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南
人们常常谈论"节奏",也常常谈论"节奏感",但很少人去关注这两个词在内涵上的巨大差别,去关注这两个词对于艺术而言各自意味着什么。节奏作为"运动的次序",它与运动、与变化是同一的,是同生共灭的。对于客观的事物而言,节奏可以看作是事物变化的一种属性或者说一种范式,节奏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依托于客观的事物而往往具有客观的属性。而"节奏感"则显然属于另一个范畴,它体现的是人们对外在节奏的主观反映。我们会说,诗歌音调的变化、句式的长短给了我们节奏感;音乐旋律的起伏也给了我们节奏感;对于绘画、书法等空间艺术,其线条的长短曲直,色彩的冷暖明暗,笔触的刚柔收放,构图的疏密开合,也都是富有节奏感的。但对于钟表的连续不断却又单调乏味的"滴答"声,城市里此起彼伏的汽车的鸣笛声,每年都如约而至的飓风,时不时流传开来的瘟疫,绝少有人认为这些事物富有节奏感,尽管从不同的方面来看它们各自都确实是一种节奏。
我们也许可以从万事万物中发现节奏,但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并非所有的节奏都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引起我们精神上的愉悦。换句话说,节奏普遍存在,但不是所有的节奏都是美的。这看似普通的道理,对艺术创作和欣赏而言,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白了这一点,才不会简单地将格律等同于节奏;才不会认为当代自由诗若要振衰起弊,就只有重回格律这一条路;才会意识到,若要使自由的新诗具有形式和内容上的节奏美,除了格律之外,是还有其他的路可走的。格律也许比较普遍地代表着一种节奏美,但它绝对不是节奏美的全部,实际上,格律所体现的整齐、均衡的节奏美,不过是众多节奏美的类型中的一个分支。为此,有必要将节奏分为自然节奏和艺术节奏即美的节奏,让美的节奏从纷繁的自然节奏中脱身出来,使节奏美而不是节奏成为艺术研究的直接对象,继而找到节奏为何而美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利用美的节奏在艺术创作中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所以,对"节奏"进行研究的有效方法,必须相应地采取"整体性综合"的研究方法,也即必须采取哲学-美学的视界来进行研究,舍此之外,似乎都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
一
美与节奏美
"节奏"本来就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在"节奏"的基础上再加上"美"这样一个抽象、深奥甚至神秘的概念,就更让人头疼了。为了免于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在讨论"节奏美"之前,有必要对"美"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以表明这里对于"美"的立场。
人们对于"美"的认识,恐怕要比"节奏"还要丰富、深刻、复杂得多。从柏拉图的尘世的美只不过是超时间抽象"美的理念"到阿克温斯基的"神的微弱反照",康德的无功利的审美,再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以上这些唯心主义美学观否认美的客观存在,"认为把审美投射到周围世界的那个人的精神世界才是审美的中心(康德)。主观唯心主义对美的解释,可以用下面一句话加以形象地说明:'美不在姑娘的脸蛋儿上,而在热恋她的那一青年的眼中'" 。历史已经证明了唯心主义美学观的局限性,而对于从德谟克利特到狄德罗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唯物主义美学来说,对审美本质的解释又全然不同。它们"主要从审美因素的客观性出发,在现实界中寻找审美因素,力求说明美与丑、崇高与卑下、悲与喜的客观依据。然而由于缺乏辨证的方法,妨碍了马克思主义前的唯物主义看清审美的复杂本质,把审美的本质归结为物质世界客体的某些物理特性(匀称、对称、形式、色彩、彩色关系等等),从而导致问题的简单化" 。
不难发现,任何将"美"绝对地主观化或客观化的认识和观点都只能是片面的真理。审美应该是也只能是人对现实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这个世界并没有脱离人而存在的美的事物。谁也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美的原子"或是把"审美的提取物"收集到试管里。 "如果说,美就在客观事物本身,就是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那么,何以这种属性是美的,别的属性就不美?......我们之所以说某种东西是美的,是因为这种东西对人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意义,......质言之,所谓美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价值" 。所以任何的"美"都只能存在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中。同样,对"节奏美"的分析,也只能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出发点和归属点。
古希腊美学家较早地论述了节奏美,并把它与和谐联系起来。柏拉图就认为,人能通过优美的节奏感到和谐美,而节奏表现出好性情。亚里士多德认为节奏美的特征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变化中的和谐,运动中的次序。中国战国时期的音乐专著《乐记·乐象篇》中就写到:"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也说明了节奏的美化作用。
节奏能具有美化作用,能够给人以"节奏美",原因在于节奏给人以快感和美感,它"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要求,每当一次新的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见了老朋友一样,使人感到亲切、愉快" 。不过,人类最早感受到节奏的存在,将人类自身和节奏联系在一起,并非源于节奏的美感作用,而是源于节奏的现实功用,即节奏与劳动的关系。"节奏的审美特性在原始人的日常生活中只存在到这种地步,作为付出较少劳动同时取得较好成果的轻松化的乐趣,成为自身和劳动对象的主人以及劳动过程的主人,产生前面规定的第一种自我意识(即自为劳动)" 。这反映了节奏的审美特性演进的基本过程:节奏从劳动中分化出来,由轻松省力转化为情绪愉快,再飞跃成一种审美判断力、一种"纯人性"......展示了"节奏"无限丰富的历史内容 。
