要服用六味地黄丸还是八味地黄丸,就不用我再多费口舌了吧?

往往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容易出现身体上的问题。用脑过度、熬夜过多会极易衰老,此时最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补充身体的精气,提高自身免疫力,能起到保持思维的敏捷和精力旺盛的功效,对头晕耳鸣、腰酸背痛、面色憔悴、身体虚弱以及难看的黑眼圈都有非凡功效。作家、老师、活动策划人员、公司的高层管理者都属于肾虚的高危人群,在你最繁忙的时候,一盒小小的六味地黄丸便可以帮你把不适阻挡在门外。

经过历代医家的多次验证,六味地黄丸才得以留传至今,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但是现代人多是阴盛阳虚的体质,如果再服用六味地黄丸,只能使阴邪更盛,而阳气更虚,外在表现就是这个人越发没有力气,做事情没有精神,爬完楼梯都要喘半天。

所以,使用六味地黄丸首先要辨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肾阳虚的人绝不可用,肾阴虚的人也不可多用,以服用后收到效果为准,食用过多也会伤害身体。

脾胃功能不强的中老人,服用本药方的时候更需要谨慎。

【杏林拾遗】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大文学家伏尔泰的至理名言。在我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观点也已经深入人心。华佗曾经说过:“人身常摇动,则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如此说来,养生的关键则在于“动”。而祖国的传统医学对“静”非常重视,认为“静”是养神的第一要素,是长寿的关键。其实,这里的“静”主要强调心静,而不是形体上的不运动。凡是中医提倡的运动方式,都是以神的静来守住形的动,太极拳就是最好的代表。因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辩证养生,才是中医养生秘诀。

○云南白药:跌打损伤、祛瘀止血的圣药

在云南省档案馆的地方文史资料中,有这样的介绍:云南白药为云南人曲焕章所创制,是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机密。如此神秘的配方,必定有其神秘的功效,而云南白药的来历也有着异乎寻常的神秘色彩。

有一天曲焕章上山采药,途中却发现了一个奇异的景象。他看到两条大蟒蛇在打架,常人见到那么大的蟒蛇早就已经吓得目瞪口呆了,曲焕章也是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然而两条蟒蛇始终在自顾自地搏斗,完全没有把他这么一个外人放在眼里面。两条蛇打架本没什么新奇,奇就奇在蟒蛇的尺寸竟是如此之大,而更令曲焕章迷惑不解的事情还是在蟒蛇的战争结束之后。

这时,只见其中一条蟒蛇已经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另一条蟒蛇才转头自己爬走了。曲焕章原本以为这条蟒蛇死定了,没想到它却依旧艰难地在草地上打滚,在不知不觉间它身上的伤竟然痊愈了。这一次可把曲焕章给弄懵了。行医多年的他猜到这草地上肯定暗含什么玄机,于是等巨蟒游走之后他便采了一些蟒蛇滚动过的野草,回去仔细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曲焕章依据自己行医多年的经验,并结合当地民间的一些土偏方,终于化腐朽为神奇,使得原本没人注意的野草变成了具有消炎止血、活血化瘀的神奇良药。而由于他研制出来的药是一种白色的药末,所以人们便根据其颜色称之为“白药”。

云南白药还曾在着名的台儿庄战役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1937年9月5日,云南省派出了第一支抗击日寇的军队。这一天的清晨,曲焕章拼着老命从人群中挤了进来,把自己亲手研制的一瓶瓶云南白药送到这些勇敢的将士手中。1938年,中国军队和日本人在台儿庄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支来自云南的队伍骁勇善战,令所有的士兵都十分钦佩。更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在受伤之后就从口袋里面掏出一个小瓶子,服用其中的一些白色药末之后,那伤口便能够神奇地复原,这些云南士兵便又重新回到了残酷的战场之上厮杀搏斗。

正是神奇的云南白药,拯救了无数将士的生命。

【闲话养生】

云南白药以云南特产“参三七”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中草药秘制而成,具有止血化瘀、排脓解毒的神奇效果,是治疗跌打损伤、红肿疮毒、妇科血症、咽喉肿痛和慢性胃病的特效药。问世百年来,云南白药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而现如今,云南白药更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练武的行家随身都备有跌打损伤药,只是很可惜中国古代的侠客们没有遇到云南白药这样神奇的药品。凡是刀、枪伤、跌打损伤,不论伤情是轻是重,只要是出血的皮外伤,只需要用温开水送服云南白药即可,而没有出血的淤青等症状,需要用酒来送服,皆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可谓是武术行家必备之品。

云南白药对妇女各种出血症状也有非同寻常的疗效,只需用酒送服即可。若遇到血崩等危机症状,则要用温开水送服此药。因此,云南白药在妇科救治中常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中发现外用云南白药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能取得较好疗效:

1.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可取云南白药1克与75%酒精调成稠糊状填于脐窝处,用4cm×6cm麝香虎骨膏或伤湿止痛膏贴在脐周封严,每日一次,连续两三次即可。云南白药可以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促进肠循环,以抑制轮状病毒。外贴膏药不但可固定药物,且其辛香走窜能增强云南白药的作用,而达到增效目的。

2.治疗褥疮。可将云南白药粉溶于75%酒精中调成稀糊状,用棉签蘸取糊状药液,涂抹患处,每天3至4次。或用紫草油涂搽褥疮创面再外敷云南白药,用无菌纱布覆盖,隔日换药1次。

3.治疗口腔溃疡。取少许云南白药涂在黏膜溃疡面上,或用湿棉签蘸云南白药后搽敷溃疡面,每日3到6次。一般患者在用药当日即可见效,两日就能愈合,较重的溃疡4天左右可以愈合。

4.治疗冻疮。云南白药治冻疮有奇效。方法是将少许云南白药均匀洒在冻疮溃烂面上,若溃烂面较大,可多撒些药粉,防结痂粘连纱布,同时用消毒纱布包扎;未溃者可用酒调药粉为糊状,外敷冻疮处,同时注意局部保暖。云南白药对早期红斑型冻疮效果最佳,对水疱型和坏死型也有明显效果。其机理与云南白药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和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有关。

5.治疗带状疱疹。取云南白药适量,用菜油或食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损为度,每日2次,一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云南白药有止痛止血及改善微循环的功效,能促使疱疹吸收,使疼痛缓解。一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

6.治疗血栓性外痔。云南白药用酒或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5次,一周左右可愈。尤其适用于初发外痔。

7.治疗烧、烫伤。将云南白药以菜油或茶水调成稀糊涂于患处,每日3次,有止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形成的功效。

8.治疗输液后静脉炎。取云南白药适量,用酒调成糊状,均匀地摊在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用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干后滴酒,以保持湿润,直至疼痛消失,患处变软为止,一般10日可愈。

9.治疗创面溃疡经久不愈。先将溃疡创面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对不易除去的创面“假膜”及老化坏死组织,用消毒无齿镊子夹取或用刮匙轻轻刮掉,然后取云南白药粉撒在创面,用无菌纱布包扎,2日换药1次。

10.治疗脓疱疮。脓疱疮又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病,病原体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云南白药含多种活性成分,对多种病原体有抑制作用,同时,可明显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方法是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擦干后将云南白药粉直接涂擦患处,对病情较重者早晚各用1次。

【杏林拾遗】

孙中山推荐的中国饮食法

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之饮食习尚,暗合乎科学卫生,尤为各国一般人所望尘不及也。中国人常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蔬菜豆腐。此等食粮,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中国人的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黄帝内经》中提到:粮食可以起到滋养身体的作用,瓜果蔬菜则有着辅助作用,鱼肉也有很多的好处。这么说来,中国人的饮食确实合乎养生的法则。

○定坤丹:乾隆题字的妇科良药

定坤丹又称“定坤丸”,是着名补血、养血、调经之药。坤指女子,定坤意为使女子子宫得到安宁。而如何使女子子宫得到安宁,却成了乾隆皇帝的案头商讨之事。

清代的时候,女子15岁就可以选秀入宫,一直到25岁时才可以出宫嫁人。皇宫是一个管理十分严格的地方,而长期的宫闱生活也使得这些貌美如花的女子们饱受非人的痛苦,她们只能看着自己年华渐渐老去而叹气惋惜。因此,很多深锁宫中的女子们都精神忧郁、体力虚弱,并且身患经血不调的症状。上至皇后贵妃,下至普通宫女,无一能够逃出这个恶性循环。

