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者文摘精粹版1:幸福像花儿一样
1009700000008

第8章 快乐就这么简单 (3)

弗朗克在他那枯燥乏味的病房内盯着一棵圣诞树发呆。手榴弹的散碎片炸入了他的左小腿,为此,医生定下了把腿切除的日程。

弗朗克毕业于西点军校,他在那里是个棒球队队长,而且计划着以军事为终生职业。可现在看来,退役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他知道严重受伤的军人是很少能回去担负有行动的职务的。

手术后,弗朗克最感忧伤的是他完全失去了在棒球场上的勇猛劲头。在每周一次的棒球赛中,他只能用棒击球,而由别人替他跑垒。有一天,当他正等着击球时,他看见一个队友连摔带滑地去占领了第三垒。当时他想:如果我也去试试跑垒,最多也就像他那样嘛。于是,在他将球击出后,推开了替他跑垒的伙伴,自己忍住疼痛,一瘸一拐地跑了起来,当跑到第一和第二垒之间时,他看到对方球员已接到了球并准备向守第二垒的人扔过来。他闭上眼睛,命令自己头朝前地滑入了第三垒。当他听到裁判员喊出“安全”的口令时,他胜利地微笑了。

几年以后,弗朗克要带领一个中队去一处地形复杂的地方演习。他的上级担心他由于切除了一条小腿,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而弗朗克告诉他们说可以,并且说:“这甚至可使我与士兵更亲近。如果我的假肢陷在烂泥里了,我会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我没有两条完整的腿。”

如今弗朗克已是个四星级的将官了,而且既可以跑步,还能稳稳地骑自行车。他说:“失去一条腿,教会了我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受自己缺陷的限制是可大可小的,取决于你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关键是应该注意发挥你所具有的长处,而不是老想着你的缺陷。”

华特的成功

信念是看不到的感觉力,对于如何让自己美梦成真,它们比聪明的大脑还有生机。

--梅兰妮

华特和丽莎这对年轻夫妇,不久前还以为成功指日可待,当华特拿到心理和企管硕士学位时,他以为自己日后就可以从事管理公司人际关系咨询,或执行与监督有关的工作。然而短期内,事情却与他预期的有所出入,华特别无选择,只好暂时将希望束之高阁,这一晃就是好几年。华特是个德国人,这段期间除了当翻译,似乎也没有其他出路。

他和丽莎两人都梦想能搬回德国,如此一来,不但可与家人团聚,丽莎更可借此学习德文及当地文化。他们一心想回德国,计划在那里找一份高薪的工作,并趁两人还是丁克族时好好四处旅游。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德国找工作,登报求职、寄履历表,让雇主知道他们强烈的工作意愿。就在离德返美的前一天,正当所有履历表都石沉大海时,华特突然接到一个面试电话。

“我们一定能美梦成真!”丽莎兴奋得大叫。

可是华特却显得十分谨慎。

“别高兴得太早,”他说,“丽莎,这不过是个面试而已。”

面试结束,华特和丽莎如期返美等候通知。一个星期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丽莎这时开始感到不耐烦,她焦急地催促华特打个电话去问问情况,然而华特心里明白,他得等到公司主动跟他联络才行。在圣诞节前后,该公司的人事主管终于告诉华特,他们要雇用他,只是公司的决策过程太慢了。经过数个月的漫长等待,两人终于美梦成真。这份工作薪水优厚,升迁可期,同时公司还愿意协助华特还清助学贷款及迁徙费用。再也没有什么工作比这次更好的了。

华特和丽莎乐疯了,他们终于达成心愿。

华特接着前往德国开始新工作。就当地的工作条件而言,这是个令人称羡的职位,华特和丽莎都觉得十分满意。华特有两个月的试用期,看看双方是否合适。这时,丽莎也辞去工作,准备搬家。

可是当华特开始工作后,对公司及工作总有一种不安感,有些事情好像不太对劲,他很怕心里出现“回美国算了”的念头,因为事情演变至今,早已无后路可退,他也怕想起“干脆放弃这个原本和预期相符的职业生涯”。最后他终于了解自己再也无法漠视这种感觉。

