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学来电话说,他外甥患了慢性鼻炎,早晨遇冷风打喷嚏、流黄色黏稠的鼻涕,既不雅观,也很不舒服。孩子平日常常鼻塞、流涕,干扰听课,影响学习。我让他周日带孩子过来看看。这个男孩12岁,体质很好,面色红润,虎头虎脑,胖乎乎的,饭量很好,大便稍微有点干,舌苔厚而干。3个星期前他曾经感冒发热,经过输液治疗7天,发热已好,但是鼻塞、流涕的症状一直持续,还有加重的趋势。虽然发热已好,但是肺热未清除,肺开窍于鼻,所以流浊黄鼻涕不止。我认为清肺热治疗即可,采用麻杏石甘汤加白芷、苍耳子药方。孩子服药7天后,同学来电话告诉我,他外甥的病已好了90%。小儿感冒后慢性鼻炎的治疗,依然需要清除肺热,与治疗感冒一脉相承。
还有一名患儿,9岁,白天流黄色黏稠鼻涕,鼻塞,使用好多手纸也擦不尽。为此去耳鼻喉科诊疗,输阿奇霉素7天,症状依旧,未有改观。朋友介绍他到我这里吃中药治疗。孩子体质健康,精神好,只是口气较重,唇红如妆,缺少津液润泽,大便干结,两三天一次,鲜舌质红,苔薄黄,仍属于肺热未清除。我开的药方依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白芷、辛夷、苍耳子。
鼻炎的病因与症状
所谓鼻炎是指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以鼻塞、流清稀或者黄色黏稠鼻涕、鼻鸣、鼻音加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许多人感冒了,会感到鼻塞、流清鼻涕或者黄黏稠鼻涕。有的人没有上述症状,但鼻音加重,一听就是感冒。有时候熟人或者老朋友好久不见了,打电话问候,一听其鼻音很重,瓮声瓮气的,你肯定会问:“最近感冒了?”这就是急性鼻炎。
还有的患者,感冒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热、咳嗽等症状大部分消失,只是遗留下鼻塞、流涕等症状,缠绵难愈,转成了慢性鼻炎。这种患者多是输液治疗感冒遗留下的。原因就在于输液治疗不能及时地发表、出汗,肺气未能宣发,肺热未能清除,因此,毛窍未能畅通。
急性鼻炎多是由于感冒引起。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鼻塞、流涕的感冒患者,在其鼻黏膜的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病毒,因为在鼻黏膜中发现,所以命名为鼻病毒。鼻病毒是导致感冒的罪魁祸首。因为大部分感冒都伴有鼻塞、流涕、鼻音加重的症状,所以现代医学认为感冒多是由于鼻病毒感染所致。
华盛顿2009年11月18日路透社电,美国费城一家儿童医院从9月初开始,治疗了约五百个类似甲型流感的儿童,但检验结果显示,患儿感染的是一种鼻病毒,也就是俗称普通感冒的病毒,可是患儿的症状却异常严重。到费城儿童医院求医的患儿,多有发烧、流鼻涕、咳嗽甚至肺炎等症状,与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似。经化验后,确定为鼻病毒作祟。一般的鼻病毒会使患儿很不舒服,但对患儿的伤害不大,其症状像感冒,流鼻涕的情况严重,但体温升高幅度不大。可是,近日验出的鼻病毒,却使患儿出现严重症状,甚至是引发肺炎。
鼻病毒所致流感并无疫苗,也没有治疗良方。若症状严重者,医院通常的治疗是吸氧,确保患儿不脱水。医院通常会为患儿静脉注射,因为咳嗽或喘得厉害的患儿,通常难以喝水或进食。
从以上报道看出,面对感冒,现代医学的诊断主要是查找 “病原体”,在查到了病原体后再寻求治疗措施。中医讲究“理、法、方、药”,相对而言,中医在辨证施治综合系统治疗上,要更胜一筹。
