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走向永恒
1108900000068

第68章 后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似箭的光阴也到了“5?12”震灾两周年。灾难既能磨砺人的意志品行,又能催生新的价值观念。如今的东汽人在告别了汉旺山乡恬静的田园岁月后,已在繁华都市的融合穿行中逐渐养成了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凝结着追求奉献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和情感,早已积淀成东汽人世代传承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将永远激励着东汽人前行和奋进,引领着新东汽的航程和未来。

2009年正为“四川抗震文学书系”即时推出的《浴火重生》一书修改统稿的时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于2009年2月12日专程来到东汽,亲切看望抗灾重建中的东汽广大干部职工。作为主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央领导,李长春同志在关心指导工作时特别对东汽人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临现场一致称赞的英勇行为和优秀品质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还以“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二十四字深刻表述,对东汽40多年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和抗震救灾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作了全面总结和提炼。这不仅将“东汽精神”再次升华成为新时期东汽员工的行为准则,而且成为全国工交战线和各行各业学习弘扬的精神标杆和时代风范。

与此同时,中共四川省委也于2009年3月24日专门颁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习“东汽精神”活动的决定》,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还对弘扬“东汽精神”、促进“两个加快”、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的目标要求作出了专门批示。一时间在中央和省委宣传部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等全国各级新闻媒体和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以及搜狐、新浪、雅虎、凤凰等各大网站都纷纷宣传报道了“东汽精神”;《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等本省主流媒体也刊发了“东汽精神”系列长篇通讯及系列评论报道;四川省和德阳市国资委决定并组织国有企业广泛开展“学习‘东汽精神’、展示国企风采”的主题宣讲活动。此后,各行各业都结合各自工作、联系本身实际认真开展了这项活动,一股学习弘扬“东汽精神”的热潮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并逐步得到深化。可见宣传和弘扬“东汽精神”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企业内部,而是成为全国工交战线乃至各行各业的强烈共识和共同愿望。

然而我们深知,“东汽精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积淀并在抗震救灾中得以集中体现,可以说是历史铸就了“东汽精神”、灾难彰显了“东汽精神”、时代催生了“东汽精神”。尤其面对搞好灾后重建、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和光荣使命,宣传和弘扬“东汽精神”已经成为建设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平常中历练、在危难中迸发的“东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功实践,她以伟大的力量和独特的内涵,感动了中国和世界,标注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高度。因此在完成《浴火重生》出版发行的同时,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和愿望:既然《浴火重生》把东汽抗震救灾那一段不忍回首而又不得不铭记的历史记录了下来,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东汽人并让世人感受了“东汽精神”,那就应当一鼓作气再次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创作一部姊妹篇,全景式、多视角、大跨度地集中反映“东汽精神”在企业44年创业发展中的形成、展示东汽的历史画卷和灾后重建的巨大变化。因此,本书既是对老一辈东汽建设者的告慰,又是使世人了解东汽、宣传“东汽精神”的一部大众读本。我们把这一想法向企业党政作了汇报并立即得到大力支持,于是几乎是创作《浴火重生》的原班人马就很快投入了创作劳动。在这期间,本书主创人员还按上级党政总体部署并以自己亲身经历,应邀担任主讲嘉宾在省市内外做了40余场弘扬“东汽精神”的主题宣讲报告,从而也为写作此书增添了更多的创作激情和深刻感受。如今本书终于出版发行了,这也算是完成了大家的一个心愿和众人的一个企盼。

如果说《浴火重生》是一部悲情篇,它以记述抗震救灾为主题的话,《走向永恒》这部30余万字的姊妹篇则是一部以弘扬“东汽精神”为主旨、记录东汽人心路历程的励志篇。因此,本书作为新创作品主要是以记录企业的创业发展历程和抗灾重建事件为主线、以反映告别灾难后的新东汽如何重生腾飞为重点,同时以展示和弘扬“东汽精神”为主题,全面描述东汽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执著追求、奔向未来的难忘历史和动人故事,可以说是一部记载东汽创业史、发展史、抗灾史、重生史的开山之作。全书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大山作证——泰山压顶不弯腰”,以全景式的画卷再现了东汽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点点滴滴,表现了东汽人“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第二章“人生无悔——几多风雨岁月稠”和第三章“攀行有路——众里寻他千百度”,以历史纵深的角度生动叙述了东汽人克服重重困难,从创业到发展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东汽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第四章“求索无边——只认登攀莫问高”,主要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东汽在生产发展、科技创新方面开拓探索的详尽叙述,展现了东汽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第五章“凌空展翅——无限风光在险峰”和第六章“放飞梦想——芙蓉国里尽朝晖”,通过对东汽恢复重建时的感性投入和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昭示了东汽人高瞻远瞩、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和对美好憧憬的坚定信念、执著追求。全书坚持用纪实手法对催人奋进的“东汽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演绎和思辨,以保持姊妹篇的统一风格并体现描述的真实性和形象的生动性。我们也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东汽人的特殊情结和理解感受,创作撰写出让世人了解东汽、宣传“东汽精神”的大众读本。同时通过以文学作品的方式为企业留下高雅的精神文化财富,尤其使“东汽精神”得到深入的挖掘、执著的传承和永远的发扬光大,以激励东汽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灾后重建与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高歌猛进、阔步向前。

