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爱恋五千年
1043400000073

第73章 东坡好友陈惧内

苏东坡有两个好友,一个是他的表兄程正伯,一个是他的同乡陈慥。程正伯,字书州,眉州人,在成都做官时,常与锦江边上的名妓来往。有一年夏天,程正伯在锦江河畔遇上一位少妇,她身子不高不矮,丰满而健康的胸脯高高挺起,圆而有力的双肩和她那丰润的笑脸,给程正伯以迷人的印象。少妇走到程正伯身前低头说:"公子万福!"

程正伯一看,立刻就有了兴趣。不几句话,二人就坠入了爱河。年底,程正伯回眉州过春节。程父知道他与锦江畔的妓女有染大加斥责。回成都后,他不得不与那位歌妓分手。在分别时,他写了一首词送给歌妓。其词曰:

月挂霜林寒欲坠,正门外,催人起。奈别离,如今真是:欲往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马上离情衣上泪,冬月俱憔悴。问江路,梅花开也未?春到也,须频寄;人到也,须频记。

从此程正伯就和这一歌女脱离了关系。

苏东坡另一好友陈慥,他既花心,又怕老婆。所以就流传出了"河东狮子吼"的故事。

嘉祐三年(1058)秋,苏轼奉旨到陕西凤翔任通判。陕西府尹是眉州青神人陈希亮。陈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儿子到同乡陈希亮手下为官,苏洵当然放心。

陈希亮有个儿子名陈慥,字季常,自号龙丘子,人称龙丘居士。他为人风流,好女色,常戎装骏马,带妓女游山玩水。他和苏轼都是青年,又是老乡,自然很合得来。陈慥在凤翔黄州歧亭镇任镇长。黄州比较偏僻,缺少文化生活,苏轼去凤翔后两人常在一起骑马、练剑、喝酒。

陈慥的妻子柳月娥出身名门,刁蛮与傲慢。苏东坡写了一首词,形容陈慥的老婆说:

脸似芙蓉腰似柳,眼波湛湛不横瞅。云鬓斜挂玉搔头,羞逞风流,难掩风流。

陈慥这个府尹公子,倚官仗势,既想风流,又怕妻子。

不久陈慥的父亲回到京城做官。陈慥也同时回京读书,妻子柳氏对陈慥说;"你到京后既不能朝云暮雨,又不准拈花惹草。"

陈慥向妻子保证说:"我一定做到'冰心不惹风尘垢,谢客除花还戒酒'。我会在家认真读书。"

陈慥到京后,如脱缰的野马,背着老婆"挥金买笑任施为,歌几美酒朝朝醉。"不久苏东坡也调回京都,两人又在一起吃喝玩乐。

陈慥看到苏东坡家的歌妓琴操很美,就暗地和琴操私会。他和琴操盛妆骏马,游遍京城内外,乐不思蜀,把柳月娥忘得一干二净。

柳月娥见陈慥不回家,就派苍头去跟踪陈慥,看他在外面做些什么。

苍头回来对柳氏说:"夫人,相公在外挥金如土,买了个倾城倾国的侍女,还有一个娈童相傍。他全不念你们的糟糠之情。"

柳月娥一听气得捶胸顿足,要立即去把陈慥抓回家。

苍头对她说:"夫人,陈公子风流成性,你想强行拉他回来恐怕很难,不如你好言劝他回家,回来后你再想办法收拾他!"

柳月娥觉得这办法好,她写了一封信让苍头送给陈慥。

陈慥拆信一看,脸色突变。他想妻子一定知道了他和琴操在一起的事。他回头看苍头时,又故作镇静地说:"回去就回去嘛,你望着我干什么!"

陈慥回家后柳氏没有说什么,而且特别关心他。陈慥以为夫人不知道他在外与琴操鬼混的事,几天后又去找琴操。

有一天,柳月娥热情地对陈慥说:"我知道你寂寞,我给你买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回来陪你,只求你不要在外拈花惹草。"

陈慥一听十分高兴,立即问道:"这些姑娘叫什么名字?"

