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思路花雨
982600000008

第8章 ·社会话题 (2)

但也有一些企业家,见利忘义,见钱忘责,置广大消费者利益,甚至健康和生命安危于不顾,追求昧心的利润。最近的三鹿劣质奶粉,以及此前的“苏丹红”、“瘦肉精”等影响恶劣的事件,遭到社会公众和舆论的谴责,特别是相关企业及责任人受到法律的严惩,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都是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君不见,一些企业为了多赚些昧心钱,在作产品宣传时,有一说二,无中生有,甚至挂着“羊头”,卖着“狗肉”,最终让百姓“喝饮料,怕色素;吃食物怕毒素”,甚至买住房,怕忽悠,买小车,怕失灵……

经济和道德,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二者实际是统一的,前者依附于后者。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的发展,更谈不上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效益。

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自古以来即强调商家的道德修为,追求 “儒商”,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儒商”,则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从来就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些知名企业、百年老店,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社会信任,就是因为除了遵纪守法外,还将道德,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而反观那些曾红火一时的短命企业,多是只顾及蝇头小利、缺乏长远眼光之辈。

当然,除了企业自律,政府、社会对企业的法律约束是必须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必要的,但监管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得需要人们去遵守与执行。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

企业家首先应该具有的是诚信与良知;一个急功近利的企业家,常常易偏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家不仅是一种可悲,更是一种堕落,最终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侵权行为要敢说不

在法制社会尚在健全之时,轻信往往使人受到伤害,也容易伤害别人。而这种伤害,又总是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进行,就像阴影总是在阳光之下一样。

据媒体报道:重庆男子唐尚海和朋友坐火车从重庆到怀化,遇乘警查票,因两人手机款式相同,乘警遂擅自打开了唐尚海的手机查看各项功能,不料在里面发现一段约4分钟的黄色录像。尽管唐尚海解释,这段淫秽录像并非他所下载,他买的是一部二手手机,这段录像购买时就有,而且他没有给人看过,但乘警仍以唐尚海私自复制、传播淫秽录像为由,处以罚款200元,还责令他当场写下检查书。

这样的新闻很惹人发笑,但是这笑里还包含着一些苦涩。当我们的手机和电脑所储存的隐私并不完全属于我们,谁能保证,我们不会成为下一个唐尚海。

被罚款200元的唐尚海当然冤枉,可他亦有不冤之处。当乘警查看其手机,他有没有勇气说:手机的所有权属于我,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能查看。放到权利意识完善的宪政国家,此话一出口,乘警多半知难而退,否则就是侵权。

你可能会说,法律有什么用呢?不可否认,执法干警例行公事,你不配合能行吗?是的,正常的执法,我们无可厚非,但对侵害公民权益的执法,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严辞拒绝,倘若你再积极“配合”,那只能说明你是无知的法盲,而这种配合的后果,当然是你自作自受!

事实上,我们已欣喜地看到了这一幕:日前,南阳警方撤销了对唐尚海的罚款处罚。而更早的陕西黄碟案,警方不但赔礼道歉,一次性补偿被打伤、刑拘的当事人医疗费及误工费,还对几位肇事的警察进行免职或辞退的处理。这都是维权者执着艰辛修成的正果。

识时务者为俊杰。一个出色的人,便总是把最应该做的事情,选择在最适宜的时候去做。因此,每一个公民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都要敢于说不。

对违法者“认真起来”

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危害与影响巨大,全国有几万名婴幼儿因s食用含有“三聚氰氨”的奶粉致病,甚至死亡。人们开始对乳制品行业面临信任危机的同时,希望这些乳品企业要依法经营、恪守良知,再不能做出要钱不要命、丧尽天良的坑人蠢事来。

一个社会,只有在所有的人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社会才能和谐运转。从这个角度出发,奶粉事件应促进我国制度机制建设,催生公共管理转型。

就这次奶粉事件而言,作为一个正常的法制国家和法制社会,应该如此行动:受害的民众起诉奶粉生产商,天价索赔,因为生命无价;受害的民众起诉奶粉广告商及其代言者,要求他们为误导民众负责;广告代言明星们起诉被代言公司,要求它们为误导明星们负责,赔偿明星们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政府在启动危机处理预案,为受害者提供免费救治和筛查的同时,还应反过来要起诉有关企业,让它们为自己的不良行为负责并且支付各种费用。中央政府严厉整治地方保护主义,让企业之间的自由收购成为可能;最后,政府启动有关法律和条例的制订或修改程序,让所有做了坏事的人和机构,都能受到法律的惩罚和良知的谴责。

