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989300000007

第7章 天下所归,相约抗秦 (3)

第二点,让子婴,让一个投降的秦朝的皇帝做丞相,这也是项羽绝对不能允许的,项羽有一种强烈的仇秦心理,项羽的爷爷项燕是楚国最后灭亡的时候,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楚国最后一个战死的大将,是被秦将杀了。项羽的叔叔项梁是被章邯杀了。可以说项羽他们老项家跟秦朝是有世代血仇的,你现在让子婴做丞相他能同意吗?第三,珍宝尽有之,他把所有的珍宝都占有。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都激怒了项羽,所以项羽又大怒,一怒之下,项羽做了一个决定,司马迁是这样说的“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就是第二天早晨,说第二天早晨让我们的士兵吃饱饭,替我把刘邦的军队灭了。

大家注意这个决定对项羽集团来说,应当说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这个时候项羽占有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四十万大军,号称一百万,刘邦是十万人,号称二十万,(项羽)而且刚刚打过巨鹿之战,这个战士们的士气正高,这个携巨鹿之战胜利之威要是打刘邦的话,那简直是以石击卵啊!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我们首先说他这个决定很正确。第二点,这个决定的基础不牢靠,他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是他在盛怒之下,第二个大怒之下做出来的,两个大怒,一个是函谷关前的大怒,一怒之下打进来了,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又一个大怒,这个大怒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但是这个决定不是在冷静地、理智地、客观地分析秦朝灭亡以后刘项两家的关系基础之上做出来的,所以这个决定的基础不牢。这个决定是因为项羽的自尊受不了,项羽的内心受不了,一旦他不满足的地方,心理不平衡的地方平衡了,这个决定有可能被撤消。再一个,这个决定太随意,这个决定是项羽一怒之下做出来,他没有跟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在一块集体商量一下,他这个集团有很多核心人物,比如,他的堂叔项伯,他的重要谋士范增,他没有和这些人商量,自己独立做出来了,太专断了,太随意了。

愤怒的项羽终于做出决定,以自己的四十万诸侯联军消灭刘邦的十万人马,这对能征善战的项羽来说,确实不费力气。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的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那么项羽的这个决定能得到执行吗? 这个决定一下子引出来四个人做住强烈的反应: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人是范增,范增立即做出反应,范增说:好。说刘邦这个人,过去在他的老家,这个人有两大特点:一贪财,二贪色。可是到了函谷关,进了关中以后,他是财也不要,女人也不要,这个人这么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明他的志向不小,这是一点。第二点,刘邦这个人,我派人去看他头上的气,这叫“望气”,汉代很流行,汉代怎么流行,说一个人你看他头上的云气就可以知道这个人将来怎么样,我派人看刘邦的云气了,说刘邦头上的云气是一种五彩之云,这个五彩之云意味着刘邦有天子之气,他将来有可能做天子,所以范增最后的意见是四个字“急击勿失”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这个机会。

范增到底比项羽看得要远一点,但是范增这个话也有毛病,毛病在哪儿呢?范增没有从刘邦集团跟项羽集团的关系的历史变化上讲,他俩当年是战友,现在两个人是对立的军事集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范增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讲,所以范增话讲得很对,但是道理没有讲透。第二个做出反应的人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堂叔叔,这个时候做什么官呢,做左尹,楚国的官职,尹就是丞相,左尹就是左丞相。项伯这天晚上就闹了一件事,什么事?夜见张良,因为项伯跟张良有过一段交往,就是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曾经杀过人,按当时的规定杀人要偿命的,张良救了他,所以项伯要报恩,他来个夜见张良,想把张良自己叫走,所以他就见张良了。这是第三个做反应的人,他见了张良,他就把项羽第二天要灭了刘邦的计划跟他(张良)一说,说你可不要跟他一块死,明天大军一打玉石俱焚,你赶快跟我逃,但是项伯是太低估了张良了。

张良是个何许人物啊!那是楚汉战争中间一等一的谋士啊!最高明的谋士,他当时就看穿了项伯是个什么人,项伯是一个把个人的“义”,就是你救过我,我救过你,这叫哥们儿义气,他是把“义”放在整个项羽集团根本利益之上,把个人之“义”放在集团根本利益之上的一个政治糊涂虫,所以他看出项伯的弱点在这儿,所以张良马上就堵住他的弱点。第三个做出反应的人就是张良,张良这时候也知道项羽的决定了,张良说:这样,我呢,并不属于刘邦手下的人,我是替我的主公韩王来护送刘邦入关的,我现在要是逃了,不告诉刘邦一声,不义气,你来救我是为了“义”我去救刘邦也是为了“义”,用这个“义”这一说,项伯哑口无言,只好让人家张良把这个重大绝密的军情告诉了刘邦。所以刘邦是第四个做出反应的人。 事情果然应了人们常说的那句俗语:人算不如天算。当项羽一切都布置妥当后,这个重大的决定竟然被刘邦知道了,此时的刘邦即将大祸临头了,对于刘邦来说,他又要想办法逃命了。

