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跑得快,估计才用了几秒钟。我是男孩,平时我们同学之间吵吵闹闹,经常在楼梯上奔跑,那一天我跑得特快,所以跑了出来,后来就啥也不知道了……脑子空白了!只听身后“轰”的一声巨响,然后烟尘大得很,等能看得清时,我吓坏了:我们上课的楼全塌了,我身边不知什么时候,有个同学倒在地上,全是血……我一看,双腿一软,又啥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时,我爸正背着我在回家的路上。”初三(4)班的一个同学说:“我们班逃出来了一部分,压在里面的很多,后来被救出的一部分,死的很多。我也跑得快,可是当时楼梯口人太多,堵住了,我们只能从楼上往下跳。我看到有个男同学跳了下去,我也跟着跳,着地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腿可能断了,但还是站了起来,往前跑了几步,这个时候楼开始塌了……我回头一看还有同学在跳,其中还有个女同学,她跳的姿势不对,当场就伏在地上没起来,可能摔伤胸脯了。我想去拉她一把,但来不及了,楼塌下来时往我们身上倒,我赶紧朝前扑了几步,好险哪,一根大水泥板就倒在我身后不到1米的地方!等我能看清倒塌的楼房时,就再没见那个女同学,她被压住了,肯定没活成。
在倒下的楼板的一根钢丝上,我看到一个同学的大半个身子被挑了起来,她还没死,浑身在抽动,一会儿就不动了……我该怎么办,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后来被老师赶到了操场,坐在地上,想站起来,可腿就是不听使唤。其实没多大伤,可就是起不来。眼睛里老闪着那个女同学痛苦的抽动……”在这倒塌的两栋教学楼里分别有该校初二和初三各9个班。每个班的学生平均在60人左右。5月12日下午第一节,其中的两个班在楼外的操场上体育课,另有1个班在另一栋楼上微机课。这3个班得以全体幸免于难。
从那些从教师办公室逃离和上体育课的老师的描述中可知,楼房垮塌的速度很快,随之腾起巨大的灰尘,整个过程在一两分钟内完成,所以楼房倒塌一共有近千名学生和老师埋在里面。后来在抢救过程中,看到最惨的地方就是十几个十几个的孩子一起砸在水泥板底下,其情景惨不忍睹!成都一家报社的何三畏,是比较早到聚源中学现场采访的记者,他记录了当时一位初二同学地震时的心境,读后让人心酸--5月12日,星期一,刚刚立夏,以川西平原的天气来说,稍显闷热。都江堰市聚源镇中学中午的作息时间是,1点40分学生到教室休息,到2点整,再活动一下,2点10分开始上课。也就是说,到地震爆发的2点28分,孩子们上了18分钟课。
初中二年级(8)班第一节是语文课。杨琳同学今天感到很满意,因为老师一上来就抽了她回答问题,“背诵一段你认为最优美的阅读课文。”她准备了好久,可是,老师以前总没有抽到她。
“荷是一种有人性有灵性的植物。如雁排长空,鱼翔浅底,驼走沙漠,荷与碧水结下不解之缘……今夜在如水的月华下,我在书桌上铺开绿色的稿纸,如同摊开一湖碧水,那荷则以诗的形状开在纸上,花蕊便成了诗眼……”杨琳喜欢这些句子。可是,她觉得她背的段落太少了,她珍惜老师抽她的机会,在“诗眼”那句后面临时加了些句子。这篇课文的名字叫《荷》,她喜欢。
老师抽其他同学去了,她检查了一下自己在这一堂课的内容,想到下一节是英语课,她开始背英语单词。“各科老师都关心我,我的压力很大的。有一次,老师还说有人要送衣服给我。因为我家里贫困。”杨琳14岁,还有一个弟弟在同一个学校念初一。初一在另一栋房子上课,那一栋没有垮。杨琳5岁的时候,爸爸突然去世。妈妈很劳累,患骨质增生,在成都打过工,后来到了青岛,继续供两个孩子上学。爷爷66岁,奶奶63岁,是两个孩子在家里的依靠。
