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统特务实录
1081900000076

第76章 中统局最后一任局长11

8.中统局最后一个局长

1948年,国民党已经是江河日下,解放军已经进入战略大反攻时期。此时国统区物价飞涨、经济混乱,民不聊生,老百姓更加渴望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蒋介石为了稳住人心,开始玩弄“施政于民”的把戏,搞出了一个“宪政”,并匆匆召开“宪政国大”,先过了把“总统瘾”。

在“宪政”实施前,中统局的局长还是叶秀峰,而中统局的头目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灼,因为一旦“宪政”实施,国民党的党务经费便不能由国库开支。如果失去了国库支持,中统局就会像断奶的婴儿般无法继续生存了。于是中统局急于在“宪政”前重新寻找一个奶妈,投身其怀中“吸奶”!

时任立法院副院长的陈立夫,焦灼不堪。中统局乃他一手创办,中统局之于陈立夫,就像是儿子之于父亲一样。儿子断奶,最着急的莫过于这个“无奶”的父亲。陈立夫非常纠结,但为中统局找一个“后妈”并非一件容易事,他找来叶秀峰和季源溥。

季源溥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过去我在铁道部工作时,咱们的外延组织不就挂靠在铁道部的名下吗,如今我们也可以转而挂在铁道部名下吧。”

“如今哪个部门日子都不好过,谁愿意接收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呢?”

季源溥又提议,“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效仿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模式,挂靠在司法院的门下!”

“你说说看!”

“中统局成立以来,一直以情报‘调查’工作为主,其工作范围和性质也是司法范畴内的。”

陈立夫接受了季源溥的建议,向司法部部长居正提出,将中统局挂靠在司法部名下。然而居正是个老古董,这个人的思维很陈旧,而且不喜欢CC系,所以尽管陈立夫找到居正,与居正谈了很长时间,居正也没有给陈立夫面子。他最后直言道:“司法乃清静之地,你把特务们都转移到我这里来,难道把我的司法院当成收容所?不成,不成!”居正强烈反对,陈立夫也只好作罢。

前面已经提过,陈立夫后来还想到了内政部,尽管内政部部长是CC系成员张厉生,张厉生同意将中统局转归内政部,然而反对声一片,最后,在陈立夫和陈果夫的威压下,中统局终于转归了内政部。

1949年5月,内政部调查局在广州挂牌成立。此时蒋介石的总统职位已由李宗仁代理,而内政部部长张厉生也下台了,由桂系军阀李汉魂代替。李汉魂刚刚上任,不敢得罪高高在上的二陈,于是允诺中统局挂靠内政部门下,唯一的交换条件,就是让自己的心腹张益民出任内政部调查局副局长一职。

内政部调查局虽然成立了,但内部矛盾重重,麻烦多多。首先,原中统局局长叶秀峰一直自认为是部级干部,所以不愿意屈尊在内政部调查局担任局长工作。他既想保留原党通局局长的名义,又想“垂帘听政”,遥控指挥内政部调查局。于是他大力推荐自己的亲信王保身出任内政部调查局局长,以达到其目的。不过觊觎此职位的不仅仅只有王保身一人,还有季源溥和王思诚。

第一候选人就是季源溥。季源溥是叶秀峰的亲信,也是陈立夫的亲信。由于季源溥在交通部劳工科担任科长时,成立了“中国劳工组织”,为中统局培养了大批优秀特务。因此季源溥在中统局的呼声很高,而且他还是中统局的副局长。

第二个候选人是王思诚,此人是中统局骨灰级特务,毕业于黄埔六期。此人进入中统局后,先后担任组长、秘书、主任秘书一职,长期从事党派调查工作,在徐恩曾时期红极一时。但是叶秀峰上任之后,便对中统局进行了一番大清洗。王思诚遭到清洗后,在二陈的安排下重新上岗,担任了粮食部督导处处长。