由劳动中为了节省体力的节奏到鲁迅所说的"杭唷杭唷"派,正是从节奏的生理作用上升到心理作用,自然节奏走向了艺术节奏。真正的艺术节奏,是生理能和心理能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达到水乳交融、无法分辨的程度,因此朱光潜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心物交感"。这是艺术节奏区别与自然节奏所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特征 。
故而无论是音乐的节奏还是绘画的节奏、诗歌的节奏还是散文的节奏,无论外节奏还是内节奏、形式的节奏还是内容的节奏,只要它能强化艺术内容的传达,增强艺术形象的鲜明性和有机整体性,无论它是通过声音、线条、色彩、形体等因素的有规律的运动变化,还是通过意蕴、逻辑来引起欣赏者的生理感受,进而引起心理情感活动,产生愉悦,那么,我们都可以说这一节奏具有节奏感,是美的节奏。一切的运动都有节奏,形态万千的自然节奏如同这世界上形态万千的事物一样,是艺术创作的原材料,需要我们用"美"的眼睛去观照,用"美"的耳朵去聆听,才能将自然节奏提炼为艺术节奏。所以"美"是自然节奏与艺术节奏的分水岭,也是评判各种艺术作品中节奏是否恰当的重要标准。对于任何一件艺术作品而言,节奏的有无根本就不应成为需要研究证明的问题,我们相信,任何一件艺术品都应该是有节奏的,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在于,这一节奏是否能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激发我们的主观精神和情感。
自然节奏经过艺术的审美创造,在艺术构成中体现为一种崭新的律动,并与各种构成相适应,与人的情感相呼应,从而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效应。然而由于不同的艺术体现节奏的方式与手段的差异,不同形态的艺术也就有了不同的节奏表现。
自古以来,音乐就被认为是比其他任何艺术都更加紧密地与次序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毫无疑问,音乐是声音的节奏系统;绘画是平面造型和色彩所形成的节奏系统;诗是文字形式及语言内容所形成的节奏系统......当你从节奏的角度打量属于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作品的时候,越发会觉得艺术节奏是如此神奇:一方面,在同一种艺术领域里,节奏的变化竟能表现如此丰富的情思。音乐所引起的情绪随乐调而异,每个乐调都各表现一种特殊的情绪。这种事实古希腊人即已注意到。他们分析当时所流行的其中乐调,以为E调安定,D调热烈,C调和谐,B调哀怨,A调发扬,G调浮躁,F调摇荡。另一方面,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却又可能通过艺术节奏唤起相同或相似的情感,比如音乐和诗歌之间就常常有这种情况。
不过,音乐的节奏和诗歌的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处,却并不能据此认为音乐的声调节奏等同于诗歌的音节的节奏。实际上,这两者的功用大相径庭。诗歌的音节诉诸于读者之口,而音乐诉诸于听者之耳。诉诸于读者之口,在于与人的发音器官的生理功能及生理节奏相协调,以使口吻顺畅,利于发音。诉诸于听者之耳,则是为了通过节奏和旋律引起听者的共鸣、欣赏和享受。五、七言古诗的格律节奏虽然流转完美如弹丸,但其格律仍旧不是音乐。所以只有自顾自地吟诗的时候,人们才依照平仄、顿歇的节奏。如是站在台上朗诵一首诗给台下的听众,则变为情感的节奏,再不顾平仄和顿歇。读一首格律诗的时候,我们更多是按照格律所体现的生理节奏,在朗诵诗的时候,我们才更多地依照诗中情感的节奏。音乐则大不相同,利于演奏或演唱,从来就不是品评音乐高下的标准,正相反,那些乐器难以演奏的、或者人们难以演唱的节奏或者说旋律,却往往成为音乐的极致或绝响。
二
节奏如何而美
节奏美对任何艺术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认识到艺术节奏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反应,产生节奏美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就会随之而来:节奏--更准确地说--艺术节奏是如何引起人的情感反应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内在心理机制,而这种机制又是怎样起作用的?很明显,在节奏的美学研究中,这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令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人的情感恐怕是这世界上最难以用言语、用概念去阐释和表达的东西了,当你尝试用语言或者用文字直接说出心中的感受的时候,总是会发觉语言是如此地苍白和匮乏。直接抒情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限,原因在于感情是不那么容易自然地被意识到,被表达的,特别是被诗化地表达出来的。......因而人的情感被称为"黑暗的感觉"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往往可以让复杂的事情变得清晰起来。无论情感多么深婉曲折,总是会呈现为一种有次序的、变化的、像水一样流动的情绪,因为任何情感的产生,都必定有一个发生、发展、消逝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节奏。人们欣赏某个艺术作品的时候,首先是从作品中获得相关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可能是形式上的,也可能是内容上的,这些信息持续不断地进入人的脑海,汇成一股意识流,这种意识流所体现的节奏会自然地唤起欣赏者心中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情感节奏,从而引起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在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