刘邦一知道,刘邦的反应是什么?第一个反应大惊失色,刘邦的大惊失色,很简单,因为刘邦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犯了个什么错误呢?在他的军事力量没有强大到跟项羽集团能够平起平坐,相互抗衡的时候,他太急了,把自己的这些野心全部暴露出来了,结果惹了项羽,非要灭了他不行。不过刘邦到底是刘邦,在关键时刻,刘邦说了四个字,说得太巧妙了,

“为之奈何”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我怎么来处理这个事呢?”这是刘邦的一大长处,你看刘邦,行军打仗不如韩信,治国理财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可以说刘邦不能打仗,不能治国,不能出谋划策,你说刘邦会什么?他会“为之奈何”。他知道在关键时刻他向他的部下去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所以刘邦叫做用人之人。韩信,萧何,张良只能叫做可用之人,所以刘邦就高在这儿。

这一问“为之奈何”,张良当然心里头早有就胸有成竹,但是张良现在并不急于说出自己的话,张良很高明,张良作为帝王之师,老师教学生,他首先问了两个问题:第一,谁给你出了这个馊主意,把住函谷关不让项羽进,谁给你出的。刘邦只好老老实实说,有一个无知的小人他说叫我把住函谷关,只要不让项羽他们进来,这个关中整个就是我关中王的了,所以我听了他的。然后张良就问他第二个问题,你估计估计你那点本事,你那点力量,你能是人家项王的对手吗?这个话很难听,让刘邦掂量掂量你是不是人家项羽的对手,他掂量的结果,刘邦是沉默了一会儿,说了一句,那我不如人家,说完这句话以后,刘邦跟着再问了一个“且为之奈何”那我到底该怎么办呢?你光问我这问我那的,我到底该怎么办呢?张良这个时候知道刘邦已经做了反省,知道了自己的错,所以他才跟他说,那好吧,你去告诉项伯,说你不敢背叛项羽,你去告诉他。

这一说,刘邦马上就领会了,张良是个好老师,刘邦是个好学生,一点就透,马上就明白了。一旦明白了,我们怎么知道刘邦明白了,刘邦下面就不再说为之奈何了,为之奈何不再说了,反过来他连着问了张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和项伯有这个老交情呢?大战的前夜项伯在敌队阵营中间跑过来告诉你,你俩到底有啥交情,你俩有啥勾结。张良很从容说当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我有了危难了,所以他来救我,这一问把刘邦对他的怀疑解除了。跟着刘邦问第二问,那要是这样的话,你跟项伯你们俩谁大,张良说他比我大,比我年长。

刘邦说:你赶快替我请几来,我要拿出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结果项伯一进来,刘邦很会办事,就是今天我们老百姓的话太会来事了。先端着酒敬酒,敬完酒就跟人家套近乎,一套近乎,一问人家家里的情况,有没有孩子,问完以后,马上跟项伯两个人定为儿女亲家,这句话,可不是他老师教的,他老师只是说,你去告诉项伯,就说你不敢背叛(项羽),为什么要利用项伯呢?用项伯传话的原因:第一,项伯是惟一能向项羽传话的人。第二,项伯是个糊涂虫。所以他利用项伯是很对的,但是张良并没有叫他们结为儿女亲家,刘邦这叫活学活用,老师一教马上就会,马上给人家拉成儿女亲家,这个儿女亲家一拉太有用了。第二天,你看那个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保护了他,起来保护他的就是他那个亲家,项伯保护了他。

今天结儿女亲家就是为了明天你救我一命,至于将来咱们成不成儿女亲家,那(是)后话。等到项羽死了,项伯一点价值也没有了,刘邦当了皇帝了,项伯敢向当朝皇帝去提当年亲家的事吗?他绝对不敢,刘邦也再不会提这个亲家,这个事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当时就跟项伯套近乎,然后他就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这段话讲得非常巧,他说我刘邦进入函谷关以后,把秦朝的仓库一封,把官吏百姓的户口一登记,我封了仓库,登记了户口,就等待着项羽到来以后,由项羽来处理。这是个弥天大谎啊!当年他确实是封了仓库,登记了户口,那是为了将来做关中王他心里清楚,他到底可以向谁去征税啊,他是为了这,现在一说我是等着大王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