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1058800000033

第33章 蓝色交响(2)

别着急。你要认识重庆,你必定先要看足了重庆之美才会认识得透彻与深刻--

我感觉中的重庆新城,其实更像舞动的彩虹,她流畅洒脱,宛转有致,端庄灵秀,生动活泼,风情四溢,炫目光亮,充满内容,又最具动感和变幻……

到重庆的人都会有种特别的感慨:这里的桥太多!简直是个桥的城市、桥的世界!那么,重庆何时变成“桥都”的?

被称为重庆“八朵金花”之一的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老总华渝生,正是重庆“桥都”建设的见证人。

1953年出生的华渝生,是位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著名学者,曾长期担任重庆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经济学科带头人,出任过重庆经济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之职。2001年6月,正处直辖市大发展的时刻,华渝生调任重庆城投公司当总经理。5年时间里,华渝生领导的城投公司,实现了与重庆城市一样发展的“不可思议”式的巨大变化,公司资产从开始的80亿元扩张到今天的460亿元,公司的净资产也从2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70亿元。而这样的变化和实力,使华渝生的“城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西部建设领域投资实力最强的“老大”,率先成为西部经济在此领域的一个“增长极”。

2001年,华渝生来到城投公司,当时的情形并不好。上班的第一天,他的手机就被人给打爆了。“当时我们公司背的60多亿债务中有18亿的到期债务,其相当部分是以前委托证券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现在到期了,证券公司拿不到我们企业的支付款,就付不了前来兑现证券的老百姓,这老百姓还不闹起来!证券公司就只好在证券大厅里贴出布告,说你们要钱可以找城投公司,然后又在布告上把我和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手机、电话都写在上面。这还了得,那些要兑现证券的老百姓就拼命给我打电话。”

“证券公司也够缺德的。”笔者说。

“不能怪人家,责任还在我们和政府方面。”华渝生说,“后来还是政府出面化解了这笔企业债券的还付资金。但从那时开始,特别是黄奇帆当副市长后,提出了新的投资融资体制改革思路后,我们才真正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彻底解决了过去那种靠拆东墙补西墙的被动局面。”

水流动了,就会有江河;江河流动了,就会有湖泊与大海;有了湖泊与大海,我们的世界就壮美和多彩了。

在新投资融资机制影响下,城投公司完全进入了良性状态。紧接着,城投公司又将几年前融资建设水厂形成的债务与市水务集团同步实施重组,借全市自来水提价之机将债务随同原本就管不了的资产剥离给水务集团,不良债务变成合理债务,又一下甩掉了8亿元的债务包袱。

进入2002年,市政府调整发展战略,赋予华渝生他们的城投公司三大职能:城市建设筹融资的总渠道,主城区路桥建设的总账户,城建资金筹集所需土地的总储备。新的职能,给“城投”发展插上了翅膀。华渝生这位经济学家和管理行家也从此有了做“大手笔”的可能。

这年下半年,信用状况已经好转,并有了可靠偿债资金来源的城投公司,经国务院特批,向全国发行了15亿元为期十年的企业债券,这既是重庆企业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企业债券,也是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中第一家经中央政府特批的、向全国投资者发行并第一个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通过证券交易系统上市交易的企业债券,它标志了城投公司开始面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使新直辖市的建设融入了全球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大潮之中……

这一年下半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国家领导人开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新一代领导人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高度,开启了西部大开发的航船。重庆作为西部的惟一的直辖市,无疑有了一个新的大发展契机。华渝生他们的城投公司正是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依靠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决策先期优势,频频向那些影响重庆整体发展和西部建设的大项目“揽活”,诸如万州机场、黔江机场,接着又成功盘活了“渝开发”等项目。

华渝生最得意的还是他们城投人参与建设了令重庆人引以为自豪的那么多大桥。从石坂坡大桥复线桥,到菜园坝长江大桥、嘉华嘉陵江大桥,从鱼洞长江大桥到朝天门大桥……城投人将巨龙舞动到哪里,哪里就掀起一片沸腾的世界,哪里就呈现一个繁荣的天地。