本书的创作仍由东汽人自己承担,沿用集体参与、分工合作的创作模式,以体现众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全书由东汽党委书记何显富、公司总经理张志英主编和审定,并为本书的创作修改付出了辛勤劳动。党委副书记张文峰、朱贤滨担任本书的策划和指导,也给予了热情的关心和支持。东汽宣传部原副部长刘志前作为本书创作的核心和灵魂人物,继续担任总撰稿并负责统稿工作;张长春、邓艳梅、陈波、万勇、钟璐等同事也倾心加盟、友情合作,积极参与了全书相关章节的采写和编撰。作为用长篇报告文学体裁对“东汽精神”进行解读演绎的一本书,除了要有纪实的描述还要有理性的思考,同时兼具文学性、可读性、吸引力和说服力,其创作的要求和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创作团队全体成员本身就发扬了“东汽精神”,迎难而上,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其中,本书总撰稿刘志前为此创作经常在办公室时刻不停、加班熬夜,录入文稿时,只能用同事们笑称的“一指禅”,可以说整部书至少有一多半的文字内容都是他一字一句地敲上去的。可以想象,对于这部内容贯通东汽40多年创业发展与抗灾重建整个历程的数十万字的创作撰稿,作者们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付出多少劳动汗水。令人欣慰的是,正是有了这种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执著劲头,整个创作班子的劳作和奉献终于没有白费,大家在2010年春节前夕完成了整部书稿的初稿创作,而后又经过多次修改、统稿、推敲和润色,如今作为“四川抗震文学书系”推出的第二批重点图书由天地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从而向父老乡亲以及一直关心、支持和帮助东汽发展壮大、浴火重生的社会各界人士献上又一份礼物。

不言而喻,作为一项追求社会效益与激励作用的文化工程和创新力作,这部图书文字浩繁、内容丰富、容量甚大,它的创作出版虽很艰辛并有较高的要求和难度,同样离不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特别得益于“四川抗震文学书系”编委会的领导专家所给予的厚爱和支持。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黄新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和宣传处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负责人熊宏、侯安国、罗文琦给予了多方帮助和指导。在此期间,省委宣传部领导对此作出了专门安排,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的同志多次来人、来电关心询问创作出版等事宜。阿来主席2010年3月在赴京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还专门利用休息时间对本书的创作修改进行推敲把脉并给予了热情指点。所有这些支持都显得格外及时而有力,保证了本书创作出版顺利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的出版发行同样凝结着许多朋友的心血和贡献,没有他们的策划、建议和参与也不会成就此作,我们为此特向社会各界的同仁和朋友表达诚挚的谢忱。正是有着上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的帮助支持,东汽人也如大家所夸奖称赞的那样,竟在震后短短的两年时间之内又以“东汽精神”创造了“东汽速度”,迅速将这部有分量的作品及时推出,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又一个文化传奇。

值此书即将面世出版发行之际,我们谨以此书纪念“5?12”特大地震发生两周年,献给东汽新基地全面建成,感谢帮助支持我们的各界朋友。同时向长期关心、鼎力支持东汽的创业发展、抗灾重建以及弘扬“东汽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并为此辛勤耕耘、作出贡献的人们深表谢意和敬意。在此期间还有许多令人欣慰的事情,德阳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社科联、文联作协的郝跃南、冯忠良、罗世福、蒋大海、张磊、杨灵、张帆以及东方电气集团的颜海英、唐曼等同仁朋友都为传播“东汽精神”及搞好本书创作给予了鼓励与支持,张帆还以“东汽重建铭”为题作赋一篇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意。原东汽宣传部负责人曹殿平虽已年近七旬,他却心系企业,经常一人骑车到厂里,真情满怀地与单位的后辈们促膝交谈,而且一遍遍地为他的后辈传递包括张高河、涂烈孟等宣传部的老前辈和父老乡亲们对传承东汽文化的希冀和期盼。所有这些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创作的目标和信念,既要以抗震救灾为主线创作好《浴火重生》,还要以“东汽精神”为主题创作好《走向永恒》,尽己所能而使“四川抗震文学书系”的姊妹篇能在全面记述东汽的创业发展、抗灾重建的风雨坎坷、跌宕起伏的整个历程中,充分展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所彰显的气势如虹、大气磅礴的时代风范,从而更能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反响和强烈共鸣。

除此之外,我们对各级新闻界的朋友以及东汽的新老同事为此书创作提供的有关帮助包括新闻素材、文字图片(由于种种原因,本书部分图片未联系上的作者,请主动与我们联系)等资料也表示谢意,他们包括魏涛、关绍友、孙岩松、熊建民、尹守军、邹健等编委以及张绳铨、王政、袁焕东、李传军、李景阳、黄震、陈聪、于振山、周勇、黄毅、周志祥、谢瑞发、刘岗、杨定国、宁乾康、段凯、李煜等人。尽管如此,此书的问世因创作时间较紧、作者水平有限而有未尽如人意之处,望大家多给予包涵和谅解。我们但愿:这部积淀着辛勤笔耕劳作、凝结着深厚感情的作品能成为东汽发展的又一座文化丰碑,能使大家深感欣慰并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喜爱和看重。

本书创作组

2010年5月