当时,乾隆皇帝一方面担忧这些女子们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更加担心会影响到皇家子嗣的繁衍生息。于是,在他即位的第四年便召集天下名医,共同商讨如何才能有效地医治妇人经血不调的症状。集思广益之后,一个处方被提了出来,并且经过临床试验起到了显着的疗效。乾隆皇帝大喜,遂把这个药方命名为“定坤丹”,有医治妇女疾病的意思,也包含着使得大清坤宫从此得到安宁的美好祝愿。从此之后,定坤丹被列为宫廷秘药,专供皇室使用。

之后,定坤丹的配方却因为一颗孝心而流传到了民间。当时,山西监察御史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妇科病,常年卧床不起,但是苦于找不到真正有疗效的药来医治,这可把这个大孝子给急坏了。为了母亲能够早日康复,监察御史竟然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从太医院将定坤丹的药方抄了出来,后按药方所示配药,才治好了母亲的疾病。而定坤丹的名号从此也在山西落地开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治疗妇科病的良药。

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进军北京城的时候,慈禧太后带着一帮皇亲国戚仓皇出逃。一路饱受颠簸之苦的队伍来到山西境内,慈禧太后妇科病复发,痛苦不堪。后经人举荐服用了已经在山西落脚的定坤丹,这才祛除了身上的不适。而此时的慈禧,为了显示自己的爱民如子竟然要给这味“定坤丹”题字,于是她亲手写下了“平安富贵”4个大字来赞誉定坤丹。只是,这和当初乾隆爷的题字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

【闲话养生】

定坤丹由人参、鹿茸、当归、三七、阿胶等20多种名贵的中药材培植而成,具有调经活血、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的作用。妇女朋友们凡是出现气血瘀行、痛经或者是经期不调,经量不正常以及颜色有异、白带过多、血崩血漏、食欲不振,产后虚弱等症状,都可以服用此药。更年期妇女常服此药,能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强抵抗力,泰然度过人生的痛苦时期,使你做一个不再唠叨的好妈妈和一个贴心的好太太。

与其他药物不同,定坤丹在女性月经期间也是可以服用的。你只要在服用这味传世金方的时候不吃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即可,一旦遇到伤风感冒时还是暂时停止服用为妙。同时,在服药期间也不宜喝茶,甚至连富含维生素的萝卜也要少吃。

当然,也不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下都需要吃定坤丹的。有些人注重身材,希望通过节食减肥,来使身材苗条,这些人很多都会有痛经的症状。其实,对她们来说治疗痛经并不需要任何药品,饮食中多吃点肥肉就好了。《黄帝内经》中说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说的就是在病情没有发作之前治疗是最好的。从饮食上来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才是根本,药物只是在病发之后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种妇科圣药在男科中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定坤丹对治疗男性阳痿、早泄、不育以及前列腺的增生和肥大都有疗效。如此,这是一味可以男女通用的良药。

【杏林拾遗】

人体三宝——精、气、神

中医认为,人有三宝——精、气、神,这可是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支柱。气,是与活体共同存在一种精微的物质,可以促进人体的发育并且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神,则是人的精神和意识。精,指的是人体的血液和精液,还包括嘴里面的唾液。《本草纲目》中指出,如果经常消耗口中的唾液,就会造成精的损失,时间一长,皮肤会变得干枯并且会生出肺病。所以,在中医学里面,精是关系到养生延年、祛病保健的重要物质。

○还少丹:返老还童的奇药

名医喻嘉言所着医书残卷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能够令人返老还童的药吗?

明朝崇祯年间,从医为生的喻嘉言喜欢游山玩水,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够寻访各种珍禽异草。这一日,喻嘉言来到西山万寿宫,打算和一位出家为道的老友对弈,以消磨时日、畅述幽情。正在两个人为了一个子而争执不解的时候,但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员外前来拜见道长。喻嘉言这下可好奇了,原来这位老员外自称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单单从外表形态上来看,则更像是刚过半百。喻嘉言隐约中感到老者必有不同于寻常的养生之法,于是便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老者笑了笑,捋了一下自己的胡须,说:“哪有什么奇特的养生之法啊,我能够有今天还是拜老道长所赐。”原来,这位老员外年过六旬时身边还没有一个子嗣来继承家业,自己无后又怎么能够安心离开尘世呢!无奈之下,他在年前纳了一名小妾。新婚燕尔,难免多一些男欢女爱之事。可是三个月之后,老员外却逐渐感到自己身体不适,经常出现耳鸣、盗汗、健忘的症状,并且总是感到身体疲倦、不思饮食。家人赶紧派人请来了万寿宫的老道士给老员外治病。员外在服下道士给的“还少丹”之后,食欲渐增,精气神儿比之前还要好。全家人对道士的救命之恩无法言报,所以只要一得闲,老员外必定亲自上山来拜谢道长,共述养生修身之法。

喻嘉言一听可不干了,心里面嘀咕:“你个牛鼻子老道,有这么好的方子也不告诉我,这真枉了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了!”想虽这么想,但是话头上可不能这么说。喻嘉言忙向老道长求教,到底是用了什么秘方治好了老员外的病。道长对自己的好友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了喻嘉言。“我给老员外用的药叫做‘还少丹’。人一旦上了年纪,就有可能出现肾、脾阳虚的症状,再加上不注意饮食和房事过度,很容易出现老员外的症状。”老道长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这还少丹是用山药、苁蓉、山茱萸、茯苓等温肾暖脾的中草药调制而成的,一如他的名字一样,可以起到令年长之人返老还童的功效。”

这一介绍,可把喻嘉言的心魂给勾走了,他不禁心中暗暗佩服老道长的医术精湛。老道长和他交往多年,对喻嘉言的心思早就了如指掌,随即哈哈一笑,说:“老弟,这个方子我就白送给你了,不过今天咱俩这盘棋你可得输给我啊!”喻嘉言听到此言,和老道四目对视一下,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闲话养生】

老年人更应该注重自我保健

还少丹是一味十分适合中老年朋友服用的保健良方。此药具有温补脾肾、养心安神的功效,适合于治疗中老年人肾脾两虚、饮食无味、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健忘失眠、小便混浊等身体不适症状,同时对于中老年男性的阳痿、遗精和早泄问题也具有明显疗效。更可以防止因常年劳累过度而出现未老先衰的情况,使你做一棵人生路上的不老常青树。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年久失修必定会导致某些部件的不灵敏。所以,此时要做的工作就是给其上一点润滑油,使其能够再次正常运转起来。还少丹的配方中有具有补肾助阳、强精健骨的肉苁蓉、杜仲等,有能够滋阴补肾的山药和熟地黄,还具有温胃健脾的茯苓、大枣和茴香,以及安神定志的五味子和固肾涩精的山茱萸。可以说是多种名药云集其中。因此长期服用还少丹,则能够起到益寿延年的功效,使中老年人从身体上恢复往日的风采。

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机能逐渐老化,而在心态上也开始有着微妙的变化。身体好了,才能有好的精气神儿。反过来,好的精气神儿也能促进好身体的养成。笑一笑十年少,保持一种份开朗豁达的心态,在处事的时候学着去宽容大度一些,才能留出更多的精力去关心身边的爱人子女。尤其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更应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才不会感觉到自己老,哪怕是常出家门口走走、上街买菜等等都是很好的养生之术。只要你有一颗年轻的心,纵然是八十高龄,也照样可以同十八岁的小伙子一样享受生活的精彩。

大诗人刘禹锡曾经写道:“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中老年并不是人生的终点,我们何不把它看成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呢?当然,我们的追求是心不老,人更不老,最终达到身心上真正的统一与和谐。