有天晚上华特走了好长一段路,反复思考这个情况,当他确知目前的新工作根本就不适合他时,华特不禁放声大哭。然而除了悲伤,华特也为自己理清了思绪而感到欣慰。

第二天华特走进总裁办公室,递了辞呈。总裁很惊讶,而且也有点失望,可是除了接受也别无他法。“你为什么要离开?你以后该怎么办?”总裁不解地问。

接着华特对自己在这段时间看到的公司问题一一向总裁报告,并且告诉他这份工作和原先预期的不太一样,华特接着说,他计划开一家咨询公司。华特自信及坚定的口吻让总裁印象深刻,于是他问华特:“要是你当了咨询师,你会怎样为公司解决问题呢?”

华特想了一下,因为他尚未完全勾勒出蓝图,不过仍按长期的思考模式回答。华特告诉总裁,思想如何创造实际,而每个人内心其实都有驱动力、常识和其他特质,这些足以使人成为有效率的职员。总裁对华特的话很感兴趣,遂问华特是否愿意当他和公司的咨询师。瞧,多快!华特马上就有了第一位客户。

华特离开德国前,和总裁做了一整天的训练课程,并规划日后要将这套心智运作原则和安宁心智的方法传授给公司各阶层主管。截至目前为止,华特已走访了13个国家,训练对象超过2000人。华特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不仅为原公司进行咨询工作,业务更扩展至德国及法国其他公司。

想不到原本想傻傻地辞掉工作,到最后事情却出乎两人意料之外--当了咨询师的华特不仅赚进大把钞票,还有上班族渴望的自由,他在两个国家之间如鱼得水。丽莎也如愿在德国待上几个月,并趁华特到各国工作时,四处游览。

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找到你内在的自然驱动力,你将会把快乐带回工作中,你的人生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西蒙斯

约翰在法国中西部长大,其父母靠经营果圃把约翰养育成人,这种一年到头辛勤耕作、劳碌的农家生活,无疑对约翰日后的自我要求及情绪转换影响深远。如果约翰没有把事情做完,他会觉得怠惰、沮丧,有罪恶感。可是不论约翰做了多少,心里老是有股力量驱使约翰去完成更多更多的事。于是约翰对实际工作感到压力重重、精神透支且枯燥乏味。

长大以后,约翰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不断地保持生命力。约翰太太对于约翰能在一天内完成许多事情感到惊讶不已。约翰可以在几小时内就把屋里打扫干净,用一个上午写好一份工作报告,花一天时间种下所有花种,但心里却觉得索然无味。而且约翰只要一坐下来放松心情便觉得罪恶惶恐,会一直想着总还有件事没做好,这种念头一直持续到一日终了。

对约翰而言,生命中最艰难的挑战便是呆坐。

长久以来,约翰的心一直不停地转动思考,因此坐在海边体验一切,看看绮丽的海景、嗅嗅清凉的海风、听听动人的海涛,对约翰来说皆是新尝试。约翰一直害怕如果自己不能加快脚步,就会变得懒惰而且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这种想法让约翰沮丧透了,所以约翰总是让自己像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只有在消掉工作表上已完成的事项后才会觉得有一丝轻松。

那天,约翰记得很清楚,自己是如何凝神静听。约翰那时正在佛罗里达州实习,参加为期三周的心理学新发展课程。

起初的两个星期,约翰对上课内容有一箩筐的问题,约翰不过是想借此学到更多咨询方面的新观念和方法,但是很糟糕,约翰尚未找到其中要诀,而课程指导员却一直告诉约翰只要放松心情专注倾听就可以了。

“下午放自己一个假到海边去吧!”课程指导员说。

约翰对他的动机十分怀疑。多诈啊!要约翰一整个下午待在海边,那种不做事的感觉多令人害怕啊!约翰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约翰于是和他据理力争,因为只剩下一个星期了,约翰不觉得还有时间浪费,难道约翰不该更努力一点吗?去海边做什么?

