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针对当时湖南地区的农民运动情形,以肯定的口气说这个运动是空前的农村大革命,以贫农为代表的广大乡民已成为革命先锋。革命攻击的目标,除了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外,"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及"乡村的恶劣习惯";这个攻击的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其结果是"把几千年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个落花流水"。
过了近四十年,中共中央1966年8月8日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决定》指出:资产阶级虽然已被推翻,但是,他们企图用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来腐蚀群众,征服人心,力求达到他们复辟的目的。无产阶级恰恰相反,必须迎头痛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决定》强调这次自上而下、波及全民的运动"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标志着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十年动荡,宣告中国社会无论在理念、方式还是程度上都达到了自晚清以来一个世纪的革命顶峰。
"辛亥革命"的主要成就在于以武装之力导致清廷解体,民国创建;晚清至"五四"的"文化革新"促使了新思想、新观念的引进和确立;1949年后的历次运动瓦解了被视为"四旧"的本土传统......所有这些,均"以革命的名义",狠狠打击了"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根基,使后来的发掘、保护不得不付出沉重代价。
在20世纪的中国,因战争和政治运动等缘故遭受毁坏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不计其数。在此过程中,不仅作为公共财富的名胜古迹频遭冲击,连民间祠堂、会馆乃至祖坟也未幸免于难。1966年冬季,北京红卫兵直捣曲阜孔府,张贴标语,砸毁石碑,称孔子为"头号坏蛋",继而掘了孔坟。造反者向世人发布宣言,高呼"我们来了!我们来了!!"
"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年高举革命的大旗,踏着先烈们的血迹来了!!......孔家店这个两千年来刮尽民脂民膏的吃人魔窟,这个反动势力的顽固堡垒,今日不反,更待何时?......今天,我们奋起毛泽东思想的千钧棒郑重宣告:造孔家店的反!打倒孔家店!火烧孔家店!把孔'素王'拉下马来,砸他个稀巴烂!......'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就是要骑在'圣人'头上拉屎拉尿!向孔家店开战!向旧世界开战!打它个落花流水!"
古代圣人的命运如此,后世百姓的遭遇更难逃劫难。据载,"文化大革命"过后,梁漱溟回忆抄家时红卫兵的举动时说:"他们扑字画、砸石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意儿'。最后是一声号令,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亲在清朝三代为官购置的书籍和字画,还有我自己保存的,统统堆到院里付之一炬......红卫兵自搬自烧,还围着火堆呼口号......"
三、"守成"的复归
梁漱溟(1893-1988)与毛泽东(1893-1976)是同时代的人,因对传统的捍卫而被称为"最后的儒家"和"'文革'的第一个否定者",故代表了与20世纪革命、造反相并立的另一条守成路线。
梁漱溟总结自己一生的思想经历了由西洋功利到印度出世再到中国儒家的三期。他认为西洋文化是欲望本位和征服自然的类型。这种类型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却无法应对人与人的问题,所以要转向中国之路。什么是中国道路呢?在梁漱溟看来,中国道路就是孔子之路。它的特点是"礼让"与"和"--和平、和气、和好。梁漱溟指出:孔子是全力照注在人类情志方面的。西洋人从不留意于此,到现在留意到了,乃稍稍望见孔子之门矣! 我们所怕者,只怕西洋人始终看不到此耳,但如果他看到此处,就不怕他不走孔子的路。
可见,梁漱溟对孔子及其儒学传统的认识和评价,不仅是在中国的历史背景而且是在人类社会的格局中作出的。在我看来,梁漱溟把孔子作为中国文化标志的意义就在于守成。怎么讲呢?首先,对于中国文化最重要的代表,梁是周、孔并提的,即"周公制礼作乐,孔子返本开新"关于这方面的认识,世人的观点是有分歧的。比如,自司马迁以来的一种主要看法也将周孔并提,但前面还加上了黄帝,推崇黄帝才是华夏文明的始祖。我则认为如若要追溯文明的原创,就夷夏多元的东亚大陆而言,只把目光定在汉语世界的黄帝仍是不够的。他说,"周孔以来的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早熟,导源则在古人的理性早启,盖有远在周孔之前者";但尽管"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因此,就因为看重"开展、稳定",梁漱溟把孔子评价为中国四五千年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以这样的认识为前提,梁高度肯定孔子"述而不作"的践行,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他的历史"因袭而成"观。梁漱溟指出: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
"无因袭即无创造",这便是由梁漱溟表述出来的文化守成观。这样的观点在辛亥和"五四"时期即与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革命主张形成区别,到了"文革"岁月更与造反理论产生牴牾。但从根本上看,守成观的原创不在梁漱溟。梁漱溟及其前后许许多多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实践者的思想根源都出自孔子。孔子对中国既有文化,亦即先圣周公等开创的典章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态度就是两句话,一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所以可以说,在历史观上,孔子是"退后看"的;而从文化观看,则是"求返本"的。
