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1045100000025

第25章 田野实证 (4)

摘要:国酒茅台酿造区域的文化景观,是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交融的产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遗产,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而创造物质文明的生存智慧。其独特性、不可复制性使之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依托该文化景观遗产发展旅游,既可充分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历程,又可积极探索促进其保护的路径和科学方法,还可为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茅台酒文化景观遗产旅游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16届会议上,将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作为一类新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世界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的一种类型,是人类为了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建的遗产。世界文化景观是从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上,从历史、艺术、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它既包含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也包含了自然的内涵和价值。至今,我国仅庐山、五台山被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国酒茅台酿酒区域的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融合颇具特色的典型个案,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自然、社会、经济和精神力量的内涵与价值。伴随着茅台酒走向世界,彰显茅台酿造区域的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是中国对世界遗产事业做贡献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需要。

一、文化景观与文化景观遗产

德国学者拉采尔(Ratzel F.)在《人类地理学》(1882)一书中将文化景观称之为"历史景观",认为历史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反映出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1906年,德国学者施吕特尔(O.Schlüter)认为文化景观是地面上可以被人们感觉到的人文形态,是人类活动改变自然(原始)景观而创造的、能反映人类群体文化和经济的景观。受此影响,美国地理学家索尔(C.O.Sauer1)1925年在《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把文化景观定义为人类活动添加在自然景观上的形态。美国人惠特尔西(D.Whittlesey)1929年提出"相继占用"概念,认为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相继叠加的结果,表现出一定的阶段序列。因而他主张用一个地区在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不同文化特征,来说明地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可见,文化景观是历史进程中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的这个观点一直得到普遍认同。

198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8届会议就指出:"纯粹的自然地已经十分稀少,更多的是在人为影响之下的自然地,即人与自然共存的区域。这些区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重要价值。......《世界遗产公约》目的不是'选定'景观,而是在一个动态的和演变的框架中保护遗产地的和谐与稳定,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使人们逐步意识到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1992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正式将文化景观增设为世界遗产的一个特殊类别,强调其是人和自然的共同作品,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附录中,文化景观被分成三种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2)有机进化的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

"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有机进化的景观"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其又包含两种次类型:一种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还在于其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另一种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关联性文化景观"以其自然因素与宗教、艺术或文化具有明显的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缺失文化的物证为特征,是架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桥梁。可以说,文化景观遗产的出现,更具有包容性,更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标志着现代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对于中国而言,文化景观并非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传统"天人合一"的特有哲学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认识自然的意义,可以透过中华山水文化窥见一斑。中华山水文化一般分为自然山水文化和人文山水文化。自然山水文化从来就没有被遗弃过,现在还是一种显文化;人文山水文化很独特,自然山水始终是它的基础,只是主题在人文山水而已。历来大致有两种思考,一种为神仙山水,一种为堪舆山水。神仙山水是为人的追求、修养、情绪超越而塑造起来的。堪舆山水是为人之当世发达,以后安宁及荫泽儿孙而塑造起来的。可以说,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几乎都对中华山水文化寄予了特殊的情感,体现出崇敬、尊拜、审美、清静自然等诸多的情绪。正因为如此,中国是世界上文化景观遗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文化景观作为特殊文化遗产类创立已经过去的18年实践中,世界各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遗产共有66处,而约80%集中分布在欧洲,中国仅有庐山和五台山两处,与其文化大国身份不相吻合,有必要发掘与整理出一批具有世界遗产价值水平的文化景观遗产。

二、茅台酿造区域文化景观遗产特征

享有国酒声誉的茅台酒,出产于茅台。茅台,现隶属于贵州省仁怀市1995年,由仁怀县改置仁怀市,行政建制为镇。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7平方公里,总人口数4.38万人,城区人口1.6万余人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是川黔交界处的一个小城镇,东距仁怀市中心13公里,东、南、北三面与仁怀市的中枢区、鲁班镇、二合乡相连,西濒赤水河,以河流为界,与四川古蔺县隔河相望。茅台酒之所以产生在茅台,茅台后来又成为茅台酒的原产地,正是历史进程中人与自然共同影响的结果,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景观内涵。

1.无法失忆的繁闹码头市镇

隋至宋代,茅台长期属泸州管辖;明代,分属遵义府,仍隶四川辖地。1728年(雍正六年),清政府对西南各省域边界做划清调整时,准允"割四川遵义府并所辖遵义、正安、绥阳、桐梓、仁怀五州县隶贵州",茅台始随仁怀同遵义府从四川划入了贵州。行政建制的更改,给贵州带来的不仅是肥沃田土和一块承载着厚重蜀物质文明遗产的广袤之地,更重要的是平添了一条可以直接连通长江的赤水河。