可是约翰也想到,到海边走走又不会让他少掉一块肉,还可以享受假期!或许他是对的,约翰可能真该学学如何放慢脚步。

隔天,约翰和妻子一起漫步海边,感到快乐无比。但过了一两个小时,约翰的焦虑开始出现,觉得有多不舒服,约翰知道必须秉持信念,而且得相信指导员告诉他如何放松心情的那一套。

当晚,约翰睡得很沉。半夜3点约翰自梦中清醒,顿时恍然大悟。

“亲爱的,快起来。”约翰边说边把妻子摇醒,“我想通了!我终于明白他说的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约翰第一次清楚地知道顺其自然和不去强求意念。原来在睡眠中,心智放松了,理解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一切看来真是太简单、太不可置信了。

约翰回到明尼苏达州,日子又和以前一样,可是那晚触动心灵的感觉却依然持续着。

有个星期六,约翰又忙着做事,这回约翰清楚他得赶着做,于是约翰停下来,做了个深呼吸,找到头绪。约翰告诉自己,或许该试试这个方式,看看是否真的可行--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把每件事做好,而非处于以往紧张高压的环境。

约翰带着这种新想法过了一天,每一次只要一发现自己紧张,心里便很清楚地告诉自己该停下来休息一下。当然,一天结束后,工作比预期进行的速度还要快。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一整天约翰都好快乐,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一点也不觉得累。

自己是个危险陷阱

别忙着证明自己,先告诉自己,你已经够完美了,即使你无法掌握一切,你也是上帝的奇迹。

--菲莉

玛丽是位心理治疗师,她对生活充满了焦虑质疑。

“我其实很怕人,”她对朋友弥丽尔·奇说,“好笑吧?”

一个心理治疗师竟会怕人,可是玛丽真的就是这样。碰到新的患者,玛丽总是充满预设立场、满心惧怕。“真的能帮他们吗?该不该把他们转到更能替他们解决问题的治疗医生那儿?他们会怎么看我?”大多时候,玛丽惶惶不可终日,每次开始咨询前,玛丽都得对自己加油打气一番。

在玛丽的成长过程里,总觉得和兄弟姐妹格格不入,自己和他们一比,更是相形见绌。这样的自我认知一直伴随到现在,她常把自己的患者转诊给同业,原因并非无法对症下药,而是她心里总觉得自己不适合。如同她说的:“我对患者没有那么投入,我在诊疗室花很多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没错,可是心里总会不断想着:我做得如何?我是多么不适合担任咨询的工作,该不该让他们去看别的心理医生?我满脑子都被这些念头占据。除了自己对患者谈话的内容,我还会假想另一位治疗师会如何处理。有时我会忘记这些纷扰的思绪,真正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可是情况很奇怪,我的意念非常混乱。”

“当了几年的心理治疗师,我会督促自己加强咨询技巧,好帮助更多人,可是我也担心自己会陷入流沙中无法脱困。不论我花多少力气证明自己是个称职的心理治疗师,但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胜任这个工作。10年来,我知道这种感觉紧紧跟随着我,可我就是没办法让它停止。自从知道自身体验的本质是来自每一分每一秒的意念后,那种无法胜任的感觉就不再困扰我了。”

弥丽尔·奇问她自身真正的改变是什么?

“我变得更了解自己,”她说,“我没有什么事情好怕的,担心受害的感觉皆存于脑子里,全都是自己的意念作祟。一旦想起这点,我就觉得好多了,虽然还是免不了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质疑,可是一想起这一切都是意念在搞鬼后,这些负面的念头就消失了。我现在能平心静气地和患者相处,可以完全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而非放在自己身上。我倾听患者说话,也聆听自己内在的智慧和洞察力,它才是助我一臂之力替患者解决问题的真正力量。”

“经过这些,我如今真的对自己感到满意,也觉得自己可以胜任一切,因为只要想起意念是自己所造的,过去那些缺乏自信的想法就烟消云散了。我终于发现自己真正的潜能,因此,我得以发挥所长,替患者解决问题。”

朋友的信任

伟大的信任产生在伟大的友谊之上,友谊是信任的基础。

--梭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