这样的判断涉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基本阐发。依照孔子的意见,一方面,周礼由先圣开创,因而是历史的,坚守周礼意味着复古;另一方面,周礼合符仁,则又是本源和基础的,故复古即标志着返本、守仁。由此而论,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早在西周已经终结,无须再造,只需守成。千秋万代的后世使命便是也只能是追随周公,克己复礼。若遇乱世,礼崩乐坏,也无非是回归先辈而不是重创新规。一如宋代的张载所言,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什么呢?就因为历史早已终结,往圣已开创文化根本。这根本,依照儒家的表述,就是仁,就是张载强调君子所要立的"天地之心"及"生民之命"。这也正是梁漱溟所谓周孔以来的中国文化是"早熟文化"之意义所在。
从根底上说,这种文化和历史的特征是向心的、守本的。然而在相信发展和进化的"向前看"者们眼里,这样的观点却是不合时宜、保守、甚至是反动的,于是主张要推翻,倡导革命。比如毛泽东相信进化论,向前看,相信历史由低级向高级上升发展,故不但歌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而且号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66年至1974年,在发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时,毛泽东强调他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为什么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孔夫子代表的儒家主张厚古薄今。
可见,经过历史的长期累积,孔子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和风向标。在如何看待孔子的态度上,形成了革命和守成的对立两派。到了20世纪后期以来的今天,随着中国社会自上而下的再度尊孔,守成的观念开始复归。这种复归不仅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导向上对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告别关于"告别革命"的学术阐述、学术界的"国学热"兴起及政府出力在世界各地创办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据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的官方网站介绍,截至2009年底,中国已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亦体现在各地对"申遗"(申报"文化遗产")的热衷甚至争夺。
2011年1月11日,"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塑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一侧的国家博物馆前落成。《新京报》援引"外电"的报道说:"孔子雕像的竖立,标志着中国人对孔子的一次重要反思。"而有国内网民评论说,此事标志着中国政治的主流话语已发生变化,"革命话语退位是尊孔的大环境"。
天安门侧的孔子像"孔子学院"标志
另有学者对此作了渲染,欢呼"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强调指出:
今天,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巨大的孔子像大山一般在民族历史文化象征的国家博物馆前矗立,在曾经数度摧毁传统文化的革命的天安门广场附近赫然出现,无疑是民族文化复兴时代已经到来的鲜明标志!
汉语"守成"的含义,早在《毛诗序》对《凫鹥》篇的题解里便已出现。孔颖达的解释是,其意在"保守成功,不使失坠"。后世的使用大致即由此引申,可谓源远流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与当代中国在文化"守成"上出现历史性复归密切相关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倡导发起的珍惜和保护人类遗产的国际性运动。在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国际社会的遗产保护运动对中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鼓励和制约作用。中国政府于1985年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保护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意味着认同了《公约》对全球的警示和呼吁,那就是: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另一方面,与"申遗热"伴随而来的利益效应也催生了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此的参与和投入。正如官方的权威媒体揭示的那样,"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新华网"历史上的今天"。
四、历史的逻辑
透过当代中国遗产问题的演变,可以分析出与之相应的历史逻辑。其可大致归结为围绕"有"和"无"、"立"和"破"展开的几种阶段或时序。
首先当然是建设和开启,即文化事物在社会生活中的从无到有。如围绕汉语所产生的字词、句法、术语、观念以及笔画、书法乃至竹简、碑刻、造纸和与之伴随的社会文化体系,也就是物质和精神统一的一套文明。其从无到有的阶段,在本质是立和成;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便是汉字文化、汉语世界及华夏秩序。
接下来便是守成或革命。仍以汉语世界为例,其最早的发生虽已远不可考,亦即梁漱溟说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但经过据说主要经由周公的"制"和"作"后,形成了以汉语经验为根基的典章制度,即孔子倡导追随的"周礼"。此后,"守成"便意味着对既有之"立"(礼),不仅接受、学习和体认,而且立志维护和传承。与之相反的立场和态度,是本土历史上对汉字文化、汉语世界的一次次"革命"。革命的特征是"破",从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直到近代"打倒孔家店"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除四旧"等等,都是如此。在历史长河中,此两种倾向既可同时存在、相互抗争,成为共时性矛盾;亦时常此起彼伏,先后替代,展示为历时性过程。
从人类作为文化动物与自然相容又相悖的特点来看,建设和开启是历史的起点和核心,也就是人类通过特定的发明创造对结群生活的社会和文化之建构。与之相应,守成是续构(再结构),革命是解构(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