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绵州神游
1108600000013

第13章 风景名胜美绵州 (9)

团结水库风景区以水利旅游、观光农业、农村灌溉、珍禽养殖、名优水产养殖、名特优水果种植开发基地为依托,修建有一座集健身、休闲、度假、娱乐、会议、食宿为一体的二星级涉外酒店--富源大酒店,拥有设计新颖、款式各异的客房220余套,矗立在郁郁葱葱的山林之间,临水而居、环境幽静、空气新鲜、高洁舒适、设备齐全,7个大、中、小型会议室高雅、气派,富丽堂皇的宴会厅和典雅别致的风味厅能同时容纳500人进餐。山珍、野味、川菜、西餐,由名师主厨;精心料理、色香味鲜、独具特色的"富源"系列特色菜和别具一格的野生鱼席,为您举行宴会、招待亲朋好友锦上添花;迪吧歌舞、桑拿保健、美容美发、保龄球、网球、台球、竞技健身、游船荡舟、仲夏篝火、逸情垂钓、棋牌品茶休闲等众多娱乐项目让您心旷神怡、温馨悠然;别具一格的湖心亭、景色别致的竹林岛、风光秀丽的度假村、透着强烈古朴文化的李冰庙、姹紫嫣红的桃花岛、丰收在望的硕果、渔歌互答的幻景,在不同的季节里,像一颗颗硕大无比的珍珠,散发着迷人的色彩。

六、凤凰展翅盖牛山

从前三台民谚云:"石砫盘龙镇梓州,凤凰展翅盖牛头,三台山上七星现,马跃岩前观鱼游"。而今凤凰山已建成一座风光秀丽的森林公园,与牛头山上的杜甫草堂遥相呼应,绿化点缀实盖过牛头山。凤凰山森林公园位于三台城西北的凤凰山,是座美丽的山,迷人的山。其地势北高南低,三岭两沟一坡,地表凹凸起伏,蜿蜒曲折,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面积达34.67公顷。远望绿浪起伏的凤凰山,俨然一只翠羽凤凰振翅欲飞。难怪很早以前,三台人就赠给她"凤凰"这个美称。

如今,这座山已作为三台十大景区的森林公园,编入了开发之列。按规划,凤凰山将辟"花香鸟语""丹霞映岭""金凤还巢""松柏寄啸""万木竞秀"五大景区,区内近30个风格独特的景点,将使这座山"绿、奇、秀、野、深"的森林情调得到酣畅淋漓的发挥和展示。"凤凰展翅盖牛头",是的,"凤凰"一旦展翅高飞,就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凤凰山还是一座革命的山,光荣的山。在这座美丽山岗的密林幽谷中那座鲜为人知的东岳庙里,当年,中共三台中心县委的革命先驱们,冒着生命危险,悄悄设立了秘密机关。从1930年到1934年的5年时间里,这儿一直是中共三台中心县委领导着川北十几个县的工农群众同蒋介石、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进行艰苦卓绝的地下斗争的指挥部。60多个年头过去了,东岳庙旧貌依稀似当年,游人到此探胜,每每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如今,那滚滚林涛,似在评说千秋功罪;那莽莽林海,正像一座绿色的纪念碑,深深扎根在梓州大地上,同时也深深扎根在142万三台人民心中......

七、惠义古寺琴泉韵

第五节 三台名胜古迹 (2)

梓州古刹琴泉寺,在县城北泉路西侧的长平山,始建于北周,初名安昌寺,唐为惠义寺,南宋易名护圣寺,距今已有1400余年。寺下长坪山岩有隋唐摩岩石佛造像,初唐王勃作有《梓州惠义寺铭》、东川节度使判官李商隐作有《梓州惠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杨炯作有《惠义寺重阁铭并序》。此寺为唐代会昌灭佛时剑南东川道留下的唯一佛寺,现存琴泉寺为清代建筑,有正殿、前殿、左右厢房,右边有四合院,整个建筑面积1602平方米。著名景点有李白好友赵蕤住处赵岩洞、唐代凿刻马蹄形千佛岩(又称千佛洞,现存佛教摩崖造像千余)、唐刻佛像、东汉岩墓(墓内雕有石柱斗拱)、前人碑碣和摩崖题字、罗汉洞、兜率天、"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坟、洞宾亭、琴泉余韵。寺后沈清任的《摸鱼儿》词碑,书法飘逸流畅,堪称妙品。洞中琴泉,一年四季,昼夜不息,尽日流滴,琴音不断,似在弹奏泉的胜迹和更美好的明天。寺外两棵银杏树,左右排列,树干胸围3米余,形如伞盖,点缀在寺的两前侧,婉若两峰翠峦,高耸入云,衬以蓝天,非常壮观。1996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八、东林晚钟忆佛禅