肺开窍于鼻
鼻塞
“肺开窍于鼻”。从呼吸系统的整体来看,气管向下延伸,分为支气管、细支气管,越分越细,散布于肺组织中;气管向上延伸,即为咽喉、鼻。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起始通道就是鼻。
中医理论上讲“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通条水道,下输膀胱,主一身之表”。若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肌腠郁闭,毛窍闭塞。人们常说“毛窍闭塞”,却不深究其含义,常常认为就是汗毛孔闭塞,导致发热、身体无汗。这只是毛窍闭塞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呢?就是鼻窍闭塞。鼻窍里也有许多毛,称为 “鼻毛”,带毛的鼻窍难道不是毛窍吗?所以,毛窍不仅仅指汗毛孔,还指鼻孔。从临床症状来说,人体感受风寒之邪后,不仅发热无汗,还会出现鼻塞,或者鼻窍不甚通畅。
《伤寒论》中,《桂枝汤证》一节中这样描述:“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其中的 “鼻鸣”,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鼻音加重”,或者说是呼吸时,气体冲击鼻腔形成的声音。正常情况下,是没有这种声音的。感受风寒不严重的情况下,鼻窍稍有改变,通气不畅,但还未有完全闭塞,汗毛孔也没有完全闭塞,所以才有“汗自出”、“鼻鸣”。如果风寒之邪比较严重,那时就会出现“无汗”、“鼻塞”了。
因此,“汗自出”、“鼻鸣”的情况下,服一剂桂枝汤,再喝碗热稀粥以助发汗,就可以治好鼻炎了。
如果风寒较重,出现发热、无汗,肢体关节疼痛,鼻塞,那就必须用麻黄汤,宣肺开窍。麻黄就能通鼻窍,治鼻塞不通。后来人们又从麻黄中提取了麻黄素、麻黄碱,研制出一种能快速、有效缓解鼻塞的药物——氯麻滴鼻液。
小贴士
陈克恢从麻黄中分离出麻黄碱
陈克恢(1898-1988年),江苏省青浦县(现上海市青浦区)人。他的父亲是一名老中医。陈克恢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毕业时,必须写毕业论文。陈克恢请他父亲介绍一种特别有效的中药,并以此做研究,撰写毕业论文。父亲就告诉他麻黄之效。经过大量的实验,陈克恢发现麻黄可以治疗因支气管痉挛导致的哮喘。陈氏后来进入协和医院,继续做有关实验。后来又留学美国,向某药厂提出做大规模临床试验,确认麻黄平喘有效。后来又与施密特合作,精研出了麻黄碱。麻黄碱服用方便、效力长。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麻黄碱通鼻窍的作用。
麻黄汤、桂枝汤都能通鼻窍,可以治疗感冒引起的鼻塞,也可以治疗慢性鼻炎所致的鼻塞。
除此之外,麻杏石甘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射干麻黄汤等,都可以治疗鼻塞。
鼻涕
正常人的鼻黏膜分泌的液体较少,只起到湿润鼻腔、粘附流经鼻腔的空气中的灰尘,达到净化、湿润空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肺脏具有宣发、敷布的作用,宣发与敷布不可分割,没有宣发,也就不能敷布。正如《灵枢日决气篇》中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受到外界的风寒之邪侵袭后,毛窍鼻塞,肺失去宣发的功用,也就不能正常地敷布津液。肺不能正常宣发,就会出现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导致津液上逆,因此出现咳嗽吐痰、流清涕,或者流黄浊涕。