相比这两人,王保身并没有什么胜出的优势可言。

最后,季源溥在陈立夫的推荐下荣升内政部调查局局长,终于坐上了中统局最后一任局长的宝座。

新官上任三把火,季源溥一上任就点了三把。其中第一把就点在了前任叶秀峰的身上。叶秀峰本打算推荐王保身出任副局长一职牵制季源溥,但是没想到季源溥并不给前任面子,而是接受李汉魂的交换条件,让张益民出任副局长一职。失去了对中统局的控制,叶秀峰暗暗怒骂季源溥是过河拆桥的小人!不过骂归骂,此时的季源溥已与叶秀峰平起平坐,叶秀峰也奈何他不得。

季源溥的第二把火,就是重新组建新的中统局。就在这时,一个新问题摆在了季源溥面前,那就是如何才能在保证中统局“原汁原味”的同时又能适应当前形势呢。在这个问题上,季源溥请教了二陈。二陈与季源溥商议后,决定保留中统局赖以生存的首脑部门和情报部门,而其他部门和外延单位则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对庞大的组织机构进行有效瘦身。所以内政部调查局除局长季源溥外,只设立副局长一名,兼任秘书一名,下面只设四处四室。

1949年,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之后,中统局便从南京瞻园迁至广州抗日中路55号和法政路77号。随着国统区的面积越来越小,各省市内的特务室也随之逐一取缔。无奈之下,季源溥只能不断精减人员,压缩编制,规定各地区特务室只设立处长、副处长各一名,秘书一名,下设总务、业务、交通三个科,并对其旁支机构进行了大幅度的裁减。

1949年的内政部调查局,下设四处:

其中第一处是指导处,处长张庆恩,副处长朱凌云;

第二处是研究处,处长徐政,副处长黄九诚;

第三处是交通处,处长苏恕诚,副处长袁更;

第四处总务处,处长陈庆斋,副处长朱韵涛。

人事室主任由季源溥的亲信李裕德担任,会计室主任是王大光。

局本部及各省市调查处的人事设置好之后,又增设贵阳、重庆、海口、华北、台湾五个办事处,其中贵阳办事处由陈庆斋负责,重庆办事处由副局长张益民负责,海口办事处由大特务杜衡负责,华北办事处由张庆恩负责,台湾办事处由季源溥的心腹郭乾辉负责。

后来,季源溥又根据陈立夫的指示,在贵州、云南、四川、西昌、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香港、浙江等地设立了调查处,可是有的调查处刚刚设立便被南下的解放军连窝端掉了!针对这种情况,季源溥还成立了一个袖珍班组,配备了先进的电台设备,时常在各办事处之间进行“游击”指挥。不过后来季源溥也坐不住了,他先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提早送到了台湾,然后自己留在大陆,打算与共产党“决一死战”!

不过季源溥心里明白得很,“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最后,他找到二陈商量,商讨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造成极大的破坏,三人商议后,季源溥开始着手三件大事:

第一,季源溥派指导处副处长朱凌云在香港筹办一个潜伏特务培训班。

此计划以香港为华南据点,准备在共产党解放内地之后派遣特务继续对中共组织实施破坏。朱凌云不仅是季源溥的心腹,而且还在中统局缅甸情报局担任过书记,对潜伏、破坏这类技艺十分在行,所以季源溥让其创办潜伏特务培训班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搞破坏!

第二,季源溥与指导处处长张庆恩进行密谋,派特务黄雨青去华北创办秘密潜伏点。

这个秘密潜伏点具体地址不详,可能在绥远,也可能在北平,而这两处都是张庆恩的活动老巢。1940年,张庆恩曾经出任绥远省党部书记长,而且此人与傅作义将军关系不错,所以搞情报、搞破坏均有先天优势条件。不过后来傅作义将军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季源溥的这一计划最终还是破产了。

第三,季源溥把情报活动的重点转移到东南亚一带,企图对大陆形成情报包围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