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1096100000043

第43章 称谓沿袭:妙语奇言,历尽沧桑定今生(3)

明朝有个女子王氏,出生于青阳凌云坊的诗书世家,为广武王王潮的后裔。小时候即受家学熏陶,饱读诗书,通晓义理,是个女才子。媒妁之嫁后,诗书不离,义理不弃。不幸丈夫早亡,于是守志不嫁。洪武年间,朱元璋召其入京城,出任昭阳殿“姆教夫人”,教授后妃公主诗书礼法,如此数十年,深得朱元璋敬重。随着年纪渐大,思乡之感愈浓,王氏便上疏请还乡。朱元璋亲自挽留:“女先生,女先生,我家与尔家一般,何故思归耶?”王氏回答:“蒙陛下皇恩日久,今齿落发衰,愿乞骸骨归于首丘。”明太祖最终答应她的请求,临行赠送20锭元宝,宫中后妃、公主也各从行赠之礼。皇帝还特遣禁中侍卫护送返回故里。

可见先生对女性的称呼,古已有之,并不少见,不过并不特意而已。《旧唐书·宪宗女学士尚宫宋氏传》记载:宋朝有个叫宋若昭的女学生,出生于儒学之家。她有姐妹五人,分别叫若莘、若昭、若伦、若宪、若荀。其中若莘、若昭特别喜欢研究学问,曾对父母说决不嫁人,愿习文以显于门第。若莘像严师一样教诲四妹,并仿照《论语》著《女论语》十篇。若昭加以注解,也很有才思。贞元四年,德宗听说后召她们姐妹入宫,试以诗赋、理义,大臣们无不称好。皇帝称赞她们才识非凡,所以也以学士对待,遇到则叫“学士先生”。

在我国历史上,先生主要是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注:“先生,老人教学者。”所用历来称教师为“先生”。另外先生还是对上年纪的人的尊称。如《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且有学问的人。战国时期,《国策》有“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所以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到了汉代,“先生”前又加上一个“老”字,更形象地体现了一词语的内涵。

随着历史的发展,“先生”一词就更进一步地泛指了。除了特指老人、教师外,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行业的人也被统称为先生,大概这些从事此类职业的人都老成且喜欢咬文嚼字、故弄玄虚吧。自近代辛亥革命后,先生作为称呼又渐流行,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成年的人,都一律称呼为“先生”“老先生”。后来,女士也称自己的“丈夫”为先生,言语中文雅而又带有尊崇的意思,可以体现出对丈夫的尊重和敬爱!

小姐称谓:

由宫女到宋时青楼女子再到如今“三陪女”

解放前的上海滩,总会有一群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卖淫女站立马路两旁,献媚拉客,当时还并没被称为“小姐”,而是被称为“野鸡”。“小姐”依然是一种尊贵的称呼。鲁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的杂文里曾经提到:“在中国,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比如‘野鸡在拉客人,’你就不能说;要说,只能说‘阿姐勒浪做生意。’”

“小姐”的称呼,起初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妾、艺人等的称谓。其可考之处,最早出现在宋代钱惟演的《玉堂逢辰录》中,记有“掌茶酒宫人韩小姐”一句,韩小姐就是当时的宫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小姐被解释为“对年轻女子的尊称,特别是旧时仆人对主人女儿的称呼”。大概到了元代,“小姐”才逐渐成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敬称。渐渐也被民间沿用。

有人认为唐朝的“歌妓”即为“小姐”的前身,到宋朝时成为共称,表示青楼女子。在南宋洪迈撰的《夷坚志》中:“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这里“林小姐”指一个艺人。苏东坡诗《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已活用“小姐”,此处已不是歌伎而是“妓人”,可见当时社会人士以“小姐”形容卖笑者已十分普遍。所以清人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言之凿凿,谓“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

