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人为什么活着?为了吃饭!难道不是为了工作吗?人生是为了吃饭必须工作,而不是为了要工作而必须吃饭。生活就是为了吃饭,为了享受世间的快乐,这是人要拼命赚钱的原因。”
一个犹太人见了另一个人就问对方:“你多大了?”
“我50岁了。”
“那你还可以享受10年呢。”
这个犹太人问一个老人他多大了,似乎很不礼貌。但是他的回答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他的生命还有10年,应该好好地享受这生命中的最后10年。犹太人始终认为活着就是为了享受,人活在世界上就应该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情地享受。
另一位住在芝加哥的犹太人已经70岁了,却要买一套很豪华的公寓,别人觉得很奇怪,问他:“你年纪这么大,估计也就只有几年的寿命了,还要这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这位犹太人反问道:“难道只有几年就不享受了吗?”
要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样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犹太人不赞成过分地节俭,《塔木德》说:“当富人没有机会买东西的时候,他会自认为是个贫穷的人。”如果自己拥有了金钱,却守着它们不松动,把它们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是愚蠢的。
犹太人认为,即使追求神圣的精神生活也不应该让自己贫困。信仰上帝和追求享受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他们认为自己追求精神的崇高,也应该追求世俗生活的幸福。一味追求物质的富有,当然不是一种好现象,然而一味追求精神生活而忽略物质上的舒适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犹太人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高品位的要求,他们喜欢豪华的居所,精美的食物和名贵的车辆,因为这样才配得上自己所赚取的财富和自己高贵的地位。犹太人的节俭精神与他们享受生活并不矛盾。在犹太人看来,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节约不必要的开销。但犹太人也同样认识到赚取财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并愿意为这些昂贵的物品付出代价。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经常可以在晚上看到在装饰豪华的中国餐馆和意大利餐厅,坐着颇有绅士风度的犹太人,他们和家人、朋友一边吃着精美的食品,一边亲密地交谈,那惬意的神态让人羡慕不已。他们毫不吝啬地把白天赚来的钱花出去,通常可能为了一顿精美的晚餐而一掷千金。为了享受,他们是愿意花钱的。
借用资源经营
“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塔木德》
“如果你能给我指出一位百万富翁,我就可以给你指出一位大贷款者。”威廉·立格逊在他的《我如何利用我的业余时间,把一千美元变成三百万美元》一书中这么说。
一切都是可以靠借的,借资金,借技术,借人才,能为自己所用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这个世界是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你所需要的资源,你所要做的仅仅是把他们搜集起来,并用智慧把他们有机地组合起来。
这就是犹太人的思维方式,他的意思其实是说,生意人应该尽力贷款,借助银行的资金为自己办事,如果你不能借用别人的资金,做生意是极为困难的。
看看犹太富翁们起家的历史就会发现,他们可以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豪。他们的发财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著名的希尔顿从被迫离开家庭到成为身价5.7亿美元的富翁只用了17年的时间,他发财的秘诀就是借用资本经营。他借到资本后不断地让资本变成了新的资本,最后成为全部资本的主人——一名亿万富翁。
希尔顿年轻的时候特别想发财,可是一直没有机会。一天,他正在街上转悠,突然发现整个繁华的优林斯商业区居然只有一家饭店。他就想:我如果在这里建设一座高档次的旅店,生意准会兴隆。于是,他认真研究了一番,觉得位于达拉斯商业区大街拐角地段的一块土地最适合做旅店用地。他调查清楚了这块土地的所有者是一个叫老德米克的房地产商人之后,就去找他。老德米克给他开了个价,如果想买这块地皮就要希尔顿掏30万美元。
希尔顿不置可否,却请来了建筑设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给“他的”旅馆进行测算。其实,这不过是希尔顿假想的一个旅馆,他问按他设想的那个旅店需要多少钱,建筑师告诉他起码需要100万美元。
希尔顿只有5000美元,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小旅馆,并不停地使之升值,不久他就有了50000美元,然后找到了一个朋友,请他一起出资,两人凑了10万美元,开始建设这个旅馆。当然这点钱还不够购买地皮的,离他设想的那个旅馆还相差很远。许多人觉得希尔顿的理想是痴人说梦。
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签订了买卖土地的协议,土地出让费为30万美元。然而就在老德米克等着希尔顿如期付款的时候,希尔顿却对土地所有者老德米克说:“我想买你的土地,是想建造一座大型旅店,而我的钱只够建造一般的旅馆,所以我现在不想买你的地,只想租借你的地。”
老德米克有点发火,不愿意和希尔顿合作了。希尔顿非常认真地说:“如果我可以只租借你的土地的话,我的租期为10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为3万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么就请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这块土地上我建造的饭店。”老德米克一听,转怒为喜,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30万美元的土地出让费没有了,却换来270万美元的未来收益和自己土地的所有权,还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饭店。于是,这笔交易就谈成了,希尔顿第一年只需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就可以,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贵的30万美元。就是说,希尔顿只用了3万美元就拿到了应该用30万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权。这样希尔顿省下了27万美元,但是这与建造旅店需要的100万美元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