流清涕与流黄涕
流清稀鼻涕,属于肺寒,至少是没有肺热;流白色黏稠鼻涕,表示肺部有热;如果流黄色黏稠鼻涕,那肯定有肺热无疑;如果流黄色脓样鼻涕,肯定属于肺热极重。
一般情况下,清鼻涕不夹杂血丝。
黄色黏稠鼻涕如果夹杂血丝,也肯定属于肺热。
许多感冒患者鼻涕的变化常遵循这样的规律:清稀鼻涕—黏稠鼻涕—黄黏稠鼻涕。这说明感冒初始,体内尚无热邪,随着肺气的郁闭,肺热逐渐加重。
从鼻涕的颜色、质地辨识寒热,不仅适用于感冒所致的急性鼻炎,也可用其辨识慢性鼻炎。
清肺通窍止涕散
凡是鼻塞不通,流黄色黏稠鼻涕者,都可采用清肺通窍散加减。
清肺通窍散
麻黄10克 生石膏40~6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生地30克 玄参30克 麦冬30克 白芷15克
辛夷9克(包) 苍耳子9克
有口臭、腹胀症状的,可以加上焦三仙、鸡内金、槟榔、厚朴等药,有大便不通者,可少加大黄,以通腑泄热。
加水700毫升。煎取药液400~500毫升,分3次服用。在起锅前5分钟,加入葱白40克,会增强通鼻窍的作用。就像做汤时加葱花一样,利用大葱的辛味,达到通鼻窍的作用。
通鼻窍的小验方
常见的通鼻窍、治疗鼻塞的食物有:
1.大葱50克,切碎,用适量开水冲泡,盖上盖子,闷5分钟,用鼻吸热气,喝大葱茶,即可通鼻窍。可治疗感冒初起时的鼻塞不通。
2.圆葱(即洋葱),众所周知,切圆葱时,圆葱的辛辣会使人涕泪交加。掰几块圆葱,置于鼻孔附近,可收到通鼻窍之功。
圆葱的这种辛通作用还可以治疗心绞痛,扩张冠状动脉。有一个验方就是把紫皮圆葱切成小碎片,浸泡在红葡萄酒中,半个月后,每天食少量圆葱,喝50毫升葡萄酒,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有效果。
3.胡椒粉 将微量胡椒粉吹入鼻窍中,可以取嚏,通鼻窍。
4.皂角粉 将少量皂角粉吹入鼻窍中,可以取嚏,通鼻窍。
有些专门治慢性鼻炎的医生,采用取嚏法治疗。把少许粉末状的药物吹入患者的鼻腔,使患者频频打喷嚏,流出大量的鼻涕。那些号称是祖传秘方的粉末状的药物中大多是胡椒、皂角、白芷等,有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主要作用是通鼻窍。
5.芥末 我们在饭店吃日本生鱼片或者三文鱼时,常常要蘸一下绿芥末,有时蘸得多了,会辣得涕泪并出,鼻窍通畅。
6.辛夷 就是玉兰花的花蕾。性温、味辛,归肺、胃经。 能够发散风寒,宣通鼻窍。辛夷有收敛作用而保护鼻黏膜,并能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使鼻腔通畅。
7.白芷 白芷性温,味辛香,可作为药用,又可作为香料。能够通鼻窍,治头痛、腹痛、牙痛,还可以治疗妇女痛经、白带。尤其是能够散寒解表、通鼻窍,常被用来治疗感冒鼻塞不通。
8.苍耳子 性温、味甘,有小毒。通肺窍:用于鼻炎、鼻窦炎,常配辛夷、白芷、薄荷。祛风湿:用于皮肤痒疹(如荨麻疹)、风湿痛。每日用量3~10克。
治疗慢性鼻炎可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清洁不锈钢杯中,加麻油1两,文火煮开,去苍耳子,待冷后,倒入小瓶中储存备用。 用时以棉签饱蘸药油涂鼻腔,每日2~3次,两周为一个疗程。
9.按摩迎香穴,可以通鼻窍。迎香穴顾名思义,迎接香气。鼻塞者的鼻不能知香臭,怎么还能迎香?只要按摩或者针刺迎香穴,不仅能解鼻塞,而且鼻还能知香臭。鼻塞日久,慢性鼻炎患者会出现嗅觉丧失。按摩迎香穴不仅能治疗鼻塞,还能减轻嗅觉丧失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