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055400000040

第40章 壮族"三月三"歌节的文化定位及其文化意义 (2)

三是因为少数民族往往因语言、文字的障碍或政治、经济、文化不发达的缘故,以歌代言成为其重要的文化符号表达形式,利用歌节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从而加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民族的族类性和群类性,构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和群类共同体。四是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民歌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认同的工具,通过民歌不仅抒情言志,而且恋爱、结友,尤其是民歌的对唱、合唱、载歌载舞的形式都易于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群类、民族的认同意识和集体意识。歌节给予这种对歌、联歌、载歌载舞的集体活动形式以机会。五是因为歌节既是族类或群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形成族类、群类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使不同的族类、群类通过这一形式而广泛交往和交流,使之上升到一个更大的文化共同体和群类共同体,最后由民族性到人类性的升华。歌节的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和交往使人类性增强,也使民族性更为开放。可见,民歌和歌节是民族性和人类性的统一,是其民族个性与民族共性的统一。

二、歌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复杂矛盾境遇

现代社会交流和交往空间的越来越扩大,现代传播工具和手段越来越先进有效,人类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娱乐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样就构成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从而对节日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尤其现代都市中人们的节日观念越来越淡化,几乎是天天过节,真正过节时则与平时无异;另一方面过去过节侧重于物质生活的改善,满足物质需求,也就是吃好、穿好、玩好,而现在过年侧重于精神生活,逐渐加入了旅游、娱乐、艺术、审美等活动内容,即便是物质需求也从过去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转移。

更重要的是传统节日的观念逐渐淡化的同时现代新兴节日则日渐增多,几乎挤满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困惑。诸如旅游就有名目繁多的以地名、名胜而取名的旅游节;饮食又有以本土、本民族、菜系为类型的名目繁多的饮食节;历史与文化的节日更多,尤其是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指导思路下,历史与文化类型的节日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出来:"关公文化节"、"张飞文化节"、"孔子文化节"、"老子文化节"等等。更有一些带有商业性质和经济目的的节日,甚至还有一些人为制造或蓄意炒作的节日,败坏了人们的节日氛围,淡化了人们的节日观念,对节日失去了兴趣,从而也会影响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和兴趣。因而应该对节日进行准确定位,对节日的性质、类型、功用进行甄别,以净化人类社会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

节日的类型大体上可分为六类:第一类是遵循自然规律而设定的节日,亦即农业文明对季节气候的关注而按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制定的节日,如春节与中秋节,就意味着春种与秋收。第二类指纪念性的节日,纪念重要人物或重要事件,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等。第三类指各地、各民族因其特点而设立的民族性、地域性节日,如广西壮族的"三月三"歌节、蛙婆节、跑马节、添灯节等等。第四类指社会行业性节日,如教师节、护士节等。第五类指国际性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以及从西方传入的一些节日,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等。第六类指因一些重要活动的庆典而逐步形成惯例的节日,如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旅游节等等。这些类型的节日从时限上分大致还可划分为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两大类。传统节日由风俗习惯约定俗成而形成;现代节日为社会时代思潮、社会统治思想和意识形态以及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权力所指定而形成。

因此,传统与现代两种类型节日的形成原因、缘由、根据是不同的,节日体制、方式也是不同的,当然节日的范围、功用、意义也是不同的。尤其是现代节日,其形成和运作机制大约也有四种情况:一种是由政府指令和指导下形成的节日,使统治者的意志和思想转化为社会的意志和思想。一种是由经济商业运作而形成的节日,虽冠以节日名称,但或昙花一现,或逐渐形成庆典形式而固定下来。一种是由民间组织筹划而形成的节日。一种是移植进国际性或国外的节日。因此,现代节日比之传统节日更为丰富多彩,更具有现代性和更适应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需要,带有更为明显的实用功利目的。但它缺少的就是传统节日的文化传统的积淀和社会集体无意识以及民族集体无意识所构成的社会文化心理定势和约定俗成的认同感,因而缺少自然而更多了人为,缺少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而更多了现代喧嚣和浮躁,缺少精神文化要素而更多了物质、经济、商业要素。因而新兴节日满天飞,谁都可以命名节日,谁都可以临时性创办节日。节日没有规范、没有规矩、没有文化传统、没有风俗民情,从而成为节日虚名。这种虚构节日、炒作节日的"伪节日"或"临时性节日",或"指令性节日"应该是区别于民俗意义上的节日的。

传统的民族歌节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也是如此。歌节在现代社会中面临挑战,也面临发展机遇。一方面歌节作为传统节日会面临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现代需求和愿望,其歌节的传统内容和形式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其歌节的传统运作方式和节庆模式是否适应现代人、现代民族的生活,其歌节的内部运转机制能否与时俱进发展,从自身内部提出内在改革要求,都将是歌节面临考验、面临危机、面临挑战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是相对于传统歌节,一些新兴歌节在现代社会应运而生,而且具有传统歌节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和特点。如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它确定的时间不是"三月三"歌节时间而为阳历十一月。虽然其本义是想继承和弘扬民族歌节的传统,但在办节思路上则与传统歌节有所不同,从而也决定了"三月三"歌节与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本质区别。两者比较,主要区别在于四方面:

