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1022900000004

第4章 洞察力:做人做事的第一项修炼 (4)

对别人的说话注意力不够集中,心不在焉,听到的往往只是粗枝大叶,断章取义。这样的人往往办事比较拖沓,得过且过,一延再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即使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成熟的条件,他们往往也无法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去把事情做好。因为他们毫无责任感。

所以,遇到这样的朋友,某些重要的事情还是不要交给他处理为妙。

古人认为,“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为“畏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的为“密友”,“甘言如饴,游戏征逐”的为“昵友”, “利则相攘,患则相倾”的则为“贼友”。

其实,正因为“朋友”良莠不齐,再加上交友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交友必须要做到慎重选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亲贤臣,远小人”的说法,我们一定要看清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人,留下真正的朋友,排除那些心术不正、品德不端、别有用心的小人。

揣摩他人的心理,进退自如

有一句话叫“跟着感觉走”,在社交活动中,我们往往喜欢用自己的感觉、直觉去评判一个人。但是,感觉给我们带来的只是表象的一些内容,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来揣摩他人的心理,才能让自己进退自如,这才是社交的最高境界。

那么,如何揣摩他人的心理呢?言辞能彰显一个人的性情,神情能透露一个人的内心,行为会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对于我们所交往的对象,我们都要能够做到细心观察、深度挖掘,才能对其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准确把握其心理。

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和珅就非常善于揣摩乾隆皇帝的心理,很得乾隆皇帝的欢心。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的时候,乾隆皇帝对此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勘,每校出一件差错来,喜形于色,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觉得很是痛快、惬意。乾隆这种自我满足的心理也很快被善于揣摩别人心理的和珅及一些大臣发现了。

于是,和珅和其他一些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在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个奇妙的方法的确显示出了乾隆学问的“高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高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一些错误之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

和珅的确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能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而且,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等,进行细心观察和分析,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还没等开口,和珅就想到了,有些事情乾隆没有考虑到,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

和珅在历史上是个大贪官,为世人所不齿,但是在揣摩、把握别人的心理方面,他确实是一个大师级的高手,连乾隆皇帝也被他哄得舒舒坦坦,可见他这方面的造诣有多深。

相反,历史上有不少既聪明又有能力的人最后却身首异处,如杨修被曹操所杀,韩信被吕后所害,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他们虽然有能力,但不懂处世之道,不会揣摩别人的心理,不知道讨上司喜欢,最后惨遭杀害。可见,学会揣摩别人的心理,也是明哲保身之道。

小马和老李是同事,他们两个工作都很努力,业绩也都很出色,不同的是小马平时善于观察上司的举动,并主动接近上司,而老李从不知道主动接近上司,我行我素。

经理一向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工作上也颇为得心应手。可是,这一天,他似乎非常烦躁,只要是找他汇报工作的哪怕是一点儿小事也受到了他的大声呵斥。于是,大家都不愿意去经理的办公室,怕撞到经理的“火枪”上。结果过了一会儿,经理出来巡视,只要发现小马他们有一点儿错误,就又开始训斥,大家都不敢说话。经理看大家都不说话了,似乎还是显得很烦躁地回了办公室。

经理走后,大家都说是经理家里出事了,今天千万别去招惹他。只有小马在向经理请示一件事情的时候,临出门时“似乎”又想起什么,关切地对经理说:“经理,我们大家都很关心你,您家里都好吗?”

“不!我正头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么?您太太生病了?现在怎么样?”

“其实也不需要住院,医生让她在家中疗养。我太太生病后,我才感到诸多不便。”

“难怪呢!我觉得经理您的脸色不好,我还以为您有什么心事,原来是您太太生病了。经理您也要注意身体呀。”

“想不到你这么细心,谢谢你的关心。”

经理一面说着,一面脸上露出笑容。其实,人脆弱的时候,很希望有人去安慰他,也许实际上帮不上什么,但是几句温暖的话足以使他舒服很多,部下也好,朋友也好,都应该有这份体谅之心和善意。聪明的小马很明白这个道理。

不久,小马便被经理提升为主管,工资也提高了,而老李还在原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学会揣摩对方的心理,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当止即止,就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使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察言观色,助你成功

心有所思,口有所言。通过语言这个窗口,可以窥视人的内心世界,而社交正是在不同思想支配下的语言交锋。因此,通过语言把握对方思想活动的脉搏,自然就能达到洞悉对方心理或言外之意的目的。

另外,很多人都喜欢通过语言去分析一个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人的潜在欲望总是或多或少地流露在自己的话语里。而且,这份欲望不但隐藏在话题里,也常常存在于话题的展开方式上,如果我们能仔细“察言”,就能从中发现很多有用的信息暗示,就能更深地了解一个人的本质。

例如,一些见识浅薄,没有多少心机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不满情绪、不开心的事情、不愉快的经历向朋友倾诉。这样的人是头脑比较简单、情商比较低的人。