【杏林拾遗】

巧用唾液学养生

唐代着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指出,口中的津液可以称得上是琼浆玉露,如果能够终日不唾,时时含咽,一定会使人精气常留。《本草纲目》中写道:“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人能终日不吐,则精气常留,颜色不槁。”其实,人的唾液中还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对吞咽和消化食物以及清洁口腔很有帮助,并且还能起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孙思邈还提出,每天早晨还没有起床的时候,用口中的津液来漱口,之后再将其吞下,是一个效果很好的葆精养生之法。

○三根汤:防治小儿流感的良药

每到季节交换的时候,都是感冒频发的时候。而小孩子本身的抵抗力就比较弱,在这一冷一热的夹击中,更容易被流感病毒所侵袭。

东汉时期的一年春天,河南宛城一带爆发了一种流行性感冒,当地刘员外家的独生子也未能幸免。随着自己年事渐高,而这独生子又是自己唯一的希望,刘员外怎么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去呢!于是,刘员外不惜重金派人请来了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张仲景也正为这场疾病茶饭不思呢,一看有人来请自己治病,便二话不说背起自己的医药箱跟着刘府的仆人出门了。

来到了刘员外家,张仲景手脚麻利地开始为小公子诊治。在大夫的眼中时间就是一个人的生命,永远浪费不得。很快,张仲景便诊出了结果。小公子是因为用药不当导致的麻疹,但是麻疹却因为其他原因无法从皮肤上长出来,才会导致孩子高烧不退的症状。张仲景忙开出一个药方命人前去抓药给小公子煎汤服用。

同时,张仲景誊(téng,音疼)抄了一份方子给刘员外,说:“贵公子在吃了我的药之后保证能够痊愈。如若有什么意外之变,您尽可派人来找我再次医治,本人定不敢怠慢。”刘员外一边千恩万谢,一边忙命人拿诊金过来。张仲景摆手说:“不急。在下还有一事相求。”说着他便把自己誊抄出来的这个药方交到了刘员外的手上,继续说:“待贵公子病好之后,麻烦员外把这张方子公诸于众,其中的各种药材并不难得,相信可以救治许多人命。”说完,张仲景便转身离去。刘员外这才想起来,这位神医竟然连一两诊金也没有拿,不禁在心里面暗暗佩服其为人从医之道。

刘员外的小公子吃了张仲景的药才几天的时间,身体已经恢复如初。刘员外大喜,但是他并没有忘记当初答应张仲景的承诺。于是,刘员外在把药方公之于众的同时,又亲自带领家仆按照方子上所提到的药材到城外采挖苇根、茅根和蒲公英根,并把其熬成汤药用来救济民众,也算是他报答张仲景的救命之恩。

后来,人们便把这剂由三种植物的根熬成的汤剂叫做“三根汤”,同时,为了纪念张仲景,三根汤又被称之为“仲景汤”。

【闲话养生】

父母要多关心自己的孩子

三四月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季节,其中流行性感冒最普遍。而一直到现在,三根汤仍旧是防治春季流感的民间良药。现代医学证明,三根汤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因为外邪所导致的发热等症状,能起到消炎抗菌的作用,同时对口干烦躁、小便赤热灼痛有特效。

在这里,我向你介绍一种同样可以防治感冒但又简便易行的“四根汤”。冬天的时候,大白菜和白萝卜是我们饭桌上的家常菜,那么用白菜根、萝卜根再加上一点香菜根和葱根进行煎熬,一样可以做出防治感冒的中草药。同时,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你还可以在里面加进去一些冰糖,甚至可以放进去几片梨或者苹果。如此自制的“四根汤”所起到的效果,不比传统的三根汤差。

【杏林拾遗】

从汉字学习中医解剖学

解剖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殷商时代。众所周知,那时我们的祖先用的汉字是象形字,它们中大多是根据事物的外形来刻画出相关文字。比如“心”,在象形文字中就类似于一个心脏的模型。“胃”字,它上面的“田”字则类似于一个装满食物的胃。再比如“肺”字,“月”在古代代表的是“肉”,“市”则和肺的形状接近。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的人们对人体的内部器官一定早有了解,否则不可能惟妙惟肖地创造出如此形似的文字来。所以,解剖学在中医里面有可能早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人丹:饱含中国人感情的解暑药

黄楚九编着的医书中记录的人丹药方

“人丹”不同于“仁丹”。我这里并不是在说两种不同的药物,而是要告诉大家一个常识性错误。现在无论是在报纸杂志上,还是在电视网络上,随处可见仁丹可以消暑的广告,但是他们都混淆了一件极其重要甚至关乎国人感情的事情,那就是“人丹”非“仁丹”。

据记载,人丹是我国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上海中华制药厂出产的着名产品,而仁丹则是20世纪初日本人在中国廉价倾销的商品。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仁丹就再也没有进入过中国市场。

时值中国民族工业方兴未艾的阶段,全国轰轰烈烈地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20世纪初的中国商界一呼百应,把日货彻底杜绝在了国门之外。只是唯有这仁丹已经横行于中国大地之上,令中医眼科世家出身的上海商人黄楚九愤愤不平。“想我四万万同胞在这片国土之上,怎么能够天天都在服用你那日本小胡子造出来的药呢!”黄楚九在心里面很是气恼,但是一时又找不到解决之道。

说来也巧,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个叫做“武侯行军散”的古方,方子起源于武侯诸葛亮为蜀军配制的消暑良药。后来黄楚九参考了祖传的《七十二症方》,经过反复研究制成了“人丹”。黄楚九本来就是一个商人,经过他颇具商业意识的策划宣传,原先处处可见的仁丹广告全都被人丹给代替了。人丹和仁丹之间,一场关乎商业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拉锯战随即就要展开。

不出所料,日本东亚公司果然没有就此甘拜下风。他们以“人丹”侵犯了“仁丹”的商标权利为由,将黄楚九告上了法庭,要求中国政府勒令人丹停产。黄楚九也不甘示弱,他聘请了上海滩最着名的律师来为自己打官司,结果在1927年法庭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宣判:“人丹”和“仁丹”分属两种不同的药物,相互之间不构成侵权行为。因此,日本方面吃了一个大大的败仗。

尽管长达近10年的官司耗去了黄楚九大量的资金,但是“人丹”的名声却逐渐扩大,并且把日本的仁丹一举撵出了中国。后来有人评价这场官司时说,黄楚九着着实实“给中国人出了一口气”。

【闲话养生】

夏天防暑是关键

人丹是解暑类的非处方药,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症状。人丹起源于武侯行军散,在武侯行军散的主要配料中,含有麝香、珍珠、冰片、硼砂等清火开窍、清热解毒的药物,因此由其延伸而来的人丹必定在败火祛暑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人丹是夏季防暑的常备药,而利用人丹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痉挛则是少有人知道的。因此,患有急性胃肠炎的人可以服用人丹来减轻病症带来的痛苦。并且由于人丹具有清火的作用,咳嗽痰多的人服用也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服用人丹的时候应注意,服药一天之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人丹虽能起到一定的治病作用,但是它毕竟和直接作用于病变处的药品有所区别。而人丹中含朱砂,注意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婴幼儿及小儿也在不宜服用的范围之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丹在服用时千万不要用水送,而要放在舌下含服,这样才能最好地发挥药效。

中暑之后服用人丹,毕竟只是一个亡羊补牢之策。夏季来临,一不小心就中暑的危险,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避暑呢?俗语说,“心静自然凉”,保持一颗不烦不燥的心,远比吃冰激凌要有效很多。在饮食上,多喝绿豆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暑效果,而夏季最佳的消暑水果非西瓜莫属了。并且“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姜、醋不但能够调味,还有杀菌功效,可以有效防止夏季痢疾等疾病的发生。而热茶的消暑降温功效明显超过各种冷饮。少吹空调多摇扇,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适当午睡更能为下午储存充沛的体力,让你在热气渐退的时候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杏林拾遗】

中国是牙病防治医学的故乡

牙齿是人身上极易患病的地方,《史记》中有着“食而不漱”容易患上牙病的记载。因此,这里首先提出了防治牙病的最好方法就是吃完饭之后要漱口。而我国对“龋齿”的报道,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3世纪,比古代埃及还要早上千年左右。而“年龄”中的“龄”字,其左半部分是由“齿”组成。在古时候人们又将岁数写作是“年齿”,寓意着牙病会跟随人的一生。这说明古人对牙齿的健康一直极为重视。所以,可以说我国是牙病防治医学的故乡。

○龟龄集:御用男科圣药

嘉靖皇帝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龟龄集”,这一句话就把龟龄集的知名度和流传范围之广给勾勒了出来。那么为什么又说它是御用的男科圣药呢?它的配方又是怎么样传到了民间,以至后来流传到世界各地呢?