新重庆的大桥建设史是一部城市建设史,同时又是一部世界桥梁建设新史,作为“桥都”的重庆,本身就可大书特书。

然而,它也只是整个重庆直辖以来的巨变沧海中所泛起的一涓浪花而已。

7.一轮新太阳

古希腊的哲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中国民间故事人物阿凡提说:给我一滴水,我就可以送给你一个太阳。

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则对中央说:给重庆一个政策,我们就可以让石头变成金子,让长江和嘉陵江水成为新直辖市生命的血液……

好啊,中央的政策尤其是部署西部大开发之后,“按照西部大开发‘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推进’的要求,重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条件也应该走在前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更大的作为。”早年,江泽民就这样鼓励重庆人。

国家西部大开发,给予了西部最大的政策是:解放思想,大胆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重庆人在这样的政策大背景下,思想获得进一步的解放,改革的步子也比以前迈得更大了。然而,成立直辖市之初的几年里,重庆面临的困难远比其他城市和省区要艰巨得多。一句话:囊中羞涩,却又要干出名堂。但十年过去后再看今日重庆如此生机蓬勃,一片繁荣富强之景象,外人也许永远无法想象重庆人是如何从穷市到有钱、到又快又好建设起我们所看到的如此美丽似画的城市与乡村的……

新直辖市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每届的领导都在前一届的基础上更加拓展思路,更新观念。近几年,市政府根据直辖市大规模建设需要,相继成立和整合了实施政府运营职能的八大投融资公司,它们是: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市地产集团公司、重庆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公司、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这就是在重庆享有美誉的“八朵金花”(加上后来成立的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现在已是“九朵金花”了)。这些国有公司代表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承担着不同的行业职能,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机制,开足马力,全方位运营,为直辖市的建设发展起着“撬动地球”般的杠杆作用。

何智亚,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渝富公司)董事长。在到渝富公司之前,他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再之前是渝中区政府副区长。2006年6月,这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受命来到渝富公司。

“重庆直辖十年,确实应该大书特书,我是经历和亲身感受着直辖市这十年的每一个巨变过程的人,特别是在城市的建设发展方面。”我们的采访,勾起何智亚的侃侃而谈,“我们重庆现在一年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是直辖初期的好几倍。2006年就接近2500亿!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过去我们几年十几年建一座大桥,而且一座桥往往要花六七年时间,如今重庆主城区同时在建设五座长江、嘉陵江特大型桥梁,投入120多个亿,你说这种变化不是天翻地覆吗?”

何智亚骨子里是个学者文人,谈起一年重庆市用120亿元建大桥时那两片眼镜后面的双瞳闪着关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不是说重庆成立直辖市时穷得没多少财政可使用的吗?不是说“第四直辖市”的经济实力还比不上沿海一个中等地区级市的水平吗?为什么仅过几年,重庆就那么有钱去进行基础设施大投资呢?这是个谜。

揭开这个谜还得从“八朵金花”的运作实效中去寻找。我们就从重庆渝富进行解剖吧--

在早先的“八朵金花”中没有重庆渝富。重庆渝富公司是2004年3月18日才挂牌的,但它的发展却极其惊人。当时市政府批准它成立后,与其他几朵“金花”一样,归市国资委管理,属市重点国有企业。市政府以市财政局持有的国有股权和经评估后的国有土地资产10亿元,组成了这样一个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政府授予渝富公司三项职能:一是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主要是债务重组与资产重组);二是土地收购与经营;三是战略投资。

