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清代成都城市的恢复重建的背景
一、清代之前的成都:成都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古代历史变迁
成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悠久的历史,它是数千年前的先辈经过漫长地迁徙,精心地选择而建立的一座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一座城池,它也是中国自先秦以来城址未变的三座城市之一。这座城市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赋予其旺盛生命力,这也是成都之所以能从明末清初的浩劫中重建、恢复、发展的原因之一。
(一)成都城市的自然环境
成都城位于中国西部最殷实的丘陵平原-成都平原。成都城位于平原中央,自然地理条件非常优越,自古以来就十分适合人类的生存繁衍。整个城市地势平坦,河流从周围山地带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土壤,成都平原因此成为四川种植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从杜宇王朝起,成都平原就开始有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太守李冰领导民众经过多年的努力,建造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形成扇形灌溉渠网,铺展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年年岁岁从不间断地恩泽着这座城市。"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成都从此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公元876年,唐西川节度使高骈将郫江改道与流江汇合,形成今天成都城"二江抱城"的格局。成都地区丰富的水利资源在经过两千多年的人工改造后,形成了发达的水利灌溉系统,保证成都城腹地农业经济高度长久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成都成为长久以来川中最富庶的地方。
成都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来讲,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这种气侯使成都适于生活及农业生产。成都平原的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雨天平均约300天;加之地处盆地,总降雨量大于总蒸发量,空气湿度极大,成都平原气候的"温"与"湿",对景观与城镇聚落的影响很大。因山岭阻隔,成都平原风少雪少,在建筑营造上可以减轻许多荷载,也用不着厚屋顶来保温,所以成都传统建筑房架用料很单薄。同时,空气湿度大,日照又少,建筑景观因而更加不易保存,木材朽烂得很快。
(二)成都优越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城市发展动力之一,它决定着城市对资金、人口、市场的吸引力,对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作用非常关键。成都之所以成为二千年来城址不变的西南首府,正是因为它在交通上、经济上、政治行政上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都城市位于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的接合部,是四川省的中心地区,川内各部相交的要冲之地。早在古蜀国时期成都就成为对川内及川外交通的枢纽。成都很早依长江与外部进行交流,到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成都与外省的水陆路往来已经形成了以成都地区为起点,以长江中下游各地区为辐射区的一个广泛的交通体系。
从成都平原出发还有两条古陆路:一条从商周时就有的"蜀布之路",又称"南方丝绸之路",这条道路长达万余公里,由成都平原出发直达东南亚,经荥经、汉源出川,经云南腾冲、神户关进入缅甸;另一条从商周时就是蜀地与中原的交通联线,即"金牛道",从四川盆地向北,出成都北门、经川北、进入陕西褒谷,翻越秦岭,抵达渭水南岸,再沿渭水东下,入黄河,进入河南大地。这条商路自古以来就是古蜀文明与殷商文明发生对接、交流的主要干线。明清以来,成都也成为赴康区和西藏的主要途径。清政府经略川藏的军用大路,由成都经双流、新津至邛州、名山抵达雅州、昌都。
正因为成都具有如此重要的交通战略地位,它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着力经营的政治行政中心,它不仅位于全川的心脏地带,同时也是朝廷经略西南、控制西藏的大后方。从汉代起,成都就成为汉武帝开发西南的大本营,元明清以来成都更是中央掣肘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基地。因此成都在交通上、经济上、政治军事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西南首府的地位,也决定了它在中央集权的封建时代不可动摇的行政中心地位,而这一切是它成为一座二千年来长盛不衰的大城市的重要原因。
(三)成都城市的历史变迁
成都城是先民们经过了精心选择,不断迁移所建立的城市,经历了由原始聚落到市集,再兴筑为城的漫长过程,成都在商周至战国早期已是一座大型城邑,其中心地在今西门、十二桥至成都中医药大学一带,沿古郫江东、北岸形成半月形布局。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秦的统一治理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大量移民入川,整修城市。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载,秦张仪重修成都城,"修整里匮,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秦成都城周回二十里,高七丈,城池都由土垒新建,"造作下仓,皆有屋而置楼观射栏"。
汉代,巴蜀与华夏文明进一步融合,蜀地之富此时也超过了关中,天府之国的美称逐渐从关中移到了成都平原,农业、手工业的繁荣使成都成为汉代"五都"之一的大城市。"元鼎二年(前115)立成都十八郭,于是郡县多城观矣"。蒙文通先生《成都二江考》证其行文有误,当有成都郭十八门。汉武帝以成都为基地开始向周边拓展中原文化,征伐西南,刺激了成都城市的发展。汉武帝时期,在成都城西南筑锦官、车官二城,成都成为西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蜀汉成都增建宫城,形成了《蜀都赋》中的所说的"金城、石郭、中区"三重城墙,即大城与少城、郭城以及宫城。
经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动乱,唐宋时期成都地位上升,"扬一益二'的说法,证实其时成都(益州)在全国经济上的地位。整个隋唐五代时期,成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生产作坊,商业建筑以及城市也都有较大发展。唐代成都城分设成都、华阳两县,为当时全国85个望县中建造规模最大的城市。"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家入画图"这种繁盛景象和城墙上遍栽的芙蓉相映衬,展现了城市建设的高度成就。宋代成都城市更为繁荣。"素号繁丽"的成都,这时己成为"西南大都会",成都城内专业市场更多,规模更大了,开市的时间更长了,且大多有固定地点。高宗绍兴时,成都始将泥土路面的街道改用砖砌,长达2000多丈,孝宗淳熙时,范成大再次砌街,"以丈计者三千三百有六十,用甓一百余万,为钱一千万"。
宋代的繁荣随着蒙古人的到来而结束,在蒙古亡宋的过程中,于四川地区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战争使四川经济破坏,人口锐减,人口从南宋淳熙二年(1175)的264万户减少到1242年的12万户,成都平原的经济及城镇发展也陷入凋敝。明代,四川在文化上逐渐落后于南方,经济上有所发展但地位无法恢复。有明一代四川的经济发展落后于沿海长江中下游各省,农业自给自足,但盐茶业由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不再如宋以前一样发达。明代洪武、正德年间诏令天下筑城,四川迎来了城垣建设的高潮,大多数城镇经此次建设,奠定了以后城市的规模。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其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建王府于成都,气势宏伟,俨若皇城。明洪武四年(1371),重建成都大城。成都在明代形成内外重城,最内是蜀王宫,然后是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