早在东汉末期,就有一批道学家为了能够得到永生而热衷于炼丹之术。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和陶弘景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前提下,创造性地把医术纳进了炼丹术里面,从而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当时他们炼出了一味丹药,叫做“老君益寿散”,这便是最初的龟龄集。

明代中叶,嘉靖皇帝继位之后一心贪图永生,唯恐自己的皇位不能长久。于是,他极力推崇道教,大搞方术炼丹。当时,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借鉴前人的经验炮制出了一丸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并把它取名为“龟龄集”,取如龟一样长寿的意愿。嘉靖皇帝服用之后,果然感到身体强健异常,并且在连续服用龟龄集的情况之下,竟然先后生出了九个儿子。因此,邵元节和陶仲文二人在嘉靖皇帝面前受尽了宠爱,而龟龄集也被列为了“御用圣药”。

后来,协助炼制龟龄集的陶仲文的干儿子,他在告老还乡的时候偷偷地把龟龄集的配方带出了皇宫。从此之后,他便在家自己炼丹服食,并把自己所炼出来的龟龄集作为礼品馈赠给亲友们。无巧不成书,再到后来这龟龄集竟然流传到了一家药店,从此之后,它便成为一种常见的药品在民间流传开来。

其实,所谓的皇家不老仙丹,大部分都是补肾壮阳之物,几乎没有人因为服用了仙丹而得道成仙。龟龄集也不例外,它的功效也仅仅是让嘉靖皇帝多生了几个儿子而已,其主要功效还是在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体活力等方面的功能,并不会无限制延长个人的寿命,这只是古代君王的美好意愿罢了。

【闲话养生】

龟龄集是传统医学中一种补肾填精、壮阳培本的长寿药方,常用于阳痿、早泄、遗精等症,所以才有了男科“圣药”的美称。龟龄集是我国最早的复方升炼剂,是中药里面历史悠久的一大珍品,具有补脑、益髓、行阳、滋肾、益寿延年的功效,可以用于肾亏阳弱、记忆减退、夜梦精溢、腰酸腿软、气虚咳嗽、食欲不振、五更溏泻等症状,历经百余年的临床验证,故尔才有今天闻名海内外的辉煌成果。

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极大压力,往往使外表光鲜的男人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而龟龄集在专治男科病的同时,还能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可以说是不但重振了男人的雄风,更在深层次上补充了男人们为了生活而耗尽的精力。

龟龄集中既有人参、鹿茸等大补气血之物,又有丁香、穿山甲等药物活气行血以助药力,所以把龟龄集单单看成是一味壮阳药是片面的,这就好像是你只看到了豹子身上的一个斑点,就觉得自己了解这个豹子长什么样一样,很容易被局部给蒙蔽了双眼。并且由于它疗效显着,所以获得了普通老百姓的好评,所以龟龄集更被誉为“补品之王”。

“食色,性也。”因为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往往很难开口言性。但是,身体上出现了异常,就应该积极地去面对,采取正规治疗才能给自己带来福音。治病就像是上战场一样,你连敌人长什么样都不敢看,还怎么能去打赢这场战争呢?

就像是很多妇科用药可以用来医治男性病一样,龟龄集在治疗妇科病方面也有着奇效。它可以用来治疗月经失调、不孕、滑胎、痛经、崩漏以及女子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

而现代医学的发展更是在99道工序之上,调制出了龟龄集酒。研究证明,龟龄集酒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抵抗疲劳的显着功效。相比起龟龄集药而言,龟龄集酒还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的优点。关键是过年过节的时候,给亲戚朋友送上两瓶,尽显礼仪的风度的同时,还起到了送健康的效果,远比琳琅满目却华而不实的各种补品要实在很多。

【杏林拾遗】

“肿瘤”不等于“癌症”

在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记录着“瘤,肿也。”而在南梁的另一部类似于字典的书籍《玉篇》中,把瘤解释为一种多长出来的肉——息肉。因此,中医里面所说的“瘤”并没有太大的毒性,单从它的发音“留”上来看,就有着不用医治的意思,相当于现代医学上的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则被写作“癌”, “岩”在《说文解字》里被解释成“山岩”,有着如山岩般突起的硬块的意思。因此,现代人总是把肿瘤称作是癌症,但是在中医里面,两者一为良性、一位恶性,有着本质上面的区别。

○大小柴胡汤:功能各异的姊妹方

大柴胡汤配料

在本书的第1章我曾提到过,柴胡是用来治疗感冒的一剂良药,那么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面就记载了这两味不同的汤剂。

当时,南阳地区有一户人家生养了一对双胞胎,家人非常高兴,分别给孩子取名叫大大和小小,图个方便易记。本来挺高兴的事情,但兄弟俩却在同一时间患上了高烧不退的病症,这可急坏了父母。张仲景应邀而来给两小儿看病,简单诊治过后,张仲景便开出两张不同的药方给了这家人,千叮咛万嘱咐说:“第一味药是给大大是吃的,第二味药是给小小吃的,千万别弄混了,否则要出危险的。”家人不解,忙问张仲景:“大夫,我家大大和小小都是发烧,你为什么给开两个方子呢?你看我家里面也不富裕,能不能咱就用一个方子治病?反正俩孩子不都是一样的症状吗?”

张仲景一听这家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心里面火就不打一处来。他气冲冲地说道:“是你家孩子的性命重要还是这几两抓药的银子重要?你要是不按这个方子来就一定有你后悔的时候。”这家人见大夫生气了,才知道自己唐突说错了话,连忙给张仲景赔不是。张仲景细看这家家境确实也不殷实,于是就带人去自己的药铺给免费抓了药。最后,大大和小小在吃了两服不一样的药剂之后,两个孩子又全都活蹦乱跳起来。

其实,大大和小小两人的症状尽管相同,但是病因却略有差异,而张仲景开的两张不同的药方也是取求同存异之法。两张方子都以柴胡为主,大大的方子中有大黄、枳实,小小的方子里面含有人参、甘草。直到后来,张仲景在编写《伤寒杂病论》的时候,才根据大大和小小的名字给这两个方子分别命名为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

【闲话养生】

对于一名医生而言,病情诊断得再正确,如果没有选择好治疗的方剂,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好的方剂是治病的根本保证。张仲景治疗大大和小小的疾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那么大小柴胡汤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大柴胡汤之中加进去了大黄和枳实,主要用来治疗消化道的疾病,适用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此外,现如今大柴胡汤还被经常用来治疗患有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的患者。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关于大柴胡汤的歌谣:“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rǎng,音嚷)。”

而且,大柴胡汤是天然的镇静解郁剂,因此本方既可治疗失眠,又可治忧郁,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用大柴胡汤治疗失眠的记载。大柴胡汤不但是天然的胃肠动力药,更可以看做是天然的脂类代谢调节剂。柴胡和大黄都有降血脂的作用,再伴以山楂之类长久服用,还能起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小柴胡汤主要是用来治疗伤寒炎症,这和柴胡的本质属性差别不是很大。小柴胡汤具有解表散热、疏肝养胃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并对因此引起的消化道症状有一定疗效。此外,小柴胡汤还能有效治疗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慢性肝炎和慢性肾炎等感染炎症。

小柴胡汤不仅可以促进五脏六腑新陈代谢,而且可以调畅人的精神情志,所以发热的疾病用它可以退热、抑郁的精神状态用它可以解郁消愁,而脾胃肝肠和胰腺的病变也可以用它来促进代谢,甚至妇科病用它也可以调整月经和治疗白带异常,所以古人说小柴胡汤这张方子基本上可以左右逢源,临床上不管男女老幼,外感内伤都可以用。

