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学第三辑
1056600000037

第37章 画外意,词中情 (1)

--黄霑歌词的影视艺术魅力

王晓明

黄霑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音乐人,也是一大作词家,被称为"香港词坛教父"。他的名字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电影及电视剧最为辉煌的时期密切相连。在那个就着影视剧下饭的年代,香港影视歌曲中的许多歌词都出自黄霑之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香港电视剧主题曲让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家变》、《狂潮》、《强人》、《大亨》、《抉择》、《风云》、《楚留香》......这些电视剧的主题曲歌词皆是黄霑的佳作。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黄霑创作的顶峰时期,他的很多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影视歌曲,都产生于这一阶段:1980年的《上海滩》、1983年的《射雕英雄传》、1987年的《倩女幽魂》、1990年的《笑傲江湖》、《黄飞鸿》和《梁祝》等等。随着香港电影及电视剧的陆续走红,黄霑的词曲也传遍了整个华语地区。

在当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华人的角落,就有黄霑的词曲。黄霑的影视歌曲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电影及电视剧交相辉映。他的一些经典影视歌曲不仅传唱至今,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影片本身。他的歌词作为影视歌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影视剧中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烘托环境,推进故事;同时歌曲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得电影、电视剧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写的歌词是丰盈的,与影视画面和谐存在,弥补了画面的空白,延伸了有限的银幕空间,让心从影像中走出,在歌声中蜿蜒飞行,企及更为广阔的所在。歌声魅影,流影留声,记忆中那一部部香港电影和电视剧、那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那一曲曲百转千回的音乐、那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歌词陪伴我们度过人生中最青春最黄金的时光,成为年华与梦想曾经怦然心动的凭据。一首歌曲就是一个故事,一部电影就是一个传奇。可以说,黄霑的歌词与香港影视的相互碰撞,成就了香港影视流行歌曲的辉煌时代。

随着对影视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到影视作品不单是画面的艺术,而且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影视歌曲歌词是伴随着影视作品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艺术形式。作为歌词类型中的特例,它既是影视作品的附属,又是影视作品中可以独立的元素。有的影视歌曲歌词在流行过程中,不仅可以脱离影视载体而独立流传,而且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远远超过影视作品本身。影视歌曲歌词以影视作品中多种表现符号系统的"综合性"关系为基本存在方式,它与影视作品的关系不是松散联盟、各行其道的,而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即歌词与影视作品相契合,才能显现出其存在的必要性(即"价值");也只有在这种价值中衡量,才能体现出其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影视歌曲歌词的创作比一般的歌词创作要困难得多。视听结合、声画兼备是现代电影(也包括电视)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主要标志,也是其艺术魅力所在。

但在影像的话语霸权下,声音始终被放到画面附庸的位置上,对它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表层,歌词这一借助影视歌曲"发声"的特殊个体更是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相比较而言,黄霑的影视歌曲歌词具备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创作体系,并与影视作品处在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状态中。与影视艺术的其他元素一样,它承载着丰富的影视内涵,满足了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求,提高了整个影视作品的艺术水平。黄霑歌词与影视的联袂不是单纯的两者相加问题,词画的结合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成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创造。黄霑创作的影视歌曲歌词简洁通俗,易懂易记,哼唱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流行性。这些歌词既可以描绘渲染又可以参与剧作;既可以客观陪衬,又可以主观表态;既可以顺着观众引起联想,又可以逆行画面成戏谑。著名词作家阎肃评价黄霑时说:"一个人写一辈子歌词,如果有一首能够被大家接受能够流传,可能是碰上的,如果两首大家都感动都记住了,也可能是偶然的,有机缘遇上得,但是当三首四首五首大家都记住的话,那就十分不寻常了,那就不是偶然的事件了,那就说明他的功力了,那就说明他的本事,我觉得是这样的。"

一、词画交融构筑的审美意境

影视音乐与影视画面之间存在着背反性。在表现形式上,影视音乐是抽象的听觉传播,影视画面是具象的视觉观照;在表现内容上,影视音乐抒发人的心理、内在情感,影视画面呈现事物的外部样式、动作;在功能效果上,影视音乐召唤观众想象,影视画面强化直观感受。"电影是在空间中展现的时间艺术,又是在时间中延续的空间艺术。

