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1096100000028

第28章 民间习俗:市井游娱,拾掇雅闲万古传(1)

庙号、谥号、年号的由来:

古代皇帝称谓何其多

当我们听到古代皇帝的名字的时候,往往有点晕,为何?因为名字有一大堆,可以这样称呼,也可以那样称呼。除了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作为后世的称谓。那么,这些“名”或者“号”有些什么来历或者讲究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所谓的“庙号”。

所谓“庙号”,是指帝王死后,出于祭祀祖先的需要,他的子孙会修建一座庙宇,然后在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对于庙号,早期的朝代和近期的朝代的用名方法都有所不同。比如商代,那时候的庙号是用每个王的生日的天干来称呼,而不是用他的名字。比如夏、商两代的王,庙号就有如下这些,太康、少康、太甲、孔甲、盘庚、帝辛等,也是最早的庙号了。后世对庙号则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常用“祖”或“宗”字。一般只有开朝的黄帝被称为“祖”,而往后的君主只有那些有治国才能的君王,才被封为“宗”。

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所谓的“谥号”。

所谓的“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的一种称号,称为谥或谥号。有褒贬善恶、盖棺定论的意思。就是一个君王死后,朝廷会根据他的生平表现,用一个名字来概括他,相当于对其一生的评价。既然是对一位君王一生的评价,当然有好有坏了。所以就有美谥;也有恶谥。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

最早的谥号产生于周朝。譬如,周武王灭商朝有功,死后就谥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关心民生、内政,死后谥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清王朝灭亡。除了天子外,诸侯、大臣也有谥号。东汉还出现过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而是由德生们评定的,不过,这种例子也非常少。

那么,“庙号”和“谥号”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从名字来判别,一般带祖或宗的就是庙号,而带帝的便是谥号。

唐以前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都有谥号,唐以后才又流行封庙号。所以唐以前大都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特别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人便取中间关键字“明”,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再说说皇帝的“年号”,这其实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个年号的周期为6年。所以公元前140年为汉武帝建元元年。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在汉武帝之前,史家以王号纪年,比如周赧王二年、鲁隐公元年等。汉武帝以后,开始以年号纪年。其间皇帝还喜欢在年号上换花样,有的几年换一次,也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例如汉武帝有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21年则有18个年号,等等。

明朝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史家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万历皇帝、康熙皇帝等。历史上皇帝的称号不一而足,大概遵循这样的定理。

新婚贴“”字:

王安石新婚大喜日双喜临门

你知道明成祖的年号“永乐”是怎么得来的吗?

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见一秀才彭印山,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彭印山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这一联对得朱棣龙颜大悦,便赐他为状元。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曾为它添砖加瓦。民间流传着很多故事,其中就有个王安石“双喜临门”的故事。

我国男家结婚娶亲,都通行贴红双喜,即在家里门窗贴上囍字,显得特别喜庆。为啥要贴“红双喜”呢?这他就从王安石说起。

相传王安石二十岁那年,为父亲守满了三年孝后,从江宁出发,一路风尘仆仆,前往开封应试。这一年是宋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2年元宵节时,王安石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见一个马姓大户人家门前高悬走马灯,灯下有一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原来这户人家有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小姐出此上联以择佳婿。王安石暗称妙联,但一时也无以为对。

到了汴京,王安石勇闯诗、赋、策论三关。最后交卷时,主考官发现其才思敏捷,有意考考。便手指衙前竖立的飞虎旗,出联:“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灵机一动,便把元宵节时路途遇见的半副联语当做上联对了出来。考官大喜,连连颔首称赞。出场后,王安石暗思试前巧遇,不等发榜便星夜兼程赶赴马家。到了马家,走马灯犹在,王安石就用考官出的下联应对。马小姐大喜过望,这门婚事就这样定了下了。拜天地的那天,报子来报:王安石进士及第,金榜题名!一时来客皆贺双喜!春风得意的王安石马上在红纸斗方上挥笔写下两个连体的“喜”字贴在门上,再赋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走马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自此后,结婚贴红双喜,就成了一种流行。以表达喜上添喜的祝愿。后世又造了“囍”字,成为结婚时喜庆的标志。