东山寺,位在于三台县城东郊涪江岸边,唐代始建时名为普惠寺,南宋时更名东山寺。其"东林晚钟"为当时郪县六景之一而享誉梓州,明代万历年间在东山兴建东塔。自唐宋以来,东山寺是文人荟萃,诗人兴会的地方。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名词佳赋,胜迹遗踪。唐代的李白、杜甫、李商隐、元稹、薛涛等著名诗家都曾留下足迹,写下诗赋。宋代状元苏易简亦曾于东山以甘泉品茗,苏公泉自此而久负胜名。

潼川人每逢农历二月初二都到东山踏青。风和日丽的三月初三,东山赶会的民俗民情,虽历时上千百年而长久不衰。

九、草堂纪念杜工部

梓州杜甫草堂--规模居全国第二大的诗圣纪念馆,是三台人民为纪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梓州,于1985年至1990年在三台城西牛头山上的原明代工部草堂遗址上重建的纪念馆、史诗堂占地12公顷,收藏了中外名家诗词画卷精品七百多幅,少陵亭,长郎,水竹居,工部祠,以及其它一些建筑物,砖木结构的杜甫草堂。既没有一般祭殿高朗华敞的气派,也无雕窗镂棂的装饰,但它却有一种朴素庄严的气氛。无论从局部或整体来看,整个纪念馆,庄严幽深肃穆。诗史堂后院,杜甫雕像独立幽池,便服儒巾,遥望长安,一代诗圣穷年忧民,神态俨然。随着时光的流逝,他那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的崇高品格,长留人间。

十、涪城魁星在花园

三台县花园镇魁星楼是一处远近闻名的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文物名楼,1997年被列为四川省三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高30多米两楼一底八鳌阁、琉璃瓦整体木结构古楼,采用20根圆周1米多的优质木作支柱,楼顶青云阁竖立脊中央直冲云霄。两边塑造的二蛟龙涌向阁峰遨游腾飞,豪犬仰天狂嚎,鳌鱼焕峰翻腾倒立;八鳌阁脊上八仙的造型形态各异,凤凰朝阳展翅,栩栩如生,显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清代四川著名学者李调元在魁星楼二楼前面题书有"文光贯斗"金匾。1994年古楼矫正,同时修复了一鳌阁楼柱和楼上房屋、复制的李调元题"文光贯斗"匾额依然挂在原处。还换装了楼板和一、二层楼房琉璃瓦及塑造原有文物和艺术品,混凝土地面也随之一并完成。一座修葺如旧的魁星楼重新傲然屹立在涪城坝沃土上,雄踞于涪江畔。

魁星楼原大佛殿、文昌殿、观音殿、罗汉堂和楼台前观戏场地以及围墙内操场等占地数十亩,场地平坦开阔,条件优越。观音殿前独有一棵圆周4米多四季常青参天的古樟树,昂首挺立在法海寺这片热土上。

十一、灵峰屹立华岩山

远近闻名的"三台六景"之一的"灵峰仙迹",在距三台县城北约15公里处的灵兴华岩山。相传,宋朝绍兴年间,有一个法号"铁琴"的高僧"卓锡于此",于"山水清绝"处,创建了灵峰寺。

灵峰寺的主体建筑为大雄殿、大悲殿和睡仙殿。大雄殿中,位法、报、化三身,调御三千列其上,五百十八应真,翊其左右,乐邦妙境居其隐。大悲殿内,立千手大悲像、十地菩萨佐其两旁。"婆叟仙人"独居"睡仙殿"中,香火长盛不衰。自宋迄今,名人题咏甚多,不少诗、文、书、画、碑碣,至今遗存。

今日灵峰寺,已被当地政府辟为农民公园。除修复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绘观音、释迦牟尼像残碑外,还同时新增了许多文化娱乐设施:竹柳成荫的水上乐园、宽阔平坦的遇仙桥、奇丽壮观的遇仙柏、绚丽多彩的婆叟亭、颇具园林特色的艺苑、老年活动中心"怡寿园"茶室、赑屃驮碑、缅甸汉白玉佛、千手观音殿等。还有七大著名传说:龙泉山照烈存芳、招提境玄奘留宝、狮子山笑僧显灵、苏家河状元遗稿、睡仙殿书生拜师、大雄殿鲁班施巧、八大王联宗退敌。

