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1045100000034

第34章 区域与历史 (3)

明清时期的造物艺术出现了空前发展的繁荣局面,各种手工艺产品争奇斗艳,可谓精美绝伦。一般而言,任何时期的造物观念之形成以及造物活动本身,必然会受到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及其文化的影响。明清时期巧夺天工的造物价值取向,与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一致的,是中国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思想观念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物化表现,也是当时社会的审美理念的集中体现。

在造物艺术的领域里,常用"巧夺天工"或"巧夺造化"来形容那些可与天然物相媲美的人工制品的制作工艺技术的精到和巧妙。其实,"巧夺天工"或"巧夺造化"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工匠在造物的过程中所注重和追求的标准之一,所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对器物的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工艺技术的评价标准和工匠所追求的目标亦各不相同,各个历史时期遗存的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以及其他的各类器物用具便是明证。同样,在明代的社会生活中流传的或敦厚端庄、或富丽堂皇、或质朴简约、或淡雅秀丽的陶瓷、漆器、雕刻、家具、织锦等物以及民居建筑的样式及其装饰中,也能解读出明代的社会观念与器物的价值取向。

唐宋以降,繁荣的诗词创作促进了相关文论的发展。到了宋代,诗体声律的技术规范虽然已经完全形成,但朝野中议论诗词之高下则以"浑然天成,无牵强之迹"为标准。后来,这样的评价标准在文人的推动下又扩展到了文化艺术的多个方面,并一直延续到后世。受其影响,宋元时期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各类器物产品,如瓷器、纸张、织锦、车船、武器以及各式用具等,得"人间巧艺夺天工"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街红。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引自《赵孟頫集》。之誉者甚众。到了明代,巧夺天工的价值取向在造物艺术的领域得到进一步强化,主张"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精在体宜",具体表现为"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如简洁明快的明式家具,多为硬木制成,几近无饰的形体突出了其结构的尺度、均衡、韵律等特征。如此造型看似简单,但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其高密度的硬木材料和复杂的榫卯结构则是一般人不敢问津的。只有熟练掌握了工艺技术的资深工匠,才能通过其智慧的工作来完成明式家具的制作,其成品造型稳重大方,结构匀称合理,拼缝过渡自然,榫卯丝丝入扣,花纹若隐若现,其完美程度是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的。

清代的造物艺术在整体上所呈现出的精致与繁缛的风格特征,反映了清代工匠的工作态度与审美观念。其时,"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这也是"巧夺天工"的价值取向在清代的具体表现。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发展到清代,已是门类齐全、产品丰富的产业,手工艺人的人数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内部亦有了更为精细的分工,工艺技术的规范也向着条理化、规则化发展。

相对独立的专业分工与条理明晰的工艺规范,为"精益求精"的造物艺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文人士大夫阶层对精致生活的需求,则直接导致了"清玩"清玩,指符合文人趣味的清雅玩品,如古琴、钟鼎彝器、书画、怪石、古器、盆景以及文房四宝等。宋高宗《翰墨志》录:"杨凝式在五代最号能书......在洛中,往往有题记。平居好事者,并壁匣置坐右,以为清玩。"的发展。清玩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手工产品不再是单纯的生活用品,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转为艺术品。不受拘束的文人士大夫在文字狱的重压之下,只好把自己的志趣和精力转移到他处,参与到园林、家具、雕刻、髹漆、陶瓷、服饰以及文房清玩的制作过程中,其雅致的趣味通过器物的结构、造型、装饰等方面表现出来,因而对清代及后世的造物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之相适应的手工艺技术亦有了极大的提高,各种精美的作品不断涌现,有许多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另外,清代统治者的喜好也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审美风尚,宫廷养心殿造办处和如意馆等处的工匠按照他们的旨意去制作,使一部分玉器、陶瓷、髹漆、家具等器物的精致与繁缛达到极致,尤以康熙(1661-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朝为盛。康熙皇帝"多能艺事......又设如意馆,制仿前代画院,兼及百工之事。故其时供御器物,雕组陶埴,靡不精美,传播寰瀛,称为极盛"。雍正皇帝与乾隆皇帝曾多次对器物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从而使各式器物的制作更为雅致。始于康熙年间的造办处与如意馆,最盛时有40多个作坊,聚集了全国各地技艺精湛的工匠,所制作的产品主要供宫廷使用,有的也被皇帝赏赐给皇亲国戚。这部分流散到社会上的皇家器物成为当时民间作坊竞相模仿的标本,从而将皇家"巧夺天工"的造物价值取向散布到民间,有力地促进了民间作坊的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民间作坊也能够生产出与宫廷造办处与如意馆不相上下的作品。

二、民间陶瓷的百花齐放

中国的制瓷工艺水平,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无论是官窑还是民间的陶瓷生产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生产体系实力雄厚,烧制的瓷器胎质有了很大提高,釉色的控制技术更加娴熟,制作出多个新的品种。而闽、粤、晋、苏、浙等多个省份的民间窑场烧制的瓷器,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明清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始自元代的珐琅瓷器在明清时期有了新的发展珐琅,相传起源于法国,英文名"enamel",在南方俗称"烧青",在北方俗称"烧蓝"。主要品种有画珐琅、内填珐琅、掐丝珐琅三种。以画珐琅的工艺难度最大,而掐丝珐琅在中国又叫"景泰蓝"。珐琅制品多以金属制胎,在胎体上用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质配制成的珐琅釉料细磨成粉状颜料绘出图案,然后放入高温窑炉中经800℃高温反复烧结而成。其色彩绚丽,具有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特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福建德化的白瓷观音像等人物瓷塑,多以形态自然逼真取胜。江苏宜兴窑生产的紫砂茶壶等物,由于文人的参与而使其造型雅致,从而闻名天下。