据说王安石的这次考试,文章本是排第一名的,但最后却得了第四名。当考官们把已经排好名次的前十名考卷进呈给仁宗皇帝时,本是王安石排第一,王珪第二,韩绛第三,杨寘第四。但因王安石赋中有“孺子其朋”一语,使得仁宗大不高兴,加上不喜欢王安石冷峻峭拔的文风,所以向下压了压,和第四名调了个位置。结果杨寘当了状元。

为什么皇帝讨厌“孺子其朋”呢?原来这是周公训成王的话,“你这年幼的王啊,今后要和群臣融洽相处”。

史称放榜的时候,王安石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挤去看榜,而是静静地坐在客栈里读书,足见其学识的大气。梁启超说,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不仅是品行和政治经济上的卓越,连其婚庆都是完美的!

啼笑皆非“闹洞房”:

客人闹洞房原来为驱灾辟邪

相传,紫微星一日下凡,来民间视察人情风俗,恰巧在路上遇到一对娶亲队伍。紫微“帝星”发现在轿子后面跟着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就跟踪到新郎家,想瞧个究竟。到了新郎家,那女人已经先到了,躲在洞房里面。为了不在喜庆场合闹乱子,紫微星便静观其变。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入洞房时,紫微星急忙守着门不让进,说里面有妖魔鬼怪,需要驱魔。众人这时都好热闹,便说:“有什么驱魔办法?”他建议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势众,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无奈之下,新郎只得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用打闹的行为驱走邪鬼;直到五更时分,紫微星见魔鬼终于逃走了,才唤大家离开洞房。从这个民俗传说中,可见,闹洞房一开始即被蒙上了驱邪避灾的色彩。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在结婚之前,南方地区,据说新郎得提前一晚睡在洞房,让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有些地方得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时,也还很多事要做。比如一些地区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口念:“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古人诗云“洞房花烛夜”,其实也是在洞房里置长明灯的习俗。有学者研究认为,民间的“听房”传统,实质上也是源于防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和闹新房一样都是以前的婚俗文化传统。

闹洞房习俗始于汉代先秦时期。孔子说“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可见当时的婚礼是严肃的,有点思亲氛围,不像今天那样办得喧嚷纷闹、鞭炮、锣鼓响便天的气氛。

入汉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都得到了稳定的发展,人们也不再满足于古板而沉闷的旧式婚礼了,不再固守“三日不举乐”的古训,于是闹洞房就出现了。汉代仲长统的《昌言》记载:“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醴以趋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亲族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断者也。”文中闹洞房被视为一种陋俗恶习。但民间认为可以禳灾避邪,故有“人闹鬼不闹”,还有“不闹不发,越闹越发”的说法。

晋人葛洪《抱朴子·疾谬》记载:“俗间有戏妇之法,于稠众之中,亲戚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其为鄙黩不可忍论,或蹙以楚挞,或系脚倒悬,酒客酗炎,不知限齐,至使有伤于流血、跻折支体者,可叹者也……民间行之日久,莫觉其非。”可见古人闹洞房亦不容情,还有受伤的情况。所以明代杨慎感慨(《丹铅续录》):“今此俗世尚多有之,娶妇之家,亲婿避匿,群男子竞作戏调,以弄新妇,谓之谑亲。或寒裳而针其肤,或脱履而规其足,以庙见之妇,同于倚门之倡,诚所谓敝俗也。然以《抱朴子》考之,则晋世已然矣,历千余年而不以变,可怪哉!”

新娘为何蒙红盖头:

女娲与其兄结婚遮盖羞颜

对于人类的起源,每种文明都有不同的传说。这里有一个关于中国远古时代流传的,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成为夫妻的故事。

相传,盘古开辟混沌后,百姓繁衍。但百姓对神不敬触怒了天帝,于是,天帝命风伯和雨师兴起铺天盖地的呼啸洪灾企图灭绝人类。勤劳善良的伏羲、女娲两兄妹曾经救助过一个天神,天神预先告诉了他们。因没人相信他们的话,他们便逃到山顶,造船备灾。洪荒过去后,人烟绝迹,唯有他们兄妹二人。天长日久,为了繁衍生息后代,兄妹二人决定结为夫妻。结婚之日,伏羲以天为媒,行求婚之礼;女娲从林中走出,“结草为扇,以障其面”,即遮住羞颜。伏羲揭开女娲盖头,向天跪拜后,才正式成为夫妻。伏羲、女娲结婚的模式遂被后世一直沿用。

