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心悦诚服
979600000001

第1章 无名怒火从哪里来

常听家长说一句话:“我也知道不该对孩子发火,可就是忍不住!”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忍不住呢?

恰好前几天咨询中遇到了这样一个细节,相信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相似的情况。

孩子放学回来,嘴里说今天作业有点多,却慢悠悠地看报纸。过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作业。他让妈妈帮他听写,妈妈说:“这么久才想起写作业!”过了一会儿,孩子说还有点数学作业没写,妈妈说:“早不写,这都几点了?”看孩子半天还写不完,妈妈又忍不住责备:“怎么不早点写!”最后,孩子生气了,拿起书走了。

事后,妈妈很快认识到,自己当时不应该生气,也不应该几次三番唠叨,她只需最后总结性地提醒孩子一下就行了。

下面我们从头分析一下,看这位妈妈内心的情绪是怎么一点点高涨起来,最后演变成埋怨和生气的。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一边说作业多,一边却还慢悠悠地看报纸,一点儿都不着急。看到他这个状态,你是怎么想的?”

妈妈说:“看到他看报,我没说什么,他吃完东西,还没做作业的意思,休息了40多分钟才开始写,这时候我就有点心情不太舒畅。听写时都晚上10点了,而且要听写的任务是两篇,可当时他数学作业也还没做完。我一次次看表,心里有点着急,不高兴的话也就跟着说了出来。”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他说作业比较多,按照你的习惯思维,是不是认为孩子应该马上投入到写作业的状态?他没有按照你的思路来,你心里有没有隐隐的不快?或者说有没有一种轻微的挫败感?”

妈妈说她的确有不快的感觉。我继续追问:“仔细想想,这算不算一种挫败感呢?表面上看你生气是因为孩子不主动,深层的原因,是他不符合你的意愿。”

我又追问一遍,妈妈说:“对。”

这里是情绪的分水岭。如果仅仅是不做作业,这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的行为引起了妈妈轻微的挫败感,问题就变成两个人的了。也就是说,作业与妈妈发生了直接的关联,在心理层面,妈妈部分地承担了孩子做作业的责任。

虽然妈妈的策略是先不管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何时写作业,但是妈妈心里并不超脱,并且在不断地积累不满,心中不快的感觉一直在酝酿。尽管这时候妈妈可能在做别的事情,但一直牵挂着孩子的作业,妈妈的情绪已经和孩子的作业纠缠在一起。

到最后,妈妈忍不住发牢骚,孩子因为忍受不了妈妈的责备,也发了脾气。如果做个情绪的成本核算,会发现两个人都不是赢家。妈妈费力不讨好,孩子有对立情绪,两个人不欢而散。

这种不愉快能否避免呢?

孩子慢悠悠地看报纸,不符合妈妈的意愿,引起了妈妈的挫败感,事实上此时两个人的情绪已经绑定在了一起。因此,最关键的,是要切断挫败感的链条。

怎样对待这轻微的挫败感呢?妈妈的做法是指向孩子,希望孩子能表现好点,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样她的心情就会好起来。其实妈妈这样做是通过孩子来处理自己的情绪。当然,最开始妈妈并不认可这个说法,她说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能早点睡。这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我反问了她一句:“仅仅是为了孩子着想吗?有没有为你自己考虑的因素呢?如果仅仅是为孩子好,他不听也就算了,为什么你会那么生气呢?”

这时候,妈妈感慨道:“这么说,我的确是觉得他没有按我潜意识的意愿来行动。”

我继续帮妈妈分析:“有些事情,明明有替自己考虑的成分,但承认这一点显得不那么‘高尚’,所以,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是为对方着想。其实你已经被自己催眠了。你并不觉得是为了自己。他快点做完作业,早点睡,的确对他身体有利,但是,这也是平息你的担心和焦虑的一个方法。”

于是,我们换了个视角重新来面对这个问题。我问妈妈:“当你听到孩子说作业多,看到孩子在休息,心里是不是已经对他有要求了呢?是不是希望他快点去写作业?随着休息时间的延长,你的担心也在增加。现在让我们停下来思考。”

“晚做一会儿作业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危害大不大?”

“你的内心能否允许孩子不按照你的想法来?”

“如果要求你接纳孩子的行为,你会怎样说服自己呢?”

在我的不断追问下,妈妈罗列了如下的理由:

不就是晚做会儿作业吗,只要知道做就行。

他确实挺累的,回来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晚睡一晚上没什么。

从孩子以前的表现来看,他会安排好自己的作业,何必跟他计较,搞得最后大家都不愉快。

不论是谁都不愿意天天听别人指手画脚,他的事让他自己做主吧。

我这样想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跟他分离还是越缠越紧?

从这几条理由来看,只要方向对路,妈妈能很好地说服自己,消除心中的担忧和焦虑,也顺便切断了她挫败感的链条。我最后补充了一点:孩子的作业只要完成就行,并不需要按照你期望的状态和节奏去完成。想了这么多说辞,就是希望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作业是孩子的事情,他能安排好,与你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业也不是你的责任,只是属于你的监管范围而已。如果孩子做完作业的时间太晚,事后提醒一句就可以。如果有足够的耐心,甚至不必刻意说,过几天,说不定孩子自己就会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悄然改正了。

当我们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通常有两个努力的方向。要么,控制他人,让他人符合自己的意愿;要么,改变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行为。通常,没有人喜欢被控制、被强迫,因此,通过改变他人来抚慰自己的情绪,迟早会引起对方的反抗,结果会引发矛盾和对立。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则是一种健康和理性的处理情绪的方法,这更容易使我们达到人际和谐的状态。这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中一样重要。

所以,我们要直面问题,对自己的情绪承担完全的责任,不要试图通过控制孩子来平复自己的心情——这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势必会引发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