到了近现代,引进外国的礼节后,我国便把年轻女子都称为“小姐”,男士则称为“先生”。一般未结婚和单身的女人都被称为“小姐”,其余则称为“夫人”。在较早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小姐”条目的解释便是“对未出嫁的女子的尊称,多用于外交方面”。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段时间内,“小姐”与“少爷”都被涂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所谓“资产阶级小姐”的说辞,既有艳羡又有轻蔑。改革开放初期,“小姐”称呼又得以恢复解放前的“尊贵”,在日常生活和商务往来中,这种称呼是非常新鲜时尚而又文雅礼貌的。随着服务业不断兴起,又多用作年轻女服务员的代称。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桑拿、浴足、按摩、会所、三陪等大量充有色情内容的服务场所雨后重生,在各个城市中疯狂滋长,而其从业人员多为女性。于是“小姐”一词再一次沦为“妓女”的同义词,成了卖淫女的别称。

千金小姐得名由来:

伍子胥千金投河报答当初施舍之恩

“千金”是什么时候开始用来比喻女子的呢?最早见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才正式称女孩子为“千金”。事实上,女子形容千金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在公元前522年,伍子胥父兄因被奸人诬告,均被楚平王杀害。于是伍子胥逃离了楚国,投奔到吴国去了。在投奔的路途中,伍子胥饥寒交迫,饿得有些撑不住了。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位浣纱姑娘向他这边走来,他见姑娘的竹篮里有饭,于是便上前求乞。姑娘见他的样子,立刻动了恻隐之心,就把饭菜相赠于他。伍子胥饱餐之后,出于自己的安全着想,要求姑娘为他的行为保密。此时姑娘突然想起,男女私下接触被礼教和舆论所不容,也是大不敬之罪。于是她抱起一块石头,投河自尽。伍子胥见状,痛哭不已。于是咬破手指,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当了国相,指挥大军进攻楚国。公元前506年,“掘楚平王墓,其尸鞭之三百”报了大仇。后来回到故地,想到昔日一饭之恩,但是无法得知那位姑娘家的地址,于是就把千金投入她当时跳水的地方。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来。

另外,“千金”的意思还得从我国的古代货币单位说起。秦朝以一镒为一金,(“镒”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一说为二十两一说为二十四两),汉朝以一斤金子为一金。后人借“千金”以言贵重,如“一字千金”、“一言千金”、“一笑千金”“一刻千金”、“一诺千金”等,因而小姐被喻为千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南朝梁司徒谢肋自幼聪明无比,深受父亲谢庄喜爱,常把他带到各处游玩,每有风景优美之处,便令其作文。在谢肋10岁的时候,既能写出很不错的文章。一次宰相王景文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以手扶儿说:“真是吾家千金啊。”当然这里只是表达一种珍爱之情而已!

另有一种说法,据说战国时期,韩国地小而国弱,但山清水秀,盛产美女。为了发展经济,韩国人想了一个办法,卖女人。把韩国漂亮的女人在七国之间公开标价,一千金到三千金不等。秦国当时的国君以三千金价格买下了最漂亮的一女子,从此以后女子自小便被叫做千金了。千金的说法有很多来历,但最感人的还是还是伍子胥千金报德的故事。

闺女为何称黄花:

黄花闺女为何被用来形容未出嫁女子?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描写了明代时江南名妓杜十娘,在皮肉生涯中,逐渐储存无数珠宝首饰,但她希望找到个如意郎君,然后出嫁从良。后来相中的风流公子李甲,为她赎了身。在启航归家途中,见利忘义的丈夫又以千金转手将她出卖给富商做小妾。杜十娘的心顿时冷了,悲愤至极的她,端出妆匣,当着奸商和负心人的面,倒掉价值连城的珠宝,随后纵身跳入河中。

杜十娘的背景让人感慨万千。被掩埋的妆匣中,大概是各种首饰,不限于梳妆用的簪钗,还有璎珞、别针、项圈、项链、手镯、坠链、领扣、耳环、戒指、玉佩等。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些特别喜欢的化妆品!那古人是怎样化妆让自己变得更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