小柴胡汤还可以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正是因为它可以调畅整个人体的代谢,可以调畅人体精神情志,才使得癌症生长温床变成了寒冰之处,使得任何病菌都无法成活生长。由此,小柴胡汤不仅对传统医家的组方用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许多现代医家也对这一方剂极为推崇。

【杏林拾遗】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接自己去

我国历来就有着对人的寿命提出大限的说法,通常认为七十三、八十四是人这一生中很难迈过去的一道坎。那么这一句话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在把儒学奉为治国平天下的封建社会里,两位圣人尚且才活到这个岁数,一般的普通人又怎么能超过圣人的年龄呢?这么说虽有宿命论的嫌疑,但是古时候的饮食和医疗条件都不发达,“七十古来稀”,能够活到这么大年纪的人确实也在少数,所以,才会有把七十三和八十四当作是寿命上限的说法。

○六一散:最简单实用的消暑佳品

在琳琅满目的中成药里,六一散要算是最简单的品种了。一是它的处方简单,是由滑石6份和甘草1份所组成;二是制法也简单,只是将一两味草药研粉拌匀就可以了。所以,炎炎夏日之中,这是我们用来消暑的最便捷方式。

相传,六一散是由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所创。据说那一年的仲夏,当朝丞相在府中大宴群臣。本来计划是要设宴三日,可是到了第三天的头上,丞相却得了一种怪病,不但口渴、浑身发热,而且小便不畅、大便泻痢。丞相的家人一看大事不妙,就赶紧派人四处寻找名医。这事也惊动了当朝圣上,皇上派出了自己的贴身御医前来给丞相诊治。但是,几十服药都吃了下去,丞相的病仍不见一点起色,相反却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无奈之下,丞相的家人恳请皇上下榜召集天下名医前来为丞相治病。

当时,刚刚年满20岁的刘完素正在京城购置药品。人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刘完素一则对自己的医术比较有信心,二则也真没把丞相的病太当回事,三则刘完素更深的想法是要接近这位丞相,好作为自己的仕途的敲门砖。于是,他便毅然揭下了这张皇榜。

没费多少周折,刘完素便被带到丞相府来给丞相治病。经过诊脉察色之后,刘完素问仆人:“丞相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头晕、少气、多汗的症状?”仆人一听刘完素说的和丞相的症状完全一致,立刻拜倒在刘完素的脚下,大呼“神医”,并央求他替自己老爷治病,救老爷一命。见此情景,刘完素心里面有了底,于是他站起身来对皇帝派过来的太医说:“太医,依我之见丞相是犯了暑湿之症。”太医一听他说的话,当场就笑了,说:“孩子,老夫行医多年难道还不知道暑湿之症?”刘完素不卑不亢地说:“你们在治疗暑湿的时候一定是方法不当,才治不好丞相的病。”太医只是笑笑不语,他倒想看看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能用什么绝招来治好丞相的病。

只见刘完素信笔在纸上写下了药方:滑石6两,甘草1两,共研细粉,清水服之。丞相夫人见大夫开了方子,忙走上前来问这方子的名称。可是这本是刘完素老家的土方,哪有什么名称可言。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了此方的配料,便脱口而出“六一散”,各取两味药草中的一个数字而已。服药三日之后,丞相的病症果然大大好转。感慨万千的丞相邀请刘完素来京城弃医从政,但此时的刘完素从太医对自己的鄙视而看透了官场上的黑暗,于是他仅仅向丞相索要了几本医书作为诊金。此后,刘完素用心攻读医书,终成一代名医。

【闲话养生】

六一散的配料十分简单,但是它的药用功效却不平凡。六一散原名“益元散”,药性平和,清热而不留湿、利水而不伤阴,是清暑利湿的着名方剂。其主要用于治疗暑湿症,对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有着很好的疗效,而本方也可以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等热湿症状。

此外,六一散的调配也十分灵活:如心烦不安的症状比较明显,可加上朱砂少许调服,名为“益元散”;若同时发生目赤咽痛、口舌生疮,可加青黛少许,名为“碧玉散”;如兼有轻微的发热、头痛等的症状,可用鲜薄荷叶煎汤或捣汁少许同服,名为“鸡苏散”。这些方剂,都是夏季治疗暑病的良方。

六一散在使用时,以凉开水调服效果最好。决定是否应该使用六一散的关键,应为小便是否赤黄短涩,如若小便清而长(无色而量多易排出)则不宜用。同时,在服药期间,饮食上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切勿让药接触到眼睛,皮肤破溃处禁用。这一点很重要,外用只是证明可以接触人体的皮肤,但是并不等于说可以接触人体的血液,六一散如此,其他药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

夏天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小宝宝会长痱子。用花露水会刺激皮肤,用其他的爽身粉也总感觉不对劲,这时六一散便排上用场了。民间还有一种用法是,用六一散给小儿浴后涂撒,既可防止痱毒,又可预防湿疹。纯中药制剂,绝对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损害,价廉而疗效显着。

如此一方用途多样的药剂,被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颔首称赞,被誉为“凡人之仙药”,成为广大老百姓眼中最实用的一味中草药。

【杏林拾遗】

为什么死亡多发生在下半夜?

其实,中医对病理变化的昼夜节奏也有深入的研究。所谓“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讲的是大多数的疾病在早晨和中午的时候比较安定,下午和晚上则有加重的趋势,而死亡则会多发生在下半夜。而晚上3点到5点的时候,正好是肺的排毒期,所以此刻也正是哮喘病人发病的时期。这就涉及到人体自身生物钟的问题,人身体的器官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中医认为应该“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指出应该顺应人体的生物钟的周期来治疗疾病,才能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青娥丸:老年人的保健佳品

脑白金、黄金酒……走进商场、超市,各种各样的老年人保健品摆在你的眼前,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挑那一种礼品来送给敬爱的父母呢?其实,礼品不在乎有多么贵重,重要的是自己的一片孝心和老人的健康。

唐朝时期,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三年时节向边隅,人见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zī,音姿)生。”在古时候,青娥是用来形容女子年轻貌美的专用词汇,这首诗其实是在夸赞一个药方,说的是在服用了这个药之后,病人的筋骨强壮、血脉疏通,脸上的颜色也开始红润起来,就连头发都由白转黑了。这个药方便是古人的补肾良方——青娥丸。

唐宪宗时期,年过半百的郑姻奉命出任岭南节度使。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哪里承受得了岭南地区湿邪的侵扰。于是在郑姻上任不几天,他就老病重犯一病不起了。虽然也服用了不少滋补名药,但总不见有好的疗效,身体也日渐羸弱。这一天,一个外国留学生前来登门拜访,已经骨瘦如柴的郑姻着实把留学生给吓了一跳。详细询问才得知原委,留学生马上给郑姻献上了一味据说可以补肾寒、祛寒症的良药。久病乱投医,反正自己的身体已经这样了,那也不在乎多吃一味药。郑姻倒是很给留学生面子,当即便把这味药服了下去。

说来真是奇怪,连服几天之后,郑姻便感觉自己的身体清爽了许多。再接着服用,他那多年治愈不了的老顽疾竟然全好了,身体也是愈发地强壮。郑姻打心眼里面感谢这位留学生。数年后,郑姻回到京城。为了不使良药从此失传于自己手中,他便将这个药方告诉了其他同病相怜的老人。结果其他人在服用之后,病情也都开始变得好转起来,并且一个个都健步如飞,原本花白的头发也变得黝黑。郑姻由于长时间服用,更是感觉到自己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后来,人们便把这味可以使人返老还童的方子取名为“青娥丸”,希望借姑娘的年轻貌美来祝愿这个方子能够长久存在于人世间。

【闲话养生】

老年人应保持积极的心态

谁没有父母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离家在外打拼,心里面总免不了对父母的牵挂,而父母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才是子女们最好的祝福。而青娥丸倒是可以了却你心头的祈愿。

据研究证明,服用青娥丸可以延缓衰老,对防治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疗效,特别适合肾阳虚、腰膝疼痛的患者服用,它能够起到延衰抗老、补益肾气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老年人保健佳品。