法制国家,重在依法治国,做到依法负责,依法问责。对违法者依法严惩,让守法者有所得、有所获、有所荣,使违法者不光有所愧、有所畏,还要有所损,让违法撞“南墙”的人,头上起疙瘩,甚至头破血流。只有这样,企业的大股东们才会认真起来,为了自己的钱包不缩水,他们会对公司管理层的质量管理严加审核;企业的管理者们会认真起来,为了让自己不丢掉工作,他们自然会对质量管理严加负责;企业的供货商们自然也会认真起来,否则他们会担心自己的原料没有销路。

法律的尊严不容侵犯。因为,你不认真执法,不严格执法,就等于给违法者营造了一个个蒙混过关的机会。

你不理财 财不理你

21世纪,是财富管理和大众理财蓬勃兴起的时代。

财富管理与理财升值,在市民经济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积极把握好投资理财作为市民生存与发展的新方式,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使集体分房、公费医疗、单位养老等“福利鸟”,从我们这里越飞越远了。大众理财,是市场逼出的一个新理念。因此,“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即学会理财,是每个市民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到银行贷款买房,购买医疗保险、为将来准备一份养老金,将手中有限的余钱升值、保值、增值……这些理财方式正向人们走来,并日益成为每家每户市民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必修课”。事实上,对于手中的余钱是存银行、买股票、炒外汇还是债券更增值更实惠,已经时时牵扯市民渴望财富的神经。如果你不懂,不会或不善于某一种理财,那你不仅得不到实惠甚至吃亏,还会被视为“没本事”而被人瞧不起。

人们通过掌握金融政策、更新经营观念,了解消费信息,进而学会理财方法,由此带来个人家庭投资理财的革命。君不见,眼下各家商业银行都竭尽其能事,开办了“财富管理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且生意愈来愈火爆。实践证明:管好个人的账,用好兜里的钱,改变和提高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在谁也无法置身其外的个人理财时代,如果你不理财,财也不会理你。

朋友,不妨投入一些精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做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理财高手吧。

“潜规则”—社会文明的毒素

有一种毒素,叫“潜规则”,它危害着社会文明,残害着社会公众。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关于潜规则的议论颇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例子,如果留心,其实并不鲜见。所谓“潜规则”,是拿不上台面,只能悄悄做,不能公开说,彼此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和行为方式。但为什么如今潜规则却能摇身一变,成为似乎人所共知的“显规则”?

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动与转型,一些人的正义感和价值观念逐渐迷失,开始信奉没有对错,只有成败;没有是非,只有炒作。再加上目前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于是潜规则日益大行其道,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官场有官场的潜规则,商场有商场的潜规则,体育界有体育界的潜规则,文艺界有文艺界的潜规则……比如说钱权交易、跑官要官、买卖书号;比如说好处费、封口费、版面费……对于这些潜规则,人们最初是坚决排斥的,但渐渐地随波逐流,再就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最后竟然是运用自如。精于此道的人,会被认为“有人缘”“会办事”“识时务”“能应变”。反之,坚持原则和道德底线,拒绝潜规则的人,则可能被视为“另类”“不合群”“犯傻”“认死理”。

如果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却是道德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聪明人”得利“老实人”吃亏,那么,人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减少,社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与和谐,经济发展也不可能持久。反之,如果一个社会充满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精神,具有崇高的人文追求;如果一个老老实实做事、有气节有操守的人能够“有付出必有回报”,那么,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进入高效良性轨道。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而潜规则的盛行,就是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时间长了,它会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能掉以轻心。西方谚语说,面具戴久了会变成脸。如果潜规则成为常态,成为人们比较普遍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哲学,这个社会的文化将是危险的。

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狠杀“潜规则”这种歪风,使之成为“老鼠过街,人人狠打”。

让实干成为最硬的功夫

“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和实际的效果,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

事实上,我们取得的每项成绩,都是真抓实干的结果;存在的很多不足,也是抓而不实的后果。应当看到,说得多,做得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有的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热衷于路边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表面风风光光,实则劳民伤财。所以,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必须以实干作为一种崇高来追求,作为一种纪律来要求,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针对困难问题多、群众意见多、工作瓶颈多的疑难问题,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紧抓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