于是,希尔顿又找到老德米克:“我想以土地作为抵押去贷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气,可是又没有办法。
就这样,希尔顿用这块土地从银行顺利地贷出了30万美元,加上他支付给老德米克3万美元后剩下的7万美元,他就有了37万美元。可是这笔资金离100万美元还是相差得很远,于是他又找到一个土地开发商,请求他一起开发这个旅馆,这个开发商给他了20万美元,这样他的资金就达到了57万美元。
1924年5月,希尔顿旅店在资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况下开工了。但是当旅店建设了一半的时候,他的57万美元已经全部用光了,希尔顿又陷入了困境。这时,他还是来找老德米克,如实介绍了资金上的困难,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资,把建了一半的建筑物继续完成。他说:“只要旅店一完工,你就可以拥有这个旅店,不过您应该租赁给我经营,我每年付给您的租金最低不少于10万美元。”
这个时候,老德米克已经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应,不但希尔顿的钱收不回来,自己的钱也一分回不来了,他只好同意。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并不吃亏——建希尔顿饭店,不但饭店是自己的,连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还可以拿到10万美元的租金收入,于是他同意出资继续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尔顿名字命名的“希尔顿旅店”建成开业,他的人生开始步入辉煌时期。
希尔顿就是用借的办法,用5000美元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他的宏大计划。他不得不说是善于利用别人的高手。其实这样的办法说穿了也十分简单:找一个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与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让他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犹太人这种“不存款”的秘诀,是资金管理的科学。俗语讲“有钱不置半年闲”,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经。
做生意总得要有本钱的,但本钱总是有限的,连世界首富也只不过拥有几百亿美元左右。但一个企业,哪怕是一般企业,一年可做几十亿美元的生意,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而企业本身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他们靠的就是资金的不断滚动周转,把营业额做大。一个企业会不会做生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它能否以较少的资金做较多的生意。
犹太人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用别人之“势”,与别人之“智”的高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处理白宫内的事务工作时,就是一位典型的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上几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就会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过了一段时间后,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此时基辛格把它看完了,然后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比这方案更好的?”这又会使提案者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把方案拿回去再研究。
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就是基辛格的高招,也是犹太人的一种成功诀窍。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企业,主要就在于他善于借助先进的通信科技和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采用世界最先进的通信设备,愿意付出极高的报酬聘请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这样,他的公司信息灵通,工作人员精通操作技巧,竞争能力总是胜人一筹。他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才取得这些优势,但他借助这些力量和智慧赚回的钱远比他支出的多得多,可谓“吃小亏占大便宜”。
历史上最富有的美国人是谁?是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出身犹太家庭的洛克菲勒。他在1858年以800美元的积蓄加上从父亲那里以一分利借来的1000美元同一个叫克拉克的人合伙成立了克拉克—洛克菲勒公司,主要经营农产品。1863年,炼油专家安德鲁斯劝说洛克菲勒投资炼油厂,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成立。
洛克菲勒经过奋斗,他的公司蒸蒸日上,但是由于是白手起家,财力有限,在和一些对手竞争时处于劣势,这样洛克菲勒梦想垄断炼油和销售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