青娥丸由杜仲、补骨脂、核桃仁加大蒜熬制而成,杜仲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补骨脂可补肾壮阳、纳气平喘、暖脾止泻,甚至还可以促进体内细胞的再生长,核桃仁更有着“长寿果”的美称,大蒜能够祛寒除湿、健脾暖胃、行气化滞。因此,四位一体合成的青娥丸,继承了各方的优点,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其延年益寿的功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据临床应用报道,青娥丸对膝肌劳损、骨质增生、冠心病及黄褐斑均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对青壮年的阳虚腰痛以及性功能减退的症状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因此,青娥丸可以说是强身壮体的“催化剂”

逐步进入人生暮年时,也不必烦躁或者消极抵抗,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时自己永葆年轻态。身体上机能的蜕变无法遏制,但是讲究饮食的卫生、少食多餐永远不失为养身健体的绝佳好方法。平时多做一些轻松的运动,打太极拳、散步等,不但能够活动一下自己的筋骨,也避免长期在家闷出毛病来。当然,老年人谈性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性生活保持一定的情趣和规律性反而更利于老夫老妻之间感情的和睦。

【杏林拾遗】

甲骨文中,名字奇特的病症

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中,关于各种疾病的称呼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疾”代表生病,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会在生病的症状或者部位前加上一个“疾”字来表示病症。“疾天”,是指人的头顶上的外伤;“疾言”,单看字面似乎应该是口齿之症,但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喉”这个字,而说话又必须用到喉咙,所以“疾言”则代表咽喉上的疾病;“疾心”,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的疾病了。从疾病的名称上看,当时不分内外科,认为外伤也属于疾病,可以看作是一种医疗认识上的进步。

○六神丸:清火解毒的千古良方

六神丸的名字乍听起来似乎比较陌生,但是“六神”的品牌如今却是遍地开花,从花露水到沐浴液,凡是涉及到“民生”的,它都占有一席之地。那么,这个六神丸到底是一味什么样的药呢?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中国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着名将领冯玉祥心里面装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哪里有心思吃饭呢?俗话说祸不单行,正在冯玉祥面对满桌的美食都觉得没有滋味的时候,一根鱼刺在他不经意间划破了嗓子,进而引发了炎症。这么一折腾,冯玉祥将军更是茶饭不思,滴水难咽了。为了让他尽快恢复,他的保健医生李德全女士从苏州雷允上药店买回来几瓶六神丸。冯玉祥在服用之后,嗓子里面的炎症逐渐消失了。而这几瓶六神丸不但治好了冯玉祥将军的嗓子,更使他胃口大开,吃起东西来如猛虎一般。

后来,冯玉祥将军大喜之下挥笔写就了一首五言诗:“南有胡庆余,北有同仁堂;誉满我中华,苏州雷允上。”这一赞,把六神丸的名号给广泛传播出去了。而关于六神丸的来历,还得从一个民间小故事说起。

康熙年间,有一个叫雷允上的江湖郎中,这一年他从江西千里迢迢来到苏州城摆摊卖药。当时,苏州城中百姓生疮疔的很多,以至于出现了民不聊生的惨状。出于行医者的职业道德,雷允上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用蟾蜍、麝香等六味中药材制成了形如菜籽状的药丸。可是长相这么丑陋的药丸真的能够治病吗?城中的老百姓都持着一种怀疑观望的态度。无奈之下,雷允上自己撒了一个慌,他说这是梦中神仙给自己指点的配方,因为天上的神仙有六路,所以这味药叫做“六神丸”。当时的百姓一听是神仙下凡,哪还有不疯抢的道理呢?很快,雷允上制作的六神丸就散发到了各个百姓的手中,而患者在服用之后发现它消肿止痛的效果非常好。由此,六神丸的名号也不胫而走,成了一味清火解毒的千古良方。

【闲话养生】

早期的六神丸广告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和消炎止痛作用,对咽喉肿痛和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等症状都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六神丸对各种上火引起的发炎症状以及体内毒素的去除都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因为它颗粒微小,由于制作精良,终于成为雷允上药店的标志性产品,数年间便行销全国。

在六神丸的配方中,牛黄能清心开窍、清热解毒,具有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疔疮毒的作用;珍珠具有解毒生肌的作用,能治疗口疮咽喉肿痛及糜烂等症;冰片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作用;雄黄可以杀毒解虫;还有一味具有毒性的蟾蜍,但是蟾蜍有消肿止痛及解毒除秽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瘰(luǒ,音裸)疬(lì,音利)疙瘩、咽喉肿痛、齿龈疼痛等症。

通过六神丸的配方可以看出,每一味药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六神丸有明显的抗病毒、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功能、强心、抗肿瘤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腺炎、咽喉肿痛化脓、牙周炎、乳腺炎、毛囊炎等感染性疾病,也可以用来治疗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甚至对白血病、食道癌等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六神丸在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都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

如果你仅仅是把六神丸看成是内服的良药的话,那么你便大错特错了。六神丸既可内服,又可外敷,它在防止小孩子夏天长痱子方面还能发挥强大的作用。可是,我们今天再去把那些小药丸再研磨成粉末使用,很显然既费时又费力。所以,花露水和小儿爽身粉就是专门为此而诞生的。用心呵护宝宝的妈妈们,手边怎么能缺得了具有驱蚊、止痒、去痱和提神功能的花露水呢。

但要注意,六神丸含麝香等成分,能引起子宫收缩,因此怀有小宝宝的孕妇最好不要使用。同时,上面提到说六神丸里面含有带有毒素的蟾蜍,所以六神丸也不可过量服用。

【杏林拾遗】

如何认识到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大家都知道,显微镜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医疗器具。但是远在两千多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观察并认识到了细菌的存在。当然,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这些微生物的。但是古人却用另一种方法形象地表述了出来,那就是画影图形。古人把细菌称为“蛊”,繁体字写作“蛊”,用画面来表示就是一个盘子上面趴着好多小虫子。旁边的文字解释为“蛊,腹中之虫也。”恐怕这要算是关于细菌存在的最早记录了吧。

○越婢汤:治疗风水浮肿

单单看这味药的名字,就知道它必定与婢女有关。而在越婢汤背后还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战乱的春秋时代,越王勾践一心忙于如何治国强邦。不料这一天,他突然感觉自己头晕目眩、浑身乏力、下腹胀痛,刚开始勾践并没有把这些小毛病放在心上。毕竟长期征战疆场,又怎么会把这么一点点的不舒服放在眼里面呢?可是天不遂人愿,十几天过去了,勾践的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战事的不顺,再加上自己身体有病,越王把所有的不快和怒气全都发泄到了御医身上,以御医无法医治自己的疾病为由要斩杀御医。

这时,站在一旁的一位婢女看不下去了,谁也没有料到,她竟然会站出来对勾践说:“大王,婢女能够治好您的疾病,还请大王饶了御医的罪过。”这一句反倒把越王勾践给镇住了,没有人相信一个弱女子会有如此大的能耐。越王被婢女的言语一激,心里面的怒火也消了一半,反正他也不是成心要杀御医,只是自己一时火起罢了。而且自己的病已经拖延这么久了,再拖下去肯定会对战事造成影响。如此,倒不如让这小女子试上一试。想到这里,越王勾践便放下了架子,开始听凭这个婢女“摆布”了。

越王勾践在服用了这个女子亲自熬的药汤之后,感觉到浑身上下都很轻松,全身的浮肿也开始逐渐消退。连着服用了三次之后,越王的病竟痊愈了。勾践大喜,遂对婢女大加奖赏。可是,本来命当处死的太医这时却起了二心。他不但不感谢自己的救命恩人,反而还起了嫉妒之心,他竟然怀疑这个婢女有什么深藏不露的巫术。于是,他开始秘密侦查,打算揭开婢女的老底,以保住自己御医的地位。

后来,御医一系列不寻常的举动终于被婢女所察觉。无奈之下,婢女决定和御医摊牌。婢女说:“好吧,我也没什么好隐瞒你的。我哪里会什么医术啊,更不要提巫术了。我这儿点功夫还不是经常看你们给大王诊病,我偷偷学来的!”御医这次觉得自己占理了,便趾高气昂地说:“照你这么说,你这个‘徒弟’难道还比我们‘师父’还强吗?”婢女依旧不紧不慢地说:“这次你们没有治好大王的病,并不是你们的医术不高明,而是你们害怕大王的责怪,不敢使用物美价廉的药物罢了。”听完婢女的一席话,御医顿觉羞愧难当,灰溜溜地逃出了皇宫。