杨琳开始懂得生活的艰辛,性格独立,坚强而隐忍。她学业中上,但她愿意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她说,她到这里来读书,开始学校是不收她的。
教室开始摇晃的时候,她没有回过神来。她能回想起那一刻教室里恐怖的尖叫,但她说她甚至没有感觉到害怕。当教室越来越剧烈地摇动时,她失去了控制力。在教室倾塌的时候,她已经被从第一排甩到了最后一排,她是从最后一排坠落在废墟中的。
他们在3楼,教室最高一层。当尘埃初步落定,她被压在废墟里,伤势不重,横七竖八的建筑构件暂时稳定下来。跟她在一起的,还有两个男生。一个压在她的身上。在她的叙述中,地震发生过两次,教室“第二次”垮下来,她的臀部被重压,上面有了光线。但“第二次地震”应该是废墟里的引力作用。
她不能计算在那里面的时间。她先后两次跟呼喊着寻找孩子的家长对上话。他们问,是不是某某,回答不是,别的孩子的爸妈就走过了。两次过后,杨琳说她不叫了。她有一只手能动,就拿砖头砸自己的额头,因为“砸昏了就不难受了”。旁边的男生叫她“不要做傻事”。
不过,那只是一个瓦片似的水泥块,她没有昏过去,却感觉更加艰难。
前面一个同学终于被家长救出去了。她寄希望于他们叫人来,可是,她不知道过了多久,没有人来。压着她的那位同学,曾经昏迷过去,又清醒过来。那位同学后来也被家长救了出去。她又在里面等,可是,他们又“忘记”了她。
在等待中,她摸到一个同学的鞋,摸到她的腿脚,凉的。她能判断出是班上一位比较胖的女同学。
她不再喊了,开始自救。她要在玻璃碴上面爬行。她略微借用了一下书本垫着,隔玻璃碴。
她没有感觉到哪里痛,但是,她出来以后,遍体鳞伤。
她不能判断时间。只知道爬出来的时候,天还没有黑。她看到花坛,觉得有点怪异,这是一楼地面,而她没有走路,竟然下了楼。一个“穿红色衣服的人”背上她。下午第一节课听她背诵过美文《荷》的老师“扑过来”,抱住她,说,我叫了你跑的!她想,我在愣着背英语,没有听到。
她被抬到一边放着,等待送医院。同学老师劝她不要哭。她说她是在傻笑。但是,当同学们说,她爷爷奶奶很担心她,她才开始哭。
都江堰的医院没有救治条件了,她被送到成都。整个楼道都是地震的受害者。还有一个初一的孩子,一直没有跟家人联系上,而他已经截掉了一段小腿……
在成都时,很想与杨琳同学联系上,可整个灾区的伤员分得太散。后来从一位朋友那里知道了杨琳的情况,他们告诉我,这个女孩子非常坚强,内心也很丰富,她有个愿望是将来能上一所好的高中,然后是争取上大学。但她担心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那时她只能回家跟妈妈出去打工挣钱,来照顾爷爷奶奶。我请朋友转告杨琳,希望她树立信心,只要考上大学,国家现在有政策,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争取贷款或勤工俭学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
杨琳毕竟是幸运的。只要生命存在,就有希望。
但在聚源中学,有近300位孩子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的同学和亲人……
震后的都江堰,完全处在一片恐惧和混乱的状态中,到处是痛苦和悲伤的场面。即使一个多星期后,我所看到的都江堰也还处在明显的混乱加悲痛之中……