随着民间日用陶瓷器皿的普及和官窑生产规模的缩减,景德镇的民窑瓷器在明代中期以后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官作趋办塞责,私家竭作保佣"的局面,"成毁之势异也"。明代嘉靖之后,由民窑生产的宫廷用瓷和高档陈设瓷"利厚计工,市者不惮价,而作者为奇钓之;则至有数盂而直一金者;他如花草、人物、禽兽、山川、屏、瓶、盆、盎之类不可胜计,而费亦辄数金;如碎器与金色瓮盘,又或十余金,当中家之产"。这些生产高档瓷器的民窑因其产品的质量、形制等原因而被叫作"官古器"、"假官古器"、"上古器"、"中古器"、"泑古器"、"常古器"、"小古器"[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二·镇器原起》记:"官古器:此镇窑之最精者,统曰官古。式样不一,始于明。选诸质料,精美细润,一如厂官器,可充官用,故亦称官。今之官古有混水青者,有淡描青者,有兼仿古名窑泑者,若疑为宋之汴杭官窑则误。假官古器:始于明,亦非仿汴杭官窑,乃镇瓷之貌为精细。

而假充官古式者,质料不及官古器,花式则同。有专造此种户,所谓充官古也。上古器:始于明,镇窑之次精者,统称上古。质料工作颇佳,其曰古者,以时尚古器非仿宋代器式,或曰精细似过于景德窑。中古器:明以来镇窑统曰中古。精而又次之器也。质料不及上古,故云中,其称古意则同前。泑古器:此假中古器。近今所造,花式、泑色不异中古,而质胎不美。自有泑古器而真中古遂贵。常古器:镇窑稍粗器也统曰常古。质料、工作无可品,但供日用之常。其以古称,别乎饭冒等器耳。泑古器户、常古器户皆互兼造。小古器:此镇窑专造小圆器者。如琖、盃、盌、碟等类,质料、工作如中古,较之常器又高一筹,俗亦古之云尔。"等名。景德镇生产民间日用器具的瓷窑很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小南窑,"窑独小,制如蛙伏,当时呼虾蟆窑。器粗整,土埴黄,体颇薄而坚。惟小碗一式,色白带青,有青花,花止兰朵、竹叶两种。其不画花,惟碗口周描一二青圈者,称白饭碗。又有撇坦而浅,全白者仿宋碗,皆盛行一时"。

在当时,"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其价廉物美的产品几乎垄断了全国的瓷器消费市场。在景德镇窑产品的冲击下,各地瓷窑的生产多已衰落,仅在边远偏僻地区,多数瓷窑还在维持着生产。清代的"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主要由御器厂组织生产御器厂,也称"御窑厂",系明清两代为供应宫廷所需瓷器而设的机构。明洪武年间始设于江西景德镇。明代一般由宦官充任督陶官;清初由工部、内务府派员,或由江西巡抚主管。乾隆以后,以榷九江关使管理,并以饶州同知、景德镇巡检司监造督运,遂成定制。"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泽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与岁不同亦"。"仿肖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各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又新制洋紫法、青抹银彩水墨洋、乌金法、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白花、黑地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土则白,壤而埴,体则厚,薄惟腻。厂窑至此,集大成矣。"

第二节 精致与繁缛:明清时期的民间造物艺术 (2)

在官窑生产体系的带动下,明清时期的陶瓷工艺技术在整体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瓷器作坊的内部分工更为精细,生产管理和技术操作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瓷器的质量。明代开始使用辘轳制坯,提高了制坯的效率。由于采用了专门刀具在旋转的坯体上进行削切,使坯体的内外都能够很光滑。锥花、拱花、堆花等装饰工艺以及镂空等制作手法在瓷器上得到广泛使用,绘瓷技术更加规范化。同时,由于塑形技术的提高,出现了一些小巧的造型瓷器。过去常用的蘸釉法逐渐为吹釉法所取代,使器物上的釉彩更为平滑。明代的青花和釉里红、三彩、素三彩、五彩、斗彩等彩瓷器物的明晰釉色,证明制瓷工匠已经能够精确控制瓷器焙烧的火候。而焙烧工艺技术的发展,又为瓷窑的窑炉腔体扩充提供了技术保障,使窑炉的容量的增大成为现实,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使龙缸等大件器物的烧造成为现实。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凡祭器皆用瓷,其式皆仿古簠、簋、登、豆",并且还多次将瓷器作为谢礼赠送琉球、真腊等国。社会生活的需求促进了明代景德镇瓷器的生产,其中又以青花瓷器的品种和产量为最多。

明代早期的青花瓷器以及其他品种的瓷器在继承元代艺术风格的基础上,适应着新的社会需求而进行创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多数瓷器的形体由元代的瘦长演变成丰满,尊、碗、盏及大盘等的造型古朴庄重,小件的盘、碗等的形体则清秀圆润。其主要的装饰手法为器内阳文印花、外壁青花图案。此后的永乐、宣德乃至正德、嘉靖时期的青花瓷器的主要装饰手法亦基本如此。永乐、宣德时期的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永乐的瓷器造型清秀典雅,宣德的瓷器浑厚端庄,由于采用了来自西洋的青料,使得青花瓷器的釉色浓艳明快,纹饰亦优美生动。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的青花瓷器样式,与宣德青花瓷器的风貌基本一致。成化时期的制瓷工艺在继承前期的基础上亦有创新,盘、碗、杯、碟、高足杯等小型器皿造型秀丽,胎体轻薄,装饰工细。青花瓷器的产量很大,又有青花红彩、青花釉里红及黄、绿釉青花、青花填绿等品种,"成窑上品,无过五彩"。国产的"平等青"青花釉料之一。又称"陂塘青",系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