其一,节日性质不同,因而文化身份、文化定位也有所不同。"三月三"歌节属于传统节日,是千百年来文化传统、文化习俗和民族集体无意识认同的结果,因而节日的性质是民族的、民间的、民俗的,是依赖于社会惯例、风俗习惯而培养成民众期望节日的需要,从而成为其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南宁国际民歌节属于现代节日,但与一般纪念性节日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庆典或集会所引起政府和民众重视后,由政府规划、民众参与、工商投入而构成的一种庆典式节日,它明确标示是由政府主办的。既然有主办,也就说明它是一种办会、办节的运作方式而不像传统节日那样是民众按民俗、惯例、规矩过节,而不须要谁主办和协办的。因而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官方(具体而言是地方政府)筹划主办的节日,准确而言应是庆典而非真正民俗意义上的节日,而歌节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的、民俗的、民族的节日。

其二,节日的表现方式不同。"三月三"歌节又称为歌圩,百姓过节又称赶歌圩,这说明了以下几点:(1)说明了歌节是在农村的乡间田野中举行的而非在城市的舞台上。(2)说明了歌节的主体是民众百姓,唱歌的是民众,对歌的也是民众,听歌的还是民众,爱歌的还是民众,歌节是民众的节日。(3)说明了歌节由圩而成节,圩是农村自发形成的集会聚合的场所,赶歌圩就是过歌节。(4)说明了歌节并非分散过节,更不是待在家里过节,而是赶圩而聚合在一起过歌节,是一种集会聚合交流的形式。(5)说明了歌节乃为农业文明的产物,与农耕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生存、生活状态有天然联系。因此,从歌圩的表现方式上看,是一种农村社会生活的方式,虽因赶圩而带有一些社会综合性因素,如商贸、饮食、娱乐、游戏等,但都归属于乡村生活状态和农民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而南宁国际民歌节则显然不具备这种表达机制和现代方式,民歌节的城市化、艺术化、庆典化、商业化的倾向使其社会综合功用的文化含量和民俗、民族、民间因素大大减少,而增加了经济、商贸、旅游的因素,成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最好注脚。

其三,节日的内容不同。"三月三"歌节与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节庆内容虽然均为民歌,都是以唱歌、对歌等围绕民歌而展开的系列活动,但是因节日的指导思想、主旨、思路、目的不同,因而民歌内容和歌节内容也有所不同。"三月三"歌节由民间百姓自由组织和自由形成的歌圩形式来展开节庆活动,因而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唱者还是听者,都随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由自在地编造和选择民歌内容。大多数民歌内容和题材是情歌。情歌似乎是民歌的永恒不变的题材和主题,也几乎是所有唱者和听者最感兴趣、最易动感情的民歌内容。

唱情歌、对情歌是"三月三"歌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歌节的最基本构成因素,更是歌节的高潮。南宁国际民歌节通过政府组织指派的方式从乡下农村请了一些民歌手到城里唱歌、对歌、联歌,虽然也有让其现场即兴创作的自由发挥,但大都是早已确定好的内容或已让主办者审查过的内容,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民歌一旦离开了它原来的语境,离开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歌圩,亦即田间地头,离开了它的听众和受众,就像将山林中盛开的野菊花移植到家庭里的花瓶中一样是没有生命力和生气活力的。因此,"三月三"歌节与南宁国际民歌节的民歌性质、内容、语境是有所不同的,因而节日内容也会有所不同,节日性质也就会不同。

其四,节日的功能作用不同。"三月三"歌节作为千百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歌集体无意识的积淀,已作为民族及其人们生存、生活、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以歌代言、以歌代生活、以歌代节,将民歌视为生命、血脉、心灵、精神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三月三"歌节并非仅仅是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愉悦之情的表现,也并非仅仅是为了娱乐、休闲、游戏、谈情说爱;而且是民族及其人们相互交往、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通过聚会和集合群众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民族团结和集体意识的一种形式,更是民族及其人们的社会活动、集体活动的一种形式。这是民族及其人们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繁衍自身的生产需要的产物,也是民族及其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歌节几乎成为一种盛大宗教仪式或社会活动仪式,承载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从而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形式和表征形式。南宁国际民歌节也具有社会综合作用,甚至在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中,在现代传播工具作用下,其社会综合功用更为广阔更为有效。但在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基本思路指导下,经济作为主线索贯穿和主导了民歌节,其综合社会作用最终都归结为经济功用,从而使经济效益掩盖了社会效益。更为重要的是南宁国际民歌节是办起来的节日,办节成为类似办会之类的行政行为,作为办节者和主办、协办者而言,就不得不考虑为什么办、如何办、怎样办等问题,同时也就有可能出现办好、办坏、办差等问题。因此办节的实用功利性,办节所追求的效益和评价,就使其不得不蓄意添加人为制作因素,甚至炒作、广告等因素,这与"三月三"歌节的旨趣、功能、作用就会有所不同。

经过以上分析,可见"三月三"歌节与南宁国际民歌节虽都冠以歌节,但是有明显的区别。南宁国际民歌节的初衷是想借助民族传统歌节的形式,在继承和弘扬民歌文化传统的同时创新和发展民歌文化,试图使传统民歌和传统歌节在现代语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尝试。从这一角度而言,改革精神还是可嘉的。但"三月三"歌节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底蕴还未能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节体现出来。因此,在现代社会和现代语境如何使传统歌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需要,最为重要的就是改革和创新,而改革和创新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把握其文化传统的内在精神和民族特色,确定其发展的正确方向和目标。当然,"三月三"歌节也需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需要。

三、"三月三"歌节的深层文化内涵与意义

任何节日的形成虽然都是约定俗成的习俗和惯例所致,但并非随意、任意的,而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缘由和人类生存、生活需要的内在原因,从而也决定了节日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和更为深广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