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秘密档案
1058000000001

第1章 惊天动地的隐秘生涯(1)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我急忙打开父母一直用着的那台14寸黑白电视机,看到我驻南使馆被炸的血淋淋的场面和首都大学生们在美国驻华使馆前愤怒声讨的镜头……这一夜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个不宁静的日子。我睡不着,并且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竞然在全世界面前悍然发动对我驻南使馆的野蛮轰炸?

如果我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与其相当的话,它敢发动这样的野蛮袭击吗?在这个令亿万国人悲愤与深思的夜晚,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个人,他就是我的同乡,中国原子弹、气滹研制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的王淦昌院士。

1964年10月16日,当广播电台传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后,就有人传言说王淦昌先生是中国原子弹的主要领导者和研制者。直至20世纪80年代,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的内幕不再成为绝密时,我和我的常熟老乡们才知道在历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名单,那位叫王京的人,原来就是王淦昌先生!

一位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在和平时期为了国家的特殊使命,隐姓埋名17年之久,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负年参与中国两弹研制的--批杰出科学家中,有被人称为两弹元勋或称为两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彭桓武……那么,王淦昌在这批科学巨人中处予什么地位呢?

还是让我们用现在已经公认的中国核武器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的钱三强的话来说:我的学长王淦昌同志对我国原子核科学基础研究和原子能的应用作出重要贡献……淦昌同志是清华大学第一届1929届物理系毕业生,比我高七级,他在学校时的教授有叶企孙、吳有训等,教师有赵忠尧等。我们在学校常听老师们提到第一届学生中的王淦0……1949年7月为了准备召开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曾在北京召开过自然科学工作者大会筹备会。在这期间,我第一次见到了浙江省代表、闻名已久的王先生。王先生深厚的科学知识、开朗的性格和直率的发言,给我印象深刻。当时就想到,要发展我国原子核科学时应请他一起参加。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央立即作出了成立以原子核研究为主的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个最初设在北京东皇城根、后迁到中关村的被后人称为中国核摇篮的研究所,其第--~任所长就是钱三强,副所长则是王淦昌和彭桓武。而身为所长的钱三强从此时起不仅是位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位著名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许多场合上需要出面。正如他自己所说:当时,我还兼任科学院计划局工作,又先后参加过几次保卫世界和平会议和有关工作,因此所内的组织领导责任就落在王先生和彭桓武同志的肩匕,而王先生负了主要责任。195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我国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其中原子能科学部分的初稿是由王先生主持拟定的。规划定稿中包括了质子加速器、电子同步加速器的建造,辐射化学的研究和同位素制备等,使得规划扩大了。所有这些,包括低能核物理、应用核物理、宇宙线、高能核物理、反应堆、加速器、放射化学、同位素制备等方面,为1958年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1953年10月改名为物理研究所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由第二机械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的科学技术范围勾出了初步蓝图……

钱三强先生说的后来这个由二机部和中科院双重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自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同我国的一切合作协议后,经毛泽东同志亲自批准,成了后来专司负责研制中国核武器的九院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也称二机部九局和九所。九院在六七十年代里,是毛泽东为昏的第一代领导人心中的宝贝疙瘩,在闽家高级机密会议上常被念叨。为了神秘的使命,中央将这个绝密单位有意设在首都西郊的元大都的土城墙边。那里一片荒芜,长满了灌木和杂单。住在这里的农家突然有一天发现在田间地头卜--耸起一座灰色的四层大楼,周围是岛高的围墙,门口有解放军站岗,常有各种轿车进出。于是灰楼便成了一个神秘禁区。一二十年后,人们这才知道,这神秘的灰楼是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指挥机关与核心部门。

灰楼现在依旧耸立在原地,周围有了无数远比它高大和宏伟的建筑,往日的灰楼淹没在闹市之中的海淀花园路的中央地段。当我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望着百米之外的那座至今仍充满神秘色彩的灰楼时,眼前突然升腾起那光彻天地的蘑菇云……

九院院长是李觉将军,他是在聂荣臻元帅领导下直接指挥两弹研制的现场组织者。三位副院长便是主管核实验研究的王涂昌、主管理论研究的彭桓武和主管设计研究的郭永怀。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则是王淦昌手下的研究室负责人,极富才能且十分年轻。从1961年初起,九院的骨干格局一直沿袭至1978年。后来李觉不再兼任院长了,由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王淦昌兼任院长,直至1982年9月。朱光亚和邓稼先、周光召等也先点升任为副院长、院长职务。