“公司成立仅3年,渝富公司的资产已经发展到拥有150个亿!仅这一点,足以说明当时市政府的决策之英明正确。”何智亚自豪地亮出家底。

“这么厉害啊!”联想起这阵子一路采访中所见所闻的这些给新重庆带来巨大影响的具有地标性的建筑和公共文化场所,笔者不由从内心感到无比惊叹:一个公司用三年时间运作成功,并干了不少大事情,这难道不是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渝富公司成立后在消化国有企业不良资产中所发挥的作用,为重庆国企的经济腾飞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我们知道,重庆作为共和国的第四直辖市,它的底子薄,基础差,尤其是工业经济效益十分落后,到2000年才实现全市扭亏为盈。但在国有企业三年扭亏为盈的时期,国家批准债转股和债务剥离的320亿不良资产尚未有效处置;加之1999年前的一大笔历史不良资产,因当时额度限制没有纳入资产公司处置而滞留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中光重庆工商银行一家就有157个亿。2003年,市政府与工商银行谈判,提出用整体打包打折的方式回购股权和债务来处置工商银行的157亿不良资产,工商银行自然非常高兴和支持这一想法。但一涉及具体处置时,谈判就极为紧张和艰难。银行当然希望得利高一点,政府方面则希望低一点。最后还是共同的“直辖市利益”使政府和银行间达成共同意见。后报中央,得到温家宝总理和黄菊副总理的批准,并给予了22.5%的平均受偿率,使重庆市政府、企业、银行三方面皆大欢喜。

“然而,这157个亿的不良资产,涉及到1160多家企业,全市工商银行的所有机构若要与这一千多家有债务关系的企业一家一家地谈判,商议解决这一百多亿的不良资产,那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而且成本也将是巨大的,最后还会拖出许多没有处理掉的尾巴。针对这一情况,市政府反复研究探讨,最后决定组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来专门处理这项工作,渝富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何智亚把“渝富”出生的过程作了介绍。

新成立的渝富公司担子不轻,它起名的初衷含义是让重庆富裕起来,可干真活的时候却是负责处理债务。一千多家国有企业大大小小,怎么弄呢?

“靠市场化运作方法。”何智亚答,“根据中央批准的方案,原先的157个亿不良资产,按22.5%的平均受偿率也得要30个亿的钱呀!首先得弄到这30亿资金不是?政府早说了,不会从财政那里拿到这笔钱的。那只能靠市场运作,靠公司自主融资了。”

“30亿元也不是个小数目,你们哪儿去自主融资呢?”

“157亿不良贷款去掉50亿可以用其他政策消化的外,还有107亿,这107亿需要用20多个亿的资金从银行手里购买。当时走了两条路:一是靠低成本的信托产品融资,二是靠银行贷款。可当时信托产品融资尚不成熟,银行怕担风险,所以只有银行贷款一条路。于是通过市政府的支持协调,公司向国家开发银行取得市场化的贷款,公司所需的不良贷款回购资金20多亿元全部到位,使我们有了运作的可能。在这基础上,完全采用专业化的原则对所有需要回购的企业不良资产进行一家家的处置。第一批市级企业117户,共80亿债务,渝富公司用17亿资金从工商银行那里收回了债股权,并以基本平过的价格处置给了企业。到2004年底,这项工作基本完成,银行和企业都非常满意。涉及的抵押土地和房屋,以及价值10亿元机器设备,大部分也由原企业购回。2005年初,548个区县级的企业债务也以这样的方式顺利地基本处置完成……”

“听说重庆渝富的做法还得到世界银行的赞赏?”

“是的。世界银行非常关注,并将重庆这种运作模式称为重庆‘渝富模式’。”

这位城建专家出身、现在又开始从事投融资和经济工作的董事长要我记住重庆比较“特别的一点”:“这特别的一点是关于重庆的房价,重庆的房价并不高,是你们北京的三分之一左右水平。可重庆建楼的成本其实比一般城市要高,它是山城,房子建在山坡上,而房价的涨幅与居民的生活收入涨幅是基本平行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政府通过包括渝富在内的,具有土地一级储备职能的国有公司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调控和运作。重庆的房价对老百姓而言的确是一种福分,应该说这也是重庆在直辖市建设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成果。但重庆的房价是呈稳步上升的态势,重庆整个经济的发展也是呈稳步上升的态势,它使我们重庆像一轮新太阳一样冉冉升起,充满朝气和活力!”

说得多好啊!在城市投融资方面,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当年的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科学决策,带给新直辖市的难道不正是一轮新太阳吗?

今日之重庆,正如一轮新太阳,那新太阳的光芒,多彩而生动,热情而奔放,每丝光芒中都带着金色的深沉和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