传说女娲时期,自然界又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见《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可见当时出现过地震,或陨石雨;且患水灾、火灾。山林猛兽,空中飞禽,都攻击人民。“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奋力补天,以终止这场前所未见的灾难。她采用五色石子,熔化成浆,做成彩虹的样子把天窟窿填好,又斩下一只乌龟的四只脚,当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随后率领人民擒杀残暴的黑龙,堵塞洪流。经过女娲的努力,苍天补好了,地支平了,洪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天地又变得清宁了。经过此次浩劫,人类幸存者就更少了;为了使人类再次发展起来,女娲便以黄土造起人来。

关于这场灾难造成的影响,古人认为,天还依然向西北倾斜,所以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要落向西方;地因为向东南倾斜,所以江河都往东方流。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女娲的补天神石的彩光。

女娲以黄土造人后,进一步教化人类,其中便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成婚之时,结草为扇,遮盖羞颜,成为“新人”,这种方式沿用至今。

到了南北朝时的齐代,妇女一般只以巾帽盖住头顶。唐朝初期,演变成一种帷帽,从头披到肩,用以遮羞。后来唐明皇李隆基发明了一种“透额罗”的罩头,即在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美的装饰。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起来,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婚礼装饰。同时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祝寿送寿桃:

孙膑奉老母寿桃使其变容颜返老还童

相传孙膑离开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那年他才18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而孙膑在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无法与家取得联系。

某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起,今天是家母八十岁生日。于是向师傅辞行要回家看望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你在外学艺未能报效母恩,我送给你一个桃带回去给令堂上寿。”话说孙膑回到家后,当即在当堂上为母亲磕头拜寿,并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给母亲。并说:“孩儿一去十多年,无以为报,这是师父临行前送给孩儿的,孝敬母亲!”老母亲高兴地接过桃就吃,还没吃完,容颜就变年轻了,全家人都很奇怪,也都非常高兴。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寿桃变年轻了,都赶来者。后来便效仿孙膑,在父母过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也希望长辈长寿平安。鲜桃的季节性强,在没有鲜桃的季节时,人们便用面粉做成寿桃给父母拜寿。

以上说鬼谷子的桃子使孙膑的母亲变年轻了,如此神奇功效,那么鬼谷子的桃子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话说西王母是中国昆仑山上居住的仙女,农历七月十八日是她的诞辰,每年这个时候她都要设蟠桃会款待众位大仙。据说,“王母娘娘的蟠桃园有三千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传说凡间享用过“仙果”蟠桃的,一位是周穆王,另一位就是汉武帝,还有一位就是智慧通神的鬼谷子。

周朝天子周穆王游历时路过昆仑山,“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受到西王母的款待,在瑶池之滨一起饮酒赋诗,留宿多日。后来,周穆王再次到昆仑山,欲图寻找瑶池蟠桃园,却怎么也找不着了。

在《汉武帝内传》中,也有这样一个故事:元封六年四月,西王母降临帝宫,与汉武帝相会,送给汉武帝四个蟠桃。汉武帝吃后只觉齿根生香,通体舒泰,便想留住核在皇宫花园栽种。西王母说:“此桃三千年一生,中夏地薄,蟠桃种之不生。”此后,汉武帝为了再一品仙桃美味,曾三次派大臣东方朔西上昆仑,偷取蟠桃。汉武帝还把吃过的桃核,收藏起来,到明代还有记载。明代《宛委余编》记:“元洪武时,元代内库所藏蟠桃核,长五寸,广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赐食武帝蟠桃于承华殿’十四字。”

现在祝寿所用的桃,一般用面粉做成,也有用大鲜桃的,称为寿桃。桃作为水果,甜而鲜,其中果糖有滋补强身的作用,含有的纤维素对老人的常见病如动脉硬化、便秘亦有好处。民间就有“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的谚语。《神农本草》上载有“玉桃服之,长生不死”的文字;《神异经》上说“东方树名曰桃,令人益寿”;元朝《王贞农书》据史考证认为桃为“五木之精”,有驱邪扶正的功用,所以用桃祝寿也有祝颂保安康的意思。

吃长寿面的由来:

脸即面,人中(脸)长则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