再例如,如果和对方相识的时间不长,并且关系也很一般,对方就忙着把自己的心事一股脑儿地告诉你,还带着一副可怜巴巴的模样,表面上——他的这些行为很容易令人感动,然而,一会儿他又可能对其他人有同样的表现,这也就说明他对你是没有诚意的,他只不过是把你当做一个倾诉的工具而已,在生活中,我们绝对不能和这种人深交。在和他谈话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只需按照普通朋友对待即可。

弗洛伊德说:“人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即使他们口不作声,指头也定会喋喋不休。内心的秘密总会通过每一个毛孔泄露出来。”所以,除了“察言”,我们还可以通过“观色”,来发掘其中的一些秘密。

有一位记者去采访与葡萄牙刚“交过锋”的某国家足球队员,一进门,发现休息间气氛沉闷,守门员铁青着脸,圆睁着眼,他赶紧退了出来,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这位记者才知道,“国脚”们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呢。

想一想,倘若当时不看脸色,硬要不知趣地采访吃败仗的那些“将军”,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看来,这位记者颇有经验,懂得“看云识天气”。

的确,言谈能流露出一个人的情绪,脸色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心情,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时刻喜怒形于言、色,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因此,善听弦外之音,如“看云识天气”般观察别人的脸色,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走向成功。

要想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察言观色这种功夫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会察言观色,不会见风使舵,那么就很可能在风浪中翻了船,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的时候,心情舒畅,看见高楼大厦,会想到“凝固的音乐”,看见车水马龙,会想到“滚动的音乐”。总之,情绪好,就一切都好——容易体谅人,礼让、关心和帮助他人,也乐意与人攀谈,接受别人的邀请,甚至看到小狗也可能热情地打个招呼,上去爱怜地抚弄一番。这也正是所谓的“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人在烦恼的时候呢,心情抑郁,即使欣赏“田园交响曲”也会觉得是噪音。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察言观色,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处世态度和应对策略,那么,办事的成功率一定会很高。

小宁在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工作,月末发工资的那天,可谓是“祸从天降”,在他下班乘公共汽车回家的时候,钱包被小偷偷了。小宁自知这个“祸”无法隐瞒,只好向妻子“坦白交代”,希望能够得到妻子的“赦免”。当小宁诚惶诚恐地踏进家门之后,妻子立刻喋喋不休地质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么晚。但是此时的小宁并没有觉察到妻子的情绪起伏,而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急不可耐地向妻子道明了事情的原委。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坦白并没有换来妻子的理解和宽恕,妻子没好气地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

后来,他从妻子的口中得知,原来那天妻子在单位里因为工作与同事发生了一些口角,回家之后仍然余怒未息,脸上还是“阴云密布”着呢。而小宁这一“坦白”如同火上浇油,让妻子更是怒火中烧,于是就招来了妻子一顿“狂风暴雨”式的训斥。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叫做“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坦白而未能被“赦免”,还招来妻子狂骂的小宁,究其原因还是不会察言观色所导致的。如果他在进门的时候,能细心地发现妻子表情中的不悦、言语中的不快,从而先不说丢钱包的事,过后再寻找合适的机会向她说明,那么他也许就不会遭到妻子的如此责骂了。由此可见,察言观色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是如此之大,而且有时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发展。

观色,不仅指的是观察对方的脸色,还要观察对方的举止神态,这往往能使我们捕捉到对方更为真实的思想,这是因为许多举止神态的变化都是下意识的。在某一个瞬间,它们可能完全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而泄露出微妙的内心世界。心理学研究证明,外界事物对人的大脑的刺激,往往会使人体内某些相应组织的机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异常。这也就是说,人的喜怒哀乐,不仅是通过口头语言表现出来,在更多情况下是通过人的肌体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由于个性差异,有些人的思想和感情的流露,又多包含在某些与众不同的习惯性动作或神态当中。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与分析了。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在社交中,双方总是要尽力克制和掩盖自己的情感外露,因为在对方面前越是神秘,就越能规避风险。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别人的言谈分析判断得准确无误,达到绝对的无懈可击、天衣无缝。有人会利用对方的心理,采用欲藏故露的方法,打一场主动的防御战。你不是在捕捉他脸色、表情的变化吗?他索性将计就计,将那些按常理本应加以掩饰的神态,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的面前,以迷惑你的眼睛、混淆你的判断。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要学会抓住“决定性瞬间”。任何一个人,对于自己神情的掩饰与隐藏,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滴水不漏。关键问题是你在对方错综复杂的神情变化中,能否仔细观察、准确辨明哪一个变化是具有决定性的。对于机智的人来说,其弥补表情以免泄露自己内心想法的本领也是异常高超的,他不可能让你长时间地观察他,等着你洞悉他的破绽,因此,时机对你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至于这种“决定性瞬间”的具体显现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将其判明并“咬住”,那就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凭借你的经验和感觉来定夺了,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要能够认真地察言,又要仔细地观色,将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这对提高我们的社交水平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