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媒体的错误足以引起纠纷或形成不利于自己的舆论,则应当以职业化的不对抗的方式告诉记者和编辑,希望记者在写下一篇该专题报道之前,进行更正。但从我们跟媒体打交道的经验看,还没有一家媒体对失实报道的事件做更正的,即使有更正,也是人名、地名和时间上的更正。一家报纸或媒体,对事实做出更正,就等于自己否定自己,就会在公众面前失去声誉。所以,指望媒体做事实上的更正,几乎等于零。如果记者和编辑不进行更改,那么可以投诉到媒体的主管和主办单位要求更正并致歉,但要有真凭实据,不要在内容中搀杂强烈的个人感情因素。如果媒体不刊登或申明这个更正,下一步的做法,可向媒体行业主管机关投诉,必要时可借助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这要非常慎重,不能草率行事。记者是无冕之王,其权力至高无上,对待同一件事,他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表出不同观点,并产生出不同的报道结果。因此,要防止一把赢后把把输。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修养中,都会碰到也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分,官有好坏之别,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确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
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通过待人处事的无私公正和不能丧失起码人格的实际行动,把“人”字撑起来,普通的员工要懂得做人,党员干部更要懂得做人。毛泽东主席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这是指一般的做人而言,党员干部就更应如此了。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党员干部,仅仅做到洁身自好、做一个好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来约束自己。周恩来总理说过:“共产党员为人做事,只有建立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才是伟大的、崇高的。”我们党员干部,应该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与他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
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品行兼优,说到底,这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一种素质、一种境界。倘若一事当前,总是打自己的“小九九”、处处为自己着想,那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种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人品、人格,更是做人的崇高!当同志为难着灾的时候,主动伸手去拉一把,而自己倒运的时候,尽量不去麻烦别人,这是交友之德,更是做人之道。然而有的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挖空心思,耍尽花招,或无中生有,或栽赃陷害,或拉帮结伙,或因人因事“施策”;有的人,为了凸显自己的“价值”,常常一事当前,竭尽能事去张扬自己——可以“摘桃子”越权越位、“推过失”不守规矩;可以“献殷勤”阳奉阴讳、“求名利”揽功推过;可以遇到“责任”上推下卸绕道走,见到“权利”竭尽能事跑步行;可以随机贬低别人、执意抬高自己……这些都是做人所缺乏道德的表现 。而“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何谈做官呢?
其次是要学会做事。马克思曾指出:“有价值的人生是不虚此生。”中国的俗语也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到世上,就是要创业干事;做好事,干实事;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事,干好利己、利人、利国的事。“有为才有位”,是说做事的重要性,做事是前提、是基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何做事、怎样做事,说到底是一个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的问题。共产党人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清清白白为事,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行事,兢兢业业兴事,才能真正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从根本上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如何把事做好、做出成效呢?这里的要素当然很多,但起码的是德行要好,品行要正。
就是百姓常说的,“不管到啥时候,不论走到哪儿,都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站得稳脚跟”。为此,必须从点滴入手,注重在平时“抓好基层,打好基础”上下硬功夫,做到“待人处事要无私公正;不能丧失起码的人格 ;不要为一时的好处搬弄是非 ;正直忠厚是遵守的品德 ;不能靠虚假去骗得荣誉 ; 要凭自己的真正本事奋斗获得”。否则,一事当前,对己有利的就干,对己利小或没利的就少干或不干;领导在场时就拼命干,领导不在时就不想干、不愿干;接受一项任务时,拈轻怕重,避责就便,找借口,讲价钱,推诿扯皮,拒担风险,怕担责任;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阿谀奉承,好大揽功,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讲起话来是语言的巨人,做起事来是行动的矬子,凡此种种,连一些常人应该做的事都做不到、做不好,又怎能成为一个好官?
要学会做官。为官者对官既要看重,也要看淡。看重的,应是那种使命,那份责任,那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看淡的,则是做官过程中涉及个人的得失进退。官位的高低与权力的大小是成正比的。用辩证的观点看,权力具有两重性:当它用来为人民服务时,就能造福人民、造福社会;当它一旦为个人谋取私利,就会祸害百姓,危害国家。换句话说,权力可以使人书写光辉的篇章,也可以把人钉在耻辱柱上。权力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坠落;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这里的关键,就是看一个党员干部,能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
”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权力观的本质,即我们掌握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无条件地服务于人民。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权力始终沿着为人民服务和受人民约束的健康轨道运行。有人为了当官,不是在干好工作取得业绩上下工夫,而是在钻营取巧,拉关系,找门子上动脑筋;有人为了拉选票,公众面前搞暗示,背地私下做营销,收买人心搞许愿,软硬兼施一起来。有的侥幸当官,可却难以胜任,最终落得个欲罢不忍、“执政”吃力的尴尬局面。群众生气地说:“述职报告说得天花乱坠,测评拉票时绞尽脑汁。要是早点把工夫用在正地方上,干出点政绩、拿出点水平来,不就早妥了?!”
所以说,做人、做事、做官,三者息息相通,紧密相连,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统一的整体。三者中,做人是根本,做事是基础。倘若前两者做好、做到位了,那么,尽职做官也就能不负众望、尽在其中了。
(此文曾获“新时期思想道德”优秀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