王淦昌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不仅参与了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第一代核武器研制的实验研究和组织领导,而且在燔轰试验、固体炸药工艺和新型炸药、高功率脉冲技术,以及核武器试验等实验诊断方面进行了奠基性研究,指导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在开展地下核试验过程中,他花费了巨大精力和时间研究与改进测试方法,使我国仅用很少次数的试验,就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周光召同志写这评语时是1996年2月。作为一位著名的物理理论科学家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一向用词极其严谨的周光召,在评价王淦昌先生对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贫献时,在仅有180个字且大部分是专业名词的评语中,重复用了两次莫基和两次关键的字眼。显然,王淦昌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中国核弹先驱。

两弹成功爆炸之后的若干年里,在两弹研制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后来都从国家特级机密的椎幕后走到了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前台,成了众所周知的人物。而王淦昌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一直没有走出神秘帷幕的两弹研制工作的大科学家之一。

其原因有二:--是中央决定王淦昌参与两弹研制领导和组织工作时他已55岁了,是所有直接参与研制工作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科学家。1980年2月,在邓小平主持5的全国科学工作大会上,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被确定,长期得不到应有政治玲遇的臭老九们第一次有了走向政治舞台的机会。王淦昌此时已是73岁髙龄了,他说,当国家领导人是要有管全面工作的大才的。我老了,有生之年再为中国核能事业做些业务工作便是最大欣慰。因而当与他并肩战斗十几个春秋的后生们如钱三强、朱光亚、周光召等都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或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长时,他则继续埋头在中国核能工作的第一线上,虽然那时他也有全国人大常委、全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等职务,侣他依然是位不被公众所知的神秘人物。二是研制两弹是中国的最高机密,所有参与者即使是工地坎事员也得三代贫雇农出身,政治审查是最严格的,凡与两弹研制工作沾点边的几十万参与者中,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共党员,但王淦昌不是,而且是核心、领导层中为数不多的非中共党员决策者。王淦昌当时被推荐为九院副院长,直接负责两弹研制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是毛泽东和周恩来亲自批准的。从1961年4月走进那座灰楼起,他经历了长达17年之久的隐姓埋名。他不仅是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中隐姓埋名时间最长的一个,即使是在可以公开身份之后的七八年中仍严格按照组织规定,极少露面,更不太用自己的真姓真名。

1979年10月20日,王淦昌加人了中国共产党,此时他正好72岁。介绍他人党的是与他并肩战斗几十年的另一位我国杰出的核工业领导者李毅同志和著名核化工专家、当时的二机部副部长姜圣阶同志。王淦昌何以在大功告成且年逾古稀的时候要求加人无产阶级先锋队?在他的人党申请书里,我看到了这位为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发自肺腑的一段话:我亲身体会到,在帝国主义蹂躏下,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是一个10亿人民、8亿农民的大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不可能的。经过了十年动乱的曲折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更加深信中国共产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拨正航向,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因此,我决心申请加人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他的人党介绍人之一李毅同志,在王淦昌先生80寿辰时说过一段很感人的话:淦昌同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核物理学家,是我国核物理科学研究工作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里,他为核科学在中国生根,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核科学研究人才,为我国核科学做出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呕心沥血;为自力更生,突破原子弹、氢弹科学技术关,发扬国威,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功勋……他生活艰苦朴素,胸襟坦荡,敢于说真话,敢于开展批评,也能听取别人的批评和不同意见;他富于民主精神,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众人的才干;他热情宽厚,平等待人,从不妒贤嫉能,从不凭个人好恶嫌弃人才;他在研究工作时惯于亲临科研第一线,亲自动手,对年轻人耐心培养;他对党政干部、后勤人员也平等相待,一视同仁,从不以权威科学家自居,不盛气凌人,不鄙视别人的劳动。他确实树立了知识分子、科学家与党政干部、后勤人员同志式团结合作的典范。