柳月娥回答说:"她们叫满头花、后庭花、眼前花和折枝花。"

"可以让她们出来陪我喝酒吗?"陈慥征求着问。

柳月娥说:"我马上叫她们出来陪你!"

四个姑娘出来,陈慥一见大叫道:"天啦,这是哪里来的怪物!"

原来那满头花是秃头;后庭花是大屁股;眼前花是白果眼;折枝花是跛子。

陈慥看了哭笑不得,连忙说:"夫人,赶快把她们打发走,我只要你陪我,有你我就不寂寞了!"

从那以后,陈慥知道夫人收拾他的花样多,在夫人面前不敢再造次。

有一天,陈慥起床看见夫人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头。他看到镜中夫人的面貌时说:"你风度翩翩百媚生,好像对门张员外的媳妇。"

他拍夫人的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反惹怒了夫人。柳氏立刻怒斥道:"你何时又看上了张员外的媳妇?还敢拿她来跟我比!"

陈慥立刻赔着笑脸说:"夫人不要生气,我给你打扇熄火,是我比喻不当。"

柳月娥一抬头看到陈慥打扇的扇子,气又来了。她一把抓过扇子指着陈慥问:"这是谁送给你的扇子?"

陈慥说:"这是李公子送给我的。"

柳月娥命令道:"不准你和那些花花太岁、狐朋狗党来往,要认真读书上进!"随即她又对仆人们说:"今后有耍公子来访,径直打发他们走,不准通报老爷!"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问:"陈公子在吗?"

柳月娥对仆人说:"让我去看看!"她走到门前,从门缝中看见来的是一个仆人。于是回头对陈慥说:"外面有人找你!"

陈慥出门见是苏轼家的院公,立即给他使了一个眼色,仆人走近后,他才低声地问:"什么事?"

院公说:"老爷说,今天天气好,南郊花会正浓,他想叫琴操陪你出去玩一天。"

陈慥立即提醒仆人说:"小声'琴操'二字,被她听到就不得了啦 !"他边说边将手放在腋下向里屋指。

随即陈慥故意提高声音说:"院公,你等等,我换件衣服就来。"

陈慥转身对夫人撒谎说:"东坡居士请我出去春游,别无他人陪同,你让我去吧!"

柳氏说:"东坡风流人豪,寄兴花酒词赋。他会一人去赏花吗?我听见你们说,要带琴操同去。你为何要骗我!"

陈慥解释说:"不是'琴操',是院公在叫'陈慥'。"

柳月娥冷笑着说:"哪有来请客的仆人,会叫主人名字的。"

陈慥说:"我和子瞻结拜为弟兄,弟兄间叫名字这并不奇怪嘛 !"

柳月娥警告陈慥说:"你们若是带歌妓同去,我断不与你干休!"

陈慥说:"若是带歌妓同去,回来我甘愿受罚。"

再泼辣、再凶悍的女人都难以管住花心的男人。女人越管得紧,男人就越觉得家庭不温暖,越会在外寻花问柳。柳氏越想管住陈慥,陈慥就越想纳妾。陈慥经常把他在家里所受的气拿到苏东坡面前去诉苦,苏东坡听后赋诗一首曰: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戏剧《河东狮子吼》即由此而得名。

柳月娥无生育,苏东坡把自己的侍女秀英送给陈慥作妾。不久,秀英给陈慥生了一个儿子,柳月娥无子就失去了凶悍的本钱,家庭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她恨苏东坡,告苏东坡"风流成性,任意霸占淑女,怂恿陈慥纳妾"。

在大堂上判官判决道:"东坡学士,支持朋友纳妾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符合宋律规定,不予追究。柳月娥无子,不敬丈夫,阻止丈夫纳妾,犯宋律妇人'四德'与诽谤罪。两罪并罚,笞三十,罚回家由丈夫管教。退堂!"