天上的直升机不停飞过,据说是在向大山深处的映秀等地运送伤员和物资。地面上的城市,到处都是军队和那些推土机的队伍,要不就是各式各样的帐篷。
“这已经不知好多少了!”当地一位百姓说,“现在至少晚上有灯亮了,白天能喝上水、做上饭了!如果你们在5月12日晚上和13日来,就可以看到真正叫惨了!没吃没住倒还能坚持,最让人揪心的是几个地方的死人太多,尤其是新建小学,这么多小娃儿,而且学校又是在市中心,去看的人也多,开始还能帮上手,后来只能靠机械来救人了,娃儿们埋在废墟里哇哇直叫,把地面上的人叫得眼泪哗哗地流,可就是没有办法去救他们,那楼塌得悬乎,像老天爷从楼顶往下砸夯下来似的,几层楼压得扁成一团,扒不开,有的娃儿被压成肉饼,不能提那惨劲儿……”都江堰多数人不愿再提新建小学的事,这痛在他们心头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有成都人告诉我,当夜在成都只有一个声音,就是交通台还通着,一个女播音员一直坚守在直播间,她的同事都跑到大街上躲避,唯独她没有放弃工作岗位,而她也成了地震之后的第一个让成都人感到有种希望和交流的“城市夜莺”。可是在我们与她单位联系采访她时,有人告诉我们说,此人平时表现一般,而且还不合群,言外之意希望我们不要“宣传”这样的人。真是可悲!一个给苦难中的城市带来希望和安慰的人,同时也用她的声音和传播拯救了无数生命的英雄,却在某些人眼里永远无法摆脱陈旧的偏见。
这位女播音员在成都市民的心中永远是英雄,至少她在那一夜比任何人都英雄。
“都江堰十万火急!那里急需救护车辆运送伤员,请的哥的姐们行动起来!去拯救我们的孩子和同胞吧!”这是她的声音。这是她的呼救。
于是,成都到都江堰的公路上,长长的、开着应急顶灯的出租车队,浩浩荡荡地开向都江堰……最后汇成上千辆的队伍--而且他们都是自愿的!这是大震之后,第一时间里出现的第一支伟大的志愿者队伍。
苦难中挣扎着的都江堰人一见如此阵势,无不热泪盈眶……
新建小学,顾名思义,一座新建的小学。它在都江堰市中心的建设路上,原本由两座平房和1栋4层教学楼组成。我们去时,看到了两座平房还基本完好,但教学楼只残留约四分之一的楼体,其余的全变成了废墟……
“地震时,只听‘轰’的一声,那座4层的教学楼就倒了,学生娃儿一下就埋在里面,惨得狠!”一位居住在学校旁边的居民指了指那堆已经被推土机和挖掘机翻了几次的废墟如此说。
新建小学共有学生687人。12日当天,在校的学生共680人。经过现场初步清点,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有350人。校长杨勇一直对外界这么说:地震发生时,他急忙冲上3楼,大声叫喊着要求学生们不要慌张,扶着墙壁往下走,到操场集中。“我是最后一个下楼的人。”杨勇校长在地震发生时的指挥是有功的,不然不知要多死多少孩子!但新建小学付出的代价还是无法让遇难学生的家长们平息心头之愤:为什么教学楼就这样不禁震?砸死的又都是些七、八、九、十岁的孩子啊!地震袭击都江堰后,许多房子倒塌了,市民遇难的也很多。因此有一对中年夫妇志愿者驾驶自己的挖掘机帮助救援,可当他们经过新建小学时才知道他们的儿子也被埋压在废墟里。
“求求你一定救救我们的儿子啊!”中年夫妇看到现场的惨状,跪在正在抢救的消防支队四级士官肖和的面前乞求道。肖和点点头,转身上了废墟,这位战士当时已经救出了几十位学生。他又毫不犹豫地开始为这对志愿者夫妇寻找被埋的儿子。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挖掘,一具残缺的尸体被小心翼翼地抬了上来……
