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1082400000020

第20章 辩论时的口才艺术(4)

蔺相如听说这件事,每逢上朝就推托有病不去,不肯和廉颇正面交锋。有时外出,远远见到廉颇的车马,蔺相如也会急忙命人把车拐到巷子里。蔺相如的门客目睹这些情况,颇为不解,纷纷说:“我们仰慕您高尚的人品,所以才纷纷离家,投靠到您的门下。现在您和廉颇地位相当,他说出那样难听的话,您却躲起来,仿佛害怕得不得了!对于那种难听的话,一般平民、百姓都难以忍受,何况像您这样的大臣呢?我们没有什么本领,请允许我们辞别吧!”

面对门客激烈的言辞,蔺相如不作正面解释,却采用“明知故问”的方式岔开话题,先问了一件似乎与此无关的问题:“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两人哪一个厉害?”

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廉将军当然不如秦王!”

蔺相如接着说:“那么秦王如此威风,我都敢在秦廷大声斥责他,难道我还会害怕廉颇吗?我所想的是,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侵犯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颇两人都安然存于朝廷之中。倘若我们两人相斗,必有一伤,秦国将会更肆无忌惮地进攻我们。所以我这样避让廉将军,就是把国家的大事放在第一位,把私人恩怨放在最后啊!”

众门客顿时领悟,由衷折服。这些话传到廉颇耳中,久经沙场的他羞愧不已,立即上蔺府负荆请罪。

诱导巧问,以理服人

在辩论中,巧问是诱导的关键环节。只要问得好,就能牵住对方的思维,进而将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方案中,让对方自相矛盾、言行相悖,最终使其自愿放弃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

战国时,魏国的庞葱陪魏太子到赵国邯郸去做人质。为了防备魏王听信诬蔑他的流言飞语,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来报告,说街上出现了老虎,大王您会相信吗?”

魏王说:“不相信。”

庞葱说:“那么有两个人说街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说:“我有点怀疑。”

庞葱说:“那么要是有三个人说呢?”

魏王说:“那我相信。”

庞葱说:“街上没有老虎,那是明显的。可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都有人说有,那么街上就真的像是有老虎了!现在邯郸距离大梁的距离,要比上街还远得多,而议论我的又将不止三人,希望大王能够明察。”

魏王点点头,说:“我自己会鉴别。”

还有一个例子。春秋末年,晋国有个赵简子,很有作为,后来为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有一次,赵简子乘车上山游猎,羊肠小道非常难走,所以同行的众臣都费劲地为他推车。在这些推得汗流浃背的人们之中,有一个名叫虎会的大臣,只是悠闲地把戟扛在肩上,并且边走边哼着歌。

赵简子坐在车上,瞥他一眼,很不高兴地对他说:“我上羊肠山道,群臣都来推车,唯独你虎会不出力。你作为臣子,欺侮君主!臣欺君,该当何罪?”

虎会说:“臣欺君,罪该死而又死。”

赵简子问:“什么叫死而又死?”

虎会说:“自己身死,妻子又死,这就叫死而又死。”

说到此,虎会话锋一转,紧接着对赵简子说:“现在你已经知道臣欺君的应得之罪,那么,你是不是也想知道做君主的慢待臣下,又有何应得之罪呢?”

赵简子不耐烦地说:“君主慢待臣下,何罪之有?”

虎会说:“做君主的人慢待臣下,久而久之,必定有下面这样的局面。有智能的人不肯出谋划策,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家自然就会灭亡。能言善辩者不肯做使臣,咫尺天涯,难通有无,就不能与邻国通好;能征善战的将才不肯破阵杀敌,将颓兵衰,弱肉强食,边界就会遭到侵犯。由此可见,君主慢待了群臣,内政、外交、国防便无人出力,败亡的局面就会随之到来,那时便会国将不国了!”