明初,明王朝为巩固云南边防,在贵州境内的留戍军士曾达20万之多。可是,贵州地处偏远,山多田少,军士粮食自给困难,政府实施了招募盐商于各边地"开中"。所谓"开中",据《明史》志第五十三食货载:"召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开中制实质就是应招商人把政府需要的粮食实物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以力役和实物换取盐引(贩盐专门执照),然后凭盐引到指定盐场支盐,并在规定地区销售的制度。然而,贵州不仅缺粮,同时无盐,只得依靠商人"纳米中盐""纳米中盐"就是将纳粮和中盐并举,鼓励商人运粮到缺粮地方,换取盐引,然后在指定地点购盐,又转销军屯,从而达到一举两得之利。最初运销贵州的食盐,以淮盐、浙盐为主,但运距长,路途艰险,运价昂贵,商人自觉无利可图,不肯"开中",并要求降低川盐价格,以便就近中纳。为了便利川盐入黔,明王朝在1390年(明洪武二十三年),曾对赤水河下游做过疏浚,"景川侯曹震奉命进行疏浚,辟为川盐入黔航道,10-20吨的盐船可(由合江上行)达沙湾塘(今赤水文华乡沙湾村)"。而沙湾以上河段却无法通航,"盐船由泸州合江溯流而上,均停泊于沙湾卸盐上岸"。

即便如此,下游有限的通航河段成为明代川盐运黔的四条通路之一四条盐路都先从四川经水路,然后起转陆运至贵州腹地,充分反映出水运的历史地位。即一条由合江经赤水河至仁怀厅的沙湾塘(今赤水),然后转陆运至黔北、黔西北;另一条由涪州(今涪陵)沿乌江上溯至沿河、思南,运销黔东地区;第三条由綦江上运至松坎,转陆运至遵义各地;第四条由泸州经永宁河至永宁(今四川叙永),转陆运至毕节、乌撒(今贵州威宁)、乌蒙(今云南昭通)。

第二节 景观遗产与旅游应用 (2)

1745年(乾隆十年),清政府准允开凿赤水河,选择开通赤水河中上游为主要航道,使船只由合江向茅台上行延伸了300余里,运盐船只"自川境合江起,经赤水、猿猴、土城、二郎滩、马桑坪至仁怀茅台。由茅台分两路,一路经鸭溪、刀靶水,过贵阳至马场坪;一路经金沙、滥泥沟,至安顺。......是贵州运量最大的水陆驿运线"。仅川盐运量而言,茅台就承担了盐引总量30%的转运重任所谓"引",指的是盐引,即中国历史上盐商领盐的凭证,是一种有价证券。可谓"自是舟楫通行,铅铜运输,米盐之挽贩,商贾之往来,上济国务,下利民生"。每日往来船只频繁停靠茅台,高峰季节"河中客船约一百零艘",茅台从此一扫昔日僻静风貌,呈现出一幅"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闹景象。

2.特殊的"茅台群"地层地层,又称岩层,是地球演变过程中所形成的成层或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在整个仁怀境内,出露的地层由下到上包括元古代的震旦系,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以及中生代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系、第四系。不知何故,其间缺失了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这些地层在仁怀境内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的碳酸盐岩类,即现在通常所说的岩溶区或喀斯特地区,大致占了仁怀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地形陡峻、山高水深、岩洞发育、地下水深埋、岩石大片裸露、土壤贫瘠、土壤多呈酸性等特点。可离奇的是,方圆百里仅茅台出露了约2平方公里的下第三系岩层,就像飞来的岩石唯独出现在茅台镇水磨坊至牛滚凼的小区域范围里,"为一套紫红色沙岩、砾岩"。1945年,时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现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侯德封教授等人,对黔北地质矿产作调查时,特地把在仁怀县发现的茅台地层特殊现象,以地名命名为"茅台群"。此后,"茅台群"成为中国地质词条中的专有名词,对于后来在其他地方发现的同样地层,均冠以"茅台群"之名。

茅台不仅有特别的"茅台群"岩层,其下层还有古生代的志留系紫红色砂砾层、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紫色砂页岩和砾岩,以及零星上覆第四系紫红色砂砾层和砂泥层。这套红色地层组合结构,对茅台酿造的酒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一,特殊的紫红色地层含有大量稀土元素,大致"接近于大陆上地壳的平均稀土元素总量值"。一方面,稀土元素是一种宝贵的天然微量元素肥料,可以"促进农作物的发育、早熟,增强其抵御病虫害及抗寒能力",使酿酒原料品质上乘。

另一方面,"稀土元素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类重要成分,随着含量的不同对微生物起促进或抑制作用,其机制是稀土元素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以及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其新陈代谢过程,对细胞的分裂速度产生直接作用"。而茅台酿酒的窖池、用水等直接混有这些稀土元素,成为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源泉,亦由此成就了茅台酒独特的香味。其二,松软地层有利于水源的渗透和汇聚。相比仁怀高海拔大面积的岩溶区,茅台真可谓得天独厚,按照地貌类型,这里为缓丘谷地,加上下层的志留系非岩溶隔水层,正好形成汇水截流层,受大气降水及周围渗透进来的地表径流补给,给山泉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清代文献记载赤水河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的描述。如今,在茅台东北部地带还分布有多处泉眼。而水在酒的酿造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否水源成为能否发展酿酒的最基本条件。如果茅台不是在这样的一个低海拔地带、地层结构亦非如此巧妙的组合,恐怕是不可能有茅台酒问世的。

3.优质的酿造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