后来,大家便把婢女给越王治病的方子命名为“越婢汤”,它是由麻黄、石膏、白术、附子、生姜、甘草和大枣等并不昂贵的药物配伍而成,有疏散水湿、宣肺清热的功效,能治疗以面目浮肿为主的风水症,被历代医学家所称颂。

【闲话养生】

《金匮要略》残卷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曾有记载:“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越婢汤主之。”也就是说,越婢汤可以治疗面目浮肿的风水症。什么是风水症呢?古时所指的“风水之症”有点类似于当今医学上所说的急性肾小球炎的初期或者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期,以头面周身浮肿、小便不利、脉浮为主要特征。

在后世流传的医疗典籍中,历代的医学家对越婢汤的功效均赞不绝口。《金匮要略方义》中更是提到“本方为治疗风水而肺胃有郁热之主要方剂。”在越婢汤的配药中,主要是用麻黄、石膏、白术、附子、生姜、甘草和大枣等15味药配制而成。其中,麻黄具有利尿的作用,石膏可以清胃。而麻黄和石膏组合在一起,更是可以促进患者的排尿量,具有解表的作用,可以与西药的“速尿”想媲美了,但解表的功效确是速尿所不及。

由于本方的强大利尿作用可以使血压下降,因此不必担心其中所含麻黄的升压作用。毕竟药方是多种药材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我们不必单纯去考虑麻黄的升压作用,因为整个药方在配伍完成之后麻黄的副作用就已经和其他药物相抵消,变得微乎其微了。而水肿见于许多疾病,但又各具特征。比如心脏病的水肿多出现在下身,而且伴有心悸、哮喘的症状;肝病的水肿又以腹水多见;特发性水肿则有周期性特点。不过你不用担心,本方所主的水肿为全身性,也就是你所知道和见到过的水肿,用这个婢女所炮制出来的药方都能够起到作用。

另外,越婢汤除了用于肾炎水肿外,关节风湿病、过敏性皮肤病、流行性红眼病等也都可以用其来辅助治疗,但那又属于古方新用的范畴了,当你遇到相关病症的时候不妨一试。

【杏林拾遗】

汉医在日本的地位

中医在日本被称作是“汉医”。祖国的传统医学源远流长,而且还远播重洋。据说,汉灵帝的五世孙阿育王,为了躲避战乱,带着一干随从来到了东瀛小岛定居,中医学也随之流传过去,这件事还被载进了日本的《皇国名医传》里面。阿育王的后代也成了日本着名的汉医大夫,并且还写下了《医心方》三十卷,为中医在日本的传播作出了卓越而巨大的贡献。一直到现代,汉医仍然被日本医学界所重视,其地位丝毫不亚于欧美流传过去的西医。

○季德胜蛇药:治疗蛇毒的速效药

生活富足了,就想要出门长长见识。喜欢自助游的驴友们随身携带的各种药品中,一定不能少了这味蛇药,它可是能够挽救人的性命于危难之中啊!

多年前,季德胜因常年跟着父亲捕蛇,逐渐学会了祖传的治疗蛇伤的秘方。可一天,季德胜在采药途中被一条剧毒无比的花蛇咬伤了。好在他捕蛇多年,已经养成了随身携带解毒药的习惯。一看大事不妙,季德胜赶紧拿出自己祖传的蛇药服用,但是由于蛇毒蔓延迅速,他的祖传蛇药此时似乎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了。无法控制的蛇毒在季德胜的身体里面迅速蔓延,很快他就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不过多年的捕蛇经验并没有白费,已经奄奄一息的季德胜赶紧招呼旁边的人,说:“你们快去帮我抓几只活蜈蚣来,快去!”旁人虽不明白他现在要活蜈蚣做什么,但是一来处于对将死者的尊重,二则也深信季德胜能够治好自己的蛇毒,于是没多犹豫就去寻找蜈蚣了。

蜈蚣抓来之后,季德胜当着众人的面,活生生地吞下了5条蜈蚣,病情才逐渐得到控制。随之,他又接着吃下去15条活蜈蚣,蛇毒才终于被解除掉,季德胜也得以化险为夷。伤愈后,季德胜对这次的遭遇铭记在心,之后他潜心研究,发现蜈蚣对治疗蛇毒有奇效,遂将蜈蚣作为了季德胜蛇药的主料。后来,他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用自己研制出来的蛇药成功救治了上百名被毒蛇咬伤的患者。

1958年8月的一天,民间郎中季德胜因为自己研制的蛇药对各种蛇毒都有非常好的疗效,因此,他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了“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的光荣称号。

【闲话养生】

药用蜈蚣

大家都知道,中了蛇毒之后紧急救治时,最关键的就是时间。因为蛇毒往往是溶在血液里面,它会随着人的血液逐渐流变全身,最后到达心脏,这时人也就没救了。所以,不管是喜欢外出旅游的朋友,还是深居简出的宅男宅女,都免不了会有发生意外的时候,那么我们只有做到备无患,才能拯救生命于危难之间。

很明显,季德胜自我救治采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时候,《神农本草经》里面就明确指出,蜈蚣“主啖诸蛇虫鱼毒”。明朝的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提到,蜈蚣可以治疗“蛇瘕、蛇瘴、蛇伤”。总的来说,都是提出了一种用蜈蚣的毒素来化解蛇毒的治疗方法。而蜈蚣还可以败毒抗癌,常被用于治疗癌瘤积毒,在常见的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的配药中都有蜈蚣的成分。并且,蜈蚣还具有退炎治疮的作用,可以用于炎肿疮疡等常见症状。

蜈蚣也是有毒的,如果不幸被蜈蚣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在伤处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局部应用冷湿之物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并且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吸出有毒的血液,有全身症状者迅速送到医院治。

现如今的季德胜蛇药,已经是由数十味中药组成名方了。它具有消炎解毒、强心镇痛的作用。它不仅对蛇毒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其他诸如蝎子、蜈蚣等毒虫咬伤而有肿痛症状的患者,一样可以起到治愈的作用。试想,这数十条蜈蚣可以解了蛇毒,那么,这季德胜蛇药对其他的毒素也肯定是无所不克的。

同时,季德胜蛇药对其它许多与蛇伤毫不相干的疾病,也有显着的疗效。小孩子在饭后服用两片蛇药,可以很好地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把蛇药化成水,慢慢饮用以达到和喉咙大面积接触的目的,可以治疗扁桃体炎和咽喉肿痛的问题。外科疮疡,夏季皮炎可用蛇药化成水涂抹,凡见红、肿、痛、未产生溃疡的地方均可放胆使用。

这样一味蛇药确实是居家旅行必备的良品!

【杏林拾遗】

望诊——中医学里面的“相面之法”

专在人的脸上下功夫,在中国除了有相面占卜之术外,中医里面的“望诊”也颇为有名。望诊居于“望闻问切”四诊法之首,是借助于患者身体外部的表现来诊断病症的一种方式,类似于京剧中的脸谱代表不同人物性格的道理。望诊最早可以追溯到巫医时代。那时的医药技术还不发达,所以巫医们常会根据病人脸上的征兆说出一些具有占卜意义的话,以起到安慰患者心理的作用。后来,这一方法就演化成了两派,一是中医里面的望诊之术,另一个则是算命式的相面之法。因此,望诊也可以说成是中医里面的“相面之法”。

○二至丸:补肝益肾好处方

清代的《医方解集》中记载了一个被称为“二至丸”的妙方,其主要配伍的原料是女贞子和墨旱莲。而女贞子的果实在冬至时节采集最好,墨旱莲则要等到夏至的时候才是采集的最佳时期,因此才有了“二至丸”这样一个名称。300多年以来,二至丸一直受到历代医学专家的推荐,是一味补肝益肾的良方。

相传在明朝末年时期,在安徽境内有一个叫做汪汝佳的儒生,刚刚过了而立之年就头发胡子全白了,俨然一个小老头的模样。这可把夫人和全府上下的人都给急坏了。得了这样的怪病,影响以后的仕途不说,单单是出门见客都没有脸面啊!越是发愁,他的头发胡子白的就越快越多,而汪汝佳也就更加发愁了。

这一天晚上,汪汝佳外出耽误了行程,于是便在半路上投奔了一家寺院歇脚。在寺院里面,他见到了一位须发乌黑、步伐矫健的老和尚。据老和尚说,他自己已经百岁有余了,可是在他身上一点也不见老的状态。汪汝佳见到如此鲜明的对比,心里面首先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是转念一想,老和尚百岁了还是如此年轻的状态,肯定有什么秘方要诀,我何不向他讨教呢!