虎会的话,惊得赵简子全身汗湿,他如梦初醒地说:“好,好,说得好!”话毕,赵简子急忙下令群臣不要再推车上山,然后又摆酒设宴与群臣共同欢饮。

巧比妙论,寓讽于喻

在辩论中,要注意在观点与语言上都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同时在内容上也要新鲜有趣、生动活泼。一旦新奇的形式和论说的主旨相结合,自会妙言趣道,以喻明理,收到较好的效果。

“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辩论中,运用生动的比喻作为论据,将精辟的论理寄寓于摹形拟象的描绘之中,或状客观之景,或寓物外之理,既能给人以艺术上的美感,又能给人哲理上的启迪。往往寥寥数语,就能尽言理之深蕴,并能以一当十,收到深入浅出、雄辩有力的效果。

齐朝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特别喜欢听和尚讲述佛经。一次,萧子良像往常一样举行宴会,在座的有达官显贵、名人学者和精通佛法的和尚。刚吃完饭,萧子良请和尚讲述某些观点。其中包括人能有思想、会说话,就是因为有灵魂附在身上,而人的灵魂永远不死,即使躯体消灭了,灵魂还是存在,只不过是附到别的东西上了。

萧子良一边听,一边左顾右盼。忽然,他的目光停在一个人身上,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因为此人一副嘲讽的神色。萧子良忍不住大声问道:“范缜,你觉得法师讲得不对吗?”

范缜微微一笑,说:“我不懂他们讲的,我只知道人的精神和形体分不开,有了形体才有精神。人死了,身子都烂了,精神也就没有了,哪还会有什么来生呢?”

萧子良十分生气:“你不要信口胡说,如果没有因果报应,这世上为什么有人富贵,有人贫贱,有人享福,有人受苦呢?”

范缜听了,从容不迫地指着庭院内的花草树木,说:“人就像树上的花,有的被风吹到了屋里,有的落到漂亮的座垫上,有的却飘过篱笆落到粪堆里。难道说花也有行善作恶之分吗?其实这完全是自然的事。殿下您生在皇族,享尽富贵,好比飞进了屋内的花。像我一生不幸,就如同落在

粪坑中的花一样。您富贵,我贫贱,只不过是遭遇不同,怎么能说是因果

报应呢?”

范缜的一番喻证批驳,把萧子良驳得哑口无言,别人更是不能做声。

还有一个妙言趣道、以喻明理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有个怪癖:彻夜喝酒放歌。每当夜幕降临、星月争辉的时候,他已喝得酩酊大醉。于是,鼓瑟之乐,弦竹之乐,犹如神曲仙谱,将他催入酣甜的梦境。他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朝政一片混乱,邻国也蠢蠢欲动,直到楚国派兵要攻打齐国时,齐威王才急忙派淳于髡到赵国搬救兵。

能言善辩的淳于髡成功地说服赵国出兵救齐,楚国撤兵。之后,齐威王高兴地大设宴席,彻夜放歌纵酒的坏毛病又复发了。这时,淳于髡决定找个机会劝说齐威王改掉这个恶习。

这天,齐威王又大摆宴席,庆贺淳于髡外交成功,淳于髡认为机会来了。

席间,齐威王端起酒杯问他:“先生喝多少酒才能醉?”

淳于髡说:“臣喝一斗也醉,喝一坛也醉。”

齐威王不解地问:“喝一斗就醉的酒量,怎能喝上一坛?”

淳于髡说:“您赐我佳肴美酒,却命人紧紧盯住我,我哆哆嗦嗦地趴着喝酒,顶多喝一斗就醉成烂泥了。可是,如果碰上尊贵的客人,我笑吟吟地给他们敬酒,就能喝上二斗。如果是老友重逢,话题如丝,我能喝五六斗。如果是乡里聚会,男女坐在一起,喝酒行令,我即使喝上八斗,也可能只醉个二三分。如果喝到傍晚,酒快喝光了,大家又把剩余的酒倒在一起,想要助兴地让我喝,那时我就会喝得酩酊大醉,自然也失礼了。可能搞得杯盘狼藉,语言混乱,这就叫做酒极生乱,乐极生悲啊!然而,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道理!”

