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理论教育的重大任务,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方向不可动摇。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第五条明确指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由此可见,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各有具体内容和要求,但内容的相关性非常高,"三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共同的内容,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互动的重要基础性前提,从而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互动是可能的。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统一于实践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二者的实践性这一点是共同的,开展互动,其实具有理论与实践、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统一。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目标一致、动因相同、内容相关,在大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知过程中,经过"知、情、意、信、行"的环节往复,大学生的知行统一是必然的闭合循环,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必然追求。这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工作二者具有同样的实践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理论教育,需要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灌输给学生并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需要引导学生建立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这天然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反过来指导实践的过程。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天然属性。
对于辅导员工作而言,一方面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时需要通过事务性工作把关于学习、生活的理论、制度、准则、规范宣示给学生,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如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等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进入学生头脑,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统一起来,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同并内化。实践性也是辅导员工作的天然特性。
因此,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其对象性的一致、载体的互通的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目标一致、动因相同、内容相关,最终统一于实践。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互动内容
有必要说明的是,既然是互动,就不是单指某一方的主动,而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动因而就共同的内容积极协作,以"双主体"的意识同步推进工作,如鸟之双翼,在同一动力系统下,合力向前。当然,这里理想化的设计是如此的希望不分先后,在实际运作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的基础是既各司其职又保证了不推诿不牵制的圆熟的制度体系及其实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的互动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其授课对象的了解是大有必要的。对象性的研究是教学的前提,掌握学生基本信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起码要求。进一步的要求,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知水平、思维与行为特点等。这些要求,对辅导员来说,已成为常识,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在实际上一直以来没有明确提出以上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取得辅导员的支持,直接获取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思想状况等,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益处甚多不言自明。反之,辅导员也可以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互动更为准确地把握学生信息,修正、补充已有的关于学生的认识。
(二)学生学习状况的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长期以来都单方面依靠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包括考查学生出勤情况、学习的接受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辅导员只了解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其零碎地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个体差异较为缺乏具体了解。在此意义上的互动,主要是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授课中学生的表现与辅导员信息共享,使辅导员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教育对策,促使学生在课内课外言行一致;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出勤情况考察、课后作业考查交由辅导员完成。此外,辅导员有义务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建议,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教学效果。
(三)学生课外实践环节的互动
学生课外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看做是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上,作为教学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方案,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使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得益彰,以促进教学效果的巩固和提高。
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践,可以安排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安排爱国主义影视片的观看活动;在《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实践,可以安排成影视观看与主题班会结合的形势;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实践,可以安排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从实践中了解国情、体会"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深刻内涵,从而加深对党和政府现行方针政策的理解,从内心认同"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实践,可以安排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演讲赛、辩论赛等,有条件的,可以参观监狱、劳教所等机构或开展社区普法活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时有限,课余时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难以有足够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而辅导员在开展班级建设过程中却非常需要开展相关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在实践环节的互动可以起到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毋庸多言的。具体的互动可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与辅导员共商实践方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辅导员具体实施。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互动机制
要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有效互动,需从互动机制上进行严密的设计。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应该是一体两翼关系,都是服从和服务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心任务,其互动机制的建立涉及导向性制度、驱动性制度、保障性制度及协调性机构及与之相衔接的程序性规定。具体设计如下: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的教学,必须要加强与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团委等部门工作的联系,以形成有效结合、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组织保障。辅导员工作具体包含了学生的宣传教育、党建团建、学生管理、二课堂建设等,与以上部门工作关系密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互动以上述部门的支持为前提。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互动统一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由相关部门具体实施指导,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是服务育人中心任务的必然要求,此为导向性制度设计。
其次,辅导员本身作为教师队伍的一部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助教是具有合法性的。因此,首先要对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进行明确,确立其助教的身份。具体的确认,涉及辅导员的工作量计算、酬劳的分配、教学成绩的共享等问题。这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撑,并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或辅导员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甚至专门机构实施。这就涉及一系列的驱动性制度设计、保障性制度设计及相关协调性机构的建设问题。前文多从内在性方面去探讨提高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力所努力的方向或者应具备的特质。但是,我们知道,内因尽管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辅导员也是人,有人的需要和发展,因而在重视辅导员素质培育的同时,还应加大辅导员的培养力度,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保险福利、职称评聘、生活关照等方面进行优化,使其留得下、稳得住、用得上。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科研教研合作需要进行制度性安排。为了进一步紧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互动关系,需要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头人、辅导员为主力的科研教研团队,并进行合理的梯队化,从而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选拔中,都力求使辅导员的专业面广泛全面。但对辅导员个人发展而言,放弃原学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工作所需而且势所必然。但许多辅导员受专业素养限制,虽经多层培训可以推动工作,但终究研究能力有限,难以把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需要从制度上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的科研教研合作,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互动。这些制度可以说是助推性的保障,具有提升作用,从而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互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其益处可谓善莫大焉。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辅导员工作的互动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实践也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