柳月娥虽然挨了三十大板,但仍改不了妒性。回家后她千方百计虐待小妾秀英。陈慥拿她没办法,只好把小妾秀英和儿子养在外面。

柳月娥并不甘心,她使尽办法限制陈慥的行为,要陈慥白天按时回家,晚上不准外出。

陈慥生气不与她同床共枕。她以为丈夫想避开她,等她睡着了再跑到小妾那里去,就悄悄在丈夫的鞋上套上一根绳,绳子的另一头拴在她床边。丈夫下床出去是必会穿鞋拉动绳子。

这事当晚就被陈慥发觉。第二天下朝他和苏东坡一起出宫时说起这事时,恰巧一个道士走上前来问:"先生,是否要消灾免难?"

"你能消什么灾?我的朋友受老婆的气,你能消吗?"苏东坡讥讽着说。

"为什么不能!"道士自信地说。

"真的能?"陈慥好奇地问。

陈慥将他老婆好妒和晚上用绳子控制他的事说了。

道士说:"那是你家娘子惹妒忌鬼上身。今天晚上你藏一头小羊在室外,将你妻子拴鞋子的那根绳子拴在羊颈子上。这事千万不能让夫人知道。天黑后我会偷偷站在你夫人的房间墙外,等机会到了你就叫书童来开门,我就进门收鬼。"

陈慥要书童配合,按道士的要求做好一切准备。

半夜时分,陈慥不见了。柳月娥拉绳子,她觉得绳子在向她走来。再拉却拉来一头小羊在床前咩咩而叫。柳月娥下床摸着羊头感到奇怪。正在这时,从房后传来:"我是你的先祖,陈慥懦弱,连他的亲生儿子都不敢养在家里,今晚我要惩罚他这个不肖子孙,让他变成一头羊。如果你再妒忌凶悍,不敬丈夫,我就使他永远变成羊,不再回来......"

柳月娥摸着羊头说:"相公啊!我虽然对你苛刻一些,可也是太爱你了。老祖宗为什么要叫你变羊呢?......"

正在这时,躲在门外的书童跑进来问:"夫人,公子呢?"

柳氏气愤地斥责道:"你没看到公子变成了羊吗!"

书童自觉好笑,但不敢笑出声来,怕泄露了机密。于是他改口说:"难怪刚才一个道士找上门来说,他知道公子在哪儿。我就把他给你领来了。"

"快说,快说,我相公在哪儿?"柳氏迫不及待地问。

"他就在你面前嘛!"道士指着羊说。

"那还要找你来做什么?"柳月娥沮丧地说。

"不过我有办法,让它变回先生。"道士补充说。

"快变,快变!"柳月娥催促着。

"不能说变就变,要变还得做些法事。这样吧,让我把它牵回道观,书符念咒,你们在这里静坐,祈求太上老君让先生变回来。一炷香以后,你们再进书房去看他回来没有。记住,不能去早了,否则先生的魂魄回不去!"道士叮咛着。

陈慥明知那是道士使的计,但他仍按道士的要求躲在书房,以此来教训妻子。

"变羊"的闹剧确实吓住了柳月娥。她让秀英回到陈家,陈慥能天天和儿子在一起。

有一天,柳月娥又为妒忌秀英与陈慥打架。她把陈慥打得头破血流,过后她自己也十分内疚,更怕遭报应。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晚她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她进入地狱,阎王爷审她说:"大胆刁妇,你逆天行事,不守妇德,不敬丈夫,给我拉下去,下油锅!"她被吓得"哇"的一声惊醒过来。

从那以后,柳月娥彻底消除了妒性,待秀英如亲妹妹,再不争宠吃醋,对秀英生的儿子似如己生。

妻妾和睦使陈慥十分高兴,他对柳月娥恩爱有加。柳月娥也对他放心了,对他关怀备至,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

秀英所生儿子陈谟,长大以后十分孝敬两位母亲,而且天资聪颖,勤学上进。后来苏东坡将陈谟推荐为皇子伴读。陈谟二十岁时和父亲陈慥同时考中进士,也成为眉州三代进士家庭。

(史料出自《巴蜀志》、《古今情海》、眉州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