淳于髡层层比喻,妙言趣道,使齐威王很受教益。他称赞道:“说得好!”从此,齐威王一改彻夜喝酒放歌的坏毛病,励精图治,最终使齐国国泰民安。

变换角度,应对自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话言理也一样,只要选取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因此,从一个角度说不圆的事理,或许从另一个角度便能说得令人信服、满意。

清朝乾隆年间,宁波天童寺有个住持叫圆智,他能言善辩,远近闻名。有一次,乾隆皇帝只身微服南下,来到宁波后,独自到天童寺。圆智听说此事,马上下山,笑迎乾隆皇帝,双手合十,躬身轻声道:“小僧天童寺住持圆智接驾来迟,万望恕罪。”

乾隆听说此人就是有名的善言和尚圆智,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于是便把面孔一板,厉声问道:“你既知朕躬身到此,为何不率众僧大开山门跪接圣驾?你这轻轻一揖,莫非是有意亵渎圣驾?该当何罪!”

圆智不慌不忙地说:“小僧岂敢亵渎圣驾,只因这次圣上南巡乃微服私访,小僧要是劳师动众,唯恐引起游人注意,有碍圣上安康。故独自一人在此恭候。”

乾隆听他说得合情合理,只好说:“恕你无罪,前面带路便是。”

路上,乾隆又道:“大和尚,今日朕躬身上山,你能不能拿我做个比方?”

圆智闻言,暗自思忖,如果比得不好,全部遭殃。他脑子一转,笑着说:“万岁爷上山,可有一比。好比佛爷带圣上登天,一步还比一步高。”

乾隆一听,心中不是滋味,这圆智自比佛爷,分明是占了自己的上风。但又无可指责,只好暂时作罢。

两人来到天王殿,只见弥勒佛喜眉笑眼地迎面而坐。于是乾隆便指着弥勒佛问圆智:“请问大和尚,它为何而笑?”

圆智答道:“启禀圣上,它是在笑贫僧命运乖蹇,身入空门,终日青灯木鱼,碌碌无为。”

乾隆一听,心中暗喜,这下子给我抓住把柄了!乾隆又问:“它也在对朕笑,照你所言,它也在笑朕碌碌无为了?”

圆智面对乾隆咄咄逼人的发问,不慌不忙地应答道:“佛爷对不同人的笑,自有不同的意义。它对万岁爷迎面而笑,是笑圣上为万民操心,以国事为重,不像凡夫俗子,气量狭窄,笑里藏刀!”

此番话意所指,乾隆心中自然明白,但又无懈可击,不好发作。

乾隆离寺时,圆智送他下山。走到半山腰,乾隆又想起上山之比,想再为难一下圆智,便说:“我上山时,你说我一步还比一步高,现在我正在下山,你又该怎么说?”

乾隆说完,得意地看着圆智。谁知圆智稍思片刻,随即从容答道:“如今好比如来佛带万岁爷下山,后头更比前头高啊!”乾隆一听,目瞪口呆。

在此,圆智面对乾隆皇帝的下马威,应对自如。除了他才思敏捷之外,也与他善于根据需要变换角度、随机应变有直接的关系。

还有一个“变换角度,应对自如”的故事。一天,秦始皇召集群臣,共同讨论一项宏伟的计划,建一个大园囿,东起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以供他打猎游玩。群臣们面面相觑,虽有意见,却不敢有拂君意。这时,优旃却说道:“皇上的主意实在高明至极,建一大园,不仅可以娱乐,而且可以御敌。”

秦始皇倒没有想到御敌这一层,就问他:“你说说看怎样御敌。”

优旃说:“园中多放禽兽,等敌寇从东方侵犯时,让麋鹿用角撞他们,看他们怎么进来。”

秦始皇一听此番话便放弃了修建园囿的计划。

不久,秦二世即位后,让群臣讨论他的宏伟计划,让全城都漆上桐油漆。这时优旃又把对付秦始皇的办法用在秦二世身上。他上奏道:“皇上的主意实在高明,请付诸实施。漆城虽要百姓拿钱,会有一些怨言,但这是一个好主意呀!等我们把城漆得油光光的,敌人来了,想上也上不来。即使放他们进来,等看到城里也涂了漆,担心被漆粘住,也一定会因为找不到地方立足而不得不走啊!”