下了决定之后,汪汝佳很谦卑地开口了:“大师,弟子刚刚过了而立之年,但却须发全白。今日得见大师如此神仙面貌,心中不胜羡慕。不知大师肯否给弟子指点一二。”老和尚听罢,又看了看他的白头发,明白了汪汝佳的用意,随即他用手指着院子里面的女贞树说道:“施主请看,老衲能够有今天的时日全是拜这个女贞树所赐。在女贞子中拌入蜂蜜和酒,蒸熟后食用便能够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听了老和尚之言,汪汝佳感激不尽。第二天回到家中,他在老和尚教给自己的女贞子服用方法基础之上,又加进去了墨旱莲制成了药丸,服用一个月之后便感觉到神清气爽,于是这味药就变成了他常年服用的保养佳品。

数年之后,汪汝佳去浙江探访自己的好友汪昂。汪昂本来就是一个行医之人,一看汪汝佳的气色便知道其服用过不同寻常的补药,简直与之前满头白发的汪汝佳判若两人。在汪昂的追根究底之下,汪汝佳最终招了实情,把当初老和尚告诉自己的秘方和盘托出。汪昂于是也照着方子中的方法服用,同样收到了奇妙的效果。

后来,汪昂在自己的医书《医方集解》中收录了这个方子,并把其称作是“二至丸”。

【闲话养生】

老年朋友应该放松心态

现代医学证明,女贞子具有养肝强心、乌须明目、滋养补身的功效;墨旱莲则可以滋补肝肾、凉血补血,是用来治疗须发早白、头晕耳鸣、牙齿松动和阴虚血热的佳品。二至丸正是汇集了这两味中药的精华所在,因此才能够补益肝肾,起到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奇效。二至丸的主要功用是补虚损、暖腰膝、壮筋骨、明眼目,主要用来医治气血虚损。

其实,看完故事的人很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总认为头发白了就想办法把头发染黑,皮肤皱了就想办法把皮肤抹平。实不知,这些外在的现象都是我们身体机能出现退化的征兆。如果只是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起到的效果也只能是换来外表上暂时的美丽,但是却永远无法阻止身体的日渐老去。就像是一颗生病的大树,不管它哪里出了毛病,都得从大树的根部施肥浇水,才能促进它的茁壮、健康地成长。

其次,人终归是要老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所以,放宽心态,好好享受现在的每一天,不正是对岁月最好的回报么?二至丸的神奇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返老还童”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是建立在我们相信会有奇迹发生的基础之上。放宽心,再加上药物的辅助作用,相信你一定可以保持青春的一面。

【杏林拾遗】

中药里面也分三六九等

取材于自然界中各种动植物的中药材,并没有西医里面冗长的化学分子式来区分,但是它也有着三六九等。《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鳞、虫等16部62类,但是《神农本草经》里面的分类却颇有几分官场的味道。在这本书里面,把中药材分成了“君、臣、佐使”三类。君类“主养命”,属于上品;臣类“主养性”,归为中品;佐使“主治病”,是下品药材的代称。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视性命为整体,所以才会把“主养命”的药材归为上品。与性命相比,具体的病症当然要归结到佐使的下品了。

○王老吉凉茶:清热解暑的首选

王老吉凉茶现在已经成为了众多人喝饮料时的首选,可是我这里说的王老吉凉茶却不是在超市里面可以买到的王老吉罐装凉茶。

东晋时代的炼丹术士葛洪,也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医生。当时,瘟疫祸害百姓,逐渐开始危及到社会生产了。葛洪便在潜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的基础之上,配制出了一味凉茶。患者饮用之后,疾病均有所减轻,于是葛洪便把这些配料全都记载在了自己的医书中。

但是,直到清朝道光年间,这一道产于岭南的凉茶才开始名声大噪,当时的王老吉凉茶被称为“凉茶始祖”。那么,这一盛誉又是从何而来呢?

其实,王老吉凉茶已经和葛洪创制的凉茶有所区别,他的配方最初是由一个乳名叫做阿吉的人发明的。阿吉出身于医药世家,他的父辈祖辈多少代都是靠上山采药为生。阿吉从小耳濡目染,逐渐也学会了医治一些常见的杂症。后来,阿吉便经常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上山采药,也断断续续地收集一些散落在民间的各种药方。见多识广的阿吉在综合了各个药方的基础之上,研制出了以岗梅根、金钱草、火炭木等数十味中草药为原料的凉茶方。

刚开始的时候,他给一些前来看病的人饮用这种凉茶,意外的是阿吉发现这种凉茶可以清热解暑、开胃止渴。后来,凉茶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阿吉制作的凉茶开始变得供不应求。于是,在道光八年时,阿吉在广州城开了第一家王老吉凉茶店,专门卖大碗茶给路人喝。当时,阿吉已经上了年纪,因此才把自己的凉茶店命名为“王老吉”。王老吉凉茶店卖的大碗茶凉而不寒、味道苦中带甜,男女老少都适合饮用,并且价格也十分便宜,所以前来光顾的人特别多。

直到1840年前后,王老吉的儿子在广州城又先后开了3家分店,并且开始用碗装和茶包的形式同时开始销售,这样既方便了百姓,又使王老吉凉茶的名号也变得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王老吉凉茶也开始了自己的五大洲之旅。

时至今日,许多华侨和港澳同胞还保留着饮用凉茶的习惯。而王老吉凉茶更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率先实现了罐装的工业化生产,因此我们才能随时随地喝到正宗的王老吉凉茶。

【闲话养生】

上火之后要喝凉茶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着名,其有着“药茶王”的美称。既然是药茶,就一定可以起到药物的功效,那么喝王老吉凉茶又有哪些好处呢?

你是否还记得那句漂遍大街小巷的广告语——怕上火喝王老吉?是的,王老吉凉茶的主要功效就是去火。我们来看一下王老吉凉茶的配料:以岗梅、淡竹叶、五指柑等主清心火、解热毒;山芝麻、布楂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能够利湿通淋,除肠胃之火;金钱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这些中药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能有效地去除人体的毒素,提高免疫力。所以,王老吉凉茶当之无愧被称之为“药茶王”。

并且,综合这么多种草药的功效,喝王老吉的作用和目的就是解暑去火。大家都知道,上火的时候各种耳鼻喉的炎症都一股脑赶集似地跑了出来,让我们面对满桌的大餐都感觉食之无味。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哪有什么冰镇饮料来供人们消暑止渴,更别说各种口味的冰激凌了。所以,一碗王老吉家的大碗药茶就成了最好的解暑之品。如今市场上随处可见王老吉的罐装凉茶饮料,因此你也不必费太多的心思在家自己熬制了,更何况多种药材的配伍我们也不一定能找全,即便找全了也许还配不出人家的味道来。

夏天去火要喝王老吉,冬天火锅、烧烤之类的食品吃多了,也同样离不开王老吉。除了清热解毒外,王老吉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用来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凉茶当清凉饮料饮用。

【杏林拾遗】

中医里面的农耕文化

中医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原始畜牧业之初。《淮南子》中有神农氏日尝百草而中了七十次毒的记载,神农氏也正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创始人。所以,由此可以断定,中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农耕时代。《素问》中提到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这里说的“四时”,指的是一年中的四季变化,因为农业耕作要根据“四时”来进行,所以这句话中已经透露出了浓重的农耕气息。而《神农本草经》中的草木类最多,所以才有“本草本草,本源于草”的说法,而草也正是农作物的代称。所以,中医文化正是与农耕文明一起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