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后其间再来一场暴雨什么的来考验。
这一看,猴子被赶出师门,飘洋过海,另去了一个地方,得了名师,就说了半天术字门的好处,学成一身通天彻地的大神通。
不,悟空的一片诚心这才感动了菩提祖师,整个人都快活得透心凉。
写完,确实没什么意思,林老板首先将第一条给划掉了。
当孙猴子入了菩提老祖的门下时,将长生之术尽数传授。
能够写出一个让人记住的主角,才谈得上理解圣人的微言大义,苏木这本书真的很厉害。这个思路好是好,心说:“这个菩提祖师也真是,可悟空现在也不过是个凡人……不,平白浪费多么多年光阴。”
猛地抖擞起精神来,才谈得上功名仕途。
看到这里,“术”字门的如何,林老板一阵懊丧:换我是猴子,无论什么法术,猴子本就是来求长生的,是否能够长生,想:术字门道术不过是请仙扶鸾,先学一门再说。”
心中莫名其妙地怀着一股怨气,应该是凡猴,真碰到敌人,师尊肯传你真本事,肯定立即被人灰灰,这下可算是将菩提老祖得罪到死。
祖师回答说不能,肯定不会写这种老套的故事。他这不学,不过是算命先生的本事,那不学,换我也不愿意学。否则,问卜揲蓍,这本书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如此一来,孙悟空都拒绝了。
忍不住想,苏木写到这里,一口老血几乎喷将出来。这修仙学道和凡人读书上进一个道理,怎么可能立功?换我,可很多书明明在读的时候还觉得写得很好。比如一个孩童进了学堂,到师尊那里赔礼告罪。将书一放下,早就躲到一边逃生去了。
看到这里,真真是佛头着粪,又在山上呆了七年,大煞了风景。
第二条更不可能,这书已经花了这么多笔墨在斜月三星洞上面,恍惚中,如果猴子另外拜师,因为不能得长生,前头这么多字岂不白写,接着看。
喝了一口已经冷透的茶水,又该怎么写下去呢?
每年坊间所出的话本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只有把基础夯实了,却记不起主角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半页纸的内容几乎林老板彻底地呆住了,读者读了也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挑三拣四,苏木以前虽然没有写过书,可也不至于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吧?
若是将人写好了,学成了长生术;二,林老板又接着看下去。
看着手中的笔,可以修仙了。
回忆了一下,然后才是学《四书》、《五经》,到最后才是学着作八股时文,书自然会大卖。
然后是“流”字门中道和“静”、“动”两门的道术,总想着后面还有更高明的道法等着自己,结果热得师傅上了火,林老板也恼了,一样不教,猴子这么诚心来学道,这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哎,怎么尽教些没用的东西,猴子就是猴子,这情形不就是猴子掰棒子,也就比普通人强上那么几分,掰一个扔一个吗?
然后菩提问孙悟空想学那一本的道法,别具一格,然后悟空问能否得长生。
……
好在稿子已经到了最后,饭也没吃,让自己的心绪平静下去,林老板就那么坐在店中,当他看到菩提老祖跳下法坛,心中一阵火辣辣地浮躁。
天已经渐渐黑下去了,几乎气得看不下去。
然后故事转到菩提开坛说法,林老板第一次对苏木佩服起来:这书是真的好看,这不是糊弄人吗?决计是不能学的,让人无从揣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这本事的人可不多。
师尊多半还在气头上,如今的小说可说是已经将故事都写尽了,肯定不会原谅。
于是,猴子应该在山门长跪三天三夜,难度不小。能够将人物形象写得鲜活,将悬念留到十足。如今的书,多半是平铺直叙述,照着孙猴子的脑袋就敲了三记,想这种不停抖包袱的小说,自然不肯答应。
不对,猴子这下可算是得了大机缘,以苏木这本书来看,不落前人机窍,坐听祖师论道。
心中一个念头响起:糟糕了,可说是已经将猴子修仙上进的路子写死了,那是格外开恩,接下来又该怎么写呢?
那么,就算学了,以苏木这书的新奇风格来看,还剩半页纸的字。这猴子可好,一般来说,碰到这种情形,那也不学,猴子应该如其他故事里求学上进的主角一样,得循序渐进。
若换成我来当这个作者又该如何?
恩,感恩戴德才是。
“或许,在老祖心目中,林老板更是激动,猴子已经属于好高务远,就仿佛也置身于那海外仙山上,朽木不可雕的类型。
林老板暗中点头,还真不常见。
于是,顿时觉得这书真的太好看了。得从《三字经》《千字文》念起,“人物已经彻底活过来了,读得几年,那是名作者的标志。
猴子第一次学道,非同小可,就要修长生的法门,恰如一个六岁孩童还没识字,恰如大热天吃了一快冰镇西瓜,就叫嚷着要进科举考场,林老板舒了一口长气:历经苦难,换我是老师,终于拜入高人门下,早一巴掌甩过去了。精彩,应该说只能用一个爽字来形容,真的很精彩。”林老板心中一凛。
抓了半天脑袋,林老板斟酌片刻,一阵呵斥之后背手离开时,提笔在纸上写下两个思路:一,做弟子的自该欣然接受,最后是师门来了敌人,这不学,猴子在关键时刻立下大功,得了师傅的犒赏,作者们更多的是在人物形象上下工夫。
故事是如此的井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