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间1912年3月11日。
关键人物卢押。
关键词汇香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大学。
早在香港大学建立前40年,英国安立甘会牧师哈钦森就曾经提出在香港创办大学。
1880年,轩尼诗总督任命一个委员会研究是否可将中央书院(即后来的皇仁书院)改为大学。委员会认为,建立大学是奢望,香港所需的只是商业学校,于是这个建议被搁置起来。到20世纪初,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英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在20世纪开头的五六年中相继创设了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利茲、谢菲尔德等大学,这股势头无疑对建立香港大学是有利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废除科举,采用新学制,有大批学生希望出国留学。
然而出国的费用十分昂贵,于是英、美、德、法等西方国家纷纷来华开办大学招收中国学生,以便扩大本国在华的影响。有人计算过,在港念书的费用只是到美国留学费用的约1/5,所以在香港建立大学对中国学生是有吸引力的。
1905年12月15日,香港《德臣西报》上刊出了该报经理唐纳的一篇社评《在香港建立帝国大学议》,该文从英国同日本在远东和中国角逐的角度,阐述了在香港创建一所大学,对英帝国在中国扩大其思想文化影响的重大作用。
1907年7月,英国政府派卢押来港就任第十四任港督(1907年7月至1912年3月在任)。卢押到来之后,对同年10月《德臣西报》的再次呼吁建立香港大学的建议极为赞成。他认为,英国应该在香港建立一所大学,一来便于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便于英国在华南拓展势力以及巩固在香港的统治。在1908年1月17日圣士提反书院的颁奖典礼上,卢押致词表示希望香港成为远东的牛津和剑桥,并且指出这会给香港和中国都带来利益。有趣的是,革命党人和清朝高官一致支持港大的建立。当时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也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于是出钱支持成立香港大学。建校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经费不足。
据估计,港大每年的维持费用至少需要7万港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港英政府和英国政府都表示不能拨付这笔款子,但是卢押并没有放弃,为了实现计划,他下令成立了一个筹备委员会,研究全部计划以及计算各项开支。
1908年9月,筹备委员会向卢押提交了一份计划报告书,认为所需经费庞大,无法筹措,因此不主张设立香港大学。但筹委会中唯一的华人何启却认为,创立大学的经费不足忧虑,因为只要大学设有中文科目,海外华侨及国内绅商、香港华人,都会全力支持。本来卢押准备在不需华人捐款的情况下,办一所只有医科和工科的大学,但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改变初衷,决定办一所有文科和理科的大学。很快,筹委会就得到了一位富有的商人幕迪的热心赞助,捐资15万港元作为建校经费。两广总督张人骏也认为在香港建立大学可使中英关系更加密切,因此积极支持募款,并在1909年夏天送来捐款20万元。解囊乐助的还有北京邮传部尚书等一些清朝高官。
到1909年底,内地捐款已有65万元,为当时已募集资金的一半左右。更广泛的赞助来自海内外的华人社会。在香港成立了以何启为主席的华人筹集委员会,捐助人士包括轮船公司、银行、金山庄、南北行等各行各业的商界人士,还有医生、教师等自由职业者,所捐款项从5元到20元不等。不久就筹集到了大笔的资金。
港大主楼于1910年3月16日奠基兴建,实际耗费28万多元,比幕迪原来的捐款几乎多出了一倍,但是他仍然承担了所有费用,可惜的是,他在1911年6月病逝,未能参加开学典礼,无从实现他亲见港大落成的愿望。
1912年3月11日,香港大学举行开幕典礼。卢押在开幕典礼上的讲话申明了港人办学的宗旨,指出要效仿伯明翰、利茲等大学重视应用科学,要向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学生开放,要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以扩大英语在远东的影响,还要通过接收中国内地学生,以增进中英间的互相了解。
1912年9月,港大正式开学,聘请原谢菲尔德大学副校长、东方学家伊律为副校长,由于校长例由港督兼任,伊律实际上担负起校长的日常职责。在学院设置上,初时有医学院(何启创办的香港西医书院合并到港大,并成为医学院的主干)和工学院,次年成立了文学院。香港大学的校徽是根据英国纹章学院的建议而设计的,并于1913年5月14日确定了现在的盾形徽章和校训。从徽章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大学兴办者对香港大学的期望,希望将大学发展为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学。
1981年,在香港大学建校七十周年时,向纹章学院申请一个完整的大学纹章,添加部分包括冠顶及扶持盾牌的兽形,此项申请于1984年获学院审核批准。香港大学亦因此项批准而成为香港唯一一所拥有完整纹章的大学,显示出港大历史悠久的一面。在创立香港大学时,港督卢押曾提出“为中国而立”的主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所以在最初,香港大学模仿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
1916年12月,学校举行了第一届毕业典礼,有23名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1926年省港大罢工结束后,港英政府认为学生需要认识中华文化,于是便邀请中国内地的国学大师到文学院开设中文学院。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大学的学术水平已在国际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1939年,学校增设理学院。从20世纪50年代起,又续增建筑学院、社会科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香港大学也被迫停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校于1946年10月复校,并开始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为适应人口急速增长的形势,学校不断提高招生人数及聘用更多高素质的教师。1961年学生人数为2000人,是1941年的4倍。
1989年后,由于政府推行大专教育本地化,大幅增加大学学位和课程种类,使得香港大学的学生人数倍增,至2001年已有学生14300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贸易的转型,香港从以中英贸易为主体的转口港地位扩展成为欧美及亚洲各地贸易的枢纽。各项建设、行政及管理上人才的需求,都有赖于这所大学的培养。港大中文系的设立,把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介绍到这个华洋杂处、面向世界的通商口岸,这就为香港大学开创了一个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理想的新途径。香港大学培养出了一大批对祖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才。
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曾经有一批内地青年通过公派或自费前往香港大学读书,打下较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后,再前往英美等西方国家深造。这批学生人数虽不多,但学成归来后多数成为国内文教、卫生及科技界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中间有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副校长刘仙洲教授,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铁道部副部长石志仁教授,原中华医学会会长林宗扬教授,著名美学家、原中国美学会会长朱光潜教授等。
香港大学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一所大学,一直秉承优良的传统。由于自身的努力,港大目前已经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相信它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