"影视音乐运用得恰到好处,能打破直观与想象的界限,使直观影像获得内在性情;在变换衔接镜头时,与镜头的表象取得联系,使镜头的表象拥有更多的意指性;在调节镜头画面与电影叙事的矛盾时,影视音乐使镜头画面在延续的时间中运动发展,具有很强的历时性,又扩展了镜头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使局部或片段镜头形象升华为整体形象。影视艺术是对现实的复制,画面由摄影机拍摄出来,在银幕上放映给观众看,其中银幕上出现的人物、环境、色彩、光线、构图等就是对纷繁社会生活现实的"复写"、"复原"。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它把表述或描写对象的内涵间接化和抽象化。影视歌曲歌词作为影视音乐语言的一种,具有表情性和表意性,对影视画面起着渲染、烘托、解释和揭示的作用,赋予外显画面以更深层次的意义,需要观众在欣赏与回味中参透。影视画面通过歌曲的歌词增强它的主观性,歌词通过画面显示其隐藏的目的性。

"意境作为一个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指的是诗词、书画、戏曲、园林诸艺术门类中,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所创造的,以自然景物为媒介,抒发主观情思与生命感悟的,意象契合、情景交碰、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影视作品作为视觉艺术也常常追求一种看不见的意境,影视意境由实境和虚境两部分交融生发而成,实境是指由摄影机拍摄的动态或静态的视觉形象;虚境是指这些视觉形象在幻想、联想、想象中生成的境界。说白了,实境即镜头画面的可见之境,它直接、客观、确定、有形;而虚境就是由观众的想象所生之境,它间接、主管、模糊、无形。

影视剧从其创作工具和载体的特性而言是一种写实的艺术,镜头忠实于它所拍摄到的每一个细节,具有"数学般的准确性"。但影视"作品在追求直观形象逼真的同时,又带有某种意念情感色彩,或者说,赋予意念情感以直观形象"。那么,在有限的镜头画面内怎样展现出无限的影视意境呢,实境与虚境又是怎样形成相生相得的审美机制的呢?如果语言对白把该说的道尽,镜头画面把该现的演完,那我们就需要其他影视元素--如影视音乐的帮助将"弦外之响"、"画外之意"透露给观众。与镜头画面的逼真性截然不同,影视歌曲歌词作为一种书面文字,能在情感传达、内容阐释、联想倾向等方面加强影视作品的意境美。"具体的现实是影片画面的源泉,它无时无刻不是真实的和极客观的,但通过音乐却使它受到一种非现实的因素的影响,这个因素帮它达到超然境界。"

一首好词,足以使镜头画面的意境瞬间灵动起来,写坏了也会使整部影视剧逊色不少。黄霑填的词有镜头画面无法描述的无边意境,往往是影视作品的点睛之笔。

《沧海一声笑》是黄霑为著名导演胡金铨的武侠片《笑傲江湖》所谱的主题曲,歌词颇具唐宋遗风,古意盎然,短短几百个字,却道尽金庸几本武侠书的精髓,充满中国古典诗词的洒脱豪放之情。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

一襟晚照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啦......

这首词意境高迈悠远,豪情万丈,完美把握了电影中"笑傲"两字的精髓。一听见你就会被带到《笑傲江湖》这一主题境界里去,尤其是配合电影里三大武林高手曲洋、刘正风、令狐冲泛舟泱泱江水之中的画面,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黄昏之下,琴声悠悠,于沧海之中大笑一声,多少凡尘俗世至于胸外,怡然风流,几句歌词已点染出忘情于山水的逍遥氛围。《沧海一声笑》的歌词打破了镜头画面的束缚,让观众跳出这小小的画框,感受到超越现实的心理体验。"影片里的音乐不仅仅起艺术上的作用,它还使画面能给人生动自然的印象;音乐给予画面以气氛,并使画面仿佛具有第三度空间。"大浪淘尽,万古长空,英雄空余一襟晚照。三人的合唱,声破两岸,将江湖的恩怨纷争尽抛脑后,只记得今日纵情高歌,浊酒一壶,倒也落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