秦二世听了大笑,就终止了自己的漆城工程。

用激将法,需要引导

激将法是辩论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有意识地使用刺激性的语言,以激发对方的自尊心,使其振奋,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激怒对方。但是,这种刺激不是简单的讽刺、挖苦,而是有意地让对方的思维能够按照你希望的路线发展。

通常使用激将法不是从正面劝导对方,而是由反面来激励或刺激对方,使对方改变原有状态,放弃原先观点。因此,当我们使用激将法时,要特别注意在“刺激”中必须加以“引导”,将对方的情绪引导至事先规划的路线,以达到最后的目的。

激将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形式。譬如直激法,也就是直接地贬低、刺激、羞辱或激怒对方,以使对方承受不住,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含蓄的间接激励法,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以贬低我们的谈话对象,从而激发其决心。

此外,使用激将法时,还要视对象的个性、所处环境以及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千万不能滥用。同时,运用时要掌握好分寸,不能过急或过缓。过急就是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反之,过缓则对方无动于衷,无法唤起对方的自尊心,达不到激将的目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打败袁绍军队,占领青州、冀州、幽州、并州,控制了北方,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股力量。

建安十三年夏历九月,曹操率兵大举南征,志在荆州。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刚死,由其次子刘琮继位。由于刘琮畏惧曹军势力庞大,所以不战而降。而这时正寄身在荆州新野县的刘备等人听说刘琮投降,急忙率领军民逃离荆州。不料曹操派兵一路追击,先在当阳、长阪大破刘备,并乘势占领江陵。刘备逃到夏口,曹操准备从江陵顺江东下,一举消灭刘备残军,乘势攻取孙权统治的东吴。

此时,刘备唯一的方法,就是设法与正在观望的孙权联手抗曹。于是,刘备命军师诸葛亮前往东吴求援。

孙权一见到诸葛亮,劈头就问:“先生来东吴,是因为刘备被曹操逼得无路可走了吧?”

诸葛亮答道:“我来不仅是为了刘皇叔,也是为了您东吴的安全。”

孙权故作惊讶地问:“此话怎讲?”

诸葛亮说:“自从海内大乱,将军您起兵据有江东,刘皇叔亦收江南之众,共同和曹操并争天下。如今,曹操平定北方,南下荆州,力图威震四海。既然荆州已失,刘皇叔英雄无用武之地,遁走夏口。如果曹操大军从江陵东下,攻占了夏口,下一个目标便是东吴。”

孙权说:“那么先生认为我应该如何处理?”

诸葛亮答道:“将军可量力而为。如果您认为东吴之众能与曹操相抗衡,就应该和他断绝一切联系,并下定决心抗击曹军;如果您认为无力和曹操对抗,那就不如放下武器,向他投降称臣。现在将军是表面上假装服从他,但内心又迟疑不定。事情已如此紧迫,如果还不作出决断,恐怕祸患立即就要来临了!”

孙权反问道:“如果像你所说,那么兵微将寡的刘备为何不向曹操称臣呢?”

诸葛亮说:“从前,田横只是齐国的一名壮士,他尚且不肯对汉高祖称臣,何况刘皇叔是英才盖世、天下仰慕的汉室后裔呢?他怎么可能会向曹操称臣!”

诸葛亮一番得体的话,正是针对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孙权所说。

由于孙权一向以英雄自许,如果他投降曹操,还算什么英雄?即使众人再仰慕他,他又如何争夺天下?本来三家争雄,曹操势大,刘备却依然不降,保持了英雄本色。如果孙权投降了,则与刘备不能相比,而这是孙权万万不能接受的事情。再加上一经诸葛亮如此煽动,孙权的自尊心便膨胀起来,勃然色变,当即表态:“刘豫州败军还不投降,我堂堂东吴大将,又怎能让东吴的土地和十万兵马受人控制呢!我意已决,更无他疑,必联合抗曹!但是,刘备刚刚吃了败仗,能担当如此重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