那中年妇女一看尸体,话还没说出口,便当场昏死过去。那中年男子从消防战士的手中接过孩子,又一次“扑通”跪在肖和面前,哭着说:“兄弟,我的孩子没了,请求你们给他裹一床新被子吧。昨天我给孩子说好了,今天和我们分床睡,他很勇敢,不哭也不闹,就说要一床新被子,我和他妈妈还没有来得及给他买被子啊……”中年男子泣不成声地说。
泪流满面的肖和将手里的工具递给战友,跑到自己驾驶的移动照明车上,将部队集结时候发给自己的一床新棉被抱了下来,裹在了孩子身上……
当时现场围了很多人,大家看到这种情景,无不落泪。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位叫肖和的消防战士是正面临退役的四级士官,在消防支队中属于军龄最长的一个兵,可这位老兵在新建小学立了大功,仅他一人就先后救起45人。
“国家救援队来啦!我们娃儿有救了!快让让路!让一让!”突然,有位在现场指挥的当地领导对围在校门外的家长们高喊起来。大家顿时不由自主地往同一个方向看去,只见一队身着橙黄色服装的国家救援队的官兵们跑步向新建小学而来。立即,家长们让出一条通道。“国家救援队”迅速进入现场。领队的刘向阳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把手一挥:“快展开抢救!”一时间,队员们冲上废墟,生命影像测探仪、红外测探仪、声波测探仪,还有“搜救狗”--老百姓这样称呼那些灵敏的特种狗,一齐开始忙碌起来。围观的群众和那些揪心的家长们脸上跟着紧张和兴奋起来……
“发现目标!”不到三分钟,有队员报告。于是现场的挖掘机等设备被利用起来,包括消防队员的双手,集中在“目标”处……第一位幸存者被救。当受伤的孩子睁着恐惧的眼睛看着围观的人群时,他的家长又笑又哭,不知如何是好。
3个小时过去了,8个孩子被救出。这对现场是何等的鼓舞!“汪、汪、汪……”灵敏的“专家”又发现目标!国家救援队指导员杜国平带着队员张文起等飞步过去。他们通过电筒照射,发现楼板下面有个微弱的声音,原来里面有个女孩,而她的旁边还有一个男孩子也活着。
一定要把孩子活着救出来!领队刘向阳经过观察,迅速与大家研究出了营救方案:先把楼板吊起来,然后再视情况营救。
“你们把眼睛闭上!”刘向阳冲底下的孩子高声喊了一声,然后指挥吊车缓缓启动横伏的水泥楼板……
再往里面看去,刘向阳他们又高兴又心痛--高兴的是小女孩儿的身体露了出来,那男孩儿也睁开了眼睛看着他。心痛的是,在这两个孩子旁边,拥挤着的七八个缠绕在一起的学生都已经死亡了……这一幕触目惊心。
“总理来啦!”突然有人说。
刘向阳他们抬头一看,可不是,就在他们旁边的一堆废墟上,温家宝冒雨来到了现场。“报告总理,我是国家救援队的副队长刘向阳,我们已经在这里救出8名幸存者。”“好。谢谢你们,你们是好样的!希望你们能尽快地救出更多的幸存者。”温家宝说着,就蹲下身子,往废墟的下面看……现场的人清楚地看到温家宝的眼睛一下湿了,“孩子,你一定要挺住,你一定能获救的!”“总理爷爷……”那个躺在死尸之中的小女孩儿轻轻地说。
“总理爷爷好,我很坚强的。”那个压在死尸之下的男孩儿突然这样说了一句。
温家宝的嘴顿时一抿,两行眼泪淌在脸颊上。
现场的人都流泪了。
“找个东西给孩子遮一下。”温家宝见雨水淋在废墟里的女孩子脸上,心疼地对刘向阳说。
马上,有人传过一床被子,刘向阳裹住了女孩儿的身子。
流着眼泪的温家宝这才慢慢站起身,并对刘向阳说:“你们一定要把这两个孩子救出来。”“总理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刘向阳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