灵峰寺依山傍水,地当绵州一级公路干线要冲,地理条件优越,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无论对旅游观光者或是对投资开发者,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十二、梓州丰都蓝池庙

蓝池庙,位于三台县城东北30公里的塔山镇南池村。该庙始建于南宋,毁于元,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重建,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复修扩建,同治年间已成为三台县有名的鬼庙,享有"梓州丰都"的雅号。蓝池庙经建国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损毁,只有前殿灵官殿、正殿岱狱殿和上下两厢保存下来。1993年以来,逐渐恢复,重建了一些景点。现存主要景点有灵官殿,又名拜殿,庙前殿;岱狱殿,又名东岳殿,庙之正殿;下厢房,又称前厢房;上厢房,又称后厢房;蓝池亭,又称八卦亭;乐档、左右侧楼、观音殿、玉皇殿。总建筑面积1690平方米,其中古木建筑695平方米,改建砖木建筑99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6367平方米。

庙内保存有部分清代"十殿"壁画,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和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的雕花石香炉和明代石刻楹联,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潼川知府柴鹤山献的"岱宗狱府"匾和潼川府教授邓作弼献的"桂子天香"匾及两棵古柏,庙外不远处还有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简池杜之复书的0.8×0.8米的"龙潭""虎穴"大字等摩崖题刻。

蓝池庙1993年1月被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0月被公布为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8月申报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一城多用古城垣

三台县城始建于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23年),至今已1500余年,历史悠久,历为州、府所在地,古代赖以守城御敌、防洪、排水的古城墙和城壕至今保存完好,实属川内少有。古城墙从西门经南门、东门至北门六段,全长2.7公里,城壕3公里。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有两座,即凤山(东门)、印台(南门)。据专家考证,南城门的建筑格局、营造法式属明代修造。城门雕刻"南薰",解放初期尚依稀可辨,城楼为重檐斜山顶,具有元代遗风,构造古朴、雄伟,巍然矗立于南门墙上。1996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晨钟暮鼓尊胜寺

尊胜寺位于距三台县城北15公里的灵兴镇涪江对岸的争胜太古坝上。此处小桥流水,古树参天,风景秀丽,幽雅静寂。

该寺坐北向南。现有关爷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三殿均在中轴线上,加上其附属建筑,建筑面积724平方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

大雄宝殿,寺正殿。毁于宋末元初的战乱中,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在原基址上重建,清代曾有培修。木结构,单檐歇山式。正脊安鸱吻,顶盖琉璃筒瓦。檐下施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并计心造。补间铺作在当心间用2朵,次间用1朵,转角铺作出45°斜拱。用材为0.185×0.13、0.18×0.125米,斗拱高0.9米。房架为抬梁式,八架椽屋分心用五柱。有柱生起。檐柱高4.06米,径0.45~0.48米。柱高与柱高之比约为4.5∶1,柱高与柱径为8∶1~9∶1。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14.6米,进深四间15米,脊高约9米,建筑面积219平方米。

内额下皮有墨书"大明永乐十三年岁次乙未六月乙丑朔初七日重修"。

藏经阁,又名观音阁,寺后殿。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大部分培修。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住持僧瑞岩和尚单身徙步万里,到江南寻谒潼川籍第迁江南河道总督的王新命。王好佛,悯其行,遂赠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木刻唐译佛经和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晋译佛经等书近万卷,白银数千两。瑞岩返寺,建阁藏经,培修寺院,购置庙产。从此尊胜寺大放光彩,远近闻名。

该阁为木结构重檐歇山式,九架梁前后单双步梁分心用五柱。面阔五间16.8米,进深四间9.3米,通廊宽2.5米,脊高10.6米。建筑面积156.24平方米。脊有墨书"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八月朔"。

藏经阁一楼一底。楼正中有一镂空雕花佛龛,高0.9米的铜铸观音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楼两侧有高脚书柜六个,内藏全部经卷。到建国初已散失很多,后由省里提走剩余部分。三台县文管所收集有明万历二十六年西晋伏凄塞聂道真译本刻本《经合卷》和《古尊宿语录》等经卷,卷中钤有"司马中丞"朱文印章多处,末页有"清康熙二十七年岁次戊辰七月中元日潼川王新命敬施"字。

阁底有六臂观音殿、牛王殿和文曲殿,阁左右平房有百子观音、送子娘娘殿和禅房。

关爷殿,寺前殿,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单檐悬山式,面阔七间22米,进深四间11.3米,脊高6米。建筑面积248.6平方米。

梁上有墨书"大清乾隆五年仲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