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咨询中,有个妈妈问我:“找你咨询的家长,是不是都是急性子?”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这样总结过。经她一提醒,我回忆了一下,保守估计,有80%的家长都是急性子。当然这只是感觉,并非严谨的统计数字。
恰好另外一位家长发给我一个日志片段,佐证了这个论断:
他首先写的是数学作业。当时我在洗衣服,他说要和我比赛看谁更快完成。这个过程中,感觉他不像我在身边时那么抓紧时间,经常愣着、抠鼻子。我没理他,过一会儿他又自觉地低头写。我想,以前都是见到他玩我就催,这样锻炼不出来他的主动意识,这次我索性就不理他,结果确实也很耽误时间。我手里的衣服洗完一件,就念叨一句“我离成功不远了”。他就说“别以为我会输”,然后速度也会加快,最后他赢了。
以前,只要孩子一走神,家长就想立刻改变孩子的状态,于是就忍不住干涉,如果孩子不听,家长就特别容易发脾气,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最后却弄得硝烟弥漫。
面对孩子,要尽量做到不急躁。在具体的咨询细节中,我们常常讨论到这个话题。但是,作为妈妈,很难一下子真正做到不急躁,多数情况下,要么尽量压抑隐藏自己的愤怒情绪,要么是不让自己爆发得太彻底,不让自己表现得那样歇斯底里,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这位妈妈经过了很长时间,终于体会到了这种感觉,当她看到孩子愣着、抠鼻子,并没有急躁,也不急于干涉,而是选择等一等。过了一会儿,孩子身上出现了她期待的行为:又自觉地低头写。大约两个月以后,这个孩子对妈妈说:“我愣神的时候,你不要催我,我最烦你催我了,你不催的话,过一会儿我自己就会去写。”
耐心等待——这个道理容易理解,但很难做到。特别是对于性格急躁的家长,就更加困难。
性格急躁的人喜欢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更急于看到结果。而孩子被他自己的感觉所左右,并不懂得附和大人的节奏。大人在自己预设的时段内没有看到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焦虑便开始升级。在焦虑的推动下,大人便试图立刻扭转孩子的表现,这往往是冲突的开始,从本质上说,这是对孩子的控制。
事实上,如果我们肯从容地等一等,极有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怎样减轻自己的焦虑呢?不妨换个角度——“愣着、抠鼻子”,我们可以把这个行为定义为磨磨蹭蹭,也可以把它定义为“战胜自我的必经阶段”。通常,孩子在疲惫、烦躁、畏难的时刻,更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自己在工作中,偶尔也会这样偷懒走神。那么,我们能否允许孩子停下来,把自己的注意力暂时转移一下呢?如果我们认为孩子是在积蓄力量,继续并不容易的旅程,心中便不会那么急躁,说不定还有一丝感动呢!这不正是“等花盛开,看树长大”的情怀吗?
从这个角度说,慢性子会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更容易等来孩子战胜自我的时刻。如果你是个急性子,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等待时限”,把平时的忍耐程度扩大个两三倍,多等一会儿,极有可能等来另外的一片风景。
当我发现孩子磨蹭的时候,通常先是默默地观察、等待。其实,沉默本身便有一种无言的力量,它的潜台词是:我相信你能做好,我愿意给你战胜自我的空间。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忍耐和期待,他会主动改变自己。当然,前提是我们保持平静的状态。如果我们急躁焦虑,这个态度本身就包含着对孩子的不满和不信任,孩子内心的情绪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要么反抗,要么防御。也就是说,大人平静而沉默,孩子的注意力会放在自己的行为上,他想着怎样改变自己;大人急躁而沉默,孩子的注意力会放在父母的情绪上,他更关心父母是否会发火,是否会责备自己,自己应该怎么应对。同时在这段沉默的时间里,我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如果他依然磨蹭,我选择什么时机介入?怎样说,怎样做?管到什么程度?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我该怎样应对……多数时候,这些策略都用不上,孩子会自觉地终止磨蹭,开始做事。而一旦需要介入,因为策略已经想得很清晰,也能简洁而有效地处理。
我们这里说的“等一等”,体现了教育的滞后性。也就是说,我们不妨信任孩子内心的积极力量,付出足够的等待,等孩子的主动性自然浮现。这个等待的过程给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很多孩子不主动、依赖性强,就是因为我们介入太多、太频繁,也太深入,导致了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