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许多人一起去吃饭,出来的时候,我三哥朋友家12岁的男孩不知道在哪里拿到一个气球,自己拍着玩。三哥的女儿曼曼看见了,跳着脚哭起来:“我也要气球,我也要气球……”
三四个人同时喊那个男孩,让他把气球给曼曼。那个孩子很喜欢曼曼,他很高兴地把气球拿过来了。
这时候,我又“不合时宜”地站出来,示意那个孩子先别给。然后问曼曼:“你想要那个气球,对不对?”曼曼点头。我对曼曼说:“不用哭,你要自己去和哥哥讲。”在我的引导下,她说出了这样的话:“哥哥,把气球给我吧。谢谢!”然后,男孩把气球给了她。
后来,我和老爸闲聊起了这件事情。他有点不明白,人家都愿意给了,你为什么非要曼曼说出来?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所谓的“愿意给”,是三四个大人施压的结果。这件事情并不需要大人的介入,曼曼自己就可以处理,她只要礼貌地和哥哥协商,同样也会得到,根本不用跺着脚哭。相反,如果这次通过大人施压得到了气球,那么下次她还会跺着脚哭。
我经常和我三哥家的孩子曼曼及四哥家的孩子鹏鹏玩游戏,一起玩耍的时候,我不会刻意让着他们,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哭闹就改变游戏规则。相反,如果他们认真与我协商,我会非常重视,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久而久之,大家都很讲道理,两个孩子习惯了用平和的语言表达诉求,而不是一味哭闹。因此我们很少发生争执,从长远来说,这份对原则的坚持反倒让大家相安无事。
有一次,我们在楼下玩游戏,一个和曼曼年龄相仿的小男孩在旁观,问他是否参与游戏,他说不参与。等我们开始玩的时候,他又主动参与进来了——当然,我们是欢迎的。没玩几分钟,他要求大家停下来,说不许玩这个游戏,要玩他的游戏。我对他说:“玩你的游戏也可以,不过我们要征求其他小朋友的意见,如果他们都同意,我们就马上改,如果不同意,等这个游戏结束再玩你的游戏。”没想到这个孩子坚决不同意,要求马上玩他的游戏,而且态度强硬。我问了其他几个孩子,他们不同意终止正在玩的游戏,于是我对那个孩子说:“大家想把这个游戏玩完,一会儿再玩你的游戏。”没想到,这句话一下子捅了马蜂窝,那个孩子哇哇大哭起来,他的父母也过来了,我简单解释了一下。我注意到,他的父母一直安慰他不要哭,他的哭声却越来越大,指着我说:“你不听我的话,我要杀了你!”
在公共场合,这场面的确让我有一点儿尴尬,不过遵守规则是我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家里,我对曼曼、鹏鹏一贯如此,不能因为那个男孩是别人家的孩子,就对他网开一面。那样的话,曼曼和鹏鹏也会对这个规则提出质疑。
对于这个小男孩来说,这时候恰好是他学习如何融入同伴群体并学会遵守规则的契机。我发现他的妈妈一直在安慰他“别哭”,但对于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建议或引导,甚至没有阻止孩子说“我要杀了你”之类的话。类似的情况其实很常见,我猜测这个孩子在家里处于中心的位置,可以左右大人的意见,并且玩游戏的时候,喜欢习惯性地任意改变规则。从他妈妈的态度来推测,以后他与别的孩子玩游戏,还是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我也曾遇到过一些孩子,他让别人帮个忙也会颐指气使。别人问他问题,如果他不想回答,就会用奚落的语气回敬一句:“连这都不懂,笨!”令旁观者也觉得不舒服。不过我更愿意相信,他本人并没有觉得不妥,因为他在家里一贯如此,所以已经把这种沟通方式当作常态了。
很多家长和我探讨孩子的合群问题,苦恼于自己的孩子没有朋友。多数情况,这都是因为家里的规则和社会的规则不相符。在家里,全家人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这些孩子小的时候,玩游戏只能赢不能输,想要什么必须给什么,想去哪里必须答应,把自己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不考虑其他家庭成员的处境和需求。对别人可以态度恶劣,但不允许自己被批评。家长的一味迁就,营造出了一个虚幻的众星拱月的世界。在家里,孩子形成了几个与社会规则严重冲突的认识:在群体中,我有特殊的话语权;我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我需要被包容,但没必要包容他人……
秉持这样的观念,进入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时,立刻会体验到巨大的失落感——他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对人际关系的相互原则会非常不适应。一群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相遇,必定要陷入权力斗争,争夺唯一的中心地位而导致彼此的疏离。有的家长甚至以孩子处处占先、对小朋友颐指气使为荣,甚至觉得孩子有“领导能力”。其实,孩子只是在控制支配他人,而这样的行为,也必将引起同伴的抗拒和反感。
为了避免这样的状态,我们就不要实行“双轨制”,而应该与社会规则接轨。当然,迁就孩子是一种简单的方式,避免了眼下的冲突和不愉快,但这绝对是一种“养虎为患”的教育方式,慢慢地,孩子会越来越守护自我中心的位置。
在家里,孩子通过哭闹达到目的,家人往往会因为疼爱而妥协。但是,如果是和小朋友们玩,哭闹就是无效的策略。如果他将来走上社会,也是通过哭闹、生气、要挟来达到目的,多数人都不会买账。在人际交往中,平和的沟通更容易被接受。
如果孩子一哭闹我们就妥协,我们就是在鼓励孩子运用哭闹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这不但意味着他要哭无数次,还将给他未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挫败。既然我们真的爱孩子,就不要用爱的名义设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