1997年一个夏日,我终于在北京木樨地的部长楼里见到了我久仰的老乡。

啊,老乡来了!坐、坐。90高龄的王淦昌老先生一口纯正的常熟土话,使我心头敬艮之感荡然散去。初次见面,我就惊喜地发现:这位像泰山一般的丰碑人物没有半点架子,身子骨之硬朗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他刚拉着我的手坐下,就有电话打来。坐在沙发里的他竟无半点拖沓之感,站起来直奔电话机,说话的声音也格外清朗洪亮。我当时就想:老先生活100岁不成任何问题。

王淦昌先生思维的活跃和惊人的记忆力,使我消除了采访的疑虑,于是给他留下了一长串问题,并另约其他时同长谈。他爽朗地答应了,告别时他在我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希望你将来成为大文豪的题词。

不久,正当我忙着为采访作准备时,突然有一天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一则惊人的消息:一位九旬高龄的科学家在家门前的马路边散步时,被一个年轻的骑车人撞倒。那人见老人倒地后竟扬长而去。后来是过路人将他送到了医院。这立刻使我想到了王淦昌。我当即打电话给他家,他的家人向我证实,被撞倒的正是王淦昌老先生!

现在王老先生怎么样啦?

股骨骨折,一条腿不能动弹,医生说至少得住院三个月……该死的骑午人!你知不知道,王老先生一旦有个好歹,将给国家带来多大损失?假如这一撞发生在30多年前,那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就可能晚不知多少时候爆炸!据说王老先生被撞的消息在报界披露后,引起国内外震惊,他所住的北京医院病房里每天有社会各界送来的鲜花,连整个走廊都堆得满满的。然时那个骑车人一直未露面,至今王淦昌老先生已经离世,那人仍逍遥在道德法庭之外。真是天理不容!

王淦昌老先生住院期间仍没有忘却接受我采访的事,终因伤势严重被医生劝阻。这是我深感遗憾的。闪为后来没过多长时间,我国一代核科学大师王淦昌先生就带着他的未竟事业离我们而去了。在八宝山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国家领导人都送了花圈。

1999年5月90,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第二天清展,一夜未眠的我,忍不住再次来到30年前曾经拜谒过的王淦昌故居,缅怀我心中的大师。当我默默地向王淦昌出生的农舍鞠躬时,那个名叫枫塘湾的村民都围拢过来,他们都在谈论一个话题:北约欺人太甚,假如王淦昌活着,再造几样厉害的武器,看还敢不敢侵犯我们中国的尊严!

1907年5月280,王淦出生在江苏常熟水乡的支塘镇枫塘湾村。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郎中中医师王淦昌13岁时父母都离开了人世,主要靠大哥和外祖母抚养。小时候的王淦昌就读过两所有名的学校,小学是在太仓的沙溪学校上的,那是个非常开明的学堂。五四运动席卷全国,沙溪小镇也破天荒地举行了大游行。70多年后,王淦昌与家人谈起这件往事仍异常激动:那是我第一次上街参加游行,当时虽然年纪很小,可心头觉得能为国家兴亡出点力是很光荣的事。啥叫国家的尊严,从那时就深深地扎根在我心中。然而封建的农村风俗习惯使得王淦昌过早地承受了包办婚蛔的负担。在家人操办下,刚小学毕业才14虚岁的王淦昌在暑假里娶了一个比他大三岁的小媳妇。当时他不懂什么叫家庭与婚姻,家里有个既是缌妇又像姐姐的女人帮他干这做那,他似乎很开心。当了一个多月新郎官后,王淦昌被表哥带到上海浦东,进了浦东中学。这是王淦昌第一次从乡下到十里洋场,是他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浦东中学第一任校长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当时国内就有南浦东,北南开之说。在黄炎培先生的栽培下,该校毕业生几乎百分之百考上著名大学,如革命家闻一多、科学家钱昌照、教育家夏晓白、史学家范文澜、文学家胡也频,以及蒋经国、蒋纬国等许多名

人。严谨的学风,使王淦兽对数学萌发了浓厚兴趣。1925年,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当这位前程辉煌的18岁学子,兴冲冲地拿着人学通知书向家人报喜时,他的姐姐却抱来一个娃儿对他说:快看,我们的囡闵长得多标致。王淦昌的脸一